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复合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雅杰 郭靖豪 +7 位作者 丛舒敏 蔡沁 徐益 孙亮 郭保卫 邢志鹏 杨文飞 张洪程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7,共13页
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前期(齐穗至穗后20d)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灌浆前期动态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并以室外温光作为对照(CK),研究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对水稻产量及其构... 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前期(齐穗至穗后20d)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灌浆前期动态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并以室外温光作为对照(CK),研究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均降低水稻产量,低温弱光处理减产显著。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处理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低温处理降低结实率,而千粒重有所增加。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均降低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和穗部干重,叶和茎鞘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倒一叶、倒二叶和倒三叶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低温弱光>低温>CK;剑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H_(2)O_(2)含量较高。就稻米品质而言,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优,而低温弱光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变劣。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降低;而低温弱光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食味值降低。因此,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均降低稻米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前期 低温弱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Lhcb2A1基因在陆地棉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
2
作者 蔡肖 刘存敬 +4 位作者 张素君 李兴河 王海涛 唐丽媛 张建宏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在植物光合进程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陆地棉GhLhcb2A1基因特征、表达特性以及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以冀棉262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GhLhcb2A1基因的CDS全长,通过生物信...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在植物光合进程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陆地棉GhLhcb2A1基因特征、表达特性以及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以冀棉262叶片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GhLhcb2A1基因的CDS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特征,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低温和干旱响应表达模式,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验证了GhLhcb2A1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GhLhcb2A1基因CDS全长为798 bp,编码265个氨基酸。GhLhcb2A1在叶片中高表达,在低温和干旱处理的叶片和根中显著上调表达,并在低温和干旱处理3 h的叶片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叶片中的17.42,30.03倍,在低温处理6 h和干旱处理12 h的根中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根中的11.65,65.04倍。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hLhcb2A1蛋白在细胞叶绿体中表达。GhLhcb2A1基因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相比,低温和干旱处理造成的植株失水干枯等表型更严重,叶片积累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说明GhLhcb2A1基因沉默植株对低温和干旱胁迫的抵抗力降低。以上研究表明,GhLhcb2A1基因在低温和干旱响应中发挥正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GhLhcb2A1 低温 干旱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低积累水稻品种德粳5号选育及西南低纬平丘区粳稻育种思考
3
作者 李昭祥 秦俭 +3 位作者 杨莉 罗婧 蒋开锋 唐彬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1,1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德粳5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讨论了西南低纬平丘区粳稻育种路线。德粳5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西南低纬平丘区种植的中熟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耐高温、优质、籽粒镉低积累... 本文介绍了德粳5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讨论了西南低纬平丘区粳稻育种路线。德粳5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西南低纬平丘区种植的中熟常规粳稻新品种,具有耐高温、优质、籽粒镉低积累等特性。