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M5在中国西南地区植被生长模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黎欢 吕雅琼 王梓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6-1599,共14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整体上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作为中国重要的碳汇地区,西南地区的植被动态监测与模拟对深入了解其碳循环机制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陆面过程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5, CLM5)...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整体上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作为中国重要的碳汇地区,西南地区的植被动态监测与模拟对深入了解其碳循环机制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陆面过程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5, CLM5),模拟和分析西南地区2000-2016年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 LAI)和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多套遥感数据进行对比,评估CLM5在西南地区对LAI和GPP模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CLM5能较好地模拟西南地区LAI和GPP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模拟存在对LAI生长季的高估,以及对GPP全年低估,对温带落叶阔叶灌木的LAI、高寒C3草甸的LAI、 GPP和C3草甸的GPP模拟效果较好。CLM5能够较好地刻画西南地区LAI和GPP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但整体上CLM5对西南地区LAI模拟偏高,特别是对贵州喀斯特地貌地区LAI的模拟偏高。与模型对LAI模拟高估相反,CLM5对西南地区GPP的模拟整体偏低,特别是云南地区。此外,CLM5对西南地区LAI和GPP的变化趋势模拟效果较差,特别是在云南大部分地区,遥感数据主要呈现上升趋势,而CLM5模拟呈现下降趋势。整体上,CLM5能模拟出西南地区LAI和GPP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但对云南和贵州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模拟较差,仍需要针对四川盆地农田、云南森林、和贵州喀斯特地区植被发展更深入的参数化方案来提升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m5 叶面积指数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无人机数码影像与PROSAIL模型的夏玉米LAI反演
2
作者 牛庆林 张合兵 +4 位作者 邓炯 冯海宽 李长春 杨贵军 陈志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5-2347,共13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不同玉米特性的重要长势指标,可有效辅助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快速、无损和精准地获取玉米LAI,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技术因具有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作物空间信息的优点,在... 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不同玉米特性的重要长势指标,可有效辅助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快速、无损和精准地获取玉米LAI,对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技术因具有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作物空间信息的优点,在作物LAI等表型信息获取应用中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其存在的光谱饱和现象以及缺乏光谱参数与LAI之间的响应机理信息,限制了LAI等表型信息估算模型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显然,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具有模拟作物理化参数与光谱指标参数之间响应机理的优点,可有效提升作物理化参数反演的潜力。为此,结合无人机数码影像与PROSAIL模型反演夏玉米LAI,以期进一步提高LAI反演模型的精度。以玉米育种试验田的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获取拔节期、喇叭口期和抽雄吐丝期的高清数码影像,并结合PROSAIL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LSR)、随机森林回归(RF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回归方法,构建夏玉米LAI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采用PLSR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最优,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69,0.37,24.28%和0.73,0.35,23.26%;(2)基于PROSAIL模型,采用RFR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最优,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98,0.28,6.88%和0.87,0.64,15.97%;(3)结合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与PROSAIL模型,RFR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最优,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R^(2)、RMSE和nRMSE分别为0.98,0.27,7.07%和0.87,0.65,16.35%,与仅用无人机高清数码影像相比,最优估算模型和验证模型的nRMSE分别降低17.21%和6.91%。