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survey in layered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s
1
作者 苏本玉 Y.FUJIMITSU 宋建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109-1115,共7页
The method in which a source is set on the surface and electric potential is received in the borehole is called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technique. Technique of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was emplo... The method in which a source is set on the surface and electric potential is received in the borehole is called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technique. Technique of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was employed to study electric response of layered formation. The electric potential was obtained by solving Poisson equation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calculation, forward modeling wil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realized by adopting bandwidth non-zero storage technique and the incomplete Cholesky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ethod of surface-borehole can acquire anomalous electric potential corresponding tc geo-electric layers. In addition,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operator can improve the resolution. Moreover, overburden low resistivity layers have severe influence on measuring results of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However, bottom low resistivity layer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borehole electric potentia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ward modeling layered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implementation for ADI-FDTD in dispersive media 被引量:2
2
作者 Wang Yu Yuan Naic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ADI-FDTD) method is unconditionally stable and the maximum time step is not limited by the Courant stability condition, but rather by numerical error. Co...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ADI-FDTD) method is unconditionally stable and the maximum time step is not limited by the Courant stability condition, but rather by numerical error.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FDTD method, the time step of ADI-FDTD can be enlarged arbitrarily and the CPU cost can be reduced. 2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PML)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proposed to truncate computation space for ADI-FDTD in dispersive media using recursive convolution(RC) method and the 2D PML formulations for dispersive media are derived. ADI-FDTD formulations for dispersive media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implified PML formulations. The scattering of target in dispersive soil is simulated under sine wave and Gaussian pulse excitations and numerical results of ADI-FDTD with PML are compared with FDTD. Good agreement is obser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PU cost for ADI-FDTD is obviously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dispersive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散特性的层状介质面波自由场反演
3
作者 薛耀辉 董志骞 +3 位作者 李钢 余丁浩 王睿 张昊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80,共11页
面波自由场反演是实现土-结相互作用(SSI)体系地震动输入以及揭示结构真实地震响应行为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反演方法将地表地震动全部作为体波考虑,仅对体波自由场进行反演。为了弥补忽略面波带来的反演精度不足,提出了一种层状介质场... 面波自由场反演是实现土-结相互作用(SSI)体系地震动输入以及揭示结构真实地震响应行为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反演方法将地表地震动全部作为体波考虑,仅对体波自由场进行反演。为了弥补忽略面波带来的反演精度不足,提出了一种层状介质场地基于频散特性的面波自由场反演方法,为SSI体系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准确的面波激励。该方法针对频散面波多模态相互耦合、难以分离的问题,采用平均能流密度来表征各频散模态的参与量,并结合频域动力刚度矩阵计算了模态参与系数;然后采用模态参与系数对各频散模态进行解耦,将地表面波分量分配给各单阶频散模态进行单模态面波自由场反演;最后利用模态叠加原理将所有单模态面波自由场合成多模态面波自由场。方法的准确性和应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反演方法能够准确地还原地下真实的面波自由场以及揭示频散面波对SSI体系地震响应的重要影响,可用于为SSI体系抗震设计、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定量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自由场反演 SSI体系 层状介质 频散特性 能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对气体扩散层界面传输特性影响
