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Hyper-YOLO的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方法
1
作者 李刚 朱宇 +6 位作者 杨庆贺 邹军鹏 才天 贺鹏 张亚兵 赵艺鸣 田鑫浩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1,共8页
基于YOLO系列的输送带异物检测技术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颈部网络无法使相隔较远的特征层直接交换特征信息,引发小目标漏检、重复检测等问题。Hyper-YOLO可在颈部网络实现特征层之间跨层、跨位置的高阶关联,但会增加计算量,且降低... 基于YOLO系列的输送带异物检测技术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颈部网络无法使相隔较远的特征层直接交换特征信息,引发小目标漏检、重复检测等问题。Hyper-YOLO可在颈部网络实现特征层之间跨层、跨位置的高阶关联,但会增加计算量,且降低对高频特征信息的敏感性,导致在噪声较为敏感的区域特征提取能力下降,预测边界框发生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yper-YOLO的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方法。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动态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Dy-CLAHE)方法,将Laplacian算子引入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框架,建立噪声水平与对比度限制阈值之间的动态映射关系,有效解决了粉尘环境下图像细节丢失和噪声放大的问题;对Hyper-YOLO进行改进,采用高效交并比(EIoU)损失函数优化边界框回归过程,提升了预测边界框定位精度,并在混合聚合网络(MANet)的深层和浅层嵌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模块,通过局部跨通道交互动态调整通道权重,有效平衡对高频和低频特征信息的敏感性,降低小目标异物的漏检率,同时通过简化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imSPPF)模块,减少了冗余计算,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了推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Hyper-YOLO在准确率和mAP@0.5指标上分别为94.2%和93.4%,相较于Hyper-YOLO提高了5.0%和3.5%,参数量为3.26×10^(6)个,召回率为87.7%,检测速度为158帧/s,满足煤矿井下异物实时检测的需求;在不同煤矿输送带异物检测场景下无漏检及重复检测情况,预测边界框更贴合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输送带 异物检测 Hyper-YOLO 动态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 EIoU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简化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景影像交通标志牌限速限高信息提取
2
作者 季辰 刘磊 +1 位作者 蔡栋 程亮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4,共6页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 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测模型,对比选用效果最佳的Faster R-CNN作为标志牌检测模型;然后,分割全景街景影像,在子图像中检测限速限高标志牌;最后,引入PP-OCRv3文字识别模型提取限速限高值,并通过语义约束清洗结果。结合交通运输部门公开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测试,并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开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样本稀疏的限速限高标志牌,能从街景影像中准确提取限速限高信息,对交通标志牌管理和限速限高道路属性校验更新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限速 道路限高 交通标志牌 目标检测 信息提取 街景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层状氢氧化物/改性碳布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检测
3
作者 王堂奇 王静 +1 位作者 徐立新 李育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水体中的亚硝酸根离子,采用改性碳布作为基底材料,对碳布进行酸性和氨基化处理,与生成碳纳米点的协同作用,提高碳布电子转移速率,解决以往碳布电化学传感中导电差的问题。并运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镍钴层状氢氧化物...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水体中的亚硝酸根离子,采用改性碳布作为基底材料,对碳布进行酸性和氨基化处理,与生成碳纳米点的协同作用,提高碳布电子转移速率,解决以往碳布电化学传感中导电差的问题。并运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镍钴层状氢氧化物与改性碳布的复合材料,即NiCo-LDH/CC。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法、计时电流法对镍钴层状氢氧化物/碳布复合材料(NiCo-LDH/CC)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对亚硝酸根离子检测拥有较高的灵敏度[0.8878(μA·mmol)/(L·cm)]和较低的检测限(0.018μmol/L),线性范围在50~1000μmol/L。研究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电化学传感器不仅具备出色的稳定性,还拥有卓越的抗干扰能力和重现性,同时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碳布 亚硝酸根离子 灵敏度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耦合增敏剂降低铜冶炼烟尘中微量铟检出限的研究
4
作者 屈伟 李子尚 +1 位作者 李倩 张红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9-1324,共6页
