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直驱风机低频振荡机理分析及阻尼补偿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子骏 庄可好 +3 位作者 辛焕海 李少林 齐琛 程雪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虚拟同步机技术可有效提升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但也引入了复杂的低频振荡问题。目前,对传统虚拟同步机的低频振荡研究大多忽略直流侧及机侧动态,难以准确刻画虚拟同步直驱风机的低频振荡特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计及机侧动态... 虚拟同步机技术可有效提升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但也引入了复杂的低频振荡问题。目前,对传统虚拟同步机的低频振荡研究大多忽略直流侧及机侧动态,难以准确刻画虚拟同步直驱风机的低频振荡特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建立了计及机侧动态和直流电压动态的统一阻尼转矩模型,利用阻尼转矩法揭示了机侧转子动态产生的负阻尼转矩是导致风机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各环节对风机低频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出了阻尼补偿控制以削弱机侧动态的负阻尼效应,有效提升了机侧耦合下风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简要分析了所提控制在多机系统的适用性,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虚拟同步机 直驱风机 阻尼转矩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附加有功控制参数对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超 蔡德宇 +2 位作者 武守远 张刚 张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5-1155,I0021,共12页
附加有功控制环节使风机参与至同步机的机电振荡模式中,这使得系统功率振荡特性机理更加复杂,不利于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的参数设计。为了研究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锁相环特性的风机与同步机动态作用的小信... 附加有功控制环节使风机参与至同步机的机电振荡模式中,这使得系统功率振荡特性机理更加复杂,不利于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的参数设计。为了研究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锁相环特性的风机与同步机动态作用的小信号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利用阻尼转矩法分析了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综合考虑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和阻尼比的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系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量化分析了各系数对系统低频振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设置风电机组附加有功功率控制系数、滤波时间系数和锁相环带宽均能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附加有功控制 低频振荡 小信号模型 阻尼转矩法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量场景谐振域构建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
4
作者 丁炅 朱介北 +4 位作者 陈彬彬 李云丰 王伟 俞露杰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6,共11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域(RA)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用于刻画在多能量场景下风机与多机系统的模式谐振,并通过优化风机的控制器参数降低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首先,建立计及能量场景变化的系统小信号模型。其次,提出确定复平面上可...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域(RA)的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案,用于刻画在多能量场景下风机与多机系统的模式谐振,并通过优化风机的控制器参数降低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首先,建立计及能量场景变化的系统小信号模型。其次,提出确定复平面上可能发生模式谐振区域的RA概念。然后,设计衡量谐振强度以及谐振对模式振荡阻尼影响的谐振强度指标(RSI)。为了避免潜在的模式谐振风险,基于RA和RSI对风机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IEEE 39节点模型,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可在多能量场景下捕捉模式谐振发生区域,并通过风机控制器参数优化有效避免系统潜在的模式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动态交互 低频振荡 模式谐振 稳定性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振荡机理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娜 苏亚妮 于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在风电机组中传播、变换时与风电机组各环节的耦合关系及机组输出功率振荡特性,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塔影效应和风剪切、风速大小,推导各子系统的能量函数;考虑机组阻尼及风速变化,分析各子系统能量变化及机组输出功率的振荡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上建模仿真,通过能量变化深入分析风力机功率在机组内传播机理及功率振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含低频振荡分量的风力机功率通过负阻尼双馈风电机组时,与机组的次同步振荡耦合,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输出能量大幅增加,机组输出功率中既有低频振荡也有次同步振荡,它们随机组阻尼和风速变化而变化;风速变化时双馈风电机组消耗的能量主要由风力机子系统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塔影效应和风剪切 耦合 变流器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调速系统中影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宝 樊印龙 +1 位作者 顾正皓 吴文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汽轮机调速系统与电网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其中多个因素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结合具体案例,从汽轮机配汽函数、功率控制PID参数、DEH侧功率控制闭环、一次调频回路、控制系统的延时、汽轮机调节阀开度晃动、信号波动等几个方面,... 汽轮机调速系统与电网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其中多个因素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结合具体案例,从汽轮机配汽函数、功率控制PID参数、DEH侧功率控制闭环、一次调频回路、控制系统的延时、汽轮机调节阀开度晃动、信号波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影响的机理,指出了容易引起低频振荡的操作与设备缺陷,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速系统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配汽函数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压力脉动引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共振机理分析 被引量:43
