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处理对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嵬 薛小平 +3 位作者 葛磊 郑尧 邵宗平 金万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662,共6页
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LSCF复合氧化物的过程中,利用浓硝酸对LSCF的固态前驱体进行处理,实现前驱体低温自燃烧反应.以H_2O_2分解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研究固态前驱体水溶液的pH值和固态前驱体的... 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LSCF复合氧化物的过程中,利用浓硝酸对LSCF的固态前驱体进行处理,实现前驱体低温自燃烧反应.以H_2O_2分解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研究固态前驱体水溶液的pH值和固态前驱体的FT-IR结果,对其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自燃发生的原因.通过XRD考察了初级粉体经高温焙烧后产物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可以抑制LSCF晶粒生长,并且提高LSCF的双氧水催化性能,其中LSCF-40-900的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氧化物 la0.6sr0.4co0.2fe0.8o3-δ 硝酸处理 双氧水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的微观结构与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丹 朱满康 +2 位作者 侯育冬 汪浩 严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9-724,共6页
复合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_(1-y)Fe_yO_(3-δ)是一种适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采用柠檬酸螯合法合成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粉体,并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其粉体晶相... 复合钙钛矿氧化物La_(1-x)Sr_xCO_(1-y)Fe_yO_(3-δ)是一种适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采用柠檬酸螯合法合成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粉体,并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其粉体晶相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烧结体的SEM和交流阻抗分析,详细讨论了前驱体溶液pH值和烧结温度对烧结体显微结构和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pH=4、煅烧温度为900℃的粉体,1400℃下烧结2h获得的烧结体,具有最低的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6sr0.4co0.2fe0.8o3-δ 柠檬酸法 微观结构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6)M_(0.4)Fe_(0.8)Cr_(0.2)O_(3-δ)(M=Ca、Sr、Ba)的制备表征及电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2 位作者 高建峰 刘杏芹 孟广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32-1138,共7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了纳米尺寸的La0.6M0.4Fe0.8Cr0.2O3-δ(M=Ca、Sr、Ba)系列粉体.BET测试表明,合成粉体的比表面积>20m2·g-1;XRD结果显示,GNP法合成粉体在燃烧阶段物相已初步形成,La0.6Ca0.4Fe0.8Cr0.2O3-δ(LCFC)...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了纳米尺寸的La0.6M0.4Fe0.8Cr0.2O3-δ(M=Ca、Sr、Ba)系列粉体.BET测试表明,合成粉体的比表面积>20m2·g-1;XRD结果显示,GNP法合成粉体在燃烧阶段物相已初步形成,La0.6Ca0.4Fe0.8Cr0.2O3-δ(LCFC)初粉经850℃热处理2h即转变为简单立方钙钛矿结构的纯相产物,1100℃下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即达95%,La0,6Sr0.4Fe0.8Cr0.2O3-δ(LSFC)、La0.6Ba0.4Fe0.8Cr0.2O3-δ(LBFC)初粉为双相结构,两者在低温段的烧结活性较LCFC差,1300℃以上相对密度接近95%.四端子法电导测试表明,掺杂样品的电导率较LaFeO3高2个数量级以上,700℃以下三者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理;800℃下LCFC的电导率>50S·cm-1,预示其可能成为IT-SOFC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硝酸盐法 la0.6M0.4fe0.8Cr0.2o3(M=Ca、sr、Ba) 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阴极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金属离子比对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钙钛矿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静文 王琪 +1 位作者 陈亚中 崔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2-1117,共6页
