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云母水浸液化学沉淀法除杂工艺研究
1
作者 薛祥 谢洪珍 +2 位作者 王俊娥 王亮 匡晨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
硫酸盐焙烧-水浸法处理锂云母精矿后,水浸液中含有大量钙、镁、钾、钠等杂质元素。本文以湖南某锂云母冶炼企业的水浸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除杂试验,考察了碳酸钠直接除杂、使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钠调节pH后添加碳酸钠两种方式... 硫酸盐焙烧-水浸法处理锂云母精矿后,水浸液中含有大量钙、镁、钾、钠等杂质元素。本文以湖南某锂云母冶炼企业的水浸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除杂试验,考察了碳酸钠直接除杂、使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钠调节pH后添加碳酸钠两种方式,并进一步探究了氧化钙用量、碳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除杂试剂添加方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采用碳酸钠直接去除杂质时,在碳酸钠理论用量倍数为2的条件下,钙离子含量脱除至21.4 mg/L,镁离子含量脱除至43.3 mg/L,锂损失率为6.6%;采用调节pH后添加碳酸钠去除杂质时,首先调节浸出液pH值至11.63,常温下连续搅拌1 h后液固分离,然后向调节pH后液添加理论量1.5倍20%碳酸钠溶液,90℃下搅拌1 h后,液固分离,钙离子脱除至12.8 mg/L,镁离子浓度降低至0.1 mg/L以下,锂损失率为2.1%。本文提出的分步过滤、调pH后再用碳酸钠除杂的方式处理锂云母水浸液,具有杂质去除效果好、锂损失率低且成本低的优势,为同类企业提锂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水浸液 去除杂质 化学沉淀 钙离子 镁离子 锂损失率 分步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型片状碳酸钙的制备研究
2
作者 宋谨英 杨爱梅 +3 位作者 朱勇 袁爱群 白丽娟 黄增尉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7,共7页
针对制备片状碳酸钙时间长、成本高、晶型控制难等问题,在氯化钙和碳酸氢铵的复分解反应中,加入形貌控制剂氯化锂,制备方解石型片状碳酸钙。考察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碳酸氢铵滴加速率、氯化锂浓度、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钙形貌和晶... 针对制备片状碳酸钙时间长、成本高、晶型控制难等问题,在氯化钙和碳酸氢铵的复分解反应中,加入形貌控制剂氯化锂,制备方解石型片状碳酸钙。考察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碳酸氢铵滴加速率、氯化锂浓度、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涂布白卡纸,探讨片状碳酸钙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当n(CaCl_(2))∶n(NH4HCO_(3))为1∶1、搅拌速率为450 r/min、反应温度为20℃、CaCl_(2)和NH4HCO_(3)浓度为0.45 mol/L、氯化锂浓度为1.250 mol/L、碳酸氢铵滴加速率为19.2 mL/min、陈化时间为48 h时,制备的方解石型片状碳酸钙厚度为2μm、直径约为35~45μm;氯化锂通过吸附在碳酸钙表面或进入碳酸钙间隙来抑制特定晶面的生长,促使碳酸钙形成片状结构,氯化锂滤液经适量补充后可循环再利用。将其用于涂布白卡纸,发现片状碳酸钙可以提高涂布白卡纸的白度、光泽度和平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碳酸钙 复分解反应 氯化锂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高锂型卤水制碳酸锂钙镁离子脱除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唐耀川 戴羽佳 +2 位作者 吴林鸿 安莲英 周堃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共7页
对高钙、高锂、低镁锂比(Mg/Li=0.02)国外阿根廷某盐湖卤水进行钙、镁、锂深度分离的工艺研究。采用两步法去除溶液中的Ca^(2+)、Mg^(2+):首先加入硫酸钠生成硫酸钙沉淀除去大量的Ca^(2+),后加入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除去少量... 对高钙、高锂、低镁锂比(Mg/Li=0.02)国外阿根廷某盐湖卤水进行钙、镁、锂深度分离的工艺研究。