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9月14—15日中卫市局地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1
作者 陈星宜 杨苑 +2 位作者 虎娜 杨贵 张泽瑾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2021年9月14—15日中卫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机理,为中卫市夏季暴雨降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pas地面高空形势场、高空湿度、TlnP资料、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集ECMWF ERA5的逐时再分析资... 【目的】分析2021年9月14—15日中卫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机理,为中卫市夏季暴雨降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pas地面高空形势场、高空湿度、TlnP资料、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集ECMWF ERA5的逐时再分析资料,对此次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584 dagpm线从13日20时起北抬,14日20时抬至最高,此后开始南压,雨带南移,15日20时西西伯利亚槽移出中卫。200 hPa高空急流、500 hPa槽、700 hPa槽及低空急流、850 hPa低涡切变、地面冷锋相互配合,台风外围来自南海和黄海的暖湿空气持续向北输送,高低层湿度条件整体较好,湿层深厚;K指数稳定在33~34℃之间,低层有暖平流,中层有冷平流,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较好,南北地区在不同的时段出现了强上升运动中心,北部地区对流层中低层为强辐合区,高层辐散,上升运动较强,正涡度区较为深厚。【结论】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雨强小、累计雨量大,高空槽有明显的后倾结构,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上升运动中心与湿层深厚区配合较好,产生了此次局地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市 局地暴雨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机制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新 陈海成 +2 位作者 赵学东 张启绍 王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963-14966,14971,共5页
利用气象数值产品、自动观测站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诊断2010年6月30日安阳局地暴雨、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场特征与中小尺度物理量的热力学、动力学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自动观测站资料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地面... 利用气象数值产品、自动观测站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诊断2010年6月30日安阳局地暴雨、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场特征与中小尺度物理量的热力学、动力学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自动观测站资料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地面辐合线的变化情况;径向度不断加大的西南气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近地层的偏东气流的入侵以及前期的地面不断增温为强降水提供了高的不稳定能量;降水愈强则凝结潜热释放愈多,对中尺度辐合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机制 诊断分析 安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地区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连霞 石磊 +2 位作者 王永清 张玲 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32-16433,16437,共3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日是高空中小尺度的暖式切变线和地面中低压;台风"凤凰"登陆后,与副高脊之间形成1支超地转的东南低空急流并在其左侧形成1支西南急流,2支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河套地区是造成7月30日暴雨的重要原因;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0℃层高度与-20℃层高度差在2~3km、850hPa与300hPa的温差>40℃、K指数大于32℃、CAPE(1200J/kg都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指标;高低层散度的数值大小以及在空间上的配置与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次暴雨 影响系统 台风作用 局地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地暴雨放大法推求丰满水库流域可能最大降水 被引量:1
4
作者 高薇 袁帅 赵婷婷 《东北水利水电》 2009年第10期26-27,共2页
文章介绍采用当地暴雨放大法,推求丰满水库流域24 h可能最大降水(PMP),并由频率计算分析法对于计算成果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推求的成果属合理。
关键词 PMP 当地暴雨放大法 丰满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连阴雨中暴雨的非规则信息
5
作者 李明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883-14885,14913,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9月4~10日陕西北部秋季连阴雨中局地暴雨过程中的非规则信息。[方法]利用V-3θ图、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陕西省100个县区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针对2009年9月4~10日陕西北部秋季连阴雨中的... [目的]分析2009年9月4~10日陕西北部秋季连阴雨中局地暴雨过程中的非规则信息。[方法]利用V-3θ图、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以及陕西省100个县区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针对2009年9月4~10日陕西北部秋季连阴雨中的暴雨过程,采用结构分析法,对局地暴雨天气中出现的非规则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暴雨发生前到降雨减弱的整个过程中暴雨区的大气结构呈现明显的演化过程,降水前大气出现典型的突发对流天气的大气结构信息,200 hPa出现明显的超低温结构,垂直风场上为整层一致的顺滚流,同时低层水汽充沛,低层有不稳定能量,提前12 h出现了对流性强降水的结构特征,随着降水减弱,不稳定能量得到释放,超低温消失,强降水时段结束。[结论]该研究为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局地暴雨 非规则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朝阳地区暴雨分型及预报指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霍星远 戴海燕 +2 位作者 谢华光 藤泽路 刘东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18-15721,共4页
