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数字孪生技术的利维坦式隐忧与思考
1
作者 欧洋 邵艳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共6页
医生能通过医疗数字孪生技术构造出病患孪生体并据此设计最优诊疗方案。该技术依赖身体数据的采集,因此,患者需要让渡身体数据权利,这可能催生新的利维坦。深入这一问题需从利维坦诞生的始基——自我持存加以考察。在自我持存的驱使下,... 医生能通过医疗数字孪生技术构造出病患孪生体并据此设计最优诊疗方案。该技术依赖身体数据的采集,因此,患者需要让渡身体数据权利,这可能催生新的利维坦。深入这一问题需从利维坦诞生的始基——自我持存加以考察。在自我持存的驱使下,人们将自然权利让渡给一个至高权威利维坦,然而权利的集中可能带来专制并威胁自我持存。医疗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对病患的全方位监测与隐蔽的规训,可能带来数据集权和生命政治统治,由此产生的利维坦将带来诸多后果,对此提出三点解决策略:规范权利让渡边界、使用动态知情同意权、构建医疗权力制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自我持存 医疗数字孪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膨胀——来自1998-2006年的省级证据 被引量:41
2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2,共8页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假说”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扩张:基于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庄玉乙 张光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2年第4期5-26,178,共22页
"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能够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扩张,过去针对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研究没有证明该假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者们使用了错误的财政分权测量指标。本文采用省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占全省财政规模的比重衡量分权水平... "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能够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扩张,过去针对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研究没有证明该假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者们使用了错误的财政分权测量指标。本文采用省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占全省财政规模的比重衡量分权水平,运用1997—2009年的跨省面板数据,讨论了财政分权及其他因素将如何影响政府规模。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缩减政府财政规模,来自上级的转移支付增长了地方的政府规模,"利维坦"假说得到了中国省级政府层面的经验支持。地方政府回应了公共服务需求和开放度提高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假说 财政分权 政府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永杰 耿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5,共10页
本文应用1997年-2005年间1938个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间关系。发现"L"型、"U"型、直线型三种模型解释力渐弱;县级政府规模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存在规模效应;省直管县... 本文应用1997年-2005年间1938个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省直管县体制变革、财政分权与县级政府规模间关系。发现"L"型、"U"型、直线型三种模型解释力渐弱;县级政府规模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存在规模效应;省直管县体制对县级政府规模作用不显著;"利维坦效应"不适用于我国;"瓦格纳法则"在我国部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分权 “瓦格纳法则” 政府规模 “利维坦效应” 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国家主权和人民福祉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国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60,共11页
霍布斯试图解决近代基本政治制度设计问题,涉及公权力的合法来源与维持、私有权利和利益的合法保护与维持及两者的合理协调等问题,他构想的主权者形象"利维坦"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困境:只有超越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主权者才能保... 霍布斯试图解决近代基本政治制度设计问题,涉及公权力的合法来源与维持、私有权利和利益的合法保护与维持及两者的合理协调等问题,他构想的主权者形象"利维坦"存在一个令人不安的困境:只有超越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主权者才能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自由和私有财产,主权者是必要的,是合法地垄断和使用暴力的惟一主体,但是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不愿意受到强力的约束,主权者既是必要的又是不讨人喜爱的。利维坦假设的主要动机在于避免内战,君主的绝对权力成为保护人民权益的手段。个体的生命、和平与安全,离不开强权的庇佑。利维坦假设导致西方政治思想史从强者政治学转向弱者政治学,从君主美德转向制度正义。只有信任才能进行合作,只有契约才能保证合作。作为人际信任和合作的制度保障,国家和政府的强制力是必要的。基于契约和正义的制度美德,其内核仍然是国家主权,它是人民福祉的源泉和维护人权的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国家主权 制度美德 人民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经济的负面表征及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新水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共享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外显了三个方面的负面表征。