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夹心双萘酞菁LB膜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文军 张山彪 +3 位作者 孟祥国 高学喜 王恭明 王文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研究了中心对称稀土夹心双萘酞菁化合物LB膜的光谱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双 (四叔丁基萘酞菁 )铒能制成很好的LB膜 ,不论在稀溶液中还是在LB膜中均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分子具有较大的超极化率 β。由于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 ,所以... 研究了中心对称稀土夹心双萘酞菁化合物LB膜的光谱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双 (四叔丁基萘酞菁 )铒能制成很好的LB膜 ,不论在稀溶液中还是在LB膜中均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 ,分子具有较大的超极化率 β。由于分子为中心对称结构 ,所以它们的二次谐波产生机制不同于不对称萘酞菁化合物 ,研究证明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起源于电四极子模型 ,其LB膜的有效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χ( 2 ) 为 1.1× 10 -8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膜 萘酞菁 二次谐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炔酸聚合LB膜结构及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军 蒋晓红 +2 位作者 戴树玺 杜祖亮 张平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采用垂直提拉法将单层双炔酸膜转移到云母基片上,同时将13层双炔酸膜转移到经过亲水处理的单晶硅片和石英片上,使双炔酸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拓扑聚合制备双炔酸聚合LB膜,并对双炔酸和经紫外光照射后聚合双炔酸LB膜的结构及摩擦磨损特性... 采用垂直提拉法将单层双炔酸膜转移到云母基片上,同时将13层双炔酸膜转移到经过亲水处理的单晶硅片和石英片上,使双炔酸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拓扑聚合制备双炔酸聚合LB膜,并对双炔酸和经紫外光照射后聚合双炔酸LB膜的结构及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炔酸在可见区无吸收峰,但经紫外光照射后因双炔酸聚合后形成的共轭大π键在可见区出现了吸收峰;双炔酸LB膜均匀平整,厚度约为3.5 nm,聚合后其结构发生变化,厚度降至约1.5 nm;而聚合后双炔酸LB膜的减摩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聚合前后双炔酸LB膜的摩擦系数不随载荷而变化,符合阿芒顿定律,其抗磨特性得到明显提高;磨痕结果充分表明聚合双炔酸耐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膜 聚合 摩擦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Agent的LBS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钟世明 张胜 +1 位作者 辜志力 朱才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06-2309,共4页
利用移动Agent的自主性及可以在异构的软、硬件网络环境中自由移动的特性来构建分布式LBS(Location-Based Services)系统。在带宽有限的移动网络环境中,能够实时有效的为使用非持续连接设备的LBS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克服了现有LBS系... 利用移动Agent的自主性及可以在异构的软、硬件网络环境中自由移动的特性来构建分布式LBS(Location-Based Services)系统。在带宽有限的移动网络环境中,能够实时有效的为使用非持续连接设备的LBS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克服了现有LBS系统必须稳定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不能异步工作的缺点。详细讨论了LBS系统组成、移动Agent消息与事件模型、移动Agent设计、移动Agent迁移以及客户端设计,最后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移动AGENT 有限状态机 分布式计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分化学增幅型光致抗蚀剂LB膜的制备及光刻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筠 杨志广 +1 位作者 杨欢欢 李铁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8-230,共3页
合成了光致产酸剂N-对甲苯磺酸酯马来酰亚胺(TsOMI),及其与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DDMA)、对叔丁氧基苯乙烯碳酸酯(t-BOCSt)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研究了该聚合物分子在气/液界面的成膜性,LB膜的光敏性和光刻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分子... 合成了光致产酸剂N-对甲苯磺酸酯马来酰亚胺(TsOMI),及其与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酰胺(DDMA)、对叔丁氧基苯乙烯碳酸酯(t-BOCSt)聚合得到三元共聚物。研究了该聚合物分子在气/液界面的成膜性,LB膜的光敏性和光刻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分子可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备规整均匀的LB膜,在250nm紫外光照下,LB膜表现出化学增幅作用。以40层该聚合物LB膜为抗蚀层,经紫外曝光20min、显影10s后可得到分辨率为0.75μm(该掩膜所能达到的最大分辨率)的正型LB膜图形,进一步刻蚀得到分辨率为0.75μm的金膜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产酸剂 化学增幅 lb膜技术 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盐LB多层膜的三维荧光谱分析
5
作者 王文军 李淑红 +3 位作者 高学喜 刘云龙 王恭明 蔡志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6-460,共5页
采用稳态、时间分辨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芪盐有机分子在溶液和芪盐/花生酸交替LB多层膜中的激发态的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芪盐分子在LB膜中形成H-聚集体,使得其荧光光谱发生蓝移。由于偶极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聚集体的能级发生分... 采用稳态、时间分辨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芪盐有机分子在溶液和芪盐/花生酸交替LB多层膜中的激发态的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芪盐分子在LB膜中形成H-聚集体,使得其荧光光谱发生蓝移。由于偶极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聚集体的能级发生分裂,荧光衰减曲线可用双指数函数进行拟合。三维荧光谱发现随着衰减时间的推移,荧光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的衰减驰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多层膜 芪盐 聚集体 三维荧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新宇 萧汉敏 +1 位作者 康诗钊 张海琴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07-3112,共6页