7
作者 韩志勇 贺仁睦 徐衍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强迫型共振机理是引起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之一。该文基于汽轮机压力脉动引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共振机理,分析汽轮机压力脉动的产生原因,介绍压力脉动类型和特征。从理论上探讨非简谐周期性扰动下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并通过时域仿... 强迫型共振机理是引起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之一。该文基于汽轮机压力脉动引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共振机理,分析汽轮机压力脉动的产生原因,介绍压力脉动类型和特征。从理论上探讨非简谐周期性扰动下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并通过时域仿真分析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多机系统中汽轮机复杂压力脉动、准周期压力脉动及冲击性压力脉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轮机压力脉动的类型复杂,频率成分丰富,其中复杂压力脉动如果其含有与电力系统固有频率一致的脉动分量时,会引发电力系统共振机理的低频振荡,而准周期压力脉动和冲击性压力脉动由于其幅值的快速变化,并未引发共振。该研究结果对探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压力脉动 共振机理 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速系统对南方电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春晓 张俊峰 +2 位作者 李鹏 黄河 李智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4-78,共5页
随着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的普及,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响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调速系统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已有理论研究表明,调速系统若参数设置不当将为系统提供负阻尼。该文... 随着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的普及,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响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调速系统对动态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已有理论研究表明,调速系统若参数设置不当将为系统提供负阻尼。该文通过分析一例南方电网网内实际发生的低频振荡事件,验证了调速系统恶化系统阻尼并最终引发低频振荡的现象,同时利用(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试验成功进行了事故复现。此外,对南方电网网内的15个主力电厂分别模拟调速器闭环回路控制及调速器退出情况下的系统动态稳定性,发现部分电厂在调速器闭环回路控制下系统动稳水平下降,阻尼比降低约1%~2%,部分电厂在两种情况下系统动稳水平变化不大,可见调速器参数对系统动态稳定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建议在实际电网中,可研究采用火电厂DEH控制系统检测到机组振荡便立即自动切换为阀位控制模式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系统 低频振荡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实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44
9
作者 刘辉 杨寅平 +2 位作者 田云峰 刘平 李庚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介绍了某地区电网发生的2次功率低频振荡事件,阐述了振荡机理,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相量测量单元波形分析总结了其基本特征,用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根据故障场景开展了PSD-BPA时域仿真,证明了2次事件均属于强迫低频振荡。... 介绍了某地区电网发生的2次功率低频振荡事件,阐述了振荡机理,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相量测量单元波形分析总结了其基本特征,用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根据故障场景开展了PSD-BPA时域仿真,证明了2次事件均属于强迫低频振荡。根据2次振荡事件中汽轮机调门流量特性等特点,结合现场试验,证实油动机的抖动是造成功率振荡的扰动源。对调门流量特性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修正了拐点处的流量特性,避免了类似强迫低频振荡事件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功率振荡 相量测量单元 汽轮机调速器 时域仿真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组与电网耦合对电网动态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韩志勇 徐衍会 +2 位作者 辛建波 贺仁睦 薄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6-170,177,共6页
电网多次发生水轮机组参与的功率低频振荡现象,产生机理不明,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江西柘林水电厂为例,首先分析其水轮机组尾水管水压脉动情况以及对输出机械功率的影响,其次根据尾水管水力系统物理特性,建立考虑尾水管... 电网多次发生水轮机组参与的功率低频振荡现象,产生机理不明,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江西柘林水电厂为例,首先分析其水轮机组尾水管水压脉动情况以及对输出机械功率的影响,其次根据尾水管水力系统物理特性,建立考虑尾水管压力动态的水轮机组模型。采用时域仿真方法,探讨了水轮机组水力系统与电网之间的耦合作用,研究了水轮机组尾水管水压脉动对电网动态安全稳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水轮机组尾水管水压脉动频率与其发电机所在电网中的自然振荡频率相同或接近时,有可能发生共振而引发电网的功率振荡,造成电网动态稳定的破坏。研究结果对分析电网低频振荡产生原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水轮机组 尾水管 压力脉动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调频试验引发低频振荡实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徐衍会 王珍珍 翁洪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9-124,共6页
