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1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CT表现
1
作者 张媛媛 王思奎 +5 位作者 张红燕 练延帮 潘元威 卢振威 高剑波 董军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PEComa及5例肾PEComa,观察其术前CT表现。结果23例均为单发病灶,主要CT表现包括低/稍低密度(23/23,100%)、形态不规则(16/23,69.57%)、边界清晰(17... 目的观察肝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PEComa及5例肾PEComa,观察其术前CT表现。结果23例均为单发病灶,主要CT表现包括低/稍低密度(23/23,100%)、形态不规则(16/23,69.57%)、边界清晰(17/23,73.91%)、无包膜(21/23,91.30%)及增强后强化(21/23,91.30%)。18例肝PEComa中,13例密度均匀(13/18,72.22%),5例(5/18,27.78%)密度不均匀且见脂肪成分(5/5,100%)及血管增粗(4/580.00%)、少见出血坏死(1/5,20.00%)及钙化(0/5,0),增强后多表现为快进快出(16/18,88.89%)。5例肾PEcoma均呈不均匀密度、内见脂肪成分(5/5,100%),少见出血坏死(1/5,20.00%)、血管进入(1/5,20.00%)及钙化(0/5,0);增强后可呈快进快出(2/5,40.00%)、渐进性强化(1/5,20.00%)或无强化(2/5,40.00%)。结论肝肾PEComa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肾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与肝癌
2
作者 周俭 王征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7-1490,共4页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肝脏外科突破性的创新技术,提高了Ⅰ期无法手术切除巨大/多发肝癌的手术切除率。ALPPS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导致的肿瘤学转化相比,在手...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肝脏外科突破性的创新技术,提高了Ⅰ期无法手术切除巨大/多发肝癌的手术切除率。ALPPS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导致的肿瘤学转化相比,在手术切除成功率、间隔时间方面,ALPPS具有显著优势。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ALPPS术后患者的长期肿瘤学预后和生活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影像在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经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6-1419,共4页
基于超声的融合影像技术指将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与相同或不同模态影像学图像,如超声、CT、MRI及PET等相结合,以补充显示病灶解剖结构和空间位置,辅助进行超声诊断或超声介入诊疗决策。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是近年超声介入... 基于超声的融合影像技术指将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与相同或不同模态影像学图像,如超声、CT、MRI及PET等相结合,以补充显示病灶解剖结构和空间位置,辅助进行超声诊断或超声介入诊疗决策。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是近年超声介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为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本文针对融合影像用于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的进展展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多模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评价不同免疫微环境小鼠肝癌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仲雨洁 戴宇阳 +7 位作者 伏世杰 郑康炼 朱超凡 曹广 徐亮 牛传鑫 樊晓雨 王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 构建不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小鼠肝癌模型,观察其TIME差异。方法 分别以H22及hepa1-6同源肝癌细胞系构建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为H22组与hepa1-6组,每组8只),评价其TIME差异,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其中T细胞、CD4+T细胞... 目的 构建不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小鼠肝癌模型,观察其TIME差异。方法 分别以H22及hepa1-6同源肝癌细胞系构建C57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记为H22组与hepa1-6组,每组8只),评价其TIME差异,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分析其中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及B细胞浸润的差异;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与肿瘤实质内免疫细胞亚群组成;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解析肿瘤组织基因表达谱特征,结合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EGG)进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H22组呈冷肿瘤、hepa1-6组呈热肿瘤TIME特征。H22组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数均少于,而外周血中的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占比均高于hepa1-6组(P均<0.05)。相比H22组,hepa1-6组肿瘤组织上调基因在肿瘤免疫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 H22与hepa1-6小鼠肝癌模型分别呈现冷、热肿瘤TIME特征,前者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小鼠 肿瘤微环境 免疫疗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与免疫治疗联合用于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善鹏 刘现闯 +2 位作者 陈奉伟 余瑞 乔元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切除、TACE、消融、免疫治疗及肝移植等。消融治疗可促进肝癌细胞死亡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免疫治疗通过相应途径重新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新的免疫应答,识别并清除肝癌细胞;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可协同增强... 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切除、TACE、消融、免疫治疗及肝移植等。