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晋故事体歌诗与后代说唱文学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怀荣
-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65,共8页
-
文摘
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在汉代就已产生了以音乐伴唱演述故事的相和曲、横吹曲和杂曲歌,同时还出现了以讲说和唱诵故事为主的俗赋,以及将歌、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表演故事的歌舞艺术雏形。西晋时期出现的一批故事体歌诗,正是汉代表演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歌诗或歌咏正史中史实,或敷衍民间故事,或为前代表现历史题材的歌诗的改写,均为历史题材,具有一定的情节,并与音乐或歌舞密切相关。其所歌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成为后来说唱文学的常见题材;其集故事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特点,也被后者所继承。因此,西晋故事体歌诗不仅对说唱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说唱文学的重要源头。对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认识。
-
关键词
故事体
歌诗
歌诗表演
说唱文学
歌舞戏
-
Keywords
Narrative style
song poetry
song poetry performance
literature of story-telling in words and songs
song and dance drama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字为意”与唐宋诗文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曹胜高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ZW011)
-
文摘
裴度对李翱"文字为意"的评价,是对中唐古文运动有意追求文字的高、下、详、略创作倾向的批评。韩门子弟的古文创作,在柳宗元、裴度、刘禹锡、杜牧等人的理论纠正和补充中,在宋初散文中逐渐消歇。但"文字立意"却成为宋人以才学为诗、文字为诗的榜样,宋元的去意论,正是对"文字为意"的反拨。
-
关键词
文字为意
文字立意
唐宋诗文
-
Keywords
wording accentuation
conception by wording
literature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