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天祥 朱子瑞 +2 位作者 赵雨菡 张森 赵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52-56,63,共6页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 传统粘度计大多为离线测量法,如落球法、毛细管法和旋转法等,需要将液体加入仪器内,不适合需要实时测量的工业应用场合。针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后相位角的异丙醇溶液粘度测量方法。应用无刷电机输出轴加装磁体带动容器中转动的转子,通过信号采集电路中的霍尔传感器,检测转子受到溶液阻力后与磁铁产生的相位角,从而实时计算出异丙醇溶液的粘度。通过搭建实验环境,采集实验数据,实现了对异丙醇溶液粘度的在线实时测量,可应用于3D打印件的后处理装置中,同时实现测量与搅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度测量 滞后相位角 异丙醇溶液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风速修正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南天 唐立鹏 戴千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21,共12页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pr ediction, NWP)风速修正方法大多基于纵向误差的幅值特性评估建模,忽视了NWP风速序列与历史风速序列间超前或延迟效应导致的横向误差对NWP风速修正的潜在影响。因此,提出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 目前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pr ediction, NWP)风速修正方法大多基于纵向误差的幅值特性评估建模,忽视了NWP风速序列与历史风速序列间超前或延迟效应导致的横向误差对NWP风速修正的潜在影响。因此,提出计及NWP风速横纵向误差的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recurrent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RDPG)风速修正模型。首先,基于加权欧式距离相似度确定各个NWP风速待修正点超前/滞后时序区间(lead/lag timing interval, LLTI)边界,构成强相关时序区间。然后,采用LLTI内统计特征代替该区间NWP原始气象特征,并基于沙普利可加性解释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归因理论,根据每个特征的边际贡献评估不同特征对模型输出的影响程度。最后,建立基于RDPG的NWP风速修正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超短期、短期预测的不同时间尺度下修正NWP风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横向误差 纵向误差 超前/滞后时序区间 循环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外逃决定因素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胜刚 乔海曙 +2 位作者 田冬炜 吴立源 杨丽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共6页
从分析与资本外逃相关的时间序列开始 ,依据现代动态计量学的理论方法 ,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RDL) ,得出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和短期变动的误差修正模型 (ECM )。结果表明 ... 从分析与资本外逃相关的时间序列开始 ,依据现代动态计量学的理论方法 ,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RDL) ,得出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和短期变动的误差修正模型 (ECM )。结果表明 :驱动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经济因素为财政赤字增加、政治金融风险和汇率高估 ,内外资差别待遇是产生资本外逃的重要制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资本外逃 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决定因素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空间计量方法应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良健 袁凤英 何琼峰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研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推动作用;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增长受到本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邻近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 本研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推动作用;各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增长受到本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邻近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共同影响;并且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比国内旅游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各省级行政区在旅游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和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空间滞后 空间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非圆磨削动态误差预测及补偿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静 沈南燕 +1 位作者 何永义 方明伦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8,共5页
对凸轮非圆磨削过程中伺服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定量计算了凸轮非圆磨削中数控系统的伺服滞后误差,并指出了数控系统的调整只能减小伺服滞后误差,不能消除伺服滞后误差。根据工件的实际测量结果,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凸轮非圆磨削... 对凸轮非圆磨削过程中伺服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定量计算了凸轮非圆磨削中数控系统的伺服滞后误差,并指出了数控系统的调整只能减小伺服滞后误差,不能消除伺服滞后误差。根据工件的实际测量结果,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凸轮非圆磨削过程的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补偿。通过实际磨削测量结果表明,采用RBF网络能较好地解决凸轮非圆磨削过程中的误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非圆磨削 跟踪误差 R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位移机构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辽远 宫毅超 刘玉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0-973,共4页
采用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控制刀具进行实时误差补偿的方法提高轴类零件加工精度。借助物理学分析并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压电陶瓷微进给系统的迟滞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针对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非线性特征,给出了对其控制电压进行校正... 采用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控制刀具进行实时误差补偿的方法提高轴类零件加工精度。借助物理学分析并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压电陶瓷微进给系统的迟滞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针对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非线性特征,给出了对其控制电压进行校正的方法。减小压电陶瓷的迟滞非线性误差,提高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控制精度,有助于实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高精度开环微位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微位移 压电陶瓷 迟滞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设定问题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季民河 武占云 姜磊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6期3-9,共7页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计量经济学和面板数据方法相结合,不仅同时考虑时空特征,而且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体系,成为当前计量经济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但其模型设定、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也更为复杂,实证研究中往往出现模型设定偏误等问题。