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负荷特性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站规划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智 邓君 +1 位作者 李鹏 李升旭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 现有综合能源系统供能范围划分和能源站选址中很少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造成能源站各设备利用率降低。因此,以能源站和能源管网综合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使用k-means算法确定初始能源站位置和供能范围,通过考虑负荷特性互补重新划分供能范围,在供能范围内采用遗传算法重新确定能源站选址,分别采用维诺图和综合能源负荷矩交替迭代法、核密度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某社区为例,考虑负荷特性互补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10.46万元,经济性提高1.64%。核密度分析法使能源站综合费用年值降低3.38万元,经济性提高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负荷特性互补 核密度分析 能源站选址定容 能源站区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群组运行的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少权 龚梓烨 宋宗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9-2492,共14页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铁路多装卸站条件下群组计划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列车群组运行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群组计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要素,分析了双线重载铁路群组列车在出发、到达、区间运行3种状态下的列车组间追踪过程,以及始发群组列车组群、通发群组列车组群、相同终到站解群和不同终到站解群4种场景下列车在站组群/解群的作业过程,提出了群组计划中各重要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双线重载铁路全线开行列车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装车能力、组群/解群作业时间、到发线数量、列车接续等约束,构建群组计划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我国北部某铁路煤运通道为例进行实验,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群组运行条件下该线路输送能力提升了32.26%,且能满足各终到站需求。提出的优化方法在解决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促进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在重载铁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群组运行 双线铁路 群组计划 多装卸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动-地震耦合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
3
作者 熊仲明 李润鹏 +2 位作者 熊俊龙 陈轩 陈帜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87,共14页
地裂缝场地上、下盘土体的错动和地震作用严重威胁所处场地工程结构的安全。为准确评价高烈度地区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性能状态,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模型... 地裂缝场地上、下盘土体的错动和地震作用严重威胁所处场地工程结构的安全。为准确评价高烈度地区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性能状态,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地铁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IDA),开展了地裂缝上、下盘土体发生错动后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建立了不同工况输入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得到了结构在地裂缝错动-地震耦合作用下不同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定量给出了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峰值加速度(PGA)能更好地适用于地裂缝场地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预测和抗震性能评估。当地裂缝场地上、下盘土体错动量超过50mm时,车站结构底部形成的脱空区域加剧了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导致结构更容易发生破坏甚至倒塌;在完整场地和地裂缝场地无错动工况下,车站结构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和灾害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铁车站 错动-地震耦合作用 易损性分析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EV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与削峰方法研究
4
作者 黄正伟 鲍奕辰 刘璐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2,I0008-I0010,共14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站和用户作为博弈参与者,分别以换电站日综合收益最大和用户换电满意度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然后,考虑各博弈参与者的利益需求,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并确定二者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点。最后,以国内某换电站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用户换电体验最佳的前提下使换电站的收益达到最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换电站 非合作博弈 用户体验 负荷削峰 补贴电价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不规则集装器装载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文淦 袁雷峰 +2 位作者 王旭东 毕军 王永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2-1004,共13页
