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OS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茹 张国玉 +2 位作者 高越 孙高飞 高玉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44-2150,共7页
为了满足动态星模拟器大视场、高精度的技术要求,针对传统星模拟器光学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光学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动态星模拟器的技术指标,使用LCOS作... 为了满足动态星模拟器大视场、高精度的技术要求,针对传统星模拟器光学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光学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方案。结合动态星模拟器的技术指标,使用LCOS作为星图显示的核心器件,通过LCOS光学拼接技术来实现星图显示覆盖全视场并满足拼接误差≤10″的拼接结果。根据动态星模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小畸变、平场复消色差的准直光学系统以实现动态星模拟器实时准确模拟星点,其设计结果表明:在10.2°视场角内准直光学系统相对畸变≤0.025%,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在60 lp/mm达到0.7。通过经纬仪实际测量,其星对角距误差≤25″,单像元等效张角误差≤6″,满足设计指标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光学系统 动态星模拟器 光学拼接技术 硅基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oS像素级图像亮度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中东 王鹏 +1 位作者 李晓慧 孙长库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采集到的图像通常由于被测物体局部高亮或局部镜面反射导致局部过饱和,从而影响测量系统的后续数据处理。针对此问题,根据反射式硅基液晶能够逐像素调节入射光的发射率的性质,采用高解析度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 ... 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采集到的图像通常由于被测物体局部高亮或局部镜面反射导致局部过饱和,从而影响测量系统的后续数据处理。针对此问题,根据反射式硅基液晶能够逐像素调节入射光的发射率的性质,采用高解析度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 on silicon,LCoS)和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相结合,设计了基于LCoS的图像亮度调节硬件系统。根据硅基液晶与图像传感器的光学性质,确立了摄像机模型像平面和LCoS掩膜平面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基于空间映射的像素对应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准确、可靠,可以实现图像亮度的像素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高解析度硅基液晶 图像亮度调节 空间映射 像素级 像素对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oS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光学引擎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孟遥 张国玉 +2 位作者 孙高飞 刘石 赵云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95,共11页
为了降低基于硅基液晶拼接的动态星模拟器背景杂散光,对传统的光学引擎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多偏振分光棱镜组合方式,并对其光机结构进行设计.阐述了光学引擎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降低视场角、增强均匀性的方法.通过Tracepro对照明光... 为了降低基于硅基液晶拼接的动态星模拟器背景杂散光,对传统的光学引擎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多偏振分光棱镜组合方式,并对其光机结构进行设计.阐述了光学引擎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降低视场角、增强均匀性的方法.通过Tracepro对照明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对照明光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态星模拟器杂散光辐照度降低了2.93倍.优化后的光学引擎有效地抑制了背景杂散光,并且增强了两片反射式硅基液晶对比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硅基液晶 拼接技术 光学引擎 偏振分光棱镜 照明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基液晶拼接的高对比度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 被引量:11
4
作者 孟遥 张国玉 +1 位作者 孙高飞 刘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1-520,共10页
针对基于硅基液晶(LCOS)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低,无法在星图识别过程中为星敏感器提供全部有效目标的问题,提出通过抑制光学系统杂散光来提高LCOS拼接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振度对于杂散光的影响,并推导出入射角与... 针对基于硅基液晶(LCOS)拼接技术的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低,无法在星图识别过程中为星敏感器提供全部有效目标的问题,提出通过抑制光学系统杂散光来提高LCOS拼接动态星模拟器对比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振度对于杂散光的影响,并推导出入射角与偏振度的函数关系。设计了抑制杂散光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利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结合望远系统组成照明光源,配合多棱镜的1/4波片和视场角不小于11°的准直光学系统。在截止频率为60lp/mm,视场角小于±5°的情况下,该准直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7。实验显示:该高对比度LCOS拼接动态星模拟器的星间角距误差小于18″,相对于传统型的星模拟器杂散光降低了2.38倍,其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降低了动态星模拟器的背景噪声,提高了动态星图的可识别率,基本可以满足星敏感器在多星等条件下的对精度和动态特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硅基液晶(lcos)拼接技术 星模拟器 杂散光 偏振度 星图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为光源的液晶自适应眼底成像系统 被引量:14
5