对于铜冶炼烟尘中微量铟的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铟含量的测定范围为0.0200%~0.100%,无法实现铟含量低于0.0200%的测定。对于铟含量低于0.0200%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但测试过程中需要用乙酸丁酯... 对于铜冶炼烟尘中微量铟的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铟含量的测定范围为0.0200%~0.100%,无法实现铟含量低于0.0200%的测定。对于铟含量低于0.0200%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但测试过程中需要用乙酸丁酯萃取微量的铟,再用盐酸溶液反萃,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分析费时,不能快速配合选矿、冶金的科学研究。文章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OP)存在下,光谱法耦合增敏剂丙酮(Ac),降低了铜冶炼烟尘中微量铟的检出限。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铟离子、丙酮和和曲拉通X-100形成三元配合物,对铟的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协同增敏效应,改善了铟原子吸收光谱的强度,增加了其灵敏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出吸光度(A)与铟(In)、丙酮(Ac)和曲拉通X-100(OP)的浓度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求极值法,计算出三元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1∶2。此外,还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铟的特征光谱,丙酮和曲拉通X-100的加入量,酸种类的选择及加入量,乙炔流量,共存离子的影响等,并用萃取法进行对照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得出结论:该研究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铜冶炼烟尘中微量铟的分析检测;用试剂空白进行方法的检出限测定,在置信度为99%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比行业标准方法低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三元配合物 检出限 协同增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辛料农药登记现状及残留限量分析研究
5
作者 王明阳 石凯威 +2 位作者 刘骉 李莉 任璐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6期39-45,51,共8页
为明确我国香辛料农药合理选择与规范使用,对我国主要香辛料登记农药产品的数量、防治对象、有效成分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国家制定的香辛料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推荐标准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为香辛料的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 香辛料 农药登记 残留限量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拉曼光谱测定法
6
作者 何沛东 冯温婷 郑丽娜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决作业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周期长、检测结果易受矿物干扰的问题,探讨了将拉曼光谱应用于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的可行性。采集了含不同质量二氧化硅的煤尘干燥斑点试样的拉曼光谱,并根据二... 为了解决作业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标准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周期长、检测结果易受矿物干扰的问题,探讨了将拉曼光谱应用于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的可行性。采集了含不同质量二氧化硅的煤尘干燥斑点试样的拉曼光谱,并根据二氧化硅特征峰数据与其质量载荷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U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其中,PLSR模型拟合显著,检测限可达8.29 ng。对比了PLSR模型和标准红外光谱法对煤尘试样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检测值,3次平行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值为8.53%~27.33%,且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检测值较为一致。拉曼光谱在保证结果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检测限,检测流程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场所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拉曼光谱 煤尘 定量分析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焦洁 张环 +1 位作者 李玉芳 黄铮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73-1078,共6页
中药材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运输、储藏中极易被污染产生真菌毒素,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和药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可准确快速检测中药材中的真菌毒素种类和残留水平,并获得多种真菌毒素的含量信息,提高检测... 中药材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运输、储藏中极易被污染产生真菌毒素,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和药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可准确快速检测中药材中的真菌毒素种类和残留水平,并获得多种真菌毒素的含量信息,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样品处理时间,降低操作复杂性。本文阐述了LC-MS/MS法检测中药材真菌毒素的种类、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其流动相、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定量方法等,对其在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真菌毒素 LC-MS/MS 前处理方法 检出限 加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散-双聚焦X射线光谱仪研制与特性研究
8
作者 沈亚婷 韩凌云 +7 位作者 陈俊茹 郭荣 朱帅 李迎春 马生凤 朱云 张保科 罗立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27-2833,共7页
