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色蓝在核酸分子上的Langmuir聚集吸附 被引量:8
1
作者 郜洪文 訾言勤 李玉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新技术研究核酸与多色蓝(PCB)探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核酸分子内双静电膜的形成与 Langmuir吸附的关联性.通过pH 7.24的介质核酸-PCB反应的光谱研究,测定了结合产物的物理化学参数:结合比IPCB:2DNA-PC... 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新技术研究核酸与多色蓝(PCB)探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核酸分子内双静电膜的形成与 Langmuir吸附的关联性.通过pH 7.24的介质核酸-PCB反应的光谱研究,测定了结合产物的物理化学参数:结合比IPCB:2DNA-PCB、IPCB:3RNA-PCB,平衡常数KDNA-PCB=5.42 X 104,KRNA-PCB=2.82 x 104,摩尔吸收系数ε(DNA-PCB,625nm)=5.65x103(mol-1·L)·cm-1,ε(RNA-PCB,625nm)=3.85x103(mol-1·L)·cm-1结果表明,RNA分子仅形成约60%双螺旋结构链,核酸双螺旋每一周期的负静电沟最大聚集10个PCB分子.该吸附反应用于核酸样品测定,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吸附 光谱修正 双静电膜 langmuir吸附 核酸 多色蓝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双探针测量Hall推力器羽流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白耀忠 王平阳 +2 位作者 康小录 于水淋 乔彩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应用Langmuir双探针测量了距离Hall推力器出口30~100cm的羽流特性。实验中真空舱压力保持在5×10^-4~2×10^-3Pa之间。实验证明,电子温度和数密度随着角度和轴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但羽流中远场的电子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基... 应用Langmuir双探针测量了距离Hall推力器出口30~100cm的羽流特性。实验中真空舱压力保持在5×10^-4~2×10^-3Pa之间。实验证明,电子温度和数密度随着角度和轴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但羽流中远场的电子温度变化幅度很小,基本稳定在0.455eV左右;电子数密度随着与轴向距离和中心轴夹角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可为高性能的Hall推力器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等离子体羽流的数值模拟提供输入条件和验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l推力器^+ langmuir双探针^+ 等离子体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波导狭缝天线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苏小保 邬钦崇 +2 位作者 万元熙 梁荣庆 隋毅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由环形波导腔环绕直径30cm、高50cm耐热玻璃圆筒真空室构成的新的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环形波导内侧开有多个用来激励产生等离子体的狭缝,相邻狭缝间的距离为半个波导波长。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工作气体对... 研制了一种由环形波导腔环绕直径30cm、高50cm耐热玻璃圆筒真空室构成的新的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环形波导内侧开有多个用来激励产生等离子体的狭缝,相邻狭缝间的距离为半个波导波长。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工作气体对氩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静电双探针测量结果表明,当气压在40-600Pa,功率在200-600W范围内时,电子温度可达0.8-3.0eV,离子密度最高达4.3×101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等离子体 环形波导 静电双探针 狭缝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r潘宁过程对表面波等离子体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坤 李建 +4 位作者 王世庆 郦文忠 柳建 徐灵飞 孙乃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潘宁过程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流、低频放电中的放电起始电压。关于射频放电,特别是表面波等离子体中的潘宁过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本文介绍了一种由Ro-box装置激发的SWP源,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此装置产生的表面波等离子体柱中的He-A... 潘宁过程可以有效地降低直流、低频放电中的放电起始电压。关于射频放电,特别是表面波等离子体中的潘宁过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本文介绍了一种由Ro-box装置激发的SWP源,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此装置产生的表面波等离子体柱中的He-Ar潘宁过程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配比的潘宁气体对于表面波等离子体柱特性有很大影响,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放电起始功率和放电维持功率,延长等离子体柱长度,提高等离子体密度等;在此过程中电子温度略降低。本研究为在表面波等离子体应用中获取合适的等离子体参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等离子体 潘宁效应 朗缪尔双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朗缪尔双探针诊断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参数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方园 陆文琪 林国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2,共4页