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优质 耐高温 镉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抗寒生理及产量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梁晓艳 项洪涛 +3 位作者 齐德强 李琬 赵世宏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究花期低温胁迫及喷施烯效唑(S3307)对红小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初花期预喷S3307并连续5d低温(均温15℃)处理,测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 为探究花期低温胁迫及喷施烯效唑(S3307)对红小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初花期预喷S3307并连续5d低温(均温15℃)处理,测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红小豆叶片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喷施S3307能够显著缓解低温胁迫下红小豆叶片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此外,S3307处理使低温胁迫导致的产量损失降低5.05%~66.48%。综上,S3307在低温胁迫下对小豆的生理特性和产量具有积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低温胁迫 S3307 抗寒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预处理废旧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5
作者 冯新军 周瀚贤 傅豪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验和流变性能试验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相比,预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且加入生物油后,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添加预处理废旧PE和生物油会降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其低温性能;预处理废旧PE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会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与生物油复合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水稳定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明显且均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预处理废旧聚乙烯 储存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休眠期冻害预防及减灾措施
6
作者 张琪静 赵珺泽 +4 位作者 罗超 才丰 艾佳音 何明莉 陈瑶 《北方果树》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甜樱桃休眠期冻害对露地甜樱桃树体安全越冬影响较大,不仅影响翌年产量,同时影响移栽成活率。本文介绍了休眠期甜樱桃树体冻害特征,并从选址、设置风障、肥水管理、砧木品种、培土覆盖、防冻水等方面提出防范技术,从发芽前浇水、推迟修... 甜樱桃休眠期冻害对露地甜樱桃树体安全越冬影响较大,不仅影响翌年产量,同时影响移栽成活率。本文介绍了休眠期甜樱桃树体冻害特征,并从选址、设置风障、肥水管理、砧木品种、培土覆盖、防冻水等方面提出防范技术,从发芽前浇水、推迟修剪、疏花疏果、加强营养、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出减灾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冻害 耐低温 产区影响 减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份葡萄属(Vitis L.)种质资源枝条抗寒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文桐 马潇乐乐 +5 位作者 王星 林美苓 徐志鹏 刘崇怀 郭印山 姜建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以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保存的129份葡萄种质一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采用差热分析法,利用高低温交变冰箱进行低温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将其进行分级,对其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抗寒资源。结果表明:129份葡萄种质枝条的抗寒性低温半... 以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保存的129份葡萄种质一年生成熟枝条为试材,采用差热分析法,利用高低温交变冰箱进行低温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将其进行分级,对其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筛选抗寒资源。结果表明:129份葡萄种质枝条的抗寒性低温半致死温度在﹣34.9~﹣20.4℃,种质间抗寒性服从正态分布,葡萄抗寒性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麦可达木斯’、5A、‘先锋’等21份抗性极强的葡萄种质。同时不同类群抗寒性存在差异,表现为种间杂种>欧美杂种>欧亚种。不同用途葡萄抗寒性表现为砧木品种>酿酒品种>鲜食品种。研究结果为葡萄抗寒亲本的选择和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属 抗寒性 评价 低温半致死温度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红外相机低温焦面预置技术
8
作者 金忠瑞 宋俊儒 +5 位作者 王超 王聪 何东科 刘志远 张生杰 王春雨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0,共11页
针对低温红外光学系统对温度敏感、常温装调、低温下离焦和相机常温焦面预置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机联合仿真与干涉测量及线性位移测量相结合的低温红外系统离焦测试技术。首先分析引起红外光学系统低温离焦的主要因素,运用光... 针对低温红外光学系统对温度敏感、常温装调、低温下离焦和相机常温焦面预置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机联合仿真与干涉测量及线性位移测量相结合的低温红外系统离焦测试技术。首先分析引起红外光学系统低温离焦的主要因素,运用光机仿真计算出离焦量数据,再利用Power对焦点位置敏感的特性,建立光学系统低温干涉测试光路,结合高精度位移测量,实现红外光学系统低温离焦量的测试。运用该技术对某181 mm口径的轻小型红外相机由常温到低温的离焦量进行分析与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偏差小于半个系统焦深。在此基础上对相机做常温焦面预置。实验结果表明,焦面预置准确,证明相机低温离焦量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测试方法可用于对温度敏感的轻小型光学相机常温预置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小型相机 低温离焦 干涉测量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F和ZNC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以及耐低温弱光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马澳纪 付雨萱 +4 位作者 许丰雅 张大龙 魏珉 史庆华 李岩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19,共7页