研究表明,结合无人机数码影像与PROSAIL模型,有效提高夏玉米LAI反演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为辅助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夏玉米 数码影像 PROSAIL模型 叶面积指数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烟区上部叶不同田间成熟度对颜色指标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张杨 杜玉海 +4 位作者 董小卫 刘洋 刘力玮 闫慧峰 孔德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58-161,共4页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科学表征方法和不同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将上六片叶片的田间成熟度分为尚熟、成熟、完熟3个处理,对相应叶位叶片厚度及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成熟度叶片的不同类型颜色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厚度存在差异,上二叶位、上四叶位均为成熟处理最高,完熟处理最低,其中上二叶位成熟处理与完熟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浓度、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表现为成熟处理最高。不同成熟度上部叶除少数颜色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余颜色指标均呈显著差异,颜色指标NRI、(R-B)/G、(R-B)/(R+G+B)、NGI、G/R、G/(R+B)、(G-B)/R、(G-B)/(R+G+B)可以很好地区分第二叶位叶片成熟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叶 成熟度 烟叶质量 颜色指标 山东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策勒站棉花不同物候期生态观测数据集
4
作者 王鹏 高艳菊 +2 位作者 李向义 热甫开提 曾凡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棉花作为我国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尤其在南疆区域种植棉花,兼具生态和经济学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不同物候期棉花的连续多... 棉花作为我国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尤其在南疆区域种植棉花,兼具生态和经济学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不同物候期棉花的连续多年生态观测可为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数据集统计了2005-2015年策勒站棉花不同物候期的生态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棉花不同生育动态,叶面积与地上生物量动态以及收获期产量等数据。数据的产生严格遵照CERN生物观测规范执行,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长期观测的各个环节。本研究以期为掌握棉花群体发育和产量特征,以及气候变化下棉花生长遥感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区域棉花稳产高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育期 叶面积指数 棉花 地上生物量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遮荫树对建筑东西墙外表面温度的影响
5
作者 菅文娜 夏林洪 +1 位作者 邱丽媛 任万钰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目的】量化西安市不同遮荫树种对建筑墙面降温的影响,分析树木数量与布局对降温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现场测量法获取不同树种遮荫下的墙面温度数据,结合Envi-met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降温效应,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树种类型与树木数... 【目的】量化西安市不同遮荫树种对建筑墙面降温的影响,分析树木数量与布局对降温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现场测量法获取不同树种遮荫下的墙面温度数据,结合Envi-met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降温效应,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树种类型与树木数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布局下,较大树种和高叶面积指数树种的降温效果较好,臭椿降温效果优于国槐。树木对1~6 m高度区域降温最佳,且树木数量增多降温效果显著提高。树木的降温效果随树木与建筑间距增大而减弱,当树木与建筑距离达到冠幅的2.5倍时,降温作用趋于最弱。夜间,长波辐射和风对墙壁热释放影响较小,温差仅为0.1~0.8℃。【结论】不同树种的降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较高叶面积指数的树种能显著降低建筑表面的温度;合理选择和配置遮荫树种可提升城市建筑的热环境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树 叶面积指数 树木布局 降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多特征融合的夏玉米LAI动态估计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兴娇 樊凯 +7 位作者 霍雪飞 殷奇 钱龙 刘政光 张超越 李丽 王文娥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是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并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及时、准确地监测玉米LAI对提高作物生产力至关重要。该研究旨在探究利用无人机光谱信息、热信息以及冠层形态参数融合以提高玉米多生长阶段LAI估计...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是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并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及时、准确地监测玉米LAI对提高作物生产力至关重要。该研究旨在探究利用无人机光谱信息、热信息以及冠层形态参数融合以提高玉米多生长阶段LAI估计准确性的潜力,并基于最优估计模型绘制夏玉米LAI反演图,以实现作物水氮精准管理。首先,通过2022—2023年连续2a的田间试验,利用无人机携带的多光谱和热红外传感器采集了不同水氮处理下多个生长阶段玉米冠层图像,并同步测量玉米的生长参数(LAI)。其次,基于冠层光谱、热红外信息和冠层形态参数及其组合建立了LAI估计模型,包括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最后,基于最优估计模型绘制了原位尺度的LAI反演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冠层光谱信息和热信息的玉米LAI估计与实测LAI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玉米的生长状况,但单一信息监测多生长阶段玉米LAI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估计模型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基于光谱信息的LAI估计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36~0.61,0.09~0.57;基于温度信息的LAI估计模型的R^(2)=0.25~0.48,RMSE=0.11~0.62。