因...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计量经济学和面板数据方法相结合,不仅同时考虑时空特征,而且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体系,成为当前计量经济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但其模型设定、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也更为复杂,实证研究中往往出现模型设定偏误等问题。因此,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前沿理论,重点探讨模型设定中的常见问题,包括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选择、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的选择以及模型拟合优度的选择与比较,为模型的应用和新模型的扩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滞后 空间误差 随机效应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频率测量的滞后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郝允志 周黔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2,共8页
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动态频率时会产生滞后误差,该误差与被测信号的频率变化率以及测量结果的更新间隔时间成正比。为了降低滞后误差,对3种常规的频率测量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测周法,提出了周期跟踪法,当测量信号周期的定时器计时值超... 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动态频率时会产生滞后误差,该误差与被测信号的频率变化率以及测量结果的更新间隔时间成正比。为了降低滞后误差,对3种常规的频率测量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改进测周法,提出了周期跟踪法,当测量信号周期的定时器计时值超过上一个信号周期时,将定时器计时值作为信号周期并实时更新测量结果,从而缩短测量结果的更新间隔时间以降低滞后误差;改进多周期同步法,提出了分步移动式多周期同步法,在信号边沿中断程序中记录信号周期,并根据最近的若干个信号周期记录来计算信号频率,将测量结果的更新周期由多个信号周期缩短为单个信号周期,滞后误差最多可降低约2/3;改进计数法,提出了分步移动式计数法,采用计数器对信号数进行连续计数,将用于统计信号数的计时时间的1/n设置为定时器中断周期,在定时器中断程序中读取并记录计数器数值,根据最新记录的n个计数器数值来计算信号频率,将测量结果的更新间隔时间缩短为计数法的1/n,滞后误差最多可降低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测量误差 滞后误差 周期跟踪法 分步移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间能源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孙庆刚 郭菊娥 师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7-143,共7页
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技术对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省际能源强度具有全域性空间依赖关系,并随距离的扩大而减弱,已呈现西北省份和东南省份两大局域性"空间俱乐部"式收敛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 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技术对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省际能源强度具有全域性空间依赖关系,并随距离的扩大而减弱,已呈现西北省份和东南省份两大局域性"空间俱乐部"式收敛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RM)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的对比分析发现,能源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溢出对能源强度的边际效应超过许多传统影响因素;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和开放度对能源强度变动依然具有较强解释力度,但边际效应有所下降。投资率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稳定且非常显著。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影响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结论,本文认为我国能源强度总目标分省份分解执行时,省份地理区位因素不可忽视。结论同时表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开放程度是未来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力,加快能源价格改革和技术创新速度也将促进能源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强度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空间回归模型在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筛选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秋兰 唐咸艳 +2 位作者 周红霞 李峤 仇小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基于模型是... 目的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基于模型是否考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两方面,根据模型拟合后的残差是否独立、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是否显著、信息准则量(AIC、SC)大小、R2大小、对数似然值大小等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的效果。结果实例分析显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AIC为41.65、R2为0.49,但残差不独立,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迟滞模型的AIC为18.6935、R2为0.64,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空间误差模型的AIC为22.0779、R2为0.62,稳健拉格朗日乘数不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AIC为14.9909、R2为0.62,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β系数、常数项、R2不同。结论全局空间回归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考虑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疾病空间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效果好。而且,局部空间回归模型体现了参数估计值的空间变异性,与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的平均估计值相比,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性 空间迟滞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回归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晖 杨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简要介绍了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及其估计与检验方法,应用南京市住宅小区均价数据运行特征价格模型,并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以及空间回归模型选择原则,选择空间滞后模型进行了... 简要介绍了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及其估计与检验方法,应用南京市住宅小区均价数据运行特征价格模型,并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以及空间回归模型选择原则,选择空间滞后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住宅小区均价的影响因素时,空间滞后模型比特征价格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回归分析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晓丽 夏成孝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运用协整理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修正误差模型对中国1952年~2009年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居民的消费有促进作用,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后还大于改革开放前。