本试验以黄瓜‘新泰密刺’和番茄‘D2856’为试材,研究在低温弱光(15℃/8℃,80μmol·m^(-2)·s^(-1),low temperature and low light,LL)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 本试验以黄瓜‘新泰密刺’和番茄‘D2856’为试材,研究在低温弱光(15℃/8℃,80μmol·m^(-2)·s^(-1),low temperature and low light,LL)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提取物智能聪(ZNC)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及其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幼苗两叶一心时LL处理7 d,LL下根施基质重量比1%AMF(LL+AMF)和喷施10 mL 10 ng·mL^(-1) ZNC(LL+ZNC),以正常温光为对照(28℃/18℃,600μmol·m^(-2)·s^(-1),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LL显著降低黄瓜和番茄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抑制植株生长,且黄瓜和番茄幼苗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增加,说明LL引起植株膜脂过氧化。LL下施用AMF和ZNC显著提高黄瓜和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和CAT活性。其中,LL下施用AMF和ZNC黄瓜的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较LL分别提高19.4%和11.1%;LL+AMF和LL+ZNC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及可溶性糖含量较LL分别提高22.7%、14.8%和31.9%、26.9%。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AMF和ZNC可通过提高黄瓜和番茄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减轻低温弱光造成的植株膜脂过氧化水平,进而缓解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的生长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番茄 低温弱光 丛枝菌根真菌 智能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耐低温评价及指标筛选
10
作者 张磊 谢小清 +7 位作者 唐怀君 孙诗仁 王智远 胡继涛 毛淑琦 薛丽华 孙宝成 刘成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选用大田玉米杂交种,研究耐低温能力,筛选关键鉴定指标及耐低温能力强的杂交种,为玉米精准早播提供品种及评价和鉴定耐低温能力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用36份玉米杂交种为试材,在大田环境下,设置1个常温和2个低温试验,调查测... 【目的】选用大田玉米杂交种,研究耐低温能力,筛选关键鉴定指标及耐低温能力强的杂交种,为玉米精准早播提供品种及评价和鉴定耐低温能力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用36份玉米杂交种为试材,在大田环境下,设置1个常温和2个低温试验,调查测定田间低温和常温条件下出苗势、出苗率、出苗指数及平均出苗时间,共获取8个耐低温鉴定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筛选耐低温出苗能力评价指标,引入综合得分值评价玉米杂交种耐低温出苗能力。【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出苗率、出苗势及出苗指数随之降低,出苗时间随之延长。获得2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77.965%,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方程并筛选出5个关键指标可以决定综合得分D值的大部分变异,最后基于D值聚类分析,将36个杂交种分为4类,筛选出耐低温出苗能力强的品种有6份。【结论】筛选出可推广种植的耐低温能力强的杂交种6个,分别是航研58、和育187、新引KWS9384、新引KWS3376、华美1号、丰田14;筛选出常温出苗势、低温出苗势、低温出苗率、常温出苗指数和低温出苗指数5个关键指标,可用于玉米杂交种耐低温出苗能力的高效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耐低温出苗 关键指标 综合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前期低温寡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技术
11
作者 唐新鑫 张舟娜 +5 位作者 肖德顺 陈丽萍 王丹英 朱亦君 张晓果 徐春梅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64,共8页
早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使得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给早稻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早稻的生长周期中,前期低温寡照常导致种子萌发受阻、幼... 早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使得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给早稻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早稻的生长周期中,前期低温寡照常导致种子萌发受阻、幼苗生长迟缓、分蘖数量减少以及成穗率下降,严重制约早稻的产量。本文综述了前期低温寡照对早稻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相关抗逆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耐前期低温寡照的早稻品种评价指标,总结了提高早稻耐低温寡照的栽培调控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低温寡照 生理特征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花期耐寒性的快速鉴定及耐寒新种质筛选
12