采用两步法去除溶液中的Ca^(2+)、Mg^(2+):首先加入硫酸钠生成硫酸钙沉淀除去大量的Ca^(2+),后加入氢氧化钠形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钙除去少量的Ca^(2+)、Mg^(2+);分别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加料时间、加料速率、pH值对卤水除杂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硫酸钠用量为1.3、加料速率6 mL/min、反应时间70 min条件下,溶液中Ca^(2+)的脱除率为96.22%,Li+的损失率为1.44%;在pH值为14、10 mol/L NaOH、反应时间50 min、反应温度50℃、加料速率为8 mL/min条件下,最终溶液中Ca^(2+)脱除率为99.75%,Mg^(2+)去除率为100%,Li+的损失率为0.04%;实现了钙镁离子的深度去除,为后续工序制备碳酸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 高锂 低镁锂比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强化碳化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 杨建广 +4 位作者 范晓彬 刘将 苏安邦 朱强 唐施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针对传统碳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存在生产周期长、二氧化碳利用率低、杂质含量难以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标准等问题,以低品位锂云母矿石浸出液为原料,研究了碳酸钠沉锂—剪切碳化—离子交换—加热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 针对传统碳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存在生产周期长、二氧化碳利用率低、杂质含量难以达到电池级碳酸锂标准等问题,以低品位锂云母矿石浸出液为原料,研究了碳酸钠沉锂—剪切碳化—离子交换—加热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在温度30℃、液固体积质量比25/1、二氧化碳通入速率0.5 L/min、剪切转速6000 r/min条件下,钙、镁、锰去除率分别达97.26%、81.82%、95.73%。剪切辅助碳化法可显著提升碳化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节省70%以上CO 2气体,更有利于制得电池级碳酸锂。所制备碳酸锂符合电池级碳酸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提锂 剪切强化 碳化分解法 制备 电池级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i-LS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母液循环利用
5
作者 王少强 崔凯 +3 位作者 鲁墨弘 吕芳芳 李柯志 任靖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9-1266,共8页
通过对Ca-LSX分子筛进行Li^(+)交换制备了不同锂交换度的CaLi-LSX分子筛,对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母液回用法降低了离子交换过程中的锂盐用量,并采用XRD,ICP,FTIR等表征手段及吸附热、静态竞争吸附、Rietveld精修等模拟... 通过对Ca-LSX分子筛进行Li^(+)交换制备了不同锂交换度的CaLi-LSX分子筛,对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母液回用法降低了离子交换过程中的锂盐用量,并采用XRD,ICP,FTIR等表征手段及吸附热、静态竞争吸附、Rietveld精修等模拟计算对分子筛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锂交换度的提高,CaLi-LSX分子筛的吸附容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氮氧分离系数先升高后降低,在锂交换度43.7%时达到最高值5.23,此时氮气吸附容量为28.94 cm^(3)/g;Rietveld精修结果显示,单个晶胞中有10.357个Li^(+)位于SⅢ位点;母液回用法制备的分子筛吸附性能无显著下降,重复性好,产品锂交换度和常温氮氧吸附容量均相差较小,可使锂盐用量降低约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X型分子筛 母液回用 变压吸附 氮氧分离 钙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钙镁渣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亮 向长柳 +2 位作者 周曜 易晓新 胡泽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19,125,共6页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钙镁渣为原料,通过复分解浸出-净化-沉锂-碳化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在MgSO_(4)·7H_(2)O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初始pH值1.5、反应时间2.0 h、固液比1∶6、反应温度90℃、终点pH值3....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钙镁渣为原料,通过复分解浸出-净化-沉锂-碳化分解工艺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结果表明,在MgSO_(4)·7H_(2)O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初始pH值1.5、反应时间2.0 h、固液比1∶6、反应温度90℃、终点pH值3.5条件下,Li浸出率为98.39%,浸出液中Li质量浓度为18.03 g/L。浸出液通过树脂除氟、碱液除杂、碳酸钠沉锂,制备出纯度为95.11%的粗制碳酸锂。粗制碳酸锂通过碳化-树脂除钙镁-热解工艺制备出质量分数为99.64%的电池级碳酸锂。该工艺锂回收率为95.08%,经济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浸出 净化 碳化分解 电池级碳酸锂 电池回收 钙镁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离子对混凝土碱硅酸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龚青南 王德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9,共15页