综述了Langmuir-Blodgett(LB)膜及膜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表征方法和具有可控堆积密度的成膜特性。分别介绍了LB膜技术在检测传感器、界面纳米结构、化学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其气体传感器、仿生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 综述了Langmuir-Blodgett(LB)膜及膜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表征方法和具有可控堆积密度的成膜特性。分别介绍了LB膜技术在检测传感器、界面纳米结构、化学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其气体传感器、仿生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总结了LB膜技术的缺陷,并对膜制备材料与功能性溶剂毒性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膜 检测传感器 界面纳米结构 化学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LB膜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邢亚第 徐建华 +2 位作者 万中全 贾春阳 蒋亚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8,共3页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23mN/m的膜压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四苯基卟啉锌(ZnTPP)及四苯基卟啉镍(NiTPP)超薄膜。分析了CuTPP、ZnTPP及NiTPP的LB膜分别对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光谱变化,并通过薄膜对紫外-...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23mN/m的膜压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四苯基卟啉锌(ZnTPP)及四苯基卟啉镍(NiTPP)超薄膜。分析了CuTPP、ZnTPP及NiTPP的LB膜分别对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光谱变化,并通过薄膜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阐述了构建有机气体-金属卟啉色谱探测阵列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针对乙酸乙酯气体还是四氢呋喃气体,ZnTPP薄膜光谱变化最明显,CuTPP薄膜次之,而NiTPP薄膜几乎没有光谱变化。因此认为CuTPP和ZnTPP可作为色谱阵列单元识别乙酸乙酯气体和四氢呋喃气体(T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有机气体-金属卟啉色谱探测阵列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金属卟啉 lb技术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纳米LB膜的制备及其光刻性能研究
8
作者 曾国良 李铁生 +4 位作者 许文俭 张素华 王筠 赵娜 吴养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81-284,共4页
合成并表征了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HDA)和对叔丁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BPhMA)的共聚物p(HDA-BPhMA)s。当HDA含量较高时,共聚物可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稳定,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薄膜,并可以Y型膜的方式沉积在各种固体基片上,形成多层... 合成并表征了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HDA)和对叔丁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BPhMA)的共聚物p(HDA-BPhMA)s。当HDA含量较高时,共聚物可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稳定,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薄膜,并可以Y型膜的方式沉积在各种固体基片上,形成多层均匀的Langrnuir-Blodgett(LB)膜。这种LB膜被成功地应用于光刻,获得了分辨率为0.5μm的LB膜图形。以该图形为抗蚀层,可将图形进一步转移至金属薄膜上,得到分辨率较高的金属图形,在图形转移的过程中,这种LB膜显示出较高的抗蚀性,有望作为纳米抗蚀薄膜材料在亚微米刻蚀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膜 光刻 聚合物 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LB膜的气敏特性研究
9
作者 龙菁 徐建华 +3 位作者 邢亚第 罗静 阎岩 杨亚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64-1866,共3页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不同膜压条件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锌(ZnTPP)和四苯基卟啉铜(CuTPP)LB膜,分析了两种金属卟啉LB膜分别对吡啶、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变化,并通过LB膜对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响应的...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不同膜压条件下制备了四苯基卟啉锌(ZnTPP)和四苯基卟啉铜(CuTPP)LB膜,分析了两种金属卟啉LB膜分别对吡啶、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气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变化,并通过LB膜对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响应的变化,系统研究了两种金属卟啉LB膜的气敏特性,初步建立适合有机气体传感器敏感探测单元使用的材料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23mN/m的膜压条件下,金属卟啉的成膜效果最好,金属卟啉LB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响应最敏感,且发现分别通入3种不同气体后,CuTPPLB膜和ZnTPP LB膜的吸收光谱呈现不同的响应。所以CuTPP LB膜和ZnTPP LB膜相配合可作为色谱阵列单元用于识别吡啶、四氢呋喃和乙酸乙酯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卟啉 lb技术 超薄膜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S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APP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丛佳 杜其蓁 黄天娇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1,共3页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辅助农业科技档案事业的新发展。