介绍了某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导致电网发生低频功率振荡的事件,分析了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防止该类振荡发生的措施。根据广域测量系统记录的振荡波形分析了此次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应用PSCAD/EMTDC仿真重现了一次调频引发低... 介绍了某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导致电网发生低频功率振荡的事件,分析了振荡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防止该类振荡发生的措施。根据广域测量系统记录的振荡波形分析了此次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应用PSCAD/EMTDC仿真重现了一次调频引发低频振荡的过程;探讨了确定低频振荡属于负阻尼还是共振机理的原则,结合不同汽轮机控制方式和参数下的阻尼特性,确定了本次低频振荡的原因是汽轮机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当,导致一次调频投入情况下系统总阻尼为负值;为防止该类振荡的发生,需要合理设置一次调频控制系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低频振荡 汽轮机控制 一次调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及控制 被引量:53
12
作者 关宏亮 迟永宁 +1 位作者 戴慧珠 杨以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58,共5页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风电机组(异步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模型,分析异步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桨距角控制方案——将系统频率偏差信号引入... 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基于普通异步发电机的风电机组(异步风电机组)和电力系统模型,分析异步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及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桨距角控制方案——将系统频率偏差信号引入桨距角控制系统。在系统发生低频振荡时,通过调节桨距角控制异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使风电场输出功率与系统功率振荡的频率相关。对系统进行特征值分析和故障时域仿真,2种分析结果都表明,改进的桨距角控制环节能够改善系统阻尼,对系统功率振荡具有很好的阻尼和抑制作用,加强了系统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风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 桨距角控制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新型振荡问题浅析 被引量:152
13
作者 谢小荣 刘华坤 +2 位作者 贺静波 刘辉 刘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1-2828,共8页
简要回顾了电力系统振荡问题的研究,整理了近年来电力电子变流器广泛接入背景下的新型振荡现象及其共性特征,探讨了其与传统振荡在物理特性和数学表达上的异同,尝试借助经典文氏桥正弦波发生器电路解释新型振荡问题的发生机理和分析... 简要回顾了电力系统振荡问题的研究,整理了近年来电力电子变流器广泛接入背景下的新型振荡现象及其共性特征,探讨了其与传统振荡在物理特性和数学表达上的异同,尝试借助经典文氏桥正弦波发生器电路解释新型振荡问题的发生机理和分析方法,提出阻抗网络建模及基于阻抗频率特性的判稳原则,采用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实例展示其应用于分析复杂电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次同步振荡 谐波振荡 阻抗网络模型 风电机组 稳定性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传输线功率信号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辉 陈宏文 +2 位作者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33,共6页
从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以及减少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振方面,提出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传动链柔性的风电机组暂态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提出了考虑电力系统传输线功率信号的双馈风电机组无功功率环的附... 从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以及减少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振方面,提出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传动链柔性的风电机组暂态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提出了考虑电力系统传输线功率信号的双馈风电机组无功功率环的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系统为例,针对电网传输线三相短路故障和区域内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小扰动2种情况,分别对不同阻尼信号增益下的有功功率环和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系统动态性能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与无附加阻尼控制相比,基于有功功率环或无功功率环的附加阻尼控制能够更好地抑制传输线功率振荡,且无功功率环附加阻尼控制不会导致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矩振荡幅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双馈风电机组 轴系扭振 阻尼控制 传输线功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组参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机理与抑制措施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宝 樊印龙 +1 位作者 顾正皓 吴文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5,100,共6页