4
作者 张恒 魁殿禄 +1 位作者 常虹 詹志刚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644,共8页
气体扩散层(GDL)多孔介质由多孔传输层(PTL)和微孔层(MPL)两个结构差异显著的组件构成,PTL/MPL界面对电池的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机械应力对PTL/MPL界面传输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表征商用GDL,重构出界面三维... 气体扩散层(GDL)多孔介质由多孔传输层(PTL)和微孔层(MPL)两个结构差异显著的组件构成,PTL/MPL界面对电池的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机械应力对PTL/MPL界面传输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表征商用GDL,重构出界面三维微尺度结构。随后使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界面在不同机械压缩比下的应力、应变和微结构参数分布。最后利用孔尺度模型获得机械压缩比与各向异性有效传输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40%的机械压缩比导致界面上的孔隙率减小了41%,平均孔径下降了近62%。此外,平面内方向的曲度增加了61%,气体扩散率降低了57%,传导率增加了1倍;厚度方向上曲度增加了1倍,气体扩散率降低了67%,有效传导率增加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层 多孔介质 界面 微尺度 机械应力 孔尺度模型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对斜楔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蔡含怡 谢旅荣 +2 位作者 潘纪富 高寒 韩家启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5,共12页
为减弱斜激波/边界层干扰的不利影响,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基于各向同性多孔介质凹腔的斜楔/平板模型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控制研究。定义无量纲位置参数D为无流动控制下的基准流场分离点位置至多孔介质区域末端的距离与多孔介质区... 为减弱斜激波/边界层干扰的不利影响,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开展基于各向同性多孔介质凹腔的斜楔/平板模型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控制研究。定义无量纲位置参数D为无流动控制下的基准流场分离点位置至多孔介质区域末端的距离与多孔介质区域长度之比。分析了多孔介质位置参数D对激波/边界层干扰产生的分离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位于D=0.1~0.5分离区的分离长度和分离高度减小、分离点位置延迟,D=0.5模型的分离区分离长度和分离高度相比无多孔介质控制的基准模型分别下降65.8%和45.1%。分析了多孔介质位置参数D=0.1~0.5模型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流动控制降低了湍流边界层厚度及速度剖面形状因子,增大了壁面摩擦系数,边界层抵抗逆压力梯度能力增加,因此有效减缓了斜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通过改变斜楔前缘楔角,研究总结了各向同性多孔介质对流场分离区的控制规律:随着多孔介质位置参数D值增加,分离长度及分离高度减小,分离点后移;当分离区完全进入多孔介质区域内后,随着D值增大,多孔介质的流动控制效果减弱甚至恶化,分离长度及分离高度回升,分离点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楔/平板 激波/边界层干扰 多孔介质 流动控制 分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砂层注浆加固体性能预测
6
作者 潘婷婷 秦鹏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预测-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利用分形理论描述砂土复杂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变化特征,定义迂曲度为实际流动长度L_(e)与理论流...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预测-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利用分形理论描述砂土复杂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变化特征,定义迂曲度为实际流动长度L_(e)与理论流动长度L比值的平方,推导了砂土多孔介质面孔隙率和体孔隙率的关系,然后分别以面孔隙率和体孔隙率为变量,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和Mori-Tanaka的砂土注浆加固体强度和刚度理论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项目预测。结果表明:注浆加固体的强度取决于拉伸和剪切破坏两种模式下的最小强度,刚度则与基体弹性常数、夹杂体积占比及Eshelby张量等因素相关;工程现场实测值与所建方法预测的强度和刚度值之间最大误差仅为18.6%和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注浆 分形多孔介质 强度 刚度 分形理论 MORI-TANAK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窦智 刘万明 +3 位作者 陈舟 徐朝晖 赵天宇 安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多见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采用自行开发设计的室内渗流实验装置,设置不同粒径的单层多孔介质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从水力坡降与渗流流速关系、非达西渗流参数和临界雷诺数等方面... 