为贴合机舱内部弧形形状,实际集装器(ULD)多为不规则形状,实现机场货站不规则集装器的高效率装载,有利于提升航空货物运输的整体效率。在考虑货物容积限制等一系列实际装载约束下,建立以集装器容积利用率最大、装载货物数量最多和载重... 为贴合机舱内部弧形形状,实际集装器(ULD)多为不规则形状,实现机场货站不规则集装器的高效率装载,有利于提升航空货物运输的整体效率。在考虑货物容积限制等一系列实际装载约束下,建立以集装器容积利用率最大、装载货物数量最多和载重利用率最大为目标的不规则集装器多目标装载优化模型,并设计改进NSGA-Ⅱ算法对模型求解。以空间三向分割等原则构建启发式算法;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交叉、变异、选择等操作,生成帕累托前沿集合;选出容积利用率最大的最优装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改进NSGA-Ⅱ算法在强异构货物装载条件下,仍能保持93.84%的高容积利用率;相比于初始NSGA-Ⅱ算法,所提的改进NSGA-Ⅱ算法能使容积利用率提升13%,表明改进NSGA-Ⅱ算法在不规则集装器装载问题上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为机场货站不规则集装器装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货站 集装器装载 不规则集装器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陶友智 张兴瑾 +2 位作者 马辛宇 许贝贝 陈帝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5,200,共6页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 为降低水电机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以水电机组负荷调节过程中的功率波动为切入点,建立以机组发电耗水量最小、功率波动最小和避振深度最大为目标的厂内负荷分配模型。首先,引入功率波动和避振深度量化方法定义负荷调节稳定性,利用二代遗传算法求解厂内负荷分配模型;其次,探究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中多目标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后,利用层次-熵值决策方法得到综合特性最优的水电站厂内负荷分配方案。结果表明,考虑机组功率波动与避振深度后,在牺牲0.723%耗水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平抑49.27%的机组平均出力波动幅度,增大11.27%的避振深度,并减少19次振动区穿越次数。研究结果对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厂内负荷分配 功率波动 二代遗传算法 决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子模块特性的多站融合光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兴华 可思为 +3 位作者 潘柏崇 雷翔胜 余梦泽 董萍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随着“互联网+”建设的推进,多站融合作为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应用,亟需研究其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模块化配置方案。计及储能的全生命周期寿命衰减及多站融合运营商的经济性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各功能子站运行特性的双层随机规划模型。首... 随着“互联网+”建设的推进,多站融合作为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应用,亟需研究其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模块化配置方案。计及储能的全生命周期寿命衰减及多站融合运营商的经济性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各功能子站运行特性的双层随机规划模型。首先,根据需要融合的功能子站的运行特性进行建模,确定正常运行下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及负荷大小。其次,考虑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源荷不确定性,根据各子模块特性采取相对应的不确定性表征和处理方法。采用双层随机优化模型对长时间尺度下的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将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行过程等效为典型运行场景的期望值。最后,在220 kV的典型变电站场景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融合 源荷不确定性 随机规划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温与极端雪荷载耦合作用下大跨高铁站房屋盖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林琳 魏明阳 +3 位作者 张学明 高鹏远 张魁杰 李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高铁站房钢屋盖对温度敏感且超静定次数较多,在寒区低温和积雪作用下容易造成垮塌。为探究高铁站房异形屋盖结构在低温及极端雪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以东北某地区高铁站房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屋盖模型,利用现场监测数... 高铁站房钢屋盖对温度敏感且超静定次数较多,在寒区低温和积雪作用下容易造成垮塌。为探究高铁站房异形屋盖结构在低温及极端雪荷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以东北某地区高铁站房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屋盖模型,利用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设计温差对屋盖结构的影响,考虑场址处近年极端低温天气频现,分析极端温差下屋盖受力。基于不同设计雪荷载分布方式,开展屋盖结构的受力分析,进而考虑寒区极端雪荷载,并探究极端雪荷载与极端温差耦合下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屋盖两侧弧形边缘部分杆件不同温差下应力变化显著,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极端温差下需要重视此区域内杆件应力变化;站房屋盖设计时,对于存在天窗的屋盖结构,应重视因天窗与周围屋面高度差而产生的不均匀雪荷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极端雪荷载作用下,屋盖最大应力杆件接近屈服,最大竖向位移也接近规范容许值;考虑极端雪荷载与极端降温耦合相比设计雪荷载与设计温差耦合屋盖最大拉应力、最大下绕位移分别增大47.1%、50.2%,且应力已经超过钢材设计强度,在寒区大跨高铁站房钢屋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二者耦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房 屋盖 温差作用 雪荷载 耦合作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磨蚀压力钢管甩负荷应力测试与强度数模分析