一是共享平台内生的负面表征,包括随意定义平台、规制"自留地"、规避政府监管。二是持有经济民主主义理念引发的负面表征,包括开源表象与内核不民主、全面开放与天然垄断... 共享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外显了三个方面的负面表征。一是共享平台内生的负面表征,包括随意定义平台、规制"自留地"、规避政府监管。二是持有经济民主主义理念引发的负面表征,包括开源表象与内核不民主、全面开放与天然垄断、进步但自利性监管等。三是依附风投逐利资本导致负面表征,包括分化和垄断。通过考察这些负面表征发现:在全球化过程中快速发展的共享经济正在分化,真正的共享经济在快速成长,虚假的共享经济也不断涌现,一些共享经济从"我的就是你的"式慷慨,变成了"你的就是我的"式自私。这就提醒理论界要帮助真正的共享经济发展,要防止虚假共享经济潜在的危险,而且首先要关注的是共享经济领域中的"数字利维坦"问题;行政监管则要包容审慎,既要切实维护真正的共享经济又要严加监管虚假的共享经济,对不同的负面表征要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才能增加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数字利维坦 行政监管 负面表征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权的嬗变--数字化“魔兽世界”与法律秩序创新 被引量:26
7
作者 季卫东 《交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5期5-17,共13页
本文通过研究最近三十年间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巨型网络平台崛起、隐匿在区块链中的主权个人、摆脱特征设计的大模型怪兽等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分析了国家主权的相对衰退与强势复兴并行和相反相成的悖论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维坦与各... 本文通过研究最近三十年间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巨型网络平台崛起、隐匿在区块链中的主权个人、摆脱特征设计的大模型怪兽等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分析了国家主权的相对衰退与强势复兴并行和相反相成的悖论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利维坦与各种数字怪兽之间展开的互动关系。正是主权衰退这一侧面,导致了欧洲的“数字主权”概念和中国的“主权区块链”构想的提出;而主权复兴这一侧面,导致了北美的“监视社会”理论和中国的“电子点穴”隐喻。无论如何,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算法利维坦”正在成为国家和法的理论不得不面对的极其强大的支配性权力。为了防止其失控和滥用,需要通过全球数字契约等方式凝聚基本共识,并通过法律的和技术的正当程序对其进行制度化制约--这正是数字法治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主权 平台治理 大模型怪兽 主权个人 算法利维坦 全球数字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食品交易的“数字利维坦”风险及其治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韦彬 姚远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5,共6页
网络食品交易与"数字利维坦"共存于虚拟网络社会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扩大的大数据海洋,为网络食品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暗藏着侵犯公民权利和反噬政府监管的风险,即网络食品交易的"数字利维坦"... 网络食品交易与"数字利维坦"共存于虚拟网络社会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扩大的大数据海洋,为网络食品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暗藏着侵犯公民权利和反噬政府监管的风险,即网络食品交易的"数字利维坦"风险。在网络食品交易领域,数字信息技术在作为经济行为的控制工具时忽略了价值理性,存在以下问题:公民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呈现个体镜像化;食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出现柠檬市场化;交易市场垄断当道,平台荒漠化;数字信息技术分配不均,公民与经营者因张力扩大而出现维权受阻;政府监管受数据驱动,个体化政府受到威胁。因此,政府应该完善数据治理的保障体系、明确经营者准入机制、限制网络巨头垄断、构建合作权益保护机制、革新监管治理体系,才能合理规避和治理"数字利维坦"风险,构建一个安全稳固的网络食品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食品交易 “数字利维坦” 风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布斯的“申辩”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小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5,共8页
霍布斯的《利维坦》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部枢纽性著作,而且写了两个版本,英文本与后来出版的拉丁文本差异不小,尤其明显的是,拉丁文本增加了一个"附录",通常被看成霍布斯对自己被指控为"异端"所作的辩护。通过探讨... 霍布斯的《利维坦》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部枢纽性著作,而且写了两个版本,英文本与后来出版的拉丁文本差异不小,尤其明显的是,拉丁文本增加了一个"附录",通常被看成霍布斯对自己被指控为"异端"所作的辩护。通过探讨霍布斯这一"申辩"篇的修辞,文章试图表明,西方哲人的道德品质(virtue)在近代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隐微修辞 宗教批判 启蒙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权资源治理理论的演进与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阳晓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1954年,戈登(Gordon)最先抓住了CPR问题的本质,并对其属性进行了模型化论证,成为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哈丁"公地悲剧"的发表则激起了学界研究CPR问题的热潮。早期学界主张要么通过"利维坦",要么私有化来治理CPR。... 1954年,戈登(Gordon)最先抓住了CPR问题的本质,并对其属性进行了模型化论证,成为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哈丁"公地悲剧"的发表则激起了学界研究CPR问题的热潮。早期学界主张要么通过"利维坦",要么私有化来治理CPR。由于奥斯特罗姆等人的努力,社区自治作为事实上的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日益得到认可。