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ASR)本质上是孔溶液中的离子、水分子与骨料中活性二氧化硅的反应。根据不同离子对ASR的影响效果,可将离子分为碱离子(Na^(+)、K^(+)和OH-)、锂离子和铝离子、钙离子。碱离子(Na^(+)、K^(+)... 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ASR)本质上是孔溶液中的离子、水分子与骨料中活性二氧化硅的反应。根据不同离子对ASR的影响效果,可将离子分为碱离子(Na^(+)、K^(+)和OH-)、锂离子和铝离子、钙离子。碱离子(Na^(+)、K^(+)和OH^(-))促进混凝土的碱硅酸反应,导致混凝土发生更严重的膨胀性破坏。Al^(3+)和Li^(+)减缓混凝土碱硅酸反应造成的膨胀性破坏;Ca^(2+)起到的作用与n(Ca)/n(Si)(物质的量比)密切相关,当n(Ca)/n(Si)<0.2时,Ca^(2+)对ASR起促进作用;当n(Ca)/n(Si)≥0.2时,Ca^(2+)对ASR起抑制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ASR反应产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ASR产物的种类、微观形貌、原子结构及水稳定性,综述了这些离子对ASR反应过程、ASR产物组成、ASR产物结晶性能及膨胀性的影响,展望了不同离子对混凝土ASR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硅酸反应 碱离子 锂离子 铝离子 钙离子 ASR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酸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马殿普 郎丽君 +3 位作者 袁英杰 覃德清 潘飞 符泽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8-36,共9页
锡酸钙(CaSnO_(3))及其衍生物羟基锡酸钙(CaSn(OH)_(6))是一种具有显著应用潜力的无机功能材料,近年来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化学、催化和阻燃性能而备受关注。综述了锡酸钙和羟基锡酸钙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水热合成法、化学沉淀法、固相... 锡酸钙(CaSnO_(3))及其衍生物羟基锡酸钙(CaSn(OH)_(6))是一种具有显著应用潜力的无机功能材料,近年来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化学、催化和阻燃性能而备受关注。综述了锡酸钙和羟基锡酸钙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水热合成法、化学沉淀法、固相化学合成法、微波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多种制备途径。本文对这些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制备条件、得到的产品特性,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此外,本文还总结了锡酸钙和羟基锡酸钙在发光材料、光催化、锂离子电池和阻燃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这些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当前研究动态,展望了锡酸钙及羟基锡酸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酸钙 羟基锡酸钙 制备方法 发光材料 光催化 锂离子电池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对锂-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沈铁军 刘庆廉 +1 位作者 吴宝杰 卢春喜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利用滚筒试验机考察了不同含量ZDDP对锂-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抗水性;低含量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DDP的锂-钙基润滑脂经加水滚筒工作后,其锥入... 利用滚筒试验机考察了不同含量ZDDP对锂-钙基润滑脂抗水性和机械安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抗水性;低含量ZDDP能提高锂-钙基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ZDDP的锂-钙基润滑脂经加水滚筒工作后,其锥入度变化的经验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ZDDP 抗水性 锂-钙 机械安定性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锂-钙基脂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明俊 董浚修 郭小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9-22,共4页