消融治疗可促进肝癌细胞死亡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免疫治疗通过相应途径重新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新的免疫应答,识别并清除肝癌细胞;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可协同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就消融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肝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技术 免疫治疗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Kupffer相病灶与非瘤肝实质强度比值鉴别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哲元 王修明 +7 位作者 谭庆亭 谢霞 张雷 栾好梅 王博娟 刘群 张华斌 白志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Kupffer相病灶与非瘤肝实质强度比值(IR)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HC)/肝转移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4例HCC(HCC组)、30例IHC及51例肝转移癌(非HCC组),对比组间基于CEUS时间-强度曲线所获定量参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Kupffer相病灶与非瘤肝实质强度比值(IR)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HC)/肝转移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4例HCC(HCC组)、30例IHC及51例肝转移癌(非HCC组),对比组间基于CEUS时间-强度曲线所获定量参数,包括血管相病灶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灌注曲线下面积(WiAUC)、廓清曲线下面积(WoAUC)、灌注廓清曲线下面积(WiWoAUC)及Kupffer相病灶与非瘤肝实质IR;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基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建立联合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单一CEUS参数及联合模型鉴别HCC与IHC/肝转移癌的效能。结果HCC组PI、WoAUC及WiWoAUC均明显高于(P均<0.001)、而IR明显低于非HCC组(P<0.001)。PI、WoAUC、WiWoAUC及IR鉴别HCC与IHC/肝转移癌的AUC分别为0.673、0.741、0.738及0.736,均低于联合模型(0.862,P均<0.05)。结论CEUS Kupffer相病灶与非瘤肝实质IR可用于鉴别HCC与IHC/肝转移癌;结合血管相定量参数可提高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库普弗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7
作者 王志茹 赵文静 陈曦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3-498,共6页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GA(0、5、10、20、30、40、50μg/mL)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和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IC_(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HepG...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G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GA(0、5、10、20、30、40、50μg/mL)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和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IC_(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HepG2细胞)、5μg/mL GA组、10μg/mL GA组、20μg/mL GA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A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GA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G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GA作用HepG2细胞24 h和48 h的IC50值为(38.02±2.58)μg/mL和(18.36±1.54)μg/mL。对照组、5μg/mL GA组、10μg/mL GA组、20μg/mL GA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39.00±29.45)个、(210.00±19.00)个、(144.33±16.03)个、(57.00±9.55)个,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42.62%±7.82%、35.34%±6.42%、21.85%±4.42%、12.57%±3.54%,穿膜细胞数目分别为(230.30±15.30)个、(182.12±12.60)个、(137.20±7.50)个、(124.40±6.80)个,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的相对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处理48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67%±0.08%、13.27%±1.07%、20.94%±2.45%、40.74%±2.63%,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MMP-2、MMP-9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Bcl-2关联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结论GA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以及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肝肿瘤 实验性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行血管介入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置鸿 袁度 +4 位作者 许少伟 庞清清 赵桂霖 韦猛 吴飞翔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探讨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符合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描述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和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中位手术时间为240 min,中位出血量为200 mL。24例(22.6%)患者需要术中输血。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1%(52/106),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是肝功能衰竭(23例,21.7%)。1例(0.9%)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余10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随访期间有49例(46.2%)患者复发,其中早期复发(1年内)39例(36.8%),肝内复发33例(31.1%)。13例(12.3%)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5.7个月,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9%和40.3%。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2%和8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达到完全病理缓解(HR=0.410,95%CI 0.172~0.980,P=0.045)、合并微血管侵犯(HR=2.423,95%CI 1.269~4.625,P=0.007)、存在卫星灶(HR=1.916,95%CI 1.014~3.620,P=0.045)和肿瘤多发(HR=1.818,95%CI 1.012~3.241,P=0.046)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血管介入治疗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可能是一种不良反应可控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肝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9