利用15个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资料和一次距地暴雨过程资料,对朝阳地区区域暴雨出现过程进行分型,总结出各个类型的天气形势特征及预报指标,归纳了局地暴雨各种物理量特征及预报着眼点,旨在对朝阳地区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区域暴雨 局地暴雨 形势分析 预报经验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贵军 张晶 +2 位作者 姚文 効碧鸿 张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106-16109,共4页
利用MICAPS、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加密自动站等常规资料以及NCEP提供的2010年7月12~13日每天4次的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0年7月13日营口南部到大连北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MICAPS、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加密自动站等常规资料以及NCEP提供的2010年7月12~13日每天4次的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0年7月13日营口南部到大连北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夏季影响营口地区出现暴雨天气的一种常见的天气模型,高空有冷空气加强,低层切变线稳定少变,地面冷锋过境,这种高低空冷暖空气配合形成了此次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某滨海核电厂可能最大降雨分析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丽平 邢西刚 +2 位作者 刘希琛 何晓燕 任明磊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0期68-72,84,共6页
可能最大降雨(Proba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PMP)是评价核电厂防洪安全和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在分析山东省某滨海核电厂厂址区域暴雨特性和天气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暴雨放大方法(水汽放大法和水汽效率放大法)和暴雨移置放大... 可能最大降雨(Probable Maximum Precipitation,PMP)是评价核电厂防洪安全和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在分析山东省某滨海核电厂厂址区域暴雨特性和天气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暴雨放大方法(水汽放大法和水汽效率放大法)和暴雨移置放大法推求出厂址24 h PMP。通过计算方案的合理性检查,对比山东省可能最大24 h点降雨量等值线图和其他核电厂工程24 h PMP成果,经综合分析确定该厂址24 h PMP为1100.0 mm,研究成果可为全国类似流域的PMP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降水(PMP) 当地暴雨放大法 水汽放大法 水汽效率放大法 暴雨移置放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清远市一次局地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钟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64-13867,共4页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以及FY-2D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7月26日出现在广东清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气流及南支槽前...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以及FY-2D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7月26日出现在广东清远市一次局地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不稳定气流及南支槽前的上升运动是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和大尺度环流背景;暴雨发生前大气不稳定能量不断积累,为中尺度系统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地形与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尺度地形使近地面上升气流增强,造成了对流云团在该地不断生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局地暴雨 南支槽 层结不稳定 地形与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局地暴雨天气多普勒雷达的资料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爱军 杨春荣 王洪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411-413,466,共4页
在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对暴雨天气无明显指示的环境下,夏季的局地暴雨要关注当地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同时要密切关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回波演变。应用海拉尔天气雷达,从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以及径向速度产... 在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对暴雨天气无明显指示的环境下,夏季的局地暴雨要关注当地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同时要密切关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回波演变。应用海拉尔天气雷达,从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以及径向速度产品,分析2007年6月30日12:50~14:00发生在陈旗的巴彦库仁镇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试图总结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特点。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出现大于35 dBz的回波,并有45~55 dBz的强回波持续出现在回波区域内,且回波稳定少动有一小时之多,这是产生暴雨的关键原因;径向速度产品出现逆风区,是暴雨天气速度回波的明显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和垂直风廓线产品对暴雨天气的分析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多普勒雷达 单站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局地热对流降水天气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川 何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75-4677,4689,共4页