融合多源数据(冠层光谱、热信息和冠层形态参数)提高了玉米LAI的估计精度,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RF模型估计精度最好,其R^(2)=0.814~0.867,RMSE=0.065~0.276。利用RF模型绘制的原位尺度LAI反演图能够准确反映作物的水氮状态。该研究可为无人机平台监测作物生长和水氮管理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被指数 归一化相对冠层温度 冠层形态参数 叶面积指数(L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岚清 饶德民 +6 位作者 邢伟明 程彤 赵婧 赵娜 亓立强 张伟 孟凡钢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为探究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在产量形成重要时期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情况,以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为材料,以常规大豆品种吉育441和长农35为对照,监测不同大豆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冠层生理数据,分析高产品种长农39的冠层光合生理特... 为探究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在产量形成重要时期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情况,以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为材料,以常规大豆品种吉育441和长农35为对照,监测不同大豆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冠层生理数据,分析高产品种长农39的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高产品种长农39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群体净光合速率等总体呈现单峰增长趋势,且均高于常规品种吉育441和长农35;在生育后期,高产品种长农39叶片持绿期长,冠层各项生理参数下降速率缓慢,但仍显著高于常规品种吉育441和长农35。综上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在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均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从而能维持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有利于大豆籽粒光合产物的持续积累,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 叶绿素含量 叶面积指数 净光合速率 群体光合 农艺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玉米冠层聚集效应的LAI反演研究
8
作者 薄鑫宇 谢东辉 +2 位作者 吴门新 阎广建 穆西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反映植物冠层结构和光能利用的重要指标.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大面积LAI已经成为监测作物生长和估产的重要手段.基于物理模型的LAI遥感反演方法经常假设作物冠层结构是均匀分布,然...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反映植物冠层结构和光能利用的重要指标.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数据获取大面积LAI已经成为监测作物生长和估产的重要手段.基于物理模型的LAI遥感反演方法经常假设作物冠层结构是均匀分布,然而,作为典型的垄行结构,作物冠层被公认为是介于连续植被与离散植被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而简单的均匀假设必然会给反演带来偏差.本文以农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重建了玉米三维冠层结构,并定量对比分析了一维辐射传输模型PROSAIL和三维辐射传输模型LESS在玉米冠层不同生长期的反射率差异,确定了玉米冠层的非均匀分布特征是引起PROSAIL模型模拟和反演误差的主要因素;然后,考虑到玉米冠层生长过程中聚集指数的变化特征,利用LESS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生育期玉米冠层结构对应的聚集指数,建立了聚集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LAI_(e))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该关系对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得到的LAI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LAI精度有明显提高,R^(2)从0.27提高到了0.55.该方法有望提高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农作物LAI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AIL模型 LESS模型 植被 LAI 聚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粗皮桉蒸腾耗水特征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刘宇升 杜阿朋 +4 位作者 曹昊阳 许宇星 竹万宽 黄润霞 王志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2,共10页
【目的】正确认识粗皮桉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明确环境和林分结构变化对其蒸腾的影响,建立蒸腾多因素集成模型,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雷州半岛地区12年生的粗皮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探... 【目的】正确认识粗皮桉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明确环境和林分结构变化对其蒸腾的影响,建立蒸腾多因素集成模型,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雷州半岛地区12年生的粗皮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探针技术连续监测其液流速率,并通过尺度转换,探讨粗皮桉林分日蒸腾耗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采用回归分析,明确潜在蒸散(ET_(P))、土壤含水量(C_(SW))和叶面积指数(I_(LA))与林分日蒸腾耗水量(Q_(d))的独立关系,并利用连乘方程形式构建了Q_(d)的多因素集成模型。【结果】①粗皮桉林分的年蒸腾耗水量为743.4 mm,Q_(d)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趋势,雨季(5-10月)蒸腾耗水量为456.5 mm,占年蒸腾耗水量的61.41%,但仅占同期降雨量的34.95%,旱季该比例增加到105.01%。②Q_(d)随ET_(P)呈凸抛物线函数增长,而随I_(LA)和C_(SW)均呈饱和指数函数增长,且均存在阈值效应。③Q_(d)与ET_(P)、C_(SW)和I_(LA)耦合得到的多因素集成模型可解释粗皮桉高度分散Q_(d)的87%以上,拟合精度较单因素显著提高。【结论】雨季虽是粗皮桉蒸腾耗水的主要时期,但旱季的林水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应加强粗皮桉旱季的水分管理;此外,粗皮桉的多因素集成模型不但拟合精度更高,还可用于预测因粗皮桉生长和林分管理措施引起的冠层结构变化后的蒸腾量,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粗皮桉林分蒸腾的影响,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皮桉 蒸腾耗水 潜在蒸散 土壤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向日葵LAI反演