汽轮机组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密切相关。从汽轮机组角度介绍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分类、机理以及定位方法,从优化控制逻辑、严格试验测试以及迅速正确操作等三个方面,给出了从发电厂侧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控制逻辑,... 汽轮机组与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密切相关。从汽轮机组角度介绍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分类、机理以及定位方法,从优化控制逻辑、严格试验测试以及迅速正确操作等三个方面,给出了从发电厂侧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控制逻辑,严格试验测试等,建议要重视网源协调工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速系统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流量特性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辉 陈宏文 +2 位作者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51-57,6,共7页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PSS附加阻尼控...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PSS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传输线有功功率变化作为暂态能量振荡阶段的判断依据,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以双馈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系统为例,针对电网传输线三相短路故障和区域内同步发电机输入功率小扰动两种情况,对采用模糊附加阻尼控制时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仿真,并与常规PSS附加阻尼控制和无附加阻尼控制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风电机组有功或无功功率环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同时表明基于无功功率环的模糊附加阻尼控制不仅能更好地抑制传输线有功功率振荡而且又能减小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矩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电机组 低频振荡 模糊控制 附加阻尼控制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摄动降阶的风电接入系统阻尼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舒进 都劲松 +1 位作者 王靖程 张保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8-25,共8页
为分析风电机组接入对同步机主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首先建立FSIG及DFIG风电机组小干扰分析模型,其次应用基于奇异摄动系统动态降阶技术揭示两类风电机组接入后同步机主系统阻尼变化机理。将奇异摄动动态降阶与特征值分析相结合,分析不... 为分析风电机组接入对同步机主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首先建立FSIG及DFIG风电机组小干扰分析模型,其次应用基于奇异摄动系统动态降阶技术揭示两类风电机组接入后同步机主系统阻尼变化机理。将奇异摄动动态降阶与特征值分析相结合,分析不同控制参数的FSIG及DFIG风电机组接入对系统低频振荡模式及阻尼的影响。基于风电接入IEEE测试系统仿真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案能够直观、有效地对两类风电接入系统低频振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奇异摄动系统 动态降阶 低频振荡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调速系统对电网低频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翁洪杰 徐衍会 王珍珍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频繁出现汽轮机调速系统引发的低频振荡,为了探明该类低频振荡的原因,分析了调速系统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单机无限大系统模型,研究了调速系统增益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的影响。研究结...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频繁出现汽轮机调速系统引发的低频振荡,为了探明该类低频振荡的原因,分析了调速系统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汽轮机调速系统的单机无限大系统模型,研究了调速系统增益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轮机调速系统增益虽然不改变调速系统阻尼特性分界频率,但是却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频率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调速系统对低频振荡的阻尼性质。当调速系统增益超过临界增益时会诱发低频振荡现象,时域仿真和频域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汽轮机 调速系统 阻尼特性 临界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油膜振荡故障诊断和现场处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翔 卢盛阳 +1 位作者 牟法海 王文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1,共3页
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油膜振荡产生的机理以及振动信号的特征,并结合现场启机过程中发生油膜振荡的情况,给出了现场油膜振荡故障振动特征信号及诊断处理方法。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油膜振荡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风电系统形成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谨 胡维昊 +2 位作者 王晓茹 陈哲 和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8-1096,共9页
结合风力机运行特性,探讨永磁直驱变速风电系统成为强迫振荡源的原因。首先理论分析由风剪切和塔影效应引起的风力机机械转矩波动特性,推导出风电系统电磁转矩波动与机械转矩波动的关系表达式,采用频域法分析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特性,并... 结合风力机运行特性,探讨永磁直驱变速风电系统成为强迫振荡源的原因。首先理论分析由风剪切和塔影效应引起的风力机机械转矩波动特性,推导出风电系统电磁转矩波动与机械转矩波动的关系表达式,采用频域法分析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特性,并通过时域仿真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可能成为共振型低频振荡的扰动源,其功率波动频率与风力机转速相关,幅值与风力机运行点、风电系统参数和系统阻尼相关。引起共振的主要因素是塔影效应,而风剪切分量很难引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强迫功率振荡 风电并网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 塔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