9
作者 段伟 彭梁 +4 位作者 宋定航 周佳 余志顺 刘小兵 张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33,共5页
龚嘴电站运行长达50多年,压力钢管有布置在厂房的明管段,近年检测发现压力钢管因存在磨蚀导致管壁减薄潜在安全运行的危险。开展了水轮机甩负荷的压力钢管应力试验测试和强度数模分析,并研发了压力钢管应力和应变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具... 龚嘴电站运行长达50多年,压力钢管有布置在厂房的明管段,近年检测发现压力钢管因存在磨蚀导致管壁减薄潜在安全运行的危险。开展了水轮机甩负荷的压力钢管应力试验测试和强度数模分析,并研发了压力钢管应力和应变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具备实时监测能力和预报警功能。压力钢管壁厚目前已减薄到28 mm左右,研究表明,在各甩负荷情况,暂不会出现爆管等情况,但如果钢管壁厚减薄到约24 mm后,发生甩负荷时钢管的最大等效应力,将会逼近安全值,建议在因磨损等原因导致钢管壁厚减薄到24 mm左右后,应该加强对管道系统的维护或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电站 甩负荷 压力钢管 应力监测系统 强度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公共充电站差异化耦合关联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南天 孙赫宏 +3 位作者 王圣元 蔡国伟 张良 王日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1435,I0016,共13页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 现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研究,多对单一预测对象开展研究。同时,对充电场景下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研究较少。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负荷波动剧烈,较私人充电设施的充电负荷难以预测。为此,提出一个基于自适应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快速最大信息系数构建含有日期、气象以及历史负荷特征的多节点特征集。并通过数据自适应图生成,构建动态相似权时-空图,实现多公共充电站空间连接关系重构。然后,构建图卷积层,差异化生成各节点的空间聚合特征,实现全域充电节点差异化特征增强。同时,通过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方法学习不同充电节点的充电模式。最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层挖掘空间聚合特征的时域特征。所提出的公共充电站充电负荷时-空预测方法相应的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ymmetric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12.95%和31.7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负荷时-空短期预测 多公共充电站 图神经网络 自适应图生成 差异化时空耦合关联 节点自适应参数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发电量和调峰目标的竞争关系研究模型与方法
11
作者 魏艳清 柳迪 +3 位作者 吴红峰 刘建锋 刘丰 邹小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223,共5页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网调峰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支撑。此时,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目标从发电量最大逐步向调峰转变,以缓解剩余负荷不稳定、火电机组频繁启停等问题。然而,中长期调度中发电量和调峰目标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尚不清晰。为此,对比了以剩余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的调峰模型和以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电量模型,在福建省古田溪梯级水电站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①调峰目标和发电量最大目标存在竞争关系,调峰模型可以在提高余荷均方差平稳性的同时,对发电量的减损较少,其相比电量模型更具优势;②入库流量与均方差和发电量间斜率成反比,入库流量越大则斜率越大,即调峰模型的优势变得更加显著。研究可为梯级水电站中长期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选取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梯级水电站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中长期调度 剩余负荷 调峰 最大发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慢充模式下的充电站负荷预测
12
作者 韩陆阳 张文慧 +1 位作者 宋子泽 郝晓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5,共9页
【目的】现有的充电站负荷预测基本使用传统的统计模拟方法或者通过分析电动汽车(EV)的情况来进行预测,此模型适用性和准确率都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对基于快慢充模式下的充电站进行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影响充电站内各类电动... 【目的】现有的充电站负荷预测基本使用传统的统计模拟方法或者通过分析电动汽车(EV)的情况来进行预测,此模型适用性和准确率都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对基于快慢充模式下的充电站进行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影响充电站内各类电动汽车数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数量进行预测;其次,根据各类电动汽车不同的社会功能,分析得到各类电动汽车在各时刻的快慢充需求占比,最后通过LSTM和注意力机制对充电站进行负荷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比现有的方法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站 电动汽车 快慢充模式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优化的光储换一体站充电调度算法研究
13