10
作者 于海琳 兰玉彬 +5 位作者 李京谦 杨蕾 崔文豪 赵军胜 宫慧慧 赵静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6-365,共10页
为快速、准确获取育种向日葵叶面积指数,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和DJI L1型激光雷达镜头,获取向日葵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无人机遥感数据。计算了9种多光谱植被指数和8类纹理特征,提取了8种LiDAR特征参数,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筛... 为快速、准确获取育种向日葵叶面积指数,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和DJI L1型激光雷达镜头,获取向日葵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无人机遥感数据。计算了9种多光谱植被指数和8类纹理特征,提取了8种LiDAR特征参数,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LAI相关性高的4种植被指数、3类纹理特征和4种LiDAR特征参数;采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极致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分类提升算法(Category boosting,CatBoost),分别构建基于植被指数、纹理特征、LiDAR特征参数、植被指数+纹理特征、植被指数+LiDAR特征参数、纹理特征+LiDAR特征参数和3类特征组合的向日葵LAI估测模型,利用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来评价模型精度;采用最佳模型反演育种向日葵LAI并将其可视化。结果表明,CatBoost算法与植被指数+纹理特征+LiDAR特征参数建立的向日葵LAI估测模型在3个时期的效果最好,决定系数分别为0.93、0.91和0.9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3、0.14和0.15。研究结果可为向日葵育种及田间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叶面积指数 无人机遥感 特征组合 机器学习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的多类型作物叶面积指数反演
11
作者 陈子涵 鲁蕾 +4 位作者 柴东岳 岳玮 崔霞 周孝明 王靖雯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获取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对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物理模型反演是LAI遥感反演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反演值不唯一的问题。此外,现有研究通常只针对单一作物类... 获取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对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物理模型反演是LAI遥感反演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反演值不唯一的问题。此外,现有研究通常只针对单一作物类型,缺乏针对多类型作物的精度较高的LAI反演算法。该研究以玉米和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田为例,基于PROSAIL模型模拟数据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作物的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将植被覆盖度作为先验知识,构建用于反演多类型作物的LAI反演查找表,将其用于多时相GF-1 WFV(wide-field view)影像,反演获得整个生长季不同生长时期的LAI,并利用地面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将植被覆盖度作为先验知识构建的查找表反演的LAI和实测值相关性较显著(R^(2)=0.60),均方根误差(RMSE)为0.75,反演的整个生长期LAI的变化趋势与实测LAI的变化趋势一致。而由未加入先验知识的查找表反演的LAI值和实测值的R^(2)为0.47,RMSE为0.85。该研究表明,基于缨帽三角-植被等值线分布模式,在构建涉及多类型作物的农田LAI反演的查找表中引入先验知识,能够显著提高LAI反演的精度,有效获得作物的LAI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反演 叶面积指数 PROSAIL 查找表 GF-1 W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冻害对六盘山区辽东栎林水分利用的影响
12
作者 王语冰 于澎涛 +3 位作者 魏江生 刘兵兵 牛佳乐 乌艺恒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961-6972,共12页
探讨春季冻害对生长季内辽东栎林水分利用的影响,为理清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反应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对六盘山区辽东栎天然林发生春季冻害年生长季(2023年5—9月)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 探讨春季冻害对生长季内辽东栎林水分利用的影响,为理清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反应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利用热扩散探针技术对六盘山区辽东栎天然林发生春季冻害年生长季(2023年5—9月)树干液流速率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以及叶面积指数(LAI),分析春季冻害对辽东栎林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害发生后,受害样地LAI由1.57骤降至0,叶片全部受损,对LAI的影响长达32 d,致使LAI损失54.31%。就单株蒸腾(TS)而言,冻害后受害样地优势木TS损失量最多(4.55 L/d),被压木最少(1.37 L/d);较未受害样地相比,受害样地标准化单株蒸腾损失量同样表现为优势木损失最大(0.27),被压木最小(0.08)。对于林分蒸腾(T),受害样地冻害影响期远低于冻害前期(减幅80.44%)与未受害样地同期(相差0.53),此外,回归分析表明受害样地冻害影响期T与潜在蒸散的关系最差(R^(2)=0.44),低于其他时期(冻害前期R^(2)=0.48、正常期R^(2)=0.82)及未受害样地整个生长季(R^(2)=0.70)。总体来看,春季冻害导致了辽东栎林LAI及蒸腾耗水的降低,使得辽东栎林水分利用能力显著下降,其中优势木受冻害影响最大,被压木最小。研究结果不仅可为其他树种的冻害研究提供借鉴,而且能辅助深化认识极端气候对森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冻害 辽东栎林 叶面积指数 蒸腾 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土壤背景影响的多光谱遥感影像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