拉赫曼(Rahman)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特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下,公地不仅不会导致悲剧,而且具有私地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希尔(Hill)对美国野牛的研究发现,即使是经济学家公认的公地悲剧也未必真的就是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权资源 公地悲剧 私有化 利维坦 社区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扩张——基于中国彩票收入的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雪姣 周利国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借助拉弗曲线来构建地方政府彩票销售行为模型,通过对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省际数据进行面板回归检验模型设定的合宜性,并利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分析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彩票销售行为以... 借助拉弗曲线来构建地方政府彩票销售行为模型,通过对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省际数据进行面板回归检验模型设定的合宜性,并利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分析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政府的彩票销售行为以追求收入规模最大化为目标,部分省份在追求彩票收入最大化的同时不幸进入了"拉弗禁区"。同时,财政分权对政府彩票收入的影响呈非负向的变动关系,这与"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反向变化"的利维坦假说结论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弗曲线 利维坦假说 彩票收入最大化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与现代民主制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克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1-657,共7页
霍布斯所创建的利维坦通常都不被看作一个民主国家,它在产生方式、权力性质以及政体偏好方面与现代民主制度都有较大的差别;但利维坦也不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其权力虽然是绝对的,但却是有限的,"国家主义"可以说是对其性质的... 霍布斯所创建的利维坦通常都不被看作一个民主国家,它在产生方式、权力性质以及政体偏好方面与现代民主制度都有较大的差别;但利维坦也不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其权力虽然是绝对的,但却是有限的,"国家主义"可以说是对其性质的比较合适的概括;与利维坦相比,现代西方国家存在着权力不断扩张但国家权威却遭到削弱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可能仍需要用利维坦去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国家主义 现代民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利维坦之死为视角
13
作者 陈江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前学界主要从世俗主义与公民宗教的进路来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但这两种理解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霍布斯称利维坦为“必死的上帝”。相反,我们必须在霍布斯基督教神学描绘的历史图景中理解利维坦之死。霍布斯本质上... 目前学界主要从世俗主义与公民宗教的进路来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但这两种理解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霍布斯称利维坦为“必死的上帝”。相反,我们必须在霍布斯基督教神学描绘的历史图景中理解利维坦之死。霍布斯本质上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神学家,在他的理论图景中,宗教神学并非隶属世俗政治,世俗政治却是其神学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霍布斯对世俗政治与神学关系的处理难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政治哲学 基督宗教 世俗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利维坦:现代法治的形式与实质——施米特对自由主义法治的批判
14
作者 汪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5-84,共10页
施米特断言自由主义法治是自相矛盾的概念,自由主义应当为法律提供实质性价值,但是自由主义对多元价值的中立态度,使它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自由主义否定人的政治本性,将政治非政治化,作为实证主义概念天国的法治也就成为徒具形... 施米特断言自由主义法治是自相矛盾的概念,自由主义应当为法律提供实质性价值,但是自由主义对多元价值的中立态度,使它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自由主义否定人的政治本性,将政治非政治化,作为实证主义概念天国的法治也就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现代政治和法律不能纯粹基于理性和形式,更须重视激情与价值。因此,重返利维坦,意味着国家与法律秩序必须尊崇和平与基本权利价值,重视公民教育,唤起公民内心的忠诚与认同。霍布斯同时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祛魅和复魅的进程,利维坦既是理性的国家机器,更是令人恐惧的巨兽。遗憾的是施米特没有真正地回归霍布斯,虽然他重新发现了利维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法治 形式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维坦》中国家主权与个人自我保存权之间的张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申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9,共7页