作者 严家乐 白建波 +2 位作者 崔烨彬 胡家宇 郑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为降低换电站的运行费用,准确预测来车换电和利用分时电价差合理规划充电调度是核心环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CatBoost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来车换电,并结合预测结果实现在高尖峰时期对开放充电口数的合理规划,同时引入光储系... 为降低换电站的运行费用,准确预测来车换电和利用分时电价差合理规划充电调度是核心环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CatBoost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来车换电,并结合预测结果实现在高尖峰时期对开放充电口数的合理规划,同时引入光储系统进一步实现平均购电成本的降低。结果表明:通过SHAP摘要图和SHAP依赖图分析特征重要性和特征交互性,得到SOC、时间和距离3种特征对模型性能影响最大;GA-CatBoost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4种评估指标上均优于另外3种预测模型;基于预测结果,针对高尖峰时期的充电需求,制定多目标充电调度策略,在保障换电服务的同时显著降低换电站的平均购电成本;最后引入光储系统,仿真光储换一体站的分时电价工作模式,通过电力流动和购电成本的可视化分析,验证光储系统对电价优化的有效性,进一步减少换电站的电力采购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 储能 预测 电力负荷调度 换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特性的EV充电站规划
14
作者 左逸凡 李伟豪 杨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特性的EV充电站规划模型。首先,通过动态Floyd算法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建立了EV的时空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其次,... 针对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充电负荷时空分布特性的EV充电站规划模型。首先,通过动态Floyd算法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法(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建立了EV的时空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其次,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以EV充电站和用户双方的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Voronoi图与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SAPSO)算法确定充电站的服务范围、最优数量/位置以及各站点快充/慢充充电桩配置数目,建立了EV充电站选址定容模型。最后,通过对北方某市的部分城区进行规划,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充电站 时空充电负荷预测 选址定容 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暂态事件的低压台区户相变识别技术
15
作者 黄莉 刘昱源 +3 位作者 周赣 雷杨 黄堃 冯燕钧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2-162,共11页
低压台区户相变识别技术对于台区运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信号注入法工程实施难度大,数据驱动法存在识别精度低等问题,都难以大范围推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负荷暂态事件的户相变识别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周期短、... 低压台区户相变识别技术对于台区运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信号注入法工程实施难度大,数据驱动法存在识别精度低等问题,都难以大范围推广。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负荷暂态事件的户相变识别方法,具有识别准确率高、周期短、计算量小的优点。首先,阐述负荷暂态事件的定义、类型及传导特性,分析噪声干扰因素并提出建模思路;然后,构建基于负荷暂态事件的户相变识别模型,提出基于Needleman-Wunsch算法的负荷暂态事件优化匹配方法;进一步,通过计算最优匹配子序列之间的时偏熵,将时钟偏差噪声转化为有效信息,共同实现户相变综合研判。最后,以中国江苏省南京市5个实际台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户相变识别 负荷暂态事件 Needleman-Wunsch算法 时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指标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刘洪波 李倩倩 +4 位作者 石鹏 王铎皓 王曦 孙黎 刘庸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1,106,共9页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基于MRSCR的定义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计及新能源出力特性的扩展雅可比矩阵,得到了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求取方法;其次,理论分析了MRSCR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MRSCR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临界短路比能够准确判定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评估失稳风险,且减小动态感应电动机比重、增加并联电容器容量、新能源并网点位置靠近系统侧均对MRSCR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短路比 电压支撑强度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扩展雅可比矩阵 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中地铁交叠车站列车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17
作者 陈志宁 赵红光 +2 位作者 李逸涛 胡博韬 时乃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9,共8页