13
作者 付新阳 崔利华 +1 位作者 董雨昕 韩文霆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394,共11页
土壤背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准确估算存在影响,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由于消除了土壤像素的面积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区域光谱与玉米LAI的相关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背景去除方法,该方法在去除土壤像素光谱... 土壤背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准确估算存在影响,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由于消除了土壤像素的面积信息从而导致目标区域光谱与玉米LAI的相关性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壤背景去除方法,该方法在去除土壤像素光谱反射率的同时保留了土壤像素面积信息,基于该方法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26个植被指数与Mean等8个纹理特征,结合株高/叶绿素含量等作物长势协变量,对以上3种不同类型的特征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多个输入特征集合,利用8种建模算法建立多个LAI估算模型,并与基于传统土壤背景去除方法的LAI估算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土壤背景去除方法在保留土壤像素和植被像素面积信息的前提下有效消除了土壤光谱反射率对植被光谱反射率的影响,基于该方法建立的LAI估算模型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法;多类型特征融合可提高多光谱影像对LAI的模型估算精度,纹理特征对LAI的估算效果优于植被指数;机器学习模型对LAI的模型估算效果优于传统统计回归算法,最优模型是经本文所提土壤背景处理方法预处理后以植被指数+纹理特征+株高/叶绿素含量作为输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其测试集调整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9515、0.2421和0.1795。研究结果可为快速、准确估算玉米LAI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积指数 多光谱遥感 土壤背景去除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QGA-ELM算法水稻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中滨 陆艺伟 +3 位作者 谷俊涛 高睿 马铮 孔庆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7-1233,共7页
为了通过植被指数(VI)准确、可靠的获取不同施肥梯度、不同品种的水稻叶面积指数(LAI),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QGA-ELM算法应用于水稻LAI反演。首先通过8折交叉验证确定极限学习机(ELM)最佳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与隐含层激活函数类型,再通... 为了通过植被指数(VI)准确、可靠的获取不同施肥梯度、不同品种的水稻叶面积指数(LAI),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QGA-ELM算法应用于水稻LAI反演。首先通过8折交叉验证确定极限学习机(ELM)最佳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与隐含层激活函数类型,再通过引入组合动态旋转角策略、单点混沌交叉操作、混沌变异操作、确定性选择策略、量子灾变操作对量子遗传算法(QGA)进行改进,最后使用改进后的QGA算法优化ELM神经网络输入层到隐含层的连接权值和隐含层的阈值。为了验证该模型普适性和有效性,依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BP、ELM、QGA-ELM、改进的QGA-ELM算法5种模型,并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反演效果比较,结果表明:(1)对比QGA-ELM算法和改进的QGA-ELM算法进化过程,改进的算法能有效提升模型寻优能力,避免算法早熟,且能寻得更优结果。(2)对比五种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反演效果,验证了NDVI,RVI与LAI之间主要为非线性关系,且ELM神经网络模型反演效果要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对比五种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反演效果,改进的QGA-ELM算法绝大部分情况下拥有最高的反演精度和最低的误差,改进后的算法反演精度得到了明显提升,泛化性能也得到了增强。(4)改进的QGA-ELM算法在各种施肥梯度上均具有最高反演精度和最低误差,且精度较高,能为不同生长状况水稻LAI反演提供依据。(5)五种模型对庆和香LAI反演精度均要高于龙稻18,而改进的QGA-ELM算法在不同水稻品种上依然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且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反演精度相差极小,远低于其他四种模型,能很好适应不同水稻品种LAI反演要求,极大提升模型的稳定性性,为不同水稻品种反演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QGA-Elm算法 叶面积指数反演 施肥梯度 水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5
作者 刘璇 郭建斌 +2 位作者 付高冉 韩炎穆 于澎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林分蒸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占森林总蒸散量的40%~70%,直接影响着区域小气候及下游用水安全。预测变化环境下的林分蒸腾量(T),分析林分蒸腾的影响因子及其对这些因子的响应,对于森林水分调控和林水综合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林分蒸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占森林总蒸散量的40%~70%,直接影响着区域小气候及下游用水安全。预测变化环境下的林分蒸腾量(T),分析林分蒸腾的影响因子及其对这些因子的响应,对于森林水分调控和林水综合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于2019年生长季(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香水河流域,选取1块林龄38 a、林分密度为746株/hm^(2)、平均胸径19.94 cm、平均树高17.54 m的华北落叶松纯林,通过观测其树干液流,经尺度上推得到林分蒸腾量,并对生长季内的潜在蒸散量(ET_(o))、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RSWC)以及冠层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监测。