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伐对火炬松木材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童方平
吴际友
+1 位作者
龙应忠
余格非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研究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定向培育过程中密度调控对其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以12年生、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材料进行火炬松中、幼龄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树高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对直径和材积有极显著影响,间伐强度越...
为了研究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定向培育过程中密度调控对其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以12年生、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材料进行火炬松中、幼龄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树高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对直径和材积有极显著影响,间伐强度越大,直径和材积增长越快;间伐对火炬松出材量有极显著影响,强度间伐越大,火炬松出材量越高;间伐对火炬松生长轮宽度有显著影响,而对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增加;间伐对火炬松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但木材密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间伐对火炬松的木材干缩率有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弦向干缩、径向干缩和体积干缩率下降;间伐对火炬松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与长宽比无显著影响,但中龄火炬松木材纤维长度与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而幼龄火炬松木材纤维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木材纤维长宽比则为一常数;间伐对火炬松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对中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幼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无显著影响,间伐后火炬松的主要力学性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间伐
定向培育
木材性质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栾启福
李彦杰
姜景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的试验林资料,对6种树龄5年的国外松杂种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家系,同一家系内的不同单株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单株材积和树干通...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的试验林资料,对6种树龄5年的国外松杂种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家系,同一家系内的不同单株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单株材积和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达30%~50%;而其它形态、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为2%-30%。这些杂交种丰富的生长和形态变异为多目标选择奠定了基础。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an var. elliottii)为母本的杂交松针叶长度变短,同时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 caribaea Morelet vat. hondurensis (Senecl.) Barrett et Golfari)还表现出良好的干形性状(通直度好,分枝角小等)。以火炬松(P.taeda L.)为母本的杂交松对针叶的改良效果不明显,但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单株平均材积大、干形通直、分枝角小、侧枝细,说明这个杂交类型具有生长快、树形紧凑等优良特性。相关分析显示生长快、针叶短、分枝角度小、树干通直度好这几个性状可以同步改良。研究认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性状不低于母本,在形态性状上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与母本相比针叶较稀疏,针叶长度较短,分枝角较小,因此比母本更能抵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这对于我国南方湿地松抗逆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杂交松
生长性状
形态性状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引种火炬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有明
张水木
+2 位作者
刘秀群
詹福兴
张东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0,共5页
对福建闽候南屿国有林场引种31个种源的火炬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变异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源间管胞特征值中仅早晚材管胞长度及其加权值、腔径比差异显著。②管胞形态特征值种源间个体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③基本密...
对福建闽候南屿国有林场引种31个种源的火炬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变异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源间管胞特征值中仅早晚材管胞长度及其加权值、腔径比差异显著。②管胞形态特征值种源间个体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③基本密度与单位面积细胞数目、晚材率、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管胞宽度、腔径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管胞长度的正相关不显著。④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长宽比、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晚材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位细胞数目、壁厚呈负相关,与管胞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腔径比正相关不显著。⑤纬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里负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正相关:经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呈正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引种种源
管胞形态特征
变异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炬松松针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许小向
尹小莉
+3 位作者
洪艳平
邹凯
上官新晨
梁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从火炬松松针中浸提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火炬松松针多糖,最佳的工艺参数为:30 g松针粉末在超声波作用时间25 min,热水浸提1 h,液料比25∶1(m L∶g),...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从火炬松松针中浸提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火炬松松针多糖,最佳的工艺参数为:30 g松针粉末在超声波作用时间25 min,热水浸提1 h,液料比25∶1(m L∶g),热水浸提温度91℃。在此条件下,火炬松松针多糖得率达1.867%,提取率达91.39%。通过测定松针多糖对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火炬松松针多糖对自由基DPPH·、·OH和ABTS+都有较强清除能力,且都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火炬松松针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松针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吕欣欣
冯志恒
+2 位作者
林熙
李赛楠
黄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对采集的光谱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阶导数(FD)、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平滑算法、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和标准化预处理以及FD+SNV、MSC+FD)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FD+SNV为最佳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方法;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成分数为14,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969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_(C))为1.3084,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_(V))为0.8171,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_(V))为3.1052。经过外部验证,验证集火炬松针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有显著相关性(R=0.8807)。【结论】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火炬松针叶的儿茶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儿茶素
近红外预测模型
松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炬松施肥当年效应初报
被引量:
5
6
作者
谢福光
肖祥希
+2 位作者
钟德华
张海泉
刘斌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福建省上杭县进行的火炬松施肥试验表明,造林时施肥当年就有明显肥效,单施磷肥高生长增加22%—38%,地径增加28%—41%;单株理想的施肥量为71g过磷酸钙,氮磷配合的肥料效果最佳,高生长增加81%,地径增加80%;火炬松造林当年不必施钾肥。
关键词
火炬松
施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火炬松木材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童方平
吴际友
龙应忠
余格非
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国外松优良种植材料培育技术研究"
编号为96-011-03-02-06.
文摘
为了研究火炬松纸浆材、建筑材定向培育过程中密度调控对其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以12年生、6年生火炬松人工林为材料进行火炬松中、幼龄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对火炬松树高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对直径和材积有极显著影响,间伐强度越大,直径和材积增长越快;间伐对火炬松出材量有极显著影响,强度间伐越大,火炬松出材量越高;间伐对火炬松生长轮宽度有显著影响,而对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增加;间伐对火炬松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但木材密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间伐对火炬松的木材干缩率有显著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弦向干缩、径向干缩和体积干缩率下降;间伐对火炬松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与长宽比无显著影响,但中龄火炬松木材纤维长度与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而幼龄火炬松木材纤维宽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木材纤维长宽比则为一常数;间伐对火炬松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对中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幼龄火炬松抗弯强度无显著影响,间伐后火炬松的主要力学性质增强.
