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口里分研究之三:上海村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百浩 严昕 《华中建筑》 200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上海村作为高等里分住宅建筑的代表,是由传统石库门式住宅向新式里分住宅转化时期的过渡型里分。该文从里分结构、住宅平面、住宅立面装饰手法等方面分析其过渡型里分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汉口里分 上海村 过渡型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二:泰兴里与同兴里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百浩 张燕镭 《华中建筑》 2008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汉口近代里分泰兴里与同兴里的概况和历史。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两个里分从规划布局,建筑形态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泰兴里与同兴里不同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对现代地产开发模式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汉口里分 泰兴里 同兴里 房地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武汉里份民居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心平 陈善奎 +1 位作者 邱辉 王芊 《设计艺术研究》 2012年第3期89-92,98,共5页
武汉里份民居有着百年历史,是最具人文价值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是城市环境和历史特征的重要写照,是城市历史文脉的特别表现,是现代城市不可替代的重要标识和开发资源。武汉里份民居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上的意义不可低估。
关键词 里份民居 人文价值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九:辅义里·丰寿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百浩 杨雁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169-172,共4页
该文回顾了辅义里和丰寿里的开发和建设的背景,分析了这两个里分的规划布局形态和建筑装饰特征,研究了1920年代初形成的汉口"模范区"住宅区内里分的个性与共性,并揭示了穿插其中的吉庆街对今日里分中居民生活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汉口里分 模范区 辅义里 丰寿里 网格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八:辅堂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百浩 邹涵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该文回顾了汉口辅堂里百年来的历史与发展过程。通过调研辅堂里的现状及居民的生活状况,研究在城市环境变更中辅堂里空间形态的演变、使用功能的置换与复位以及商业市井文化的渗透。分析了其结构布局、住宅户型以及早期房地产开发模式,... 该文回顾了汉口辅堂里百年来的历史与发展过程。通过调研辅堂里的现状及居民的生活状况,研究在城市环境变更中辅堂里空间形态的演变、使用功能的置换与复位以及商业市井文化的渗透。分析了其结构布局、住宅户型以及早期房地产开发模式,归纳出汉口早期里分住宅的典型特征,并建议将其作为优秀里分建筑群整体保留与合理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里分 辅堂里 街屋式里分 中国近代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五:江汉村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百浩 张文宁 《华中建筑》 2008年第7期176-178,共3页
该文以近代汉口高等里分——江汉村为研究对象,在描述其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江汉村独特的杂糅式的风格特点,并指出对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江汉村 主巷型 多天井式里分 门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近现代居住类遗产的阐释与展示研究——以汉口里份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菊芳 柳佩 +1 位作者 李军 陈庆泽 《新建筑》 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近年来,以历史性城镇景观为核心、应对新时代新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管理框架开始构建。历史性城镇景观指的是自然和生态环境内任何建筑群、结构和开放空间的整体组合,已经成为国际遗产界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最新系统性认知。遗产的阐释与... 近年来,以历史性城镇景观为核心、应对新时代新发展的城市遗产保护管理框架开始构建。历史性城镇景观指的是自然和生态环境内任何建筑群、结构和开放空间的整体组合,已经成为国际遗产界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最新系统性认知。遗产的阐释与展示是提升公众对遗产价值理解及认识的关键手段,对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遗产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近现代居住类遗产——汉口里份为例,探究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里份阐释与展示策略,为同类型城市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城镇景观 阐释与展示 汉口里份 近现代居住类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汉近代里分建筑的渐进式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傅欣 王云龙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2期164-165,共2页
该文通过对近代武汉里分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意义进行阐述,在课题论证实际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近代武汉里分建筑内外环境的风貌特色,结合具体的改造工程设计项目实践提出了对其进行渐进式重构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武汉近代里分建筑 渐进式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口里分民居的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汉口里分作为武汉百年民居文化的缩影,一方面是承载和表达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等多重信息要素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汉口里分中留存的各种信息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影响和作用,逐渐形成了凝聚在其中知识存在集合体,能够产生积极的价值观。本... 汉口里分作为武汉百年民居文化的缩影,一方面是承载和表达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等多重信息要素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汉口里分中留存的各种信息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影响和作用,逐渐形成了凝聚在其中知识存在集合体,能够产生积极的价值观。本文以汉口里分为研究对象,从汉口里分中所凝聚的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人文等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多方位的信息要素提炼其具体价值,为汉口里分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方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民居 汉口里分 民居价值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本土建筑师庄俊在汉设计作品研究——汉口里分之金城里与大陆坊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震 徐可 《华中建筑》 2011年第2期61-64,共4页
金城里和大陆坊作为银行职员的高级公寓住所而被引进到汉,是汉口仅存的两处公寓式里分,且都出自中国建筑界泰斗庄俊先生之手。与以往其他类型的里分住宅相比,公寓式里分无论从立面处理到户型平面功能的组织都更具现代城市性的特征。
关键词 庄俊 汉口里分 金城里 大陆坊 公寓式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四:宁波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百浩 吴巍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期208-212,共5页
该文阐述了近代宁波商人在汉口经商置业、兴建宁波里的历史,回顾里分由传统居住功能向商业功能的转变过程,同时对里分的空间形态与构造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汉口临商业街里分住宅的特征。