在三组分复合锂基脂中引入钙皂制备复合锂-钙基脂。考察了复合锂-钙基脂的组成、制备工艺和条件,各种因素对成脂性能的影响,以及几种添加剂在复合锂-钙基脂中的应用效果。制备的复合锂-钙基脂具有高滴点和良好的胶体安定性、剪切... 在三组分复合锂基脂中引入钙皂制备复合锂-钙基脂。考察了复合锂-钙基脂的组成、制备工艺和条件,各种因素对成脂性能的影响,以及几种添加剂在复合锂-钙基脂中的应用效果。制备的复合锂-钙基脂具有高滴点和良好的胶体安定性、剪切安定性,良好的抗水性、防腐性和润滑性。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表明,稠化剂形成了统一的共晶结构。复合锂-钙基脂的皂纤维与复合锂基脂的类似,但产品的成本有所降低,产品的抗水性和抗磨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锂-钙基 润滑脂 稠化剂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吸附法盐湖卤水提锂溶液中去除钙、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存增 常华 +1 位作者 柳杰 罗清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6-479,共4页
利用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锂在溶液中的溶度积的差异,研究了用碳酸钠从吸附法盐湖卤水提锂所得高锂溶液中去除钙、镁离子,考察了反应时间、碳酸钠用量、体系pH及晶种循环方式对钙、镁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50g/L的碳... 利用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锂在溶液中的溶度积的差异,研究了用碳酸钠从吸附法盐湖卤水提锂所得高锂溶液中去除钙、镁离子,考察了反应时间、碳酸钠用量、体系pH及晶种循环方式对钙、镁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50g/L的碳酸钠溶液,在反应时间30min、碳酸钠用量为沉淀钙、镁所需理论量、溶液pH为11.5,采用晶种循环方式改善过滤性能条件下,钙、镁去除率分别为98.8%和99.98%,所得溶液中,Ca2+质量浓度为9mg/L,Mg2+质量浓度为0.7mg/L,整个除杂过程锂损失仅为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级碳酸锂制备过程中磷酸锂除钙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鉴 赵泉峰 +1 位作者 龙萍 姚耀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10-2111,2147,共3页
以工业级Li_2CO_3为原料,氢化分解法提纯制备电池级Li_2CO_3,初步探索了Li3PO4除Ca的可行性,研究了Li_3PO_4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除Ca效果及产品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0 g量级Li_2CO_3原料反应得到的300 m L LiHCO_3溶液,加入1... 以工业级Li_2CO_3为原料,氢化分解法提纯制备电池级Li_2CO_3,初步探索了Li3PO4除Ca的可行性,研究了Li_3PO_4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除Ca效果及产品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0 g量级Li_2CO_3原料反应得到的300 m L LiHCO_3溶液,加入1g Li_3PO_4,在50℃下反应2 h,Ca脱除率最高,所得Li_2CO_3产品中Ca含量接近电池级Li_2CO_3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级碳酸锂 除钙 磷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级碳酸锂生产中钙镁硼的络合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爱军 鲁兴武 +2 位作者 张恩玉 程亮 何国才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Bys-201型络合剂在氢氧化锂完成液的碳化过程中分离钙镁硼,考察了碳化温度和时间、CO2气体流速、络合剂用量对钙镁硼络合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本工艺钙镁硼提取率均可达98%以上,产出的碳酸锂产品质量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 采用Bys-201型络合剂在氢氧化锂完成液的碳化过程中分离钙镁硼,考察了碳化温度和时间、CO2气体流速、络合剂用量对钙镁硼络合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本工艺钙镁硼提取率均可达98%以上,产出的碳酸锂产品质量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钙镁硼 络合分离 碳化反应 新型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甲酸溶解体系下丝素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鹏 左保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采用盐/甲酸新型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成膜,探讨氯化钙、溴化锂和溴化钙三种盐对丝素溶解和再生丝素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流变、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力学拉伸等测试技术表征再生丝素溶液及膜的结构与性能... 