本文利用朗缪尔双探针对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双探针具有收集电流小的优点(小于离子饱和电流),可以避免探针在高密度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中被烧坏。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对测量曲线进行平滑,有效地克服了电弧离子镀等离子... 本文利用朗缪尔双探针对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双探针具有收集电流小的优点(小于离子饱和电流),可以避免探针在高密度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中被烧坏。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对测量曲线进行平滑,有效地克服了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放电所固有的强烈波动。探针端部设计能够避免由薄膜沉积造成的探针与支撑杆短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密度随着弧电流和气压的增加而增加,而电子温度随着弧电流和气压变化不明显。另外,使用双靶放电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高于单靶放电。这些结果提供了电弧离子镀等离子体的基本参数,对于材料涂层工艺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缪尔双探针 电弧离子镀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波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南 王珏 凌一鸣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螺旋波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密度的低温低气压等离子体。利用一种环绕于玻璃管或石英管外壁的射频天线与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右旋极化波的共振 ,可以非常有效地通过朗道吸收加热电子 ,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本文介绍了一种玻璃系统的螺旋波等离... 螺旋波等离子体是一种高密度的低温低气压等离子体。利用一种环绕于玻璃管或石英管外壁的射频天线与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右旋极化波的共振 ,可以非常有效地通过朗道吸收加热电子 ,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本文介绍了一种玻璃系统的螺旋波等离子体的发生装置 ,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利用朗廖尔双探针法初步研究了该螺旋波等离子体的特性。估计该等离子体中心区等离子体密度可超过 1× 1 0 12 c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波等离子体 高密度等离子体 朗廖尔双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4/CO_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与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和CO2纯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摩尔分数下,C2H4/CO2混合体系的DL-IA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C2H4摩尔分数越大,模型的相对偏差就越小;随着压力的增加,C2H4的吸附选择性减小,C2H4摩尔分数越大,C2H4的吸附选择性也减小。DL-IAST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CO2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推算出C2H4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langmuir模型(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活性碳微球分离H_2中少量CO_2 被引量:2
8
作者 岳巧红 邵晓红 曹达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0-1084,共5页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双Langmuir模型研究了用高比表面活性碳微球材料分离H2中少量CO2的行为.在实验中,用高精度的IGA-003重力吸附仪测定了温度为298、273和268K,压力在0-1.8MPa范围内CO2、H2及n(CO2)∶n(H2)=1∶9混合物在活性碳微球...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双Langmuir模型研究了用高比表面活性碳微球材料分离H2中少量CO2的行为.在实验中,用高精度的IGA-003重力吸附仪测定了温度为298、273和268K,压力在0-1.8MPa范围内CO2、H2及n(CO2)∶n(H2)=1∶9混合物在活性碳微球中的吸附等温线.比较不同吸附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双Langmuir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得较好;而且通过结合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不同的混合物体系(包括H2-CO2体系)的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性.利用该模型求解了不同温度下各组分的分吸附量,得到了CO2的吸附选择性;在268K和1.7MPa下,CO2的吸附选择性可达到73.4,表明活性碳微球是一种优秀的吸附H2中少量CO2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微球 氢气 二氧化碳 吸附选择性 langmu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夜蓝结合光谱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红艳 张胜义 郜洪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77-81,共5页
: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磷酸苷脱质子和碱基的质子化使双螺旋链构成双静电膜,带电荷的染料分子被双静电膜吸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本实验用微表面吸附-光谱修正技术(MSASC)研究了DNA与夜蓝(NB)染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B在DN... :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中,磷酸苷脱质子和碱基的质子化使双螺旋链构成双静电膜,带电荷的染料分子被双静电膜吸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本实验用微表面吸附-光谱修正技术(MSASC)研究了DNA与夜蓝(NB)染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B在DNA上的吸附聚集满足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夜蓝 吸收光谱 微表面吸附-光谱修正技术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和三链四苯酚基钴卟啉L-B膜结构的光谱表征
10
作者 张韫宏 陈衍珍 王永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62-266,共5页