[目的]交叠车站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复杂,会导致局部的动力响应放大,以及结构不同位置处动力响应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应探究列车荷载作用下交叠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以南京地铁7号线和10号线十字交叠换乘车站中胜站... [目的]交叠车站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复杂,会导致局部的动力响应放大,以及结构不同位置处动力响应差异性较大的问题,应探究列车荷载作用下交叠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以南京地铁7号线和10号线十字交叠换乘车站中胜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复杂地层条件中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考虑列车进出站时的加减速作用,以及交叠车站列车不同进出站顺序。探究了列车荷载作用下交叠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对车站结构变形、结构竖向动应力、既有车站竖向振动加速度进行了分析。选取了不同车站断面布置若干测点,通过实测数据对不同工况、不同运营时段下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比较。[结果及结论]无论是动位移、动加速度还是动应力,交叠段的动力响应均大于非交叠段。与非交叠段相比,交叠段中各测点的动位移放大系数最大值为4.57,动应力峰值增大了2.94倍,加速度放大系数最大值为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交叠车站 列车动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字门拦河大型浮船式泵站水动力载荷的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王建生 许朴 杜辛茹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28-435,共8页
传统泵闸类水利枢纽的水闸与泵站通常为非集成式,面临占用水道面积大建设困难、一体化智能控制不便、城市建设美观度差等问题,因此以苏州河河口浮式泵站为例,提出一种新型集成式泵闸:一字门拦河大型浮船式泵站。然而该泵站在工作状态下... 传统泵闸类水利枢纽的水闸与泵站通常为非集成式,面临占用水道面积大建设困难、一体化智能控制不便、城市建设美观度差等问题,因此以苏州河河口浮式泵站为例,提出一种新型集成式泵闸:一字门拦河大型浮船式泵站。然而该泵站在工作状态下的侧推功率和对河床淤泥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从流动分析角度计算该泵站的水动力载荷,采用了RANS求解器结合VOF多相流模型的方法建立数值模型,以预测该泵站在关闭、开启以及关门清淤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并对上下游流场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泵站匀速关闭过程中,其水动力载荷呈现非线性增长,增大船底与河道之间的间隙可降低水动力载荷;泵站开门过程所需侧推力与河道水位呈正相关关系;在泵站冲淤过程中,浮船底部与河床的距离越大,能够实现的有效冲淤范围也相应增加。结果表明:泵站的船底间隙、水泵的拍门、侧推功率在开启关闭阀门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配合,同时结论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和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船式泵站 数值模拟 水动力载荷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蜉蝣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联合储能系统最优规划方法
19
作者 何国彬 杨金新 +4 位作者 施铭涛 苏睿 黄元平 李建云 杨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5-102,共8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的大量铺设。EV充电具有极高的随机性,这使得EVCS的建设使用会给配电网的负荷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缓解EV充电负荷...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的大量铺设。EV充电具有极高的随机性,这使得EVCS的建设使用会给配电网的负荷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缓解EV充电负荷导致的配电网稳定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EVCS联合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EVCS联合BESS综合成本(包括系统网损经济损失)、用户等待时间成本和系统电压波动为目标优化EVCS的规划方案,以达到EVCS建设者、用户及电网公司的多方共赢。此外,为了验证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了基于扩展的IEEE33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目标蜉蝣算法(multi-objective mayfly algorithm,MOMA)对目标进行配置,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桩 最优规划 储能系统 网损 负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混蓄电站运行方式研究
20
作者 王靖 何强 +3 位作者 冯晨 亢丽君 朱燕梅 张阳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为探究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光伏出力场景下的水光混蓄互补运行方式,构建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模型,以表征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并构建以源荷差异最小、系统发电量最大及梯级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的互补调度模型... 为探究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光伏出力场景下的水光混蓄互补运行方式,构建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光伏出力场景生成模型,以表征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并构建以源荷差异最小、系统发电量最大及梯级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的互补调度模型。采用Fibonacci-PSO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相比无混蓄电站运行模式,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更好地调整系统出力与电网负荷需求相匹配,并在丰水期利用水电弃水进行发电,增加系统发电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混蓄电站在丰水期内主要进行夜间发电,而在平水期与枯水期则进行夜间发电和日间抽水;其运行方式在丰水期内提升了4.4%~12.4%的发电量,并在平水期和枯水期通过抽水减少系统出力与电网负荷的差异,使得互补发电系统能够精准响应负荷需求。研究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对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蓄电站 水光混蓄互补 源荷差异 多目标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