采用盐/甲酸新型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成膜,探讨氯化钙、溴化锂和溴化钙三种盐对丝素溶解和再生丝素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流变、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力学拉伸等测试技术表征再生丝素溶液及膜的结构与性能特征。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脱胶蚕丝可快速溶解于三种盐/甲酸溶剂中,氯化钙溶解丝素溶液的颜色为浅黄色,溴化锂为黄色,溴化钙为深黄色;溶解液颜色的变化与溶解后丝素纳米结构相对应,随颜色加深丝素纳米纤维的长度和直径下降,说明溶解程度逐渐加重。结构分析表明,该盐/甲酸溶解体系制取的再生丝素膜以β折叠结构为主,盐种类不会对丝素结构产生明显影响。力学测试表明,该盐/甲酸体系获得的再生丝素膜具有良好的湿态力学强度和伸长,其中以氯化钙获得的膜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溴化锂 溴化钙 丝素膜 纳米纤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水-复合溶剂体系汽液平衡 被引量:4
15
作者 鲍静 张雅明 张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2-46,86,共6页
用改进的Othmer汽液平衡釜测定了101 3kPa下乙醇-水-复合溶剂6个体系在不同溶剂比下的汽液平衡数据,6种复合溶剂为:乙二醇+氯化锂,乙二醇+氯化钙,乙二醇+醋酸钾,乙二醇+氯化锂+氢氧化钾,乙二醇+氯化钙+氢氧化钾,乙二醇+醋酸钾+氢氧化钾... 用改进的Othmer汽液平衡釜测定了101 3kPa下乙醇-水-复合溶剂6个体系在不同溶剂比下的汽液平衡数据,6种复合溶剂为:乙二醇+氯化锂,乙二醇+氯化钙,乙二醇+醋酸钾,乙二醇+氯化锂+氢氧化钾,乙二醇+氯化钙+氢氧化钾,乙二醇+醋酸钾+氢氧化钾。并用Wilson模型和NRT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良好,大部分体系汽相组成平均偏差小于0 02,泡点温度平均偏差小于1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溶剂 乙二醇 醋酸钾 乙醇-水 汽液平衡 氢氧化钾 并用 汽相组成 平均偏差 实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草联合碳酸锂预防草酸钙肾结石机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米军 王志平 +2 位作者 段建敏 卢建忠 马宝良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将金钱草抑制结石形成多作用靶点和碳酸锂单作用靶点相结合,探讨预防大鼠肾结石形成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入九组(正常、对照、低中高剂量金钱草组、碳酸锂组和低中高剂量金钱草联合碳酸锂组).经一周适应环... 目的:将金钱草抑制结石形成多作用靶点和碳酸锂单作用靶点相结合,探讨预防大鼠肾结石形成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入九组(正常、对照、低中高剂量金钱草组、碳酸锂组和低中高剂量金钱草联合碳酸锂组).经一周适应环境,5%草酸铵饲料喂养实验组大鼠一周后,以不同浓度水煎剂灌胃(1 mL/次,2次/天).第21天留取尿液/24 h、血及肾标本.检测血、尿标本各项理化指标,观察尿结晶、肾结晶沉积和病理改变.结果:血清锂仅在碳酸锂及联合治疗组检测到,且呈逐渐增高趋势,高剂量金钱草联合治疗组为1.38±0.41mmol/L.中高剂量联合治疗组的尿柠檬酸水平较中高剂量金钱草组增高53%,较碳酸锂组增高24.3%,尿量/24 h增加1倍,尿草酸水平降低1倍.结论:中剂量金钱草联合碳酸锂组对尿柠檬酸浓度表现出显著的协同调节作用,使尿柠檬酸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4.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 碳酸锂 联合治疗 草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磷酸锂中微量的杂质元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建之 邓小川 +2 位作者 宋士涛 阎春燕 魏述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磷酸锂中钾、钙、镁杂质离子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DX-80型离子色谱仪,分离柱为Ion Pac CS12A-5μm阳离子分离柱,用2×10^-2.mol·L^-1甲基磺酸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2 mL·min^-1,测定了磷酸锂中各钾、钙、镁...