X射线发射谱技术(XES)是一种原位无损获得元素化学形态的技术方法,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型X射线发射谱测定装置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仪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WDXRF)光谱仪在地质、环境、考古等多学科领域得到... X射线发射谱技术(XES)是一种原位无损获得元素化学形态的技术方法,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型X射线发射谱测定装置的研制尚处于探索阶段。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仪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WDXRF)光谱仪在地质、环境、考古等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EDXRF虽结构简单,可实现多元素快速无损检测,但分辨率不理想、谱线干扰严重,检出限较差;WDXRF虽可分辨常规应用中多数具有谱线重叠特性的元素,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为探索实验室型XES装置研制,该研究综合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和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一种波长-能量双色散、激发-发射双聚焦X射线光谱仪(DDF-XRS)设计理念,并成功研制了原理样机。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显示,该DDF-XRS型光谱仪兼具聚焦X射线和波长与能量色散光谱仪的优点,结构简单,信噪比好,具有高分辨率和低检出限特性。通过波长-能量双色散技术,X射线首先被晶体衍射发生波长色散,从而获得单色光,同时利用硅漂移探测器的能量色散特性,降低谱线干扰误判风险,提高分析结果准确,该技术克服了WDXRF结构复杂和EDXRF能量分辨率不足的限制,凸显了双色散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目前DDF-XRS光谱仪分辨率45 eV,可减少过渡金属K_(β)对K_(α)峰的谱线重叠影响;同时,显著降低了连续谱背景,最优信噪比>1000;测定地质样品中的Cr,检出限可达0.26 mg·kg^(-1)。应用DDF-XRS,一定程度上已可分辨过渡金属K_(α1)和K_(α2)谱线,如结合线性或二维阵列探测器,则有望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实现X射线发射指纹谱的测定,以获得分析元素的化学形态。由于目前的晶体特性尚不能达到完全分辨过渡金属的重叠谱线的性能要求,故探寻具有高分率能力、高衍射强度特性的弯晶,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谱 弯晶 聚焦 波长色散 能量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高斯核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问题的高效积极集法
9
作者 张奇业 曾心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08-3814,共7页
针对积极集法求解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问题时,在大规模数据场景下每次迭代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带高斯核的SVDD问题的高效积极集法(ASM-SVDD)。首先,利用SVDD对偶模型约束条件的特殊性,每次迭代求解一个降维的等式约束子... 针对积极集法求解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问题时,在大规模数据场景下每次迭代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带高斯核的SVDD问题的高效积极集法(ASM-SVDD)。首先,利用SVDD对偶模型约束条件的特殊性,每次迭代求解一个降维的等式约束子问题;其次,通过矩阵操作实现积极集的更新,每次更新计算只与当前支持向量及单个样本点有关,从而极大地降低计算量;另外,由于ASM-SVDD算法是传统积极集法的一种变体,应用积极集法理论得到该算法的有限终止性;最后,基于仿真和真实数据集,验证ASM-SVDD算法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训练轮次的增加,ASM-SVDD算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性能。与求解SVDD问题的快速增量算法FISVDD (Fast Incremental SVDD)相比,ASM-SVDD算法在典型的低维高样本数据集shuttle上训练得到的目标函数值可减小25.9%,对支持向量的识别能力可提高10.0%。同时,ASM-SVDD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F1分数相较于FISVDD算法均有提高,在超大规模数据集criteo上提高量可达0.07%。可见,ASM-SVDD算法在检测异常值的同时,训练得到的超球体更稳定,且对测试样本的判断准确率也更高,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场景下的异常值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二次规划 积极集法 异常值检测 有限终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PCR检测方法建立及检测限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思雨 王翠 +8 位作者 马涛 覃艳然 卢丽飞 许宗丽 梁兆斌 刘文波 覃一峰 严斯刚 韦祖樟 《中国猪业》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自然界中的流行毒株越来越多样,为更便捷地检测自然界中的猪圆环病毒,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PCV2流行毒株感染的PCR方法,为PCV2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开的PCV2全...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自然界中的流行毒株越来越多样,为更便捷地检测自然界中的猪圆环病毒,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PCV2流行毒株感染的PCR方法,为PCV2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开的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经过构建阳性质粒、灵敏度试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极限为500 copies/μL,以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塞内卡病毒、猪盖塔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病毒3型的cDNA/DNA作为模板,用该方法扩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塞内卡病毒、猪盖塔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病毒3型等的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良好;应用该方法检测了疑似猪圆环病毒组织样品279份,检测到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样品118份,PCV2的阳性率为42.29%。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PCV2感染的PCR方法,为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病毒2型 PCR检测 流行病学 检测限 PCV 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SYBR Green I qPCR法检测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11