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修正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城市生产率吗?——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学兰 王海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视角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提升城市生产率,但这种... 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视角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提升城市生产率,但这种提升作用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为负,而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生产率的效果则不显著。此外,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水平等对城市生产率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以进出口总额为衡量标准的对外开放度对城市生产率存在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生产率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滞后随机前沿模型技术效率的估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44,共7页
首次在随机前沿模型中同时引入因变量间(或双边误差间)和技术效率间的空间相关性并构造了双重滞后随机前沿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JLMS方法得出参数和技术效率的估计。蒙特卡罗模拟表明:忽略技术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参数估计和技术... 首次在随机前沿模型中同时引入因变量间(或双边误差间)和技术效率间的空间相关性并构造了双重滞后随机前沿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JLMS方法得出参数和技术效率的估计。蒙特卡罗模拟表明:忽略技术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参数估计和技术效率的估计均表现欠佳。本研究能以较高的精度估计参数和技术效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估计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模型 技术效率 空间滞后 合成误差 极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小伺服系统动态滞后的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陶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5,56,共5页
高精度伺服系统的调节器必然包含积分调节 。
关键词 雷达 伺服系统 复合控制 动态滞后 误差截止 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滞后失误效应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锋 周晟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共4页
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决策及实施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如规划因条件改变又需重新调整、某一重大政策的引患难愈、城市建设中的反复拆建等问题。其出现和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受决策团体的认知、经济社会与科学技... 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公共政策决策及实施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如规划因条件改变又需重新调整、某一重大政策的引患难愈、城市建设中的反复拆建等问题。其出现和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受决策团体的认知、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建设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规律性现象,称之为"决策滞后失误效应"。籍此,从系统科学角度剖析了造成决策滞后失误效应的主客观影响根源,提出了决策失误效应的应对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政策 工程建设 决策滞后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孙晶 蒋伏心 《产经评论》 2013年第1期5-14,共10页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且逐年递增;保险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有益"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聚集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反时限特性在微机保护中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东霞 梁海宁 +1 位作者 苏毅 屠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3,共4页
介绍一种通用反时限特性在微机保护中的实现方法,反时限函数中的各参数不要求为固定值,可灵活整定,具有通用性。该方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将算式经过适当转换,采用特定的算法,使多项式计算的收敛速度很快,计算量小,耗时少,计算精度高,也... 介绍一种通用反时限特性在微机保护中的实现方法,反时限函数中的各参数不要求为固定值,可灵活整定,具有通用性。该方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将算式经过适当转换,采用特定的算法,使多项式计算的收敛速度很快,计算量小,耗时少,计算精度高,也不需额外的硬件资源(如用EEPROM存放表格数据)。文中还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即使运算中的多项式项数取得很少(如n=2或3),该算法的误差也非常小,完全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时限特性 微机保护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分布滞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焕新 牛鹏程 +2 位作者 龚亚运 邵善敏 苗恩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 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中温度敏感点选择及模型建立问题,提出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法结合选择温度敏感点,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补偿模型的方法。根据机床关键点温度和热误差的实验数据,分别建立热误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在一台Leaderway V-450型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热误差建模实验,测量主轴分别在2000、4000、6000 r/min下的热误差及温度,结果表明分布滞后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任一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低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综合任意两个转速下的实验数据建模时,分布滞后模型的稳健性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建立的预测模型在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中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分布滞后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动态经济计量建模过程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白雪梅 赵松山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动态经济计量建模的方法论是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首先根据经济理论提出理论模型 ,并在假设条件下确定可估模型 ;其次建立与数据生成过程(DataGeneratingProcess,或DGP)相一致的一般性模型 ,即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 动态经济计量建模的方法论是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首先根据经济理论提出理论模型 ,并在假设条件下确定可估模型 ;其次建立与数据生成过程(DataGeneratingProcess,或DGP)相一致的一般性模型 ,即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utoregressiveDistributedLag Model或ADLMs) ,ADLMs可转化为误差修正模型(ECM) ;然后通过估计理论和相应的假设检验逐步获得最终(特殊)模型。如果最终模型不止一个 ,则需要选择出节俭包容的模型并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P AD模型 ECM模型 经验模型 动态经济计量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