利用自动站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2009年8月3日营口东部山区发生午后局地热对流天气的温度特征及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并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产品分析了其对这次午后热对流降水的监测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由于营口地形是西低东高,且中东部... 利用自动站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2009年8月3日营口东部山区发生午后局地热对流天气的温度特征及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并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产品分析了其对这次午后热对流降水的监测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由于营口地形是西低东高,且中东部地区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所以当营口东部山区处于高压控制时,白天强烈的非均匀地表加热导致较高的午后地表温度以及地表温度与气温的巨大温差,是形成午后局地热对流降水的必要条件。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午后局地热对流降水有很好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对未来半小时内的降水量估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 热对流 暴雨 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西部一次局地对流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63-167,共5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点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回波特征方面,诊断分析了2014年5月24日08∶00—25日08∶00江西西部局地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对流性暴雨是在亚欧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较...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点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回波特征方面,诊断分析了2014年5月24日08∶00—25日08∶00江西西部局地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对流性暴雨是在亚欧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较大及副热带高压边缘扰动气流的背景下,中低层低槽和切变线共同影响下发生的;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西南暖湿气流的增强,为这次对流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产生这次对流性暴雨的重要动力条件;中低层有大的水汽积聚和水汽输送是产生这次对流性暴雨的重要水汽条件;大气层结不稳定、存在产生较强对流的有利条件、高能量区与中低层湿区和急流配合是产生这次对流性暴雨的重要热力条件。这次暴雨过程在雷达回波上以对流性回波为特征,出现2个主要降水时段(24日20∶00—25日01∶14、25日01∶24—09∶00),其中第2个降水时段维持降水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是这次对流性暴雨的主要降水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对流性暴雨 环流特征 物理量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一次局地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英杰 张奎松 +1 位作者 王庆华 甄淑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442-19445,19525,共5页
[目的]研究2010年8月3日晚至4日凌晨临沂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成因。[方法]利用MICAPS天气图、NECP分析场实况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等,从发生的天气背景、中小尺度特征以及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物理机制等方面详细分... [目的]研究2010年8月3日晚至4日凌晨临沂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成因。[方法]利用MICAPS天气图、NECP分析场实况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等,从发生的天气背景、中小尺度特征以及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物理机制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10年8月3日晚至4日凌晨临沂一次局地大暴雨、特大暴雨过程,探讨此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并尝试从中找出一些短历时强降水发生的规律。[结果]此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短时降水量大,局地性特点明显;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西风槽和地面中小尺度低压,是由不同尺度、不同高度的多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蓄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是强降水发生的基本条件;上空底层为辐合切变线,上空有一层深厚的西南—西北—偏东气流的垂直切变、湍流层;上下系统的共同作用触发了上升气流的产生,使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由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西北气流被切断消失后,上升气流使西南气流向上发展,与东风波相接形成新的垂直切变,是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原因。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是此次降水过程的水汽来源,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发展、增强中的系统会使系统的移动速度变慢,从而增大降水量,也是强降水维持时间较长的一个原因。[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的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大暴雨 成因分析 临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阳局地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庆娥 许国庆 +2 位作者 李改琴 王聪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489-4492,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对2012年7月9日河南濮阳地区局地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大暴雨天气是在副高稳定,稍有西伸北抬,高空有低槽东移,弱冷空气扩散南下,中低层有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倒槽、中...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对2012年7月9日河南濮阳地区局地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局地大暴雨天气是在副高稳定,稍有西伸北抬,高空有低槽东移,弱冷空气扩散南下,中低层有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地面倒槽、中尺度低压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水汽充沛、湿层深厚,为暴雨区提供了水汽条件。暖云层厚度较厚,大于4 km,有利于高降水效率的产生;多个中尺度对流雨团先后经过同一地点,产生的"列车效应",提高了降水效率;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的形成,在水汽输送和聚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探空曲线中CAPE值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上升运动的强弱,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可以较好地预报强天气路径、强度及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局地 成因 河南濮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低涡切变影响下的舟曲局地短时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成福 罗王军 敖泽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194-195,共2页