文章将基于移动位置的服务(简称LBS)应用到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中,分析以LBS为基础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APP的可行...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辅助农业科技档案事业的新发展。文章将基于移动位置的服务(简称LBS)应用到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中,分析以LBS为基础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APP的可行性与现有问题,提出整体架构与实现途径。希望借助新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开发农业科技档案利用的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 lbS 档案信息服务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服务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9
11
作者 唐科萍 许方恒 沈才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432-4436,共5页
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指移动终端利用各种定位技术获得当前位置信息,再通过无线通信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位置服务按照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基于... 基于位置的服务是指移动终端利用各种定位技术获得当前位置信息,再通过无线通信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的上下文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位置服务按照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类,然后分析了基于位置服务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定位、信息传输以及位置索引,接着总结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定位技术 索引技术 移动对象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生物化学量检测系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杰 王景田 韩泾鸿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一个新的检测系统,它既可对生物化学量进行测量,又可用于研究LB膜的结构和性质等。本文还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测量原理及测试结果。
关键词 SPR lb 生物化学量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份可控的钌螯合物功能单分子膜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夏 方堃 +2 位作者 邹纲 何平笙 吕卫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用作“表面离子”的钌螯合物Ru(dpphen)2+3与脂肪酸类成膜分子以1:2混合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混合单分子膜.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ctadecayltrichlorosilane,OTS)分子部分取代Ru(dpphen)2+3,得到功能分子组份可控的混合单分子膜.研究表明,OT... 用作“表面离子”的钌螯合物Ru(dpphen)2+3与脂肪酸类成膜分子以1:2混合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混合单分子膜.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ctadecayltrichlorosilane,OTS)分子部分取代Ru(dpphen)2+3,得到功能分子组份可控的混合单分子膜.研究表明,OTS分子在纯水表面上可以形成交联网状单分子膜结构,混入硬脂酸(SA)分子后,网状结构逐渐被破坏.SA含量增加,破坏的程度就增大,直至SA/OTS为3:1时,完全没有网状交联结构,形成可以用来沉积LB膜的均匀致密的单分子膜.表面离子Ru(dpphen)2+3与OTS和SA一起构成三组份混合单分子膜,OTS和Ru(dpphen)2+3为表面离子.单分子膜中混有Ru(dpphen)2+3分子,可以有效地阻止OTS的交联发生,同时Ru(dpphen)2+3/SA基团与OTS/SA基团是均匀共混的.改变Ru(dpphen)2+3/SA基团与OTS/SA基团的混合比,即可以做到Ru(dpphen)2+的组份精确可控,得到可用来沉积LB膜的均一、稳定的单分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螯合物 硬脂酸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 langmuir-blodgett(lb)膜 单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PbS复合超微粒的有序组装和光谱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成林 钟菊花 +2 位作者 李远光 刘百祥 张兆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dS/PbS复合超微粒,用LB膜技术进行有序组装。CdS/PbS复合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介于CdS和PbS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之间。CdS/PbS超微粒/硬脂酸LB膜具有层状结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dS/PbS复合超微粒,用LB膜技术进行有序组装。CdS/PbS复合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介于CdS和PbS超微粒的吸收光谱之间。CdS/PbS超微粒/硬脂酸LB膜具有层状结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生明显变化。CdS/PbS复合超微粒是以CdS为核心,PbS为壳层的表面包裹结构。在CdS比例较高和适当表面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粒 有序组装 光谱 半导体 硫化镉 硫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酚醇液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福 方晶 刘乐群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2期31-36,共6页