关键词 宁波里 宁波商人 临商业街里分 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口里分研究之七:咸安坊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波 李百浩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期217-221,共5页
该文从20世纪初咸安坊开发与建设的背景入手,总结出该里分紧凑新颖的规划布局形式,灵活多变的户型平面和建筑形态,以及开放的居住社区管理模式,展现出1920年代汉口高档里分住宅的独特风貌,以期对当今高尚住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汉口里分 咸安坊 高级住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置换的里分商业空间改造分析——以泰兴里街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鹍 赵田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4期228-229,共2页
里分是武汉历史和社区居住文化独特的载体,商业改造是里分街区更新的一个方向。文章以泰兴里为例,分析其商业改造现状和问题,总结其商业空间改造方向,为基于功能置换的汉口里分商业空间改造提供思路:室外空间的改造应关注人的需求,激活... 里分是武汉历史和社区居住文化独特的载体,商业改造是里分街区更新的一个方向。文章以泰兴里为例,分析其商业改造现状和问题,总结其商业空间改造方向,为基于功能置换的汉口里分商业空间改造提供思路:室外空间的改造应关注人的需求,激活社区公共空间;梳理建筑流线,合理避免商住流线交叉。室内空间的改造模式中整体统一式的改造难度低于局部式和整体分散式的改造难度,后两者应重点关注天井、楼梯、管道等的多户协调设计,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置换 里分 商业空间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分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研究——以汉口三德里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刚 胥晓雯 《中外建筑》 2019年第12期43-44,共2页
优秀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武汉里分建筑是一种优秀的独特的建筑形式,传承着独特的里分文化。本文以武汉里分建筑为例,分析了里分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现状以及对其保护更新的策略。
关键词 里分建筑 保护与更新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泰兴里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鹍 赵田 《城市建筑》 2017年第35期47-50,共4页
汉口里分建筑是武汉独特的风景线,但因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而日渐没落。本文以泰兴里为例,分析泰兴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提出里分开展基于功能置换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改造需要的条件,即硬件设施及... 汉口里分建筑是武汉独特的风景线,但因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居住需求而日渐没落。本文以泰兴里为例,分析泰兴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提出里分开展基于功能置换的自下而上的渐进式更新改造需要的条件,即硬件设施及环境具备商业改造的可能性;产权关系简单明晰;政府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下而上 渐进式 里分 功能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武汉里分社区脆弱性评估及韧性提升对策研究——以保元里、汉润里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笋 田晟 《华中建筑》 2023年第3期27-31,共5页
该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里分社区脆弱性的研究,构建里分社区脆弱性评估框架,旨在消除短板效应。以武汉市美术馆周边两个里分社区为例,剖析里分社区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中的脆弱性,提出导控性里分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整体提升社区在面... 该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里分社区脆弱性的研究,构建里分社区脆弱性评估框架,旨在消除短板效应。以武汉市美术馆周边两个里分社区为例,剖析里分社区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中的脆弱性,提出导控性里分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整体提升社区在面对突发卫生问题或自然灾害时减灾、应灾能力,以期对其他里分社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评估框架 社区韧性 提升对策 里分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口里分住宅的文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王静 方兴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133-137,共5页
汉口里分是武汉近百年民居文化的历史缩影,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共生的见证,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该文通过对汉口里分相关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的梳理,对汉口里分文化的形成背景与汉口城市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汉口里分文... 汉口里分是武汉近百年民居文化的历史缩影,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共生的见证,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该文通过对汉口里分相关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的梳理,对汉口里分文化的形成背景与汉口城市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汉口里分文化的形成与汉口城市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口里分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营造文化、内部商业文化和汉口市井文化,展现出历史、文化与建筑不可分割的关系。透过汉口里分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历史、艺术与人文信息,也可以看到居住其中的人们注重变通、慕异喜新、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 城市发展 里分住宅 中西交融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里分的自发改造问题研究
18
作者 陈铭 廖慧 《华中建筑》 2008年第6期128-132,共5页
从调查整理武汉里分自发改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技术的进步、经济生活的需要对自发改造行为的影响。在总结归纳自发改造存在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自发改造中所蕴涵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自发改造 居民自建 武汉里分 传统居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构成学理论引导下的里分保护更新研究——以汉口三德里为例
19
作者 祝笋 肖博威 陈玉洁 《华中建筑》 2023年第9期138-142,共5页
针对城市历史建筑类型中的里分保护更新面临的新问题与需求,从建筑构成学角度提出适用于里分更新的构成逻辑体系,从内部功能空间和外立面角度系统梳理建筑构成学理论下的里分保护更新方式,以武汉市三德里片区的保护更新为实例,尝试将构... 针对城市历史建筑类型中的里分保护更新面临的新问题与需求,从建筑构成学角度提出适用于里分更新的构成逻辑体系,从内部功能空间和外立面角度系统梳理建筑构成学理论下的里分保护更新方式,以武汉市三德里片区的保护更新为实例,尝试将构成学相关理论要点运用到设计程序中,从实践的角度剖析里分更新营造的具体做法,为里分保护更新工作提供新的设计方法与工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分更新 建筑构成学 空间构成 立面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碰撞下武汉近代民居建筑的发展——以汉口里分为例
20
作者 王静 李宇轩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5期75-82,共8页
汉口里分既是武汉近代中西文化相融合的物质代表空间,也是武汉市民气息的精神文化反映,具有较高的艺术与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以武汉近代民居建筑的代表性空间汉口里分为例,探讨其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和建筑布局特征。
关键词 中西文化 民居建筑 汉口里分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