作者 谭英 赵玲敏 +5 位作者 翁齐彪 黄力行 鄢庆枇 黄将远 白月 郑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2-950,共9页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鲈鱼、鳗鲡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间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通过核酸适配体来识别、结合鳗弧菌,然后以结合的核酸适配...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可感染鲈鱼、鳗鲡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利用鳗弧菌与其核酸适配体间较强的亲和特异性,通过核酸适配体来识别、结合鳗弧菌,然后以结合的核酸适配体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扩增,通过Ct值来定量检测鳗弧菌的浓度,从而建立了鳗弧菌的适配体-qPCR定量检测方法。从特异性、标准曲线、灵敏度、重复性和应用效果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能特异性地扩增鳗弧菌,且对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变形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无扩增;在10^(3)~10^(11) CFU/L的检测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鳗弧菌的定量检测;同时,该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其最低检测限为10^(3) CFU/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0.17%和1.98%;最后采用该方法对鱼体组织样品进行了应用检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应用性,可用于水产品或食品中鳗弧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核酸适配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蜡制样辅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润滑油中的金属元素
12
作者 邵岩 吕金光 +8 位作者 林京君 郑凯丰 赵百轩 赵莹泽 陈宇鹏 秦余欣 王维彪 林晓梅 梁静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21-3326,共6页
为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效果,避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于润滑油检测时的等离子体淬灭、油液飞溅以及光谱强度低等问题,采用蜂蜡作为基质,将润滑油样品由液相转化为固相,对润滑油中的Mg元素和Ca元素进... 为改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润滑油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效果,避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于润滑油检测时的等离子体淬灭、油液飞溅以及光谱强度低等问题,采用蜂蜡作为基质,将润滑油样品由液相转化为固相,对润滑油中的Mg元素和Ca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提出了采用蜂蜡制备润滑油检测样品的方案。其次,对脉冲激光能量、采集延时以及激光聚焦位置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将激光能量从30 mJ调整到120 mJ,每次增加10 mJ,分析了激光能量对谱线强度和信背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为90 mJ时,实验结果最佳;选择不同的采集延迟,每次改变0.5μs,对比采集延迟从1μs到5μs的实验结果,结果显示,当采集延迟为2.5μs时,可以得到最佳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激光聚焦位置对光谱信号的影响,将激光聚焦位置从样品表面上方1 mm调整到样品表面下方5 mm处,每次移动0.5 mm,得出当激光聚焦位置位于为样品表面下方2 mm时,目标元素的光谱信号强度和信背比最佳。然后,选取了Mg(Ⅱ)279.5528 nm和Ca(Ⅱ)393.366 nm作为Mg元素和Ca元素的分析谱线,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7个不同浓度蜂蜡制样的润滑油样品进行了光谱采集,建立了Mg元素和Ca元素的定标曲线,Mg元素定标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61,Ca元素定标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58,计算得出Mg元素和Ca元素的检测限分别为4.08和6.11μg·g^(-1)。最后,基于建立的定标曲线,对4个不同浓度润滑油样品中的Mg元素和Ca元素的浓度进行了检测,得出Mg元素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67%~106.15%,Ca元素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88%~108.5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蜂蜡作为基质制备样品检测润滑油中的金属元素,解决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用于润滑油检测时的光谱强度低和油液飞溅等问题,实现了润滑油中金属元素μg·g^(-1)量级的检测,提出的方法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检测润滑油中的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润滑油磨损元素 蜂蜡 定量分析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氯芬新残留检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继耀 李兆新 +3 位作者 邢丽红 孙晓杰 王淑文 李淑勤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氯芬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可能造成食品中氯芬新农药残留的问题。