研究表明,生长季内林分蒸腾变化范围为0.031~1.191 mm/d,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波动趋势,平均值为0.572 mm/d。利用外包线法确定的林分蒸腾单因素响应规律表明,T与ET_(o)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阈值为1.191;T与RSWC之间为饱和指数函数关系,阈值为1.094;T与LAI之间为线性增长关系。基于单因素响应函数研究,进一步构建了T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且得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R^(2)=0.85,NSE=0.83,P<0.01)。通过T模型计算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发现,无雨日ET_(o)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13.35%),LAI次之(-4.63%),RSWC最小(-0.03%);有雨日LAI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6.95%),RSWC次之(0.05%),ET_(o)最小(-23.60%)。对T随各主要因素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在高ET_(o)、RSWC和LAI水平下,T的变化幅度最大。研究确定了T对潜在蒸散量、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的单因素响应关系以及T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并构建了多因素T模型,可用于评估和预测林分蒸腾量,量化各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蒸腾 华北落叶松 潜在蒸散量 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机器学习优化PROSAIL模型的青贮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
16
作者 汪彦龙 王钧 +2 位作者 李广 刘佳宇 刘艳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2,共9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关键参数,对其进行精准高效的反演对于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等活动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经验模型在估算LAI时常存在计算负荷重、泛化能力弱等问题。为实现青贮玉米多时序LAI精准、高效估算,该研究以甘肃省民乐县的大田青贮玉米LAI为研究对象,结合Landsat-8多光谱影像与同期实地采集的LAI数据,提出了4种基于EFAS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机器学习混合反演模型(MLP-PROSAIL、SVR-PROSAIL、RF-PROSAIL和GBM-PROSAIL)。通过对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参数敏感度并准确模拟输出冠层反射率光谱。进一步对Land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波段变换,并采用地理配准工具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策略减少其尺度差异。同时利用贝叶斯超参数寻优和正则化技术优化模型不同的参数类型和激活函数,得到4种改进模型用于训练LAI与光谱数据,通过5折交叉验证法和留一验证法对4种模型的反演性能进行验证并选出最优模型。优化后的模型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其中,GBM-PROSAIL模型反演性能最优,拟合精度R^(2)为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0.42。MLP-PROSAIL、SVR-PROSAIL和RF-PROSAIL模型的拟合精度R^(2)依次为0.85、0.88、0.90,RMSE依次为0.80、0.69、0.51。根据GBM-PROSAIL模型绘制的研究区多时序LAI反演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青贮玉米LAI值存在明显差异,能较好反映其生长过程。该研究提出的混合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及较强的鲁棒性,可为多时序、大尺度作物监测、产量预测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Landsat-8多光谱 PROSAIL模型 EFAST敏感性分析 混合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信息与纹理特征融合的小麦叶面积指数估测
17
作者 齐浩 孙海芳 +3 位作者 吕亮杰 李偲 闵家楠 侯亮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模型潜力,本文以小麦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的多光谱图像,得到1...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模型潜力,本文以小麦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平台获取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的多光谱图像,得到12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及各波段的8种纹理特征(Texture features,TF)。然后,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筛选与LAI相关性较强的VI和TF,在优选2类特征基础上,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筛选两者结合的综合特征(Comprehensive features,CF)。最后,基于3类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梯度提升回归(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GBR)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LAI估测模型,比较模型在各生育期的估测精度差异。结果表明:CF有效提高了小麦各生育期LAI估测精度;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GBR更具稳定性,对3类特征均有较好的LAI拟合效果;以植被指数RVI、NDVI和纹理特征NIR_COR、R_MEA作为输入变量,结合GBR算法能够准确估测小麦LAI,所有时期训练集R^(2)为0.91,RMSE为0.45,测试集R^(2)为0.84,RMSE为0.67。本研究可为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小麦LAI估测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面积指数 无人机多光谱 植被指数 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光谱图像多数据融合的大豆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
