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接触技术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疗效分析与技术体会
1
作者 李少珂 刘博 +3 位作者 边涛 蔡逸群 王林宁 左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不接触(no-touch)技术截取的大隐静脉(SV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近期效果与手术技术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CABG患者,常规技术取SVG行CABG共99例,为常规组;no-touch技术取SVG... 目的总结应用不接触(no-touch)技术截取的大隐静脉(SV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近期效果与手术技术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CABG患者,常规技术取SVG行CABG共99例,为常规组;no-touch技术取SVG行CABG共97例,为no-touch组.比较两组手术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比较1年后桥血管(左乳内动脉和SVG)通畅率差异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引流量、下肢伤口愈合率、疼痛评分、心肌损伤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no-touch组(29.29%比19.59%,P<0.05).②两组左乳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touch组SVG通畅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3.57%比79.86%,P<0.05).结论No-touch技术截取的SVG不增加手术风险与创伤,且能够提高CABG术后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通畅率 左乳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降支旁路移植策略桥血管选择及通畅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源舒 顾松 +2 位作者 潘国忠 刘岩 苏丕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左前降支作为冠状动脉三大分支之一,其再血管化对于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缺血症状非常重要,尤其是内乳动脉到左前降支的吻合至今仍是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对左前降支进行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左前降支作为冠状动脉三大分支之一,其再血管化对于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缺血症状非常重要,尤其是内乳动脉到左前降支的吻合至今仍是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对左前降支进行旁路移植术,可选择的桥血管材料包括游离或原位左右乳内动脉,游离或原位胃网膜右动脉,游离桡动脉、大隐静脉等。但是不同桥血管到左前降支的吻合策略和通畅率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近30年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不同桥血管选择策略及左前降支旁路移植的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报告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定雄 丁延虹 +5 位作者 黄方炯 王延震 甘义荣 李炯 苟永久 何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875-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倒“L”胸骨下段切口;胸骨旁小切口5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176;,左前外侧第4或第5肋切口,用特制牵开器(法国圣骑士公司)牵开肋骨,游离乳内动脉,使用冠脉固定器下行冠脉吻合;2例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结果66例均完成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的吻合,2例追加大隐静脉降主动脉至第一对角支的吻合。无围术期死亡。60例随访0.5~8年,(5.5±2.5)年,心绞痛症状消失42例,明显减轻24例。术后冠状动脉CT检查16例,冠脉造影12例,LIMA与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吻合口满意率100%,支架内再狭窄1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适用于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的的再血管化,安全可靠,中期疗效好,在合并高危因素或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不满意者中应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胸骨旁小切口 左乳内动脉 心脏杂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乳内动脉桥血管病变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官洪山 上官海娟 +2 位作者 陈卉 闫杰 张翠珍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LIMA桥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30例成功完成PCI治疗。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心绞痛CCS分级显著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1例患者术后5个月心绞痛再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脉远端严重狭窄,支架植入后症状消失;22例完成造影随访,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患者无心绞痛发作、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DES植入治疗LIMA桥血管病变可能是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内动脉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搭桥全原位动脉桥术式探索
5
作者 张小宁 刘英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83-186,I0002,共5页
目的采用猪进行不停跳原位动脉桥冠脉搭桥(CABG)技术训练并探索几种原位动脉桥CABG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体重60-70kg的猪6只,分为3组,每组2只,在全麻不停跳下行CABG。A组分别取左、右乳内动脉(uMA、RIMA),胃网膜右动脉(RGEA)... 目的采用猪进行不停跳原位动脉桥冠脉搭桥(CABG)技术训练并探索几种原位动脉桥CABG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体重60-70kg的猪6只,分为3组,每组2只,在全麻不停跳下行CABG。A组分别取左、右乳内动脉(uMA、RIMA),胃网膜右动脉(RGEA)行LIMA-旋支(LCX)端侧吻合,RIMA-前降支(LAD)端侧吻合,RGEA-右冠(rtCA)端侧吻合。B组分别取LIMA、RIMA,行LIMA—LCX侧侧吻合,再与LAD端侧吻合,RIMA—RCA端侧吻合。C组分别取LIMA、RGEA,行LIMA—LCX侧侧吻合,再与LAD端侧吻合,RGEA—RCA端侧吻合。结果手术顺利,动脉桥血流通畅,成功建立了三种全原位动脉桥CABG术式。结论三种全原位CABG方法均是可行的术式。行LIMA—LCX侧侧吻合后再与LAD端侧吻合,RIMA(或RGEA)-RCA端侧吻合是作者创立的全原位动脉桥CABG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 原位动脉 左乳内动脉 右乳内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