竹材酚醇液化是竹材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溶剂反应破坏竹材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高分子结构,使其分子链断裂,降解成带有反应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作胶黏剂、发泡材料和碳纤维等。文章分析了竹材液化原理、... 竹材酚醇液化是竹材综合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溶剂反应破坏竹材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高分子结构,使其分子链断裂,降解成带有反应活性的羟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作胶黏剂、发泡材料和碳纤维等。文章分析了竹材液化原理、酚醇液化技术,以及竹材酚醇液化产物的应用研究现状,认为该领域今后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关产品标准,实现竹材资源的高利用率和高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酚醇液化 液化原理 液化技术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和径向基函数的无线定位技术
16
作者 顾兆军 王忠鹏 刘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期255-258,共4页
为了满足航空旅客在航站楼内位置服务的需要,提出一种集合和加权径向基函数相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号弱的AP(Access Point)对定位的作用,降低旅客走动对定位的影响,弥补传统算法只采用信号强AP的不足,同时具有对AP... 为了满足航空旅客在航站楼内位置服务的需要,提出一种集合和加权径向基函数相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号弱的AP(Access Point)对定位的作用,降低旅客走动对定位的影响,弥补传统算法只采用信号强AP的不足,同时具有对AP突发故障不敏感的特点。实验表明在误差2 m内,该算法与现有的典型定位算法相比,能够大幅提高定位准确度,满足航站楼内位置服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位置服务 定位技术 集合 加权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的制备及其热旋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天宇 蔡长龙 +2 位作者 牛小玲 纪红芬 刘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并且得出了最佳的制膜条件。在溶液质量浓度为3mg/mL,表面压为55mN/m,拉膜方式为垂直提拉法,LB膜类型为Y型膜,拉膜速度为1mm/min时,得到了形貌致密均匀的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并且得出了最佳的制膜条件。在溶液质量浓度为3mg/mL,表面压为55mN/m,拉膜方式为垂直提拉法,LB膜类型为Y型膜,拉膜速度为1mm/min时,得到了形貌致密均匀的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旋光测试系统对制备的超薄膜进行研究,测试了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的热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具有良好的热旋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甾相液晶 超薄膜 lb技术 热旋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pH值对金属离子与磷脂酰甘油相互作用成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桥 刘志存 +3 位作者 张灵芝 赵锐 牛蓉芬 刘春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32-36,共5页
研究了加不等胆固醇、亚相pH值及加入成膜物质量等因素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这几个因素同时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影响单分子膜成膜质量的主次顺序及制备最佳PG单分子膜的条件。... 研究了加不等胆固醇、亚相pH值及加入成膜物质量等因素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这几个因素同时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影响单分子膜成膜质量的主次顺序及制备最佳PG单分子膜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双亲性分子PG成膜的最佳条件为:亚相为MgCl2,加入成膜物质的量为30μL,亚相的pH值为6.8,加入胆固醇的量为20μL;PG单分子成膜质量影响主次顺序为:PG量因素高度显著,亚相物质因素显著,亚相pH值因素不太显著,加Chol量因素最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甘油 胆固醇 PH值 lb膜技术 正交实验方法 极差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位置的萘衍生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组装膜中的螺旋结构与圆偏振发光
19
作者 孟妍 王秀凤 +1 位作者 张莉 刘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3-1259,共7页
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可在二维气/液界面上精确地控制分子之间的排列及堆积方式,构建有序超薄膜及纳米组装体.同时,界面这一不对称环境也可有效放大组装体的手性信息,实现超分子体系中的手性传递和手性放大.本文研究了萘环取代位... 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可在二维气/液界面上精确地控制分子之间的排列及堆积方式,构建有序超薄膜及纳米组装体.同时,界面这一不对称环境也可有效放大组装体的手性信息,实现超分子体系中的手性传递和手性放大.本文研究了萘环取代位置不同的两种手性两亲分子——N,N′-双十八烷基-α-萘-L-氨基-谷氨酸二酰胺(1NLG)和N,N′-双十八烷基-β-萘-L-氨基-谷氨酸二酰胺(2NLG)在气/液界面的铺展及组装行为,发现同分异构效应影响了两亲分子在界面的排列,1NLG组装形成了均一的纳米带状结构,而2NLG则形成了左手螺旋结构,并且2NLG薄膜表现出圆偏振发光(CPL)性质,其不对称因子(glum)比三维体相组装体(超分子凝胶)大23倍,表明界面促进了超分子手性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lb)膜 螺旋结构 超分子手性 圆偏振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的直接比色检测及其机理
20
作者 马保亮 范翊 +2 位作者 张立功 沈冰 李亚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带有甘露糖的聚双炔薄膜能够识别大肠杆菌并与它们结合 ,更重要的是结合可以导致聚双炔薄膜的颜色发生改变 ,这种颜色变化很容易用裸眼观察到并且可以通过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这种通过聚双炔薄膜对分子识别的直接检测方法不仅为该薄... 带有甘露糖的聚双炔薄膜能够识别大肠杆菌并与它们结合 ,更重要的是结合可以导致聚双炔薄膜的颜色发生改变 ,这种颜色变化很容易用裸眼观察到并且可以通过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这种通过聚双炔薄膜对分子识别的直接检测方法不仅为该薄膜在生物传感器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而且为诊断应用和筛选新的连接配体提供了可能。此外 ,为了理解颜色变化的机理 ,我们用共振喇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双炔的亲合变色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当由蓝到红的颜色变化发生时 ,聚合物骨架的侧链进行了重新排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识别 大肠杆菌 甘露糖 聚双炔薄膜 颜色变化 朗缪技术 生物传感器 直接比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