作者 姚航 胡鸿涛 +10 位作者 曹会存 韩新巍 张健 吕维富 牛焕章 梁宏元 徐浩 李文涛 赵玮 车海波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次TACE后1个月、末次TACE后1及3个月疗效,以及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结果研究组69例接受TACE,22例接受2次、2例接受3次TACE,对照组82例接受1次、13例接受2次TACE。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77.42%(72/93)vs.76.84%(7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首次TACE后1个月研究组7例、对照组11例失访,末次TACE后1个月2组均有12例失访,末次TACE后3个月2组均有28例失访,各时间点组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HCC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DiaSphere微球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局部治疗策略
10
作者 向华 龙林 +6 位作者 张永琎 周菊梅 赵杨 李慕梓 刘韧耕 石世雄 王蓉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7-1503,共7页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外科手术适用受限。本文通过综述现有常用及先进的肝癌局部治疗技术,全面整合局部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不可逆电穿孔和冷冻消融等)、血管内介入(经导管动脉栓塞...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外科手术适用受限。本文通过综述现有常用及先进的肝癌局部治疗技术,全面整合局部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不可逆电穿孔和冷冻消融等)、血管内介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和钇-90放射栓塞)及放疗(射波刀、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等主流技术进展,通过对比各项治疗技术的治疗原理、适应证与局限性、临床数据等,构建基于多维度的肝癌局部治疗决策框架。本文旨在为目前仍存在的临床决策困境提供循证依据,推动局部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角色升级,并提出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变革方向。本文旨在为肝癌局部治疗绘制的一张临床路线图,既解决“当前如何选技术”的实践问题,更指引“未来往何处突破”的研究方向,目的是通过技术整合与模式创新,重塑肝癌治疗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3 cm肝细胞癌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1
作者 郑丽丽 林艳艳 +2 位作者 杜奕岩 詹维伟 任新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017版(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癌(HCC)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及无锡分院行CEU...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017版(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癌(HCC)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及无锡分院行CEUS检查、病灶最大径≤3 cm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的126例患者(163个病灶)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63个病灶中,HCC 133个,OM 30个。分析病灶的CEUS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院CEUS LI-RADS v2017对病灶进行分类,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CEUS征象及分类标准对HCC和O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HCC组与OM组病灶动脉期增强特征、廓清时间和廓清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CC组分类结果以LR-3(20个,15.04%)、LR-4(25个,18.80%)、LR-5(82个,61.65%)为主,OM组分类结果以LR-M(28个,93.33%)为主。CEUS征象中,延迟廓清诊断HCC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28/30)和98.06%(101/103),早期廓清诊断OM的灵敏度为93.33%(28/30)。CEUSLI-RADS v2017分类中,LR-5和LR-4/5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61.65%(82/133)和80.45%(107/133),特异度均为93.33%(28/3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82/84)和98.17%(107/109),LR-4/5诊断HCC的灵敏度高于LR-5(P=0.001);LR-M诊断O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28/30)和95.49%(127/133)。结论CEUS 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HCC与OM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但LR-5对HCC的诊断灵敏度较低,LR-4/5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恶性肿瘤 超声造影 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报告
12
作者 张志伟 刘丰 +2 位作者 张和钊 王勤英 史志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541,共6页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充质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因此,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巨型HAML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介绍其病例特点和诊治经过,期望...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充质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且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因此,诊断难度大,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巨型HAML伴包膜下破裂误诊为肝细胞癌的病例,介绍其病例特点和诊治经过,期望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脂瘤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平衡期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增殖型肝癌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张文军 张涵 +3 位作者 王明慧 刘杰 邵斌 侯红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光谱CT平衡期碘密度图像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增殖型肝癌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威海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肝胆外科手术具有病理结果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检查。计算肿瘤在... 目的:探讨光谱CT平衡期碘密度图像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增殖型肝癌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威海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肝胆外科手术具有病理结果的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增强检查。