18
作者 张庆 李金阳 +2 位作者 石文强 亓立强 张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6,163,共7页
为提高大豆地上生物量(AGB)估测精度,提出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多数据融合估测AGB方法。使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大豆始花期、始粒期冠层光谱图像,利用9种植被指数分别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Lasso回归的叶面积指数(LAI)估测模型,... 为提高大豆地上生物量(AGB)估测精度,提出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多数据融合估测AGB方法。使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取大豆始花期、始粒期冠层光谱图像,利用9种植被指数分别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Lasso回归的叶面积指数(LAI)估测模型,并通过数字表面模型(DSM)估测大豆株高。将株高、LAI和9种植被指数作为模型参数,构建大豆AGB估测模型,分别对比PLSR与Lasso在始花期与始粒期的模型精度,确定最优AGB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株高估测模型始花期R^(2)=0.81,始粒期R^(2)=0.87,株高拟合效果良好;LAI估测模型PLSR方法优于Lasso方法,始花期R^(2)=0.81,始粒期R^(2)=0.82;利用PLSR和Lasso回归两种方法构建AGB估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PLSR的估测精度高于Lasso回归,始花期R^(2)=0.65,始粒期R^(2)=0.66;通过相关性分析,株高、LAI和植被指数与AGB呈现显著水平,在不同时期利用PLSR方法估测AGB的效果均优于Lasso方法,始花期和始粒期的R^(2)、RMSE分别为0.80、0.17和0.82、1.26;利用不同时期估测模型验证不同大豆品种AGB精度均为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地上生物量 多光谱 植被指数 株高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过程机理模型的长江流域蒸散发及其组分变化机理研究
19
作者 俎千雪 马傲格 +1 位作者 孙善磊 柳艺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66-5480,共15页
作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的重要水资源供给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以及供给能力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蒸散发(ET)是直接影响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厘清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蒸腾(T)和冠层截留蒸发(Ei)变化的... 作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的重要水资源供给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以及供给能力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蒸散发(ET)是直接影响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厘清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蒸腾(T)和冠层截留蒸发(Ei)变化的相关物理机制,可以为科学管理长江流域水资源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研究基于遥感驱动的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模拟分析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年ET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子联立求解法剥离了气候、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和植被类型转变等对ET及其组分趋势的贡献,开展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ET、T和Ei分别以1.95 mm/a、1.12 mm/a和0.96 mm/a的速率显著增加;空间上,超过35%的地区显示三者显著增加;而流域平均及一半以上地区的E呈减小趋势。2)对比各组分趋势,流域平均和64%的地区显示ET趋势由T的变化决定,而其余地区则由E和Ei的变化控制。3)就流域平均而言,ET、T和Ei的增加及E的减小均可归因于LAI的增大。4)ET、E、T和Ei趋势的主控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但主控因子LAI的面积占比始终最大,分别为49%、46%、48%和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 长江流域 蒸散发 蒸散发组分 气候变化 叶面积指数 植被类型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积指数和气象因素对庐山日本柳杉林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力行 王辉 +3 位作者 康王朝 付小斌 潘颜乐 邓文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是庐山引种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由于其人工林种植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砍伐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面临许多生态退化问题。如林分密度不合理、林下生物多样性低且天然更新困难,雨滴经过林冠层汇聚后滴落动能增加,导致林内结构性水土流失严重。本研究以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林外降雨和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在降雨事件中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叶面积指数(LAI)和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相较于林外降雨,穿透雨同位素组成更加富集,其与叶面积指数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如显著正相关、不显著的正相关、负相关或无相关。平均降雨强度和风速对控制雨水行为特征和同位素组成变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发现揭示林内穿透雨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阐明林冠降雨截.留过程中稳定同位素的行为特征,可为后期庐山日本柳杉人工林科学经营和改造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为其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柳杉 穿透雨 同位素 叶面积指数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