作者 温运飞 李一林 +5 位作者 郝梦宇 张茹佳 梅德圣 胡琼 成洪涛 王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稻收获期的后延,油菜播种期不断推迟,使种子在低温下难以萌发出苗的几率增加。长江流域的油菜主产区经常出现“倒春寒”天气,严重危害油菜的花期授粉,降低结实率,导致油菜严重减产。选育低温条件下快速萌发且花期耐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稻收获期的后延,油菜播种期不断推迟,使种子在低温下难以萌发出苗的几率增加。长江流域的油菜主产区经常出现“倒春寒”天气,严重危害油菜的花期授粉,降低结实率,导致油菜严重减产。选育低温条件下快速萌发且花期耐低温的油菜新品种,成为油菜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前期筛选出49份早熟育种骨干资源基础上,从中鉴定出耐8℃低温发芽的油菜种质。进一步通过油菜快速育种技术设施快速获得这些骨干资源的开花植株,进行花期低温处理,建立了一套油菜花期低温耐寒性快速鉴定方法,并采用此方法筛选出2份耐花期低温且耐低温发芽的早熟油菜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耐低温 耐寒 冬闲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用照明灯具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李鹏程 刘志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了满足极地船用照明灯具的要求,选取LED不锈钢投光灯、LED探照灯、卤钨探照灯、LED航行灯、LED信号灯、圆形LED舱顶灯和圆筒形LED舱顶灯等7种灯具,在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开展常温测试、低温防水试验、外部结冰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 为了满足极地船用照明灯具的要求,选取LED不锈钢投光灯、LED探照灯、卤钨探照灯、LED航行灯、LED信号灯、圆形LED舱顶灯和圆筒形LED舱顶灯等7种灯具,在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开展常温测试、低温防水试验、外部结冰试验、高低温冲击试验、加热器效用试验以及极限低温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30、-40、-50℃条件下,所有灯具的低温防水性能、绝缘电阻、灯具点亮情况均能满足要求。卤钨探照灯在低温结冰的情况下可以依靠自身光源温度进行除冰且在高低温冲击试验中满足要求,其余LED灯在-20℃以下的加热器效用试验中均不能依靠加热器融化灯具表面积冰。该试验验证了低温对灯具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后续同类产品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用照明灯具 低温性能试验 结冰试验 高低温冲击试验 加热器融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耐低温水凝胶的制备及在柔性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孔宪华 杜全斌 王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13,共6页
基于柔性的可拉伸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或软机器人中下一代传感系统的关键组件。为了解决柔性材料强度低、低温耐受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聚丙烯酰胺和共晶溶剂(PAAm/DES)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离子导电水凝胶。结果表明,PAAm/DES... 基于柔性的可拉伸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或软机器人中下一代传感系统的关键组件。为了解决柔性材料强度低、低温耐受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聚丙烯酰胺和共晶溶剂(PAAm/DES)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离子导电水凝胶。结果表明,PAAm/DES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应力为0.95~3.2 MPa,对应的拉伸应变为550%~1200%。此外,PAAm/DES水凝胶具有极佳的黏附能力,可以完美的和不同材料进行贴合。PAAm/DES水凝胶还表现出低温耐受性,在-20℃的环境下仍然提供90 mS·m^(-1)的电导率。同时,在低温环境下PAAm/DES水凝胶显示出稳定的信号响应,在500次的拉伸循环中保持不变的信号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耐低温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宽 邵瑞琪 +5 位作者 王维 时欣宇 贾志坤 刘胜凯 石海婷 徐志伟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0-731,787,共13页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 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具有出色的耐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在工业高温烟尘处理技术中占据首选地位。该文综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功能化改性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过滤机理,介绍了针刺法、水刺法、熔喷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离心纺丝和气流纺丝法的优势和缺点,简述了布朗扩散、惯性冲击、重力沉降、粒子拦截和静电吸附影响纤维材料过滤效率的主要过滤机理;然后,重点论述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后整理工艺和功能化改性策略,通过涂层整理、覆膜处理和溶胶浸渍引入特殊功能基团,特别是采用表面改性、纳米技术整合和催化剂应用增强了耐高温过滤材料催化脱硝脱硫、降解二英、吸附重金属离子等处理特定污染物的能力;最后,展望了耐高温非织造过滤材料在提升耐热性、机械稳定性和环保性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烟尘过滤 非织造材料 高效低阻 制备方法 后整理工艺 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喷涂耐高温涂层的技术现状及展望
16
作者 曹仁伟 李海燕 +6 位作者 桂林 张建英 孙坤 宋慈 高梦岩 贺辉 刘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73,86,共13页
耐高温涂层在众多领域均拥有着关键的热防护功能。对于实际应用,空气喷涂设备简单、施工便捷,在大面积涂层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重点探讨了可空气喷涂的耐高温涂层,具体包括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两大类。有机耐高温涂层方面,针... 耐高温涂层在众多领域均拥有着关键的热防护功能。对于实际应用,空气喷涂设备简单、施工便捷,在大面积涂层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重点探讨了可空气喷涂的耐高温涂层,具体包括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两大类。有机耐高温涂层方面,针对其耐温极限,重点阐述了4个提升涂层耐热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有机无机杂化、杂环聚合物、隔氧保护以及成膜物再生耐高温涂层,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涂层的原理、特点及优缺点。有机无机杂化和杂环聚合物耐高温涂层直接提升了涂层成膜物的热降解温度,而隔氧保护和成膜物再生耐高温涂层间接提升了涂层的耐热性。