穿越层状多孔介质的非达西渗流多见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采用自行开发设计的室内渗流实验装置,设置不同粒径的单层多孔介质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从水力坡降与渗流流速关系、非达西渗流参数和临界雷诺数等方面,探讨了平均粒径、粗细颗粒界面对穿越层状多孔介质非达西渗流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流穿越层状多孔介质时,粗细颗粒界面对非达西流渗流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判断达西流态到非达西流态转换的临界雷诺数,其在单层多孔介质中随多孔介质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水流穿越层状多孔介质时,临界雷诺数不仅随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而且随粗/细颗粒粒径差的减小而增大;受粗细颗粒界面的影响,单层多孔介质中临界雷诺数均低于粗颗粒层与单层多孔介质相同相应粒径组合的双层多孔介质;通过引入非线性分量指数发现,粗细颗粒界面对水流惯性力分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制性影响程度与粗细颗粒差别大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研究穿越层状岩土体的非达西渗流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多孔介质 非达西渗流 流态转变 临界雷诺数 粗细颗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宇陆 马玉朋 +4 位作者 王超 陶亦舟 李家骅 夏玉显 邱翔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0-801,共12页
多孔介质壁面的可渗透性加强了界面附近的动量和能量输运,增加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中流动的复杂性.多孔介质壁面直接影响着湍流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时空演化及各种物理量的生成机制和输运特性.本工作总结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 多孔介质壁面的可渗透性加强了界面附近的动量和能量输运,增加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中流动的复杂性.多孔介质壁面直接影响着湍流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时空演化及各种物理量的生成机制和输运特性.本工作总结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统计特性和湍流结构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多孔介质基底特性对边界层湍流特性的影响,包括对平均统计量、壁面摩擦因数和湍流结构的研究,指出多孔壁面湍流边界层的结构特性与开尔文-亥姆霍兹(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其次,总结了多孔介质边界层中大尺度湍流结构对近壁区小尺度湍流结构的调制作用;最后,给出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湍流边界层 湍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各向异性层状介质磁偶极子源电磁场递推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孝凯 赵伟娜 +3 位作者 张晋言 董经利 孙清溪 王磊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为快速、精确模拟复杂三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规律,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水平层状地层的磁偶极子源电磁场伪解析递推算法。该算法通过双重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转换为一系列对一维谱域场的求解,将地层上、下界... 为快速、精确模拟复杂三轴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磁波测井响应规律,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水平层状地层的磁偶极子源电磁场伪解析递推算法。该算法通过双重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域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转换为一系列对一维谱域场的求解,将地层上、下界面位置引入谱域电磁场通解公式,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数值溢出问题;进一步利用传播矩阵方法,递推获得各个地层界面处的幅度系数;针对积分核函数存在的强烈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重正余弦数值滤波积分方法,实现了谱域到空间域电磁场的准确、快速转换。模拟结果表明:三轴各向异性导致电测井响应更为复杂,传统各向异性电测井解释模型不再适用。新递推算法是复杂各向异性储层测井响应分析的基础,也为电性参数准确提取和精准地质导向提供了正演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各向异性 层状介质 电磁波测井 递推算法 正余弦滤波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媒质空间格林函数的快速扫参算法
10
作者 闫超泽 袁馨 +1 位作者 吴比翼 盛新庆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9-1008,1026,共11页
分层媒质空间积分方程方法是仿真射频集成电路、平面微波器件的一类高效且精确的算法,但如何高效计算分层媒质空间中的格林函数即Sommerfeld积分,仍是计算电磁学领域中一个重要技术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层状格林函数快速参数(频率、材... 分层媒质空间积分方程方法是仿真射频集成电路、平面微波器件的一类高效且精确的算法,但如何高效计算分层媒质空间中的格林函数即Sommerfeld积分,仍是计算电磁学领域中一个重要技术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层状格林函数快速参数(频率、材料、厚度等)扫描算法。通过将Sommerfeld数值积分转化为矩阵乘法运算,然后采用GPU中的Tensor核进行硬件加速,实现了不同参数条件下Sommerfeld积分同步计算。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一款商用NVDIA GPU中测试了多种分层媒质结构下,不同频点、材料以及分层媒质厚度下的格林函数计算。数值实验表明,在不损失精度的情况下,本文所提快速扫参方法相对利用高端Intel CPU与OpenMP并行的常规方法,可加速上千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格林函数 微波集成电路 并行计算 参数扫描 Sommerfeld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层状结构模型的先进计算方法
11