我国制定的氯芬新残留的限量标准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则尚未制定。目前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基于固相吸附的... 氯芬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可能造成食品中氯芬新农药残留的问题。我国制定的氯芬新残留的限量标准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对于动物源性食品则尚未制定。目前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基于固相吸附的萃取方法,氯芬新残留的检测技术则以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主。有关氯芬新残留在食品中的风险评估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植物源性食品中,评估结果均表明其残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针对氯芬新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以及风险评估作相关综述,并对其检测方法提出展望,以期为后续食品中氯芬新残留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芬新 检测技术 最大残留限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传感材料合成及其气敏特性分析
14
作者 孙建平 胡元潮 +3 位作者 安韵竹 王鹏程 沈狄龙 景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局部放电是空气开关柜一种较为常见的电气现象,会引起绝缘介质劣化,甚至导致绝缘破坏。气体组分分析法通过检测空气开关柜中放电产生NO_(2)的含量可以确定局部放电程度。该文采用水热法合成PdO修饰的多孔纳米ZnO材料,制作可用于检测局... 局部放电是空气开关柜一种较为常见的电气现象,会引起绝缘介质劣化,甚至导致绝缘破坏。气体组分分析法通过检测空气开关柜中放电产生NO_(2)的含量可以确定局部放电程度。该文采用水热法合成PdO修饰的多孔纳米ZnO材料,制作可用于检测局部放电特征气体NO_(2)的气体传感器。研究表明:传感器在250℃的最优工作温度下,对体积分数为100×10^(-6)NO_(2)气体响应为44.06,响应时间为24 s,恢复时间为29 s,检测下限为0.1×10^(-6),且灵敏度与NO_(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为气体组分分析法检测局部放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O_(2)气体传感器 PdO-ZnO材料 低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球面镜多通池的高灵敏度甲烷检测系统
15
作者 彭晶晶 杨坤 李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5-1432,共8页
为了准确测量环境大气中的痕量气体甲烷浓度,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选取中心波长为1653 nm的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搭建甲烷检测系统。针对系统中的探测器噪声与光学干涉条纹噪声,利用加入射频噪声源... 为了准确测量环境大气中的痕量气体甲烷浓度,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选取中心波长为1653 nm的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搭建甲烷检测系统。针对系统中的探测器噪声与光学干涉条纹噪声,利用加入射频噪声源、多次平均以及卡尔曼(Kalman)滤波方法,来提高系统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结合长光程多通池和TDLAS技术对甲烷浓度进行检测,标定的甲烷浓度与系统检测的二次谐波信号峰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积分时间为213 s时,Kalman滤波后系统的最低检测限为0.14 ppb;确定加入射频噪声源的最优参数,比较多次平均以及利用Kalman滤波进行数据处理,在平均时间为10 s时测量精度为144 ppb,而经过Kalman滤波后测量精度达到134 ppb,表明Kalman滤波可以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技术 多通池 甲烷检测 KALMAN滤波 最低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交叉置换扩增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伊氏李斯特菌的方法建立
16
作者 李慧 王毅 +1 位作者 王艳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5-612,共8页
目的应用多交叉置换扩增技术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multiple cross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coupl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MCDA-LFB)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和灵敏的伊氏李斯特菌(Listeria ivanovii,L.iv... 目的应用多交叉置换扩增技术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multiple cross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coupl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MCDA-LFB)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和灵敏的伊氏李斯特菌(Listeria ivanovii,L.ivanovii)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以L.ivanovii种特异性基因smcl为靶标设计引物,对引物进行最佳反应温度、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并用模拟样本和实际样本进行评估。结果L.ivanovii-MCDA-LFB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4℃。在L.ivanovii和non-L.ivanovii菌种鉴定中,该方法特异性为100%。此外,L.ivanovii-MCDA-LFB在纯培养物和模拟污染粪便样本的灵敏度分别为10 fg/反应和6.8×10^(2) CFU/g。在195份野鼠粪便样本增菌培养物检测中,L.ivanovii-MCDA-LFB检测结果和传统培养法(ISO 11290-1)结果相同,且只需二次增菌液水煮模板即可检出。