作者 姜宝光 曹召良 +3 位作者 穆全全 李抄 夏明亮 宣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05-1809,共5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模拟人眼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Shark-Hartman波前探测器进行波面探测,将探测所得波前畸变经过计算处理转化为灰度图,通过电脑施加到LCOS上进行波面校正,通过校正人眼像差的方式来提高系统成像... 建立了一套基于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模拟人眼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Shark-Hartman波前探测器进行波面探测,将探测所得波前畸变经过计算处理转化为灰度图,通过电脑施加到LCOS上进行波面校正,通过校正人眼像差的方式来提高系统成像质量。经过校正后,系统波前误差从1.92μm降低到0.048μm,系统分辨率接近70 lp/mm,已经达到该光学系统衍射极限分辨。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低阶大像差情况下的模拟人眼视网膜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成像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lcos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相位菲涅尔全息图的反馈迭代算法及其硅基液晶显示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凯峰 沈川 +1 位作者 张成 韦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101,共6页
研究了纯相位菲涅尔计算全息图的制作方法,给出了一种生成纯相位菲涅尔计算全息图的算法.首先研究了菲涅尔衍射的数值模拟算法,分析了两种数值模拟算法的计算速度.将计算速度较快的菲涅尔衍射数值模拟算法和迭代算法相结合,并引入比例反... 研究了纯相位菲涅尔计算全息图的制作方法,给出了一种生成纯相位菲涅尔计算全息图的算法.首先研究了菲涅尔衍射的数值模拟算法,分析了两种数值模拟算法的计算速度.将计算速度较快的菲涅尔衍射数值模拟算法和迭代算法相结合,并引入比例反馈,得到纯相位菲涅尔计算全息图的反馈迭代算法.其次,对比例反馈系数的选取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其最优经验值范围,然后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重构误差,提高了全息图重构质量.最后基于新型空间光调制器反射型硅基液晶,建立了全息显示光电实验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显示 纯相位全息图 反馈迭代算法 菲涅尔衍射 硅基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全息图的数字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万远红 张瑾 +1 位作者 浦东林 陈林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8-1271,共4页
提出一种实现三维显示的新方法,从两步法彩虹全息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分区域分幅的方式对多视角图形的波前进行数字化编码,获得夫琅和费光场分布,在位相型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按视角顺序输入该信息,利用透镜的傅里叶变换特性再现多视... 提出一种实现三维显示的新方法,从两步法彩虹全息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分区域分幅的方式对多视角图形的波前进行数字化编码,获得夫琅和费光场分布,在位相型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上按视角顺序输入该信息,利用透镜的傅里叶变换特性再现多视角子图像,干涉法逐区域拼接获得完整三维图像.最后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维图像样品,验证了该方法.本方法可成为三维显示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 位相提取 数字化 硅基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屈光不正人眼的视网膜自适应成像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丽丽 邓玉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1-3335,共5页
为了更好的利用液晶自适应成像系统进行具有较大屈光不正人眼像差校正及视网膜的成像,建立了一套基于低阶像差自补偿的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人眼调节特性的光学系统进行屈光补偿,用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进行实时的波面探... 为了更好的利用液晶自适应成像系统进行具有较大屈光不正人眼像差校正及视网膜的成像,建立了一套基于低阶像差自补偿的眼底自适应成像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人眼调节特性的光学系统进行屈光补偿,用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进行实时的波面探测,将探测所得波前畸变进行波前重构,通过LCOS波前校正器进行高阶像差的波面校正提高系统成像质量。经过校正后系统波前误差得到有效控制。光学系统的分辨率接近70 lp/mm,已经到达该光学系统的衍射极限分辨。可以得出:液晶自适应视网膜成像系统可以满足高度屈光不正情况下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成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俊 倪旭翔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5-1829,共5页
为了优化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设计,完善地评价系统性能,将信息论应用于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中,把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看作通信系统,采用端到端的互信息量来评价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在COMS采样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光调制... 为了优化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设计,完善地评价系统性能,将信息论应用于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中,把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看作通信系统,采用端到端的互信息量来评价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在COMS采样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光调制器反射式硅基液晶的影响,建立了基于互信息的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反射式硅基液晶与CMOS阵列像素数比、像素开口率、相对平移、相对旋转对系统互信息量的影响及造成系统成像质量下降的原因.通过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像素数比例、像素开口率大小、相对平移量、相对旋转角度与互信息量的相互关系曲线,并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变化对系统互信息量的影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反射式硅基液晶和COMS阵列的最佳匹配条件是:反射式硅基液晶和CMOS像素的占空比尽可能大,CMOS像素尺寸尽可能小,避免相对平移和相对旋转,反射式硅基液晶像素数和CMOS像素数之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高动态范围成像系统 反射式硅基液晶 莫尔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