在《利维坦》中,国家主权与个人自我保存权是两个核心概念。出于维护个人自我保存权的目的,霍布斯构建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主权。但是,国家主权和自我保存权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张力:一方面,不受制约的国家主权必然导致主权者权力的滥用,... 在《利维坦》中,国家主权与个人自我保存权是两个核心概念。出于维护个人自我保存权的目的,霍布斯构建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主权。但是,国家主权和自我保存权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张力:一方面,不受制约的国家主权必然导致主权者权力的滥用,进而会侵害个人的自我保存权;另一方面,对个人自我保存权的过分强调使臣民对抗法律和主权具有了道义上的依据,这势必损毁国家主权的基础。《利维坦》中逻辑困境的症结在于:一方面,霍布斯没有把主权的至高无上与治权的应受制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霍布斯对于自然状态下与国家状态下的自我保存权未作应有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国家主权 个人自我保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利维坦:人工智能的结构主义谱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亚清 于水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28-36,共9页
若要阐释人工智能背后的现代结构主义谱系,那么应以生命的利维坦这一主题作为思考的入口。象征精准、全能的利维坦装置是结构主义内核之所在,此内核以保护生命作为原初语言,然而对利维坦的自愿寄托与全面信赖使生命本身沦为被隐秘却又... 若要阐释人工智能背后的现代结构主义谱系,那么应以生命的利维坦这一主题作为思考的入口。象征精准、全能的利维坦装置是结构主义内核之所在,此内核以保护生命作为原初语言,然而对利维坦的自愿寄托与全面信赖使生命本身沦为被隐秘却又强行设定的语词。实存的生命因语言的在场而缺席,被持续强化的结构计算所俘获,其通向的境地并非全能,而是将自我完全交付给技术结构后的熵增。留给人工智能的任务在于将利维坦视作生命自主选择却过分误读的语言,破除“生命不需亲自体验”的妄念,坦然面向真实而无限的生活世界,从而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非突变,而只是以生命的利维坦为核心的现代结构主义在演化中的“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命 利维坦 结构主义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学异化现象的再讨论——兼论疗治型国家的诞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天 赵旭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现代医学异化现象,首先,要从医学职业化进程中承认异化的客观性和偶然性;其次,要从官僚化和市场化角度,认清知识、技术和消费如何围绕权力形成“疗治型国家”;再次,应从日常生活意识中,反思现代医学异化所造成的非家庭化结果及其表现;最... 现代医学异化现象,首先,要从医学职业化进程中承认异化的客观性和偶然性;其次,要从官僚化和市场化角度,认清知识、技术和消费如何围绕权力形成“疗治型国家”;再次,应从日常生活意识中,反思现代医学异化所造成的非家庭化结果及其表现;最后,我国现代医患关系,既表现出陌生人社会中的“物的关系”,又表现为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关系”,而我国医学异化的本土特征是围绕“人情”形成的医学境遇异化。因此,立足本土情境特征,是重新理解我国医学异化现象特殊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治愈”我国医学异化“阵痛”的“对症”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利维坦 职业化 官僚化 非家庭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遭遇数字风险:基层政府的治理逻辑与现实困境——以农村电商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召英 王伊欢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共11页
农村电商在现代化数字经济中的发展和扩张,对农村社会的环境、资源、安全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和威胁,农村社会面临着来自本地化、电商市场和全球化的三重风险。基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风险治理成为主要议题和任务。农... 农村电商在现代化数字经济中的发展和扩张,对农村社会的环境、资源、安全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和威胁,农村社会面临着来自本地化、电商市场和全球化的三重风险。基层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风险治理成为主要议题和任务。农村电商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使基层政府不得不从打击、遏制的强制性行动转变为淡化风险并采取扶持发展的姿态。然而,基层政府淡化、压制风险的方式并没有消除风险,反而使风险日渐成为问题。基层政府碎片化的治理方式、新兴产业治理边界的模糊性、数据要素扩张风险的不可控等因素使风险治理陷入困境。基层政府应构建常态化风险治理体系、提高联治力、建构补偿数字资本主义风险的机制等,从而减弱农村电商生产运营产生的风险,改善基层社会运营状况,发展产业的安全性和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农村电商 风险治理 数据要素 算法利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理论视域下网络化生存的困境及其超越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红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4,共8页
在当今网络嵌入并深刻重塑现代性的网络化生存时代,现代性所导致的诸如人被理论抽象、因现实被异化而造成的理性遮蔽与感觉解放以及由拒绝规训而促使主体狂欢等的理论与实践悖论,加剧了人类"网络遮蔽"和"网络沉沦"... 在当今网络嵌入并深刻重塑现代性的网络化生存时代,现代性所导致的诸如人被理论抽象、因现实被异化而造成的理性遮蔽与感觉解放以及由拒绝规训而促使主体狂欢等的理论与实践悖论,加剧了人类"网络遮蔽"和"网络沉沦"的现代性生存困境。其网络化生存表现为两大困境,即"网络利维坦"和"网络乌托邦"。超越网络化生存困境的现代性境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的视角,通过聚焦"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活动,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逻辑;通过提升个体网络素养,在网络"人机"关系层面实现人与自然的技术性生成;通过积累网络社会资本,在网络"人际"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关系性生成;通过保有主体意识,在网络"人己"层面强化人与自我超越性生成;通过加强网络治理以及营造网络宜居生态,最终实现人的网络化生存张力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生存 现代性理论 网络利维坦 网络乌托邦 网络遮蔽 网络沉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