作者 潘爾年 周江存 +1 位作者 林志平 张智卿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提出一种针对层状结构模型的先进计算方法。研究的层状结构通常为水平层状板或者层状半空间,结构由横观各向同性(TI)材料组成,材料对称轴指向分层方向。本文方法可以考虑材料的多场耦合特性,即热弹性、多孔弹性和磁电弹性耦合。基于最... 提出一种针对层状结构模型的先进计算方法。研究的层状结构通常为水平层状板或者层状半空间,结构由横观各向同性(TI)材料组成,材料对称轴指向分层方向。本文方法可以考虑材料的多场耦合特性,即热弹性、多孔弹性和磁电弹性耦合。基于最近提出的傅立叶-贝塞尔级数(FBS)向量函数系和双变量/位置(DVP)方法,建立了本文的先进计算方法。DVP能够无条件稳定地将层矩阵从一层传播到下一层。FBS向量函数系具有以下特点,(1)反映了具有明确类型的广义变形/波,(2)将展开系数预先计算为Love数,然后将其用于涉及问题的模拟。层状地球中的断层(或位错)作用、土-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近地表地球剖面中的瞬态波等三个典型算例,证明了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介质 横向各向同性 傅立叶-贝赛尔级数系统 双变量位置法 多场耦合 勒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C服务器优先服务的路侧单元MAC层调度策略
12
作者 李欣 保利勇 +1 位作者 丁洪伟 官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7-1235,共9页
针对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高可靠、低时延和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要求,基于无冲突接入、优先级架构和弹性服务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媒体访问控制(MAC)调度策略。所提策略由车联网(IoV)路侧单元(RSU)集中协调信道... 针对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服务器高可靠、低时延和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要求,基于无冲突接入、优先级架构和弹性服务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边缘计算场景下的媒体访问控制(MAC)调度策略。所提策略由车联网(IoV)路侧单元(RSU)集中协调信道接入权,优先确保车载网络中车载通信单元(OBU)与MEC服务器之间的链路传输质量,以及时传输车辆到网络(V2N)业务数据;同时,对本地OBU之间的业务采取弹性服务方式,增强密集车辆接入时应急消息传输的可靠性。首先,构建调度策略的排队分析模型;其次,根据各时刻系统状态变量的无后效性特点建立嵌入式马尔可夫链,并通过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MEC服务器通信单元和OBU的平均排队队长、平均等待时延和RSU查询周期等关键指标的精确解析表达式。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统计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所提调度策略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提高IoV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媒体访问控制层调度 优先级架构 平均排队队长 平均等待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土层影响下成层介质污染物一维扩散模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海建 唐晓武 +1 位作者 陈云敏 柯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91-2195,共5页
为了准确定义成层衬里系统底端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原始土层影响的成层介质污染物一维扩散模型.采用两层介质之间污染物质量浓度连续和通量连续条件,处理衬里系统底端边界条件.基于顶部边界污染物浓度恒定及平衡线性吸附假设,建立了该模... 为了准确定义成层衬里系统底端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原始土层影响的成层介质污染物一维扩散模型.采用两层介质之间污染物质量浓度连续和通量连续条件,处理衬里系统底端边界条件.基于顶部边界污染物浓度恒定及平衡线性吸附假设,建立了该模型.并采用与成层地基固结类似的分离变量解法得到了解析解.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到的结果和半解析法吻合得较好.随着原始土层厚度的增大,衬里底端质量浓度呈明显减少趋势;当原始土层厚度达到10 m以后,质量浓度变化不大.单一的土工聚合黏土衬里(GCL)不足以有效防止填埋场渗滤液的扩散.基于该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较Foose基于半无限边界法得到结果更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成层介质 扩散模型 原始土层 解析解 填埋场 土工聚合黏土衬里(G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介质中水力裂缝的垂向扩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陈治喜 陈勉 +1 位作者 黄荣樽 沈忠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4期23-26,32,共5页
应用岩石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层状介质中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地应力剖面、地层断裂韧性、压裂液密度及作业参数对缝高剖面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剖面是影响裂缝垂向扩展范围和扩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岩层... 应用岩石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层状介质中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地应力剖面、地层断裂韧性、压裂液密度及作业参数对缝高剖面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剖面是影响裂缝垂向扩展范围和扩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岩层断裂韧性对裂缝的垂向扩展有明显的止裂作用,压裂液沿缝高方向的流动压降对裂缝高度有较大影响.在一定地层条件下,裂缝是否向隔层扩展以及扩展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作业压力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延伸 层状介质 石油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散曲线合成面波地震记录的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明顺 潘冬明 +2 位作者 李娟娟 陈涛 夏暖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2,67,共5页