计算肿瘤在平衡期的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比较ECV与HCC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并明确其对增殖型肝癌的诊断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判断ECV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62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增殖型肝癌26例,36例为非增殖型。两名医师对ECV数值的计算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8),增殖型与非增殖型HCC患者血细胞容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与增殖型HCC具有相关性(r=0.511,P<0.001),病理分型是EC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ECV诊断增殖型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V>0.23的患者行肝癌切除术的预后相对较差。结论:光谱CT平衡期碘密度细胞外容积分数是增殖型肝癌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对患者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干预的肺腺癌患者发生脑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岳毅 任雨晴 +9 位作者 林剑泷 卢春亚 姜楠 苏彦平 李靖 王一博 王思慧 付俊凯 孔萌蕊 张国俊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80,共14页
背景与目的脑膜转移(meningeal metastasis,MM)是一种由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至软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及其他脑脊液间隙的恶性肿瘤转移形式。肺癌是MM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MM不仅表明肺癌已进展至晚期,而且由于脑... 背景与目的脑膜转移(meningeal metastasis,MM)是一种由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至软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及其他脑脊液间隙的恶性肿瘤转移形式。肺癌是MM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MM不仅表明肺癌已进展至晚期,而且由于脑膜的受累,将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本研究旨在探究非手术干预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发生MM的危险因素,以尽可能识别出具有发生MM高危风险的非手术干预的LUAD患者。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LUA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重插补的方法处理缺失数据,通过LASSO、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70例LUAD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出现MM 87例,未出现MM 8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确诊LUAD时的年龄(P=0.004)、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P=0.008)、基线时合并肝转移(P=0.004)是非手术干预的LUAD患者发生M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线时具有较高的球蛋白(globulin,GLB)水平(P=0.039)以及携带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P=0.040)的患者罹患MM的风险较小。结论确诊LUAD时的年龄、EGFR L858R和ALK基因的突变状态、基线合并肝转移和基线GLB水平与晚期LUAD患者罹患MM的风险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确诊LUAD时年龄较小、携带EGFR L858R基因突变、基线时合并肝转移的非手术干预的LUAD应尽早实施MM的三级预防措施,并定期监测患者的MM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膜转移 危险因素 肝转移 EGFRL858R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后血细胞计数及肝脾纤维化率改变
15
作者 田梽甫 胡继红 +3 位作者 万程 谭斌 潘文秋 张玉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后血细胞计数及肝脾纤维化率改变。方法对15只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测量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对10只行脾动脉造影及PSE(PSE组),对其余5只仅行脾...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后血细胞计数及肝脾纤维化率改变。方法对15只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测量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对10只行脾动脉造影及PSE(PSE组),对其余5只仅行脾动脉造影(对照组),1周后再次测量2组RBC、WBC及PLT计数;之后处死大鼠获取肝脏、脾脏大体标本,观察病理变化,评估纤维化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干预后1周2组大鼠一般情况均良好。PSE组干预后1周内RBC、WBC及PLT计数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RBC、WBC及PLT计数升高速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1周,PSE组大鼠WBC及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R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组大鼠肝纤维化率高于而脾纤维化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PSE可能改善大鼠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所致血细胞减少并逆转或减缓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硬化 实验性 脾功能亢进 栓塞 治疗性 脾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合并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反常升高1例
16
作者 王燕磊 段敏 +1 位作者 肖建中 赵文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0-402,共3页
垂体瘤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瘤导致的肢端肥大症是垂体瘤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现有指南中葡萄糖GH抑制试验时GH不能抑制(口服葡萄糖GH抑制试验GH谷值>1μg/L)是诊断GH分泌异常的重要标准[1]。正常情况下G... 垂体瘤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瘤导致的肢端肥大症是垂体瘤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现有指南中葡萄糖GH抑制试验时GH不能抑制(口服葡萄糖GH抑制试验GH谷值>1μg/L)是诊断GH分泌异常的重要标准[1]。正常情况下GH的分泌受血糖调控,健康人服用葡萄糖后GH受抑制,其谷值<0.4μg/L;垂体GH瘤患者可出现GH水平不受葡萄糖水平的调节,甚至出现GH水平随血糖升高而升高,即GH反常增加(paradoxical increases in GH,PI-GH)。有学者把GH反常增加定义为葡萄糖负荷后前90 min内GH增加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肝硬化 葡萄糖生长激素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石智尧 凡晓菲 +3 位作者 高宇 任少键 武时瑜 王晞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31.81%)、腹胀(25.30%)、腹痛(15.18%)、乏力(13.98%)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0.84%)、乏力(69.16%)、肝区疼痛(67.47%)、眠差(59.04%)、腹胀(53.01%)、便秘(52.53%)等。