关键词
木材学
间伐
定向培育
木材性质
火炬松
Keywords
wood science
thinning
direction cu
l
ture
wood properties
loblloly
pine
(
pinus
taeda
l
.)
分类号
S781.3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S791.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栾启福
李彦杰
姜景民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2,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1B02)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2C12908-1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C16009)
文摘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的试验林资料,对6种树龄5年的国外松杂种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家系,同一家系内的不同单株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单株材积和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达30%~50%;而其它形态、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为2%-30%。这些杂交种丰富的生长和形态变异为多目标选择奠定了基础。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an var. elliottii)为母本的杂交松针叶长度变短,同时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 caribaea Morelet vat. hondurensis (Senecl.) Barrett et Golfari)还表现出良好的干形性状(通直度好,分枝角小等)。以火炬松(P.taeda L.)为母本的杂交松对针叶的改良效果不明显,但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单株平均材积大、干形通直、分枝角小、侧枝细,说明这个杂交类型具有生长快、树形紧凑等优良特性。相关分析显示生长快、针叶短、分枝角度小、树干通直度好这几个性状可以同步改良。研究认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性状不低于母本,在形态性状上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与母本相比针叶较稀疏,针叶长度较短,分枝角较小,因此比母本更能抵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这对于我国南方湿地松抗逆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湿地松
火炬松
杂交松
生长性状
形态性状
相关
Keywords
pinus
e
l
l
iottii Enge
l
man
P.
taeda
l
.
pine
hybrids
growth traits
morpho
l
ogica
l
traits
corre
l
ation
分类号
S791.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引种火炬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有明
张水木
刘秀群
詹福兴
张东明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福建省南屿林场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际科学基金!(IFS D/2260-2)
文摘
对福建闽候南屿国有林场引种31个种源的火炬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变异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源间管胞特征值中仅早晚材管胞长度及其加权值、腔径比差异显著。②管胞形态特征值种源间个体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③基本密度与单位面积细胞数目、晚材率、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管胞宽度、腔径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管胞长度的正相关不显著。④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长宽比、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晚材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位细胞数目、壁厚呈负相关,与管胞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腔径比正相关不显著。⑤纬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里负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正相关:经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呈正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负相关。
关键词
火炬松
引种种源
管胞形态特征
变异
福建
Keywords
pinus
taeda
l
. (
l
ob
l
o
l
l
y
pine
)
Exotic provenance
Tracheid forma
l
features
Basic density
Annua
l
ring width
Variation
Corre
l
ation ana
l
ysX
分类号
S781.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S791.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炬松松针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许小向
尹小莉
洪艳平
邹凯
上官新晨
梁强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0B04-3)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2021)
文摘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从火炬松松针中浸提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火炬松松针多糖,最佳的工艺参数为:30 g松针粉末在超声波作用时间25 min,热水浸提1 h,液料比25∶1(m L∶g),热水浸提温度91℃。在此条件下,火炬松松针多糖得率达1.867%,提取率达91.39%。通过测定松针多糖对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火炬松松针多糖对自由基DPPH·、·OH和ABTS+都有较强清除能力,且都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火炬松松针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火炬松
松针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Keywords
pinus
taeda
l
pine
need
l
e po
l
ysaccharides
u
l
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
l
ogy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Q35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
5
作者
吕欣欣
冯志恒
林熙
李赛楠
黄少伟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502-3)。
文摘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对采集的光谱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阶导数(FD)、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平滑算法、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和标准化预处理以及FD+SNV、MSC+FD)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FD+SNV为最佳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方法;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成分数为14,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969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_(C))为1.3084,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_(V))为0.8171,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_(V))为3.1052。经过外部验证,验证集火炬松针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有显著相关性(R=0.8807)。【结论】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火炬松针叶的儿茶素含量。
关键词
火炬松
儿茶素
近红外预测模型
松针
Keywords
pinus
taeda
l
.
catechin
near-infrared prediction mode
l
pine
need
l
e
分类号
S791.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炬松施肥当年效应初报
被引量:
5
6
作者
谢福光
肖祥希
钟德华
张海泉
刘斌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武平县林业委员会
上杭县林业委员会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3期34-37,共4页
文摘
在福建省上杭县进行的火炬松施肥试验表明,造林时施肥当年就有明显肥效,单施磷肥高生长增加22%—38%,地径增加28%—41%;单株理想的施肥量为71g过磷酸钙,氮磷配合的肥料效果最佳,高生长增加81%,地径增加80%;火炬松造林当年不必施钾肥。
关键词
火炬松
施肥
肥效
Keywords
l
ob
l
o
l
l
y
pine
(
pinus
taeda
l
.)
ferti
l
ization
ferti
l
izer effects in the first year
分类号
S791.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伐对火炬松木材性质的影响
童方平
吴际友
龙应忠
余格非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栾启福
李彦杰
姜景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引种火炬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徐有明
张水木
刘秀群
詹福兴
张东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火炬松松针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许小向
尹小莉
洪艳平
邹凯
上官新晨
梁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吕欣欣
冯志恒
林熙
李赛楠
黄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火炬松施肥当年效应初报
谢福光
肖祥希
钟德华
张海泉
刘斌
《福建林业科技》
199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