2016年8月6—7日甘南舟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久,从6日夜间开始,至7日下午结束,主要降水时段集中,降水强度大,属于局地短时暴雨。形势场500 hPa上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扰动以及700 hPa上低涡切变对此次降水的... 2016年8月6—7日甘南舟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久,从6日夜间开始,至7日下午结束,主要降水时段集中,降水强度大,属于局地短时暴雨。形势场500 hPa上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和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扰动以及700 hPa上低涡切变对此次降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整层较强的上升运动使暴雨得以发生,垂直速度和散度对暴雨的发生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副热带高压 低涡切变 甘肃舟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嘉县一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江山 周佳 周俊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232-233,共2页
选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卫星资料,对2013年6月1日发生在永嘉县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回波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其雷达回波特征和雷达二次产品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作用,为今后的短时临近预报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局地暴雨 雷达回波 特征 浙江永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可能最大暴雨估算系统的开发应用
17
作者 俏娃 谢悦波 《水利信息化》 2016年第4期20-25,共6页
传统的水文数据通常以年鉴的形式刊印、存储,因此在推求可能最大暴雨(PMP)时需要的水文气象数据难获得且不易查询。数据库具有数据共享性,将数据库技术与PMP估算相结合,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可能最大暴雨估算系统。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的标... 传统的水文数据通常以年鉴的形式刊印、存储,因此在推求可能最大暴雨(PMP)时需要的水文气象数据难获得且不易查询。数据库具有数据共享性,将数据库技术与PMP估算相结合,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可能最大暴雨估算系统。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的标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出小于世界不同历时的最大雨量记录的外包线值的结果合理。采用数据库进行标准化计算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误差,也简化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最大暴雨(PMP) 数据库 当地暴雨放大 估算系统 暴雨移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口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分析
18
作者 王焕 张晶 +2 位作者 姚文 李黎 才奎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利用MICAPS、天气雷达、加密自动站等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4年8月23-25日营口地区发生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贝湖槽东移南下,冷空气沿槽前西北气流南下,配合地面低压共同作用,为营口地区... 利用MICAPS、天气雷达、加密自动站等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分析等方面对2014年8月23-25日营口地区发生的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贝湖槽东移南下,冷空气沿槽前西北气流南下,配合地面低压共同作用,为营口地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同时850 hPa切变线有利于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产生,配合有利的水汽条件,进而产生局地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15—16日房山区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9
作者 宋歌 《河南科技》 2018年第23期154-158,共5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南郊观象台雷达资料、FY-2G卫星资料、GPS水汽探测资料及霞云岭风廓线资料,对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7月15—16日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天气过程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南郊观象台雷达资料、FY-2G卫星资料、GPS水汽探测资料及霞云岭风廓线资料,对北京市房山区2018年7月15—16日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次天气过程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副高外围暖湿气流配合高空槽造成的,低层暖湿气流加强为其提供动力条件;水汽平流输送带来丰沛的水汽,是形成此次强降雨过程的重要条件;高空槽系统前部发展的暖区对流是造成局地大暴雨的直接原因,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暴雨 水汽输送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局地地形对庆阳暴雨影响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玉娟 张洪芬 +1 位作者 张可心 柳东慧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709-715,共7页
为研究陇东局地地形对庆阳暴雨的影响,利用2013-2020年汛期庆阳市206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及地面填图资料,对暴雨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局地地形对暴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0年暴雨频次呈波动状增加趋势,主要集中... 为研究陇东局地地形对庆阳暴雨的影响,利用2013-2020年汛期庆阳市206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及地面填图资料,对暴雨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局地地形对暴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2020年暴雨频次呈波动状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及8月上旬;暴雨出现频次多、降水极值较大的区域均出现在庆阳市中部;陇东局地地形对暴雨影响效应主要有地形坡强迫抬升,“喇叭口”地形、川道地形的辐合作用等,庆阳市产生的极端强降水均受多种地形效应共同影响;冷槽东移型暴雨主要受地形梁、沟及河流的作用及子午岭西坡地形坡抬升及阻挡作用;偏南型暴雨主要受地形沟、“喇叭口”地形的辐合及子午岭地形迎风坡的强迫抬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灾害性天气 暴雨 陇东 局地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