准确提取频散曲线是瑞雷波勘探的重要环节,检验各种频散曲线求取方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基于频散曲线,选择抽样脉冲信号作为子波,推导出了合成单炮面波地震记录的理论公式,并利用该公式,针对不同弹性层状介质模型的频散曲线合... 准确提取频散曲线是瑞雷波勘探的重要环节,检验各种频散曲线求取方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基于频散曲线,选择抽样脉冲信号作为子波,推导出了合成单炮面波地震记录的理论公式,并利用该公式,针对不同弹性层状介质模型的频散曲线合成了面波地震记录。通过对其波场特征对比和频谱分析,同时采用频率-波数域法反求其频散曲线,结果与模型频散曲线几乎相同,从而充分验证了该面波合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散曲线 面波记录 脉冲信号 层状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V波斜入射时成层半空间自由场的时域算法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密 杜修力 +1 位作者 刘晶波 韩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刘晶波和王艳提出了一种弹性水平成层半空间中平面P-SV波斜入射时平面内自由波场时域计算的一维化有限元方法,该方法采用黏性人工边界条件近似地模拟下部基岩半空间的辐射阻尼,可导致平面P-SV波以大角度入射时自由场计算精度降低。本文... 刘晶波和王艳提出了一种弹性水平成层半空间中平面P-SV波斜入射时平面内自由波场时域计算的一维化有限元方法,该方法采用黏性人工边界条件近似地模拟下部基岩半空间的辐射阻尼,可导致平面P-SV波以大角度入射时自由场计算精度降低。本文提出一种精确模拟基岩半空间辐射阻尼的人工边界条件。由于基岩半空间中外行波是传播方向已知的平面P波和SV波,利用弹性介质的应力—位移本构关系建立了人工边界处应力与速度的阻抗边界条件;采用该人工边界条件替代黏性边界条件,改进了P-SV波斜入射时成层半空间自由场的时域算法。数值试验表明,与采用黏性边界条件的自由场算法相比,改进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其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介质 平面内波动 斜入射 时域数值算法 人工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勘察中稳态瑞利面波法解释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37
17
作者 关小平 黄嘉正 周鸿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瑞利面波 层状介质 漏能型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介质井中电测数值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文波 宋建平 +2 位作者 李貅 薛国强 樊金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61-1566,共6页
采用Gauss-Laguerre求积公式对层状介质井中电测地-井方式的ΔV1(电位梯度)、ρa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大量的正演数据揭示在层状介质情况下,井中电测地-井方式观测可以获得台阶异常,与相应的地电层相对应;低阻覆盖层和中间低阻层对井中... 采用Gauss-Laguerre求积公式对层状介质井中电测地-井方式的ΔV1(电位梯度)、ρa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大量的正演数据揭示在层状介质情况下,井中电测地-井方式观测可以获得台阶异常,与相应的地电层相对应;低阻覆盖层和中间低阻层对井中电测影响很大,厚层覆盖区对地-井方式观测不利;水槽模拟和应用实例表明,分析实测资料时,要考虑层状介质ΔV1、ρa的正常场特征,对实测数据进行正常场改正,分析正常场改正后的ΔV1″异常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介质 井中电测 地-井方式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探地雷达频谱反演层状介质几何与电性参数 被引量:27
19
作者 黄忠来 张建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81-1391,共11页
通过对地下层状介质探地雷达(GPR)回波广义反射系数的奇偶分解,建立了联系GPR反射系数序列频谱与介质几何参数、电性参数的代价函数,这些介质参数包括地下反射面的深度、层厚度以及各层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从而提出了一种由GPR频谱同时... 通过对地下层状介质探地雷达(GPR)回波广义反射系数的奇偶分解,建立了联系GPR反射系数序列频谱与介质几何参数、电性参数的代价函数,这些介质参数包括地下反射面的深度、层厚度以及各层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从而提出了一种由GPR频谱同时估算地下介质多参数的全局优化反演方法.为了对多参数全局优化算法给出一个合理的参数初值,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反射系数序列频谱属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不同频谱属性分别估算不同参数的分步反演方法.以分步反演方法得到的结果作为多参数全局优化反演的初值,可以极大地提高反演计算的效率和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用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和GPR公路检测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较好的给出厚度小于调谐厚度的薄层的深度、厚度和介电常数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介质 探地雷达 频谱反演 广义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弹性层超声反射纵波频域定征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锐 万明习 +1 位作者 陈晓 曹文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79,383,共5页
本文在定义超薄单层弹性介质反射传递函数的基础上 ,提出以单层介质反射传递函数幅度谱、相位谱和复谱为基础的频域定征方法和在最小二乘意义上的反向算法对超薄弹性单层介质的声速、厚度、密度等声学参数进行定征。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估... 本文在定义超薄单层弹性介质反射传递函数的基础上 ,提出以单层介质反射传递函数幅度谱、相位谱和复谱为基础的频域定征方法和在最小二乘意义上的反向算法对超薄弹性单层介质的声速、厚度、密度等声学参数进行定征。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估计准确性的各种因素 ,研究了反射传递函数对材料各参数灵敏度函数在误差传递中的意义。实验结果证实 ,对于铝质超薄单层介质 ,该方法能够准确估计厚度小到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单层介质 超声波 传递函数 定量无损定征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