结论L.ivanovii-MCDA-LFB方法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方法可应用于食品、医疗和科研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李斯特菌 多交叉置换扩增 纳米生物传感器 smcl基因 最低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灵敏度极限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凌昊 肖俊祥 +2 位作者 董屾 金翔 赵盛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里德堡原子在微波场的存在下呈现出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因而可用于微弱电场的探测。近年来,基于里德堡原子微波探测技术的新型雷达接收机架构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外部和内部噪声源,探究了里德堡原子接... 里德堡原子在微波场的存在下呈现出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因而可用于微弱电场的探测。近年来,基于里德堡原子微波探测技术的新型雷达接收机架构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外部和内部噪声源,探究了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灵敏度,指出在雷达侦收场景下,当前可制备的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灵敏度不及传统电子技术接收机,并针对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实用化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德堡原子 高灵敏度探测 标准量子噪声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方法在腔衰荡光谱技术探测气体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德浩 王丹 +1 位作者 李治艳 陈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27-2732,共6页
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浓度测量技术,其中衰荡时间的处理尤为重要。为减小由采集和实时测量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而引入的衰荡信号测量误差,采用了卡尔曼(Kalman)滤波处理腔衰荡光谱。该方法通过传统滤波方法预处理... 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浓度测量技术,其中衰荡时间的处理尤为重要。为减小由采集和实时测量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而引入的衰荡信号测量误差,采用了卡尔曼(Kalman)滤波处理腔衰荡光谱。该方法通过传统滤波方法预处理获取卡尔曼滤波参数观测噪声协方差σ_(v)^(2)(R),并调整过程激励噪声协方差σ_(w)^(2)(Q),评估滤波效果来优化测量结果。采用含有白噪声的模拟衰荡信号,利用线性回归总和法(LRS)拟合出本底衰荡时间和衰荡时间并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从均值、标准偏差、残差标准偏差(RMSE)和不同噪声水平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获取合适的Q值范围,分别是小于1×10^(-7)和0.001。实验条件下,应用基于中心波长405nm的二极管激光器和反射率达99.99%以上的高反镜搭建的CRDS气体检测系统,进行大气环境下的NO_(2)浓度测量。采用卡尔曼滤波对本底衰荡时间和衰荡时间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选取Q值小于1×10^(-7)的卡尔曼滤波处理本底衰荡时间,滤波后的最低检测限提高了9.12倍,并达到4.9×10^(-11);(2)取Q值为0.001处理衰荡时间,保留了时间响应信息,达到明显的降噪作用;(3)系统时间分辨率为1s,相比于以往降低时间分辨率以提高检测限的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升了系统灵敏度。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吻合度,验证了卡尔曼滤波在稳定性和降噪方面的效果。卡尔曼滤波方法在CRDS光谱探测气体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其他气体的测量优化提供了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衰荡光谱 卡尔曼滤波 气体检测 降噪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中国路径:从零到万的跃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可利 李贤宾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0期1-6,14,共7页
农药残留限量与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历史演变与显著成效,聚焦标准数量的从零到万、检测方法的从繁到简、技术规范的从无到有、立足国内迈向国际的跃迁历程,展示... 农药残留限量与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历史演变与显著成效,聚焦标准数量的从零到万、检测方法的从繁到简、技术规范的从无到有、立足国内迈向国际的跃迁历程,展示了农残标准体系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同时还阐述了农残体系发展的科学基础和技术要素,提出了未来体系建设的发展设想及努力方向,以期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提升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国际标准接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农药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和微观分形几何的气敏传感器
20
作者 蒋安炎 王瑞雪 +3 位作者 王微 蒋茂刚 吴志远 张文理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2,共8页
灵敏度和检测下限是气体传感器的关键性能指标。文中基于分形几何设计传感器宏微观结构提升灵敏度和检测下限指标。在宏观结构上,基于Koch雪花柱和Menger海绵设计传感器基底结构,利用分形基底增加有效接触面积以提高气敏性能。在微观结... 灵敏度和检测下限是气体传感器的关键性能指标。文中基于分形几何设计传感器宏微观结构提升灵敏度和检测下限指标。在宏观结构上,基于Koch雪花柱和Menger海绵设计传感器基底结构,利用分形基底增加有效接触面积以提高气敏性能。在微观结构上,引入分形维数表征薄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制备了不同含量Au/MWCNTs传感器在不同温湿度下以NO2为目标气体进行测试。分形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表征薄膜的气敏性能,具有分形基底和40%Au/MWCNTs膜的传感器具有最高的分形维数和灵敏度,是传统结构(圆柱体)和MWCNTs膜的9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分形薄膜 灵敏度 检测下限 分形维数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