无机耐高温涂层方面,则主要讨论了无机磷酸盐涂层,探讨了其耐高温和抗氧化机制,并针对磷酸盐涂料低温难以固化的技术瓶颈,讨论了硅溶胶、促凝剂、金属氧化物及其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对降低磷酸盐涂料固化温度的效果,其中表面包覆金属氧化物具有最佳的低温固化效果。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技术的适用特性,总结了有机和无机耐高温涂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明确了未来空气喷涂耐高温涂层的研究重点和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涂层 有机硅涂层 耐热性 有机无机杂化 磷酸盐涂层 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NM450低合金耐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万欣 李植慎 +2 位作者 宋新莉 贾涓 葛锐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对NM450低合金耐磨钢依次进行热轧后在线淬火和不同温度(200,250,300,350℃)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回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 对NM450低合金耐磨钢依次进行热轧后在线淬火和不同温度(200,250,300,350℃)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回火态试验钢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板条界面逐渐消失,马氏体基体中碳化物数量增加,位错密度与残余奥氏体含量均降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均下降,断后伸长率先降后升,磨损质量损失增大。不同温度回火试验钢的拉伸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当回火温度分别为200,250℃时试验钢磨损表面出现大量犁沟,当回火温度升至300,350℃时磨损表面还出现大量磨屑和疲劳裂纹,磨损机制由塑性变形转变为塑性变形与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磨钢 在线淬火 板条马氏体 回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添加剂对高寒牧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徐双鹏 赵永琦 +3 位作者 董晓慧 梁文斌 尹国丽 鱼小军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4-270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菌添加剂对高寒牧区燕麦(Avena sativa)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合青贮品质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本试验将燕麦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采用了2种乳酸菌添加剂[植物乳杆菌(CI)、植物乳杆菌(6H2)],以直接青贮为对照(...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菌添加剂对高寒牧区燕麦(Avena sativa)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合青贮品质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本试验将燕麦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采用了2种乳酸菌添加剂[植物乳杆菌(CI)、植物乳杆菌(6H2)],以直接青贮为对照(CK),青贮7,14,45和90 d时测定其品质和酶活性。结果表明:6H2与CI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各个青贮时间点均显著低于CK组(P<0.05)。青贮45和90 d时,6H2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I,CK组;pH值显著低于CI,CK组(P<0.05)。在各个青贮时间点6H2,CI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6H2组在青贮45和90 d时,酸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I,CK组(P<0.05)。因此,乳酸菌6H2和CI改善了燕麦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酶活性。乳酸菌6H2在高寒牧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中表现出更优越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优化效果,适宜作为该地区青贮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箭筈豌豆 混合青贮 耐低温乳酸菌 青贮品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6 位作者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无添加对照(P<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无添加对照(P<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温乳酸菌 产酸速率 燕麦 发酵品质 川西北高原 营养品质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苯基硅橡胶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博 蒙美玉 +1 位作者 耿新玲 陆明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与不同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橡胶121-1、121-2和121-3作为生胶制备了混炼胶,并探究了硫化胶的耐高低温与耐介质性能。结果表明:121-1硫化胶与121-2硫化胶在250℃以上的耐高温性能比110-2硫化胶更好,并且表现出更... 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与不同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橡胶121-1、121-2和121-3作为生胶制备了混炼胶,并探究了硫化胶的耐高低温与耐介质性能。结果表明:121-1硫化胶与121-2硫化胶在250℃以上的耐高温性能比110-2硫化胶更好,并且表现出更优异的低温性能,它们不存在低温结晶峰,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为-105℃与-85℃,-70℃时的压缩耐寒系数分别为0.49与0.46。在耐介质性能测试中,苯基硅氧烷链节的引入并没有对硅橡胶在IRM-901标准油与航空煤油RP-3的耐介质性能产生明显影响。但在磷酸酯液压油skydrol LD-4中,苯基硅橡胶的耐介质性能变差,并且随着苯基含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采用121-1制备的吸波胶具备优异的低温性能和隐身性能,可满足宽温域吸波橡胶密封型材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硅橡胶 耐高温 耐低温 耐介质 吸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