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病程、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是否有肝内转移及肝外转移、是否接受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治疗分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是湿热蕴结证(OR=2.036,P=0.048)与脾肾阳虚证(OR=5.240,P<0.001)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湿热蕴结证(OR=2.837,P=0.004)、气滞血瘀证(OR=2.317,P=0.021)的危险因素,但为脾肾阳虚证(OR=0.385,P=0.005)的保护因素;Child-Pugh A/B级为肝肾阴虚证(OR=0.079,P<0.001)的保护因素;肝内转移为肝肾阴虚证(OR=5.117,P=0.003)、脾肾阳虚证(OR=3.303,P=0.010)的危险因素;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是肝肾阴虚证(OR=0.171,P<0.001)、脾肾阳虚证(OR=0.13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是湿热蕴结证(OR=4.408,P<0.001)与肝肾阴虚证(OR=32.036,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肝内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是影响肝癌中医证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证候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中的作用
18
作者 谭钦文 黄晶晶 +4 位作者 钟瑞熙 杜沅沁 徐健 农金丽 彭玉姣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 目的利用细胞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有氧糖酵解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uh7)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SD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抑制剂组,制备含药大鼠血清,用以孵育Huh7细胞。CCK-8、划痕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糖酵解限速酶及代谢产物检测探索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有氧糖酵解的影响,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探索鳖甲煎丸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mRNA、相关蛋白及磷酸化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或Dunnettg T3检验。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鳖甲煎丸组的OD值、不同时间段的迁移率、糖酵解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糖酵解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ATP)检测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低剂量组的AKT mRNA表达水平下调(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mTOR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高、中剂量组的AKT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值均<0.05)。结论初步验证了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的有氧糖酵解,从而抑制其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肿瘤 实验性 瓦尔堡效应 肿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远珍 田仁海 +4 位作者 张映媛 许丹青 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腔积液组(n=153)和非胸腔积液组(n=200)。收集PH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入院首次临床检测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使用“Calibration Curves”程序包绘制校准曲线,使用“rmda”程序包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353例PHC患者中存在胸腔积液有153例,患病率为43.34%。Child-Pugh分级B级(OR=2.652,95%CI:1.050~6.698,P=0.039)、Child-Pugh分级C级(OR=7.963,95%CI:1.046~60.632,P=0.045)、总蛋白(OR=0.947,95%CI:0.914~0.981,P=0.003)、超敏C反应蛋白(OR=1.007,95%CI:1.001~1.014,P=0.025)、白细胞介素2(OR=0.801,95%CI:0.653~0.981,P=0.032)是PHC干预前并发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χ2=5.006,P=0.757),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701~0.803),灵敏度为78.40%,特异度为63.50%。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PHC干预前并发HH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Child-Pugh分级、总蛋白、白细胞介素2、超敏C反应蛋白是PHC干预前发生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发生H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胸腔积液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经动脉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20
作者 罗思懿 刘鹏 朱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neuroendocrine liver metastasis, NELM)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对于不可切除NELM,肝动脉内介入治疗是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症状的有效选择,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neuroendocrine liver metastasis, NELM)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对于不可切除NELM,肝动脉内介入治疗是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症状的有效选择,主要包括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选择性内放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 SIRT),三者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TAE推荐用于低级别NELM患者。传统TACE可考虑用于低分化和高肝脏肿瘤负荷(hepatic tumor burden, HTB)NELM患者,药物洗脱微球TACE不推荐用于治疗NELM,因其具有显著的肝胆毒性。SIRT可用于伴有门静脉血栓或胆肠手术史的NELM患者。在不可切除NELM综合治疗策略下,肝动脉内介入治疗联合全身治疗显示出令人期待的前景。该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就NELM肝动脉内介入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转移 经动脉介入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