讨论了双链和三链四苯酚基钴卟啉分子在气液界面π-A曲线,及转移石英或氟化钙基片上多层Langmuir-Blodgett(L-B)膜的UV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由卟琳环吸收的soret带和Q带的位移,分析了L-B膜中钴卟... 讨论了双链和三链四苯酚基钴卟啉分子在气液界面π-A曲线,及转移石英或氟化钙基片上多层Langmuir-Blodgett(L-B)膜的UV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由卟琳环吸收的soret带和Q带的位移,分析了L-B膜中钴卟琳分子的聚集状态;根据FTIR光谱对脂链构象敏感的CH_2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分析了脂链以全反式Zigzag构象形式存在,这是卟啉环J聚体诱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卟琳 langmuir-BLODGETT膜 UV吸收 FI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面积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的微波等离子体源
11
作者 苏小保 邬钦崇 万元熙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介绍了环形狭缝波导天线等离子体源的原理和结构。采用微波单探针测量了无等离子体情况下环形波导狭缝天线内的电场分布,利用Langmuir双探针测量了该源的氩等离子体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200~600W,运行气压为40~600Pa范围内... 介绍了环形狭缝波导天线等离子体源的原理和结构。采用微波单探针测量了无等离子体情况下环形波导狭缝天线内的电场分布,利用Langmuir双探针测量了该源的氩等离子体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200~600W,运行气压为40~600Pa范围内,电子温度可达0.5~3eV,离子密度最高达6×1010cm-3在气压为100Pa,等离子体的直径为16cm范围内,其不均匀性不超过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环形波导 探针 材料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N_2在炭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扩散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鹏 石耀琦 +1 位作者 马正飞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4-488,共5页
使用高精密质量吸附仪(IGA-100,HIDEN)测定了CH4和N2纯组分在炭分子筛上于298、313和328 K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了CH4和N2在炭分子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选择Double Langmuir模型(DL)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了... 使用高精密质量吸附仪(IGA-100,HIDEN)测定了CH4和N2纯组分在炭分子筛上于298、313和328 K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了CH4和N2在炭分子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选择Double Langmuir模型(DL)对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了模拟;选择Fick扩散模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的模拟。结果表明,DL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H4和N2在炭分子筛上的吸附,拟合相关系数都非常接近1,N2在该炭分子筛上的吸附量大于CH4的吸附量;通过Fick扩算模型计算得:2 4N CHD/D=7.26,N2在该炭分子筛上的扩散速率大于CH4,所以该炭分子筛可以实现固定床出口直接富集CH4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N2 炭分子筛 吸附等温线 扩散模型 double langmuir模型 double langmuir model(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洪宾 陈俊芳 +3 位作者 符斯列 郭超峰 李炜 黄孟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为了深刻理解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瞬态过程以及空间分布特性,首先利用光栅光谱仪对ECR氮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然后利用朗缪尔双探针测量了装置反应室内等离子体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放电气压对等离子... 为了深刻理解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瞬态过程以及空间分布特性,首先利用光栅光谱仪对ECR氮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然后利用朗缪尔双探针测量了装置反应室内等离子体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了放电气压对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ECR氮等离子体中主要发生的是碰撞激发、碰撞电离和碰撞离解等微观过程,且等离子体的主要成分是激发态的N2+;受磁场梯度影响的反应室上游区,等离子体分布不均匀,受等离子体密度梯度影响的下游区,等离子体则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对于特定的微波功率(PW=400 W),放电气压存在一个最佳值(P=0.07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等离子体 发射光谱 空间分布 朗缪尔双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铁铝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去除V(Ⅴ)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宇淋 张佩聪 +9 位作者 倪师军 黄艺 邱克辉 张文涛 李峻峰 张敏 邓小波 周敬修 高庆 满青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2-1627,共6页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碳酸根插层的镁铁铝三元类水滑石,结合XRD、SEM等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吸附时间、V(Ⅴ)初始浓度、污染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水滑石去除V(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Mg_(5.216)Fe_(1.456...