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磷酸锂中钾、钙、镁杂质离子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DX-80型离子色谱仪,分离柱为Ion Pac CS12A-5μm阳离子分离柱,用2×10^-2.mol·L^-1甲基磺酸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2 mL·min^-1,测定了磷酸锂中各钾、钙、镁杂质离子的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3,0.999 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回收率为98.1%~1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磷酸锂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湖产粗制磷酸锂提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军 李小鹏 +2 位作者 刘心海 孙晔 俞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以草酸钠、D401螯合树脂为除杂材料,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工艺去除粗制磷酸锂溶液中的钙、镁杂质。结果表明,在草酸钠使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7.6倍、pH值6.5、反应温度25℃、搅拌速率300 r/min、反应时间60 min、过滤后锂溶液以8 BV/h的... 以草酸钠、D401螯合树脂为除杂材料,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工艺去除粗制磷酸锂溶液中的钙、镁杂质。结果表明,在草酸钠使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7.6倍、pH值6.5、反应温度25℃、搅拌速率300 r/min、反应时间60 min、过滤后锂溶液以8 BV/h的流速通过树脂柱条件下,钙、镁杂质去除率分别达到98.21%、83.36%,锂损失率为5.34%;除杂后的锂溶液经再结晶并纯化后,得到形貌规整、分散均匀、纯度大于99.5%的磷酸锂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提锂 磷酸锂 沉淀 离子交换 结晶 除钙 除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过程中钙、镁除杂工艺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鹏武 尹晓刚 +3 位作者 程琥 杨锦瑜 董娴 陈卓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2,77,共5页
采用氢化分解法将工业级碳酸锂转变为电池级碳酸锂,除去杂质Ca、Mg的主要方法为氢化前处理+氢化分解处理联合除杂法。研究结果表明,氢化前处理用阳离子杂质总含量6倍的络合剂氨三乙酸在25℃下可有效除去工业碳酸锂中的Ca、Mg杂质,去除率... 采用氢化分解法将工业级碳酸锂转变为电池级碳酸锂,除去杂质Ca、Mg的主要方法为氢化前处理+氢化分解处理联合除杂法。研究结果表明,氢化前处理用阳离子杂质总含量6倍的络合剂氨三乙酸在25℃下可有效除去工业碳酸锂中的Ca、Mg杂质,去除率达65%;氢化分解处理是向氢化浆液中加入阳离子杂质总含量6倍的EDTA,除杂效率达98%以上。经过氢化前处理+氢化分解处理除杂两阶段反应,可将Ca、Mg杂质降至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以下,得到的碳酸锂产品中Ca含量为0.000 5%,Mg含量为0.001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氢化分解 除杂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锂与纳米碳酸钙对UHPC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建清 郭万里 +4 位作者 龚啸 张阳 谢泽酃 吴五星 戴远帆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63-3472,共10页
研究了在常温养护条件下,无机早强剂碳酸锂(Li2CO3)、纳米材料纳米碳酸钙(NC)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动性能和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XRD对其早期水化产物形貌及水泥水化反应程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掺时,Li2CO3最佳掺量为0... 研究了在常温养护条件下,无机早强剂碳酸锂(Li2CO3)、纳米材料纳米碳酸钙(NC)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动性能和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XRD对其早期水化产物形貌及水泥水化反应程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单掺时,Li2CO3最佳掺量为0.100%(质量分数),与未掺试件相比,1 d抗压强度提升44%,1 d抗折强度提高28%;NC最佳掺量为3%(质量分数),1 d抗压强度提高45%,1 d抗折强度提高24%。0.100%(质量分数)的Li2CO3与3%(质量分数)的NC复掺时,1 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为72.1 MPa和13.9 MPa,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68%和38%,28 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为132.2 MPa、24.5 MPa,且强度无损失。在常温条件下可制备出高早强UH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早期力学性能 碳酸锂 纳米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