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戎戎 陈静思 +1 位作者 孙晨 谭琦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正常儿童的中间丝聚合蛋白、内披蛋白、兜甲蛋白等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表皮终端分化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染色强度(0~5分)反映相... 目的:了解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特应性皮炎患儿和正常儿童的中间丝聚合蛋白、内披蛋白、兜甲蛋白等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表皮终端分化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染色强度(0~5分)反映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儿童皮肤的中间丝聚合蛋白、内披蛋白、兜甲蛋白的染色强度分别为(4.49±0.14)分、(4.39±0.14)分、(4.56±0.15)分,特应性皮炎患儿受累部分皮肤分别为(2.19±0.17)分、(2.29±0.11)分、(1.89±0.2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特应性皮炎患儿和正常儿童的中间丝聚合蛋白、兜甲蛋白均主要表达于颗粒层,正常儿童内披蛋白主要表达于棘细胞上层和颗粒层,特应性皮炎患儿内披蛋白主要表达于棘细胞上层。结论: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表达下降,提示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 中间丝聚合蛋白 兜甲蛋白 内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的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乐天 吕呈 任萍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4期243-244,共2页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vohwinkel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已发现2个残毁性掌跖角化病的相关位点:①定位于染色体13q11-q12上,接近连接蛋白26基因编码区(GJB2);②定位于染色体1q21上,接近兜甲蛋白基因编码区(LOR)。研...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vohwinkel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已发现2个残毁性掌跖角化病的相关位点:①定位于染色体13q11-q12上,接近连接蛋白26基因编码区(GJB2);②定位于染色体1q21上,接近兜甲蛋白基因编码区(LOR)。研究表明,GJB2基因或者LOR基因的突变与残毁性掌跖角化病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本文对该病的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毁性掌跖角化病 致病基因 连接蛋白26 兜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蛋白、兜甲蛋白及角蛋白2e在三种鱼鳞病表皮中的表达
3
作者 李雪梅 李薇 +2 位作者 李常兴 梁景耀 张锡宝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比较角蛋白鱼鳞病(KPI)与寻常型鱼鳞病(IV)和板层状鱼鳞病(LI)内皮蛋白(involucrin)、兜甲蛋白(loricrin)及角蛋白2e(K2e)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与角化过度程度不一是否存在一定关系。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检... 目的比较角蛋白鱼鳞病(KPI)与寻常型鱼鳞病(IV)和板层状鱼鳞病(LI)内皮蛋白(involucrin)、兜甲蛋白(loricrin)及角蛋白2e(K2e)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与角化过度程度不一是否存在一定关系。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检测KPI、IV、LI三组患者表皮involucrin、loricrin及K2e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nvolucrin阳性细胞PU值:IV组(0.221±0.012)高于正常对照(0.144±0.011),其次是LI(0.128±0.008),KPI(0.113±0.008)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ricrin阳性细胞PU值:IV组(0.251±0.011)高于正常对照(0.207±0.030),其次是LI(0.170±0.012),KPI组(0.152±0.009)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2e阳性细胞PU值:IV(0.241±0.013)高于KPI(0.130±0.021),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0.115±0.008)和LI(0.114±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对照组与LI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KPI与IV、LI患者中involucrin、loricrin及K2e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IV角化程度最轻,KPI最为严重,与上述蛋白的代偿性增多差异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鱼鳞病 寻常型鱼鳞病 板层状鱼鳞病 内皮蛋白 兜甲蛋白 角蛋白2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