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碳酸根插层的镁铁铝三元类水滑石,结合XRD、SEM等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吸附时间、V(Ⅴ)初始浓度、污染液初始p H值等因素对水滑石去除V(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Mg_(5.216)Fe_(1.456)Al_(1.400)(OH)_(16)(CO_3)_(1.424)·6.40H_2O(即MgFeAl-CO_3LDHs),片状晶体,片长50 nm^400 nm,片厚为15 nm^45 nm;1 g MgFeAl-CO_3LDHs对50m L浓度为45.15 mg/L的V(Ⅴ)污染液去除率为99.84%,且处理后V(Ⅴ)浓度为0.074 mg/L,远远低于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最低浓度限0.3 mg/L;对V(Ⅴ)的吸附在热力学上更符合Langmuir方程,计算得饱和吸附量为18.56 mg/g;MgFeAl-CO_3LDHs不适宜在强碱性环境下去除V(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铝三元类水滑石 V(Ⅴ) langmuir方程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膜制备过程中辉光等离子体的双探针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艳芬 郝忠秀 +3 位作者 温梦仙 乔晓东 刘保亭 赵庆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采用Langmuir双探针技术对氩气环境下射频磁控溅射铜薄膜过程中产生的辉光等离子体进行了实时诊断.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射频功率下,电子温度随气压的增大呈指数衰减的趋势变化;在一定的反应气压下,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射频功率的增大均... 采用Langmuir双探针技术对氩气环境下射频磁控溅射铜薄膜过程中产生的辉光等离子体进行了实时诊断.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射频功率下,电子温度随气压的增大呈指数衰减的趋势变化;在一定的反应气压下,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射频功率的增大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电子的运动速度数量级为106m/s,比离子的运动速度大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双探针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源辅助法制备TiN及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茂平 陈俊芳 +3 位作者 蒙高庆 向鹏飞 史磊 赖秀琼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9-64,共6页
采用TCP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沉积技术,在室温条件下的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氮化钛薄膜.运用X衍射技术对该薄膜进行表征.利用朗缪尔静电双探针诊断了蒸发镀膜装置反应室内等离子体密度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气压和功率对等... 采用TCP等离子体辅助电子束蒸发沉积技术,在室温条件下的玻璃基片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氮化钛薄膜.运用X衍射技术对该薄膜进行表征.利用朗缪尔静电双探针诊断了蒸发镀膜装置反应室内等离子体密度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气压和功率对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源源口等离子体密度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反应室内等离子体迅速扩散,密度变小且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顶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 朗缪尔双探针 电子束蒸发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高密度等离子体电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道儒 李炳辰 +1 位作者 张生俊 张亚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设计了一种玻璃管式封闭等离子体腔室,以高频开关电源为工作电源,高纯氩气(体积分数为99.999%)为工作气体,结合汤森放电理论,推导了等离子体密度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验结果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测试了不同压强,不同电极下的封闭式... 设计了一种玻璃管式封闭等离子体腔室,以高频开关电源为工作电源,高纯氩气(体积分数为99.999%)为工作气体,结合汤森放电理论,推导了等离子体密度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验结果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测试了不同压强,不同电极下的封闭式等离子体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纯金属热阴极材料钨为电极,工作电流为200 mA,管内气压为66 Pa(0.5 torr)的条件下,可将封闭式等离子体密度提高至1.1×10^(13)cm^(-3)。对封闭式等离子体密度与电流、腔室内气体压强及腔室电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得到了一种封闭腔体内获得接近电弧放电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密度 langmuir双探针 低气压封闭式等离子体 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板类型及极性对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影响
18
作者 詹泽红 郭颖 赵建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8-905,共8页
使用朗缪尔双探针诊断方法,研究了圆孔刻槽极板和极性电极(相位差Δφ=00和Δφ=1800)在不同条件下对13.56 MHz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影响。同时提到了点亮问题对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圆孔刻槽极板和极性电极均可避免... 使用朗缪尔双探针诊断方法,研究了圆孔刻槽极板和极性电极(相位差Δφ=00和Δφ=1800)在不同条件下对13.56 MHz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均匀性的影响。同时提到了点亮问题对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圆孔刻槽极板和极性电极均可避免点亮问题,提高等离子的均匀性。圆孔刻槽极板将电子密度的均匀性由85.6%提高到93.7%(功率为50W),由63.6%提高到84.6%(功率为300 W);反相位极性电极的电子密度的均匀性可达到90%以上(功率为50 W)和80%以上(功率为30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缪尔双探针 圆孔刻槽极板 极性电极 等离子体均匀性 点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