文章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钙钛矿,采用低温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ydro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_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x... 文章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钙钛矿,采用低温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ydro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_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xygen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O_2-TP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表征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考察了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结果表明,当柠檬酸/金属离子摩尔比(citric acid to metal ions molar ratio,CMMR)为1.25时,所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XRD表征结果表明,CMMR为1.25或1.50时,形成的钙钛矿晶型更完整。H_2-TPR表征结果表明,CMMR为1.25时,催化剂中的Fe^(4+)和Co^(3+)的还原温度较低,还原性能好。XPS表征结果表明,CMMR为1.25时,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氧晶格氧之比最大。O_2-TPD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MMR增加,催化剂中可移动晶格氧量减小,脱附温度增加,非化学计量比显著减小。CMMR为1.25时,催化剂表面吸附氧较易活化,形成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la0.6sr0.4co0.2fe0.8o3-δ 钙钛矿 甲烷燃烧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La_(0.6)Sr_(0.4)Fe_(0.8)Co_(0.2)O_3的合成与电学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端平 徐庆 +2 位作者 陈文 王皓 袁润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出La0.6Sr0.4Fe0.8Co0.2O3超细粉体,探讨各因素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烧成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G/Mn+控制在2.0—3.0、热处理温度为750℃是最佳的合成条件,1200℃烧成样品具有最...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出La0.6Sr0.4Fe0.8Co0.2O3超细粉体,探讨各因素对产物的晶体结构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烧成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G/Mn+控制在2.0—3.0、热处理温度为750℃是最佳的合成条件,1200℃烧成样品具有最优良的电性能.在室温~900℃温度范围内,样品的电导率在600℃附近出现最大值,低温段的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制.与常规固相法相比,GNP法制备样品具有更好的烧结活性和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6sr0.4fe0.8co0.2o3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 甘氨酸-硝酸盐法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_(0.6)Sr_(0.4)Co_(0.2)Fe_(0.8)O_(3-δ)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洋 田冬 +3 位作者 丁岩芝 卢肖永 林彬 陈永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自蔓延燃烧法分别合成了Pr_(0.6)Sr_(0.4)Co_(0.2)Fe_(0.8)O_(3-δ)(PSCF)和Gd_(0.2)Ce_(0.8)O_(2-δ)(GDC)粉体,高温固相法合成La_(0.9)Sr_(0.1)Ga_(0.8)Mg_(0.2)O_(3-δ)(LSGM)电解质粉体。以LSGM为电解质,PSCF同时... 采用柠檬酸-硝酸盐自蔓延燃烧法分别合成了Pr_(0.6)Sr_(0.4)Co_(0.2)Fe_(0.8)O_(3-δ)(PSCF)和Gd_(0.2)Ce_(0.8)O_(2-δ)(GDC)粉体,高温固相法合成La_(0.9)Sr_(0.1)Ga_(0.8)Mg_(0.2)O_(3-δ)(LSGM)电解质粉体。以LSGM为电解质,PSCF同时作为阴极和阳极,GDC作为功能层材料,构建了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SCF│GDC│LSGM│GDC│PSCF。利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材料的成相以及相互间的化学稳定性,交流阻抗法记录界面极化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池的断面微结构,用自组装的测试系统评价电池输出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SCF粉体呈立方钙钛矿结构,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使用GDC功能层明显改善了氢气环境下PSCF与LSGM材料间的化学相容性以及电池的输出性能,800℃时,电极│电解质界面极化电阻从6.892?·cm^2下降到0.314?·cm^2;以加湿H_2(含体积分数3%的水蒸气)为燃料气,空气为氧化气时,单电池输出功率密度由269 m W/cm2增大至463 m W/cm^2。研究结果显示,PSCF是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良好的候选电极材料,GDC功能层对改善电池长期稳定性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还原可逆性 Pr0.6sr0.4co0.2fe0.8o3 GDC功能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_(1-x)Nd_x)_(0.6)Sr_(0.4)Co_(0.8)Fe_(0.2)O_(3-δ)体系双稀土阴极材料的氧化学扩散系数及电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波 丁铁柱 +4 位作者 潮洛蒙 尚涛 张磊 闫祯 李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Pr1-xNdx)0.6Sr0.4Co0.8Fe0.2O3-δ(x=0.2、0.4、0.6、0.8)钙钛矿氧化物系样品,采用XRD分析物相结构,采用XPS分析化学状态,用电导弛豫法研究了(Pr1-xNdx)0.6Sr0.4Co0.8Fe0.2O3-δ系样品的氧化学扩散性能。实验结...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Pr1-xNdx)0.6Sr0.4Co0.8Fe0.2O3-δ(x=0.2、0.4、0.6、0.8)钙钛矿氧化物系样品,采用XRD分析物相结构,采用XPS分析化学状态,用电导弛豫法研究了(Pr1-xNdx)0.6Sr0.4Co0.8Fe0.2O3-δ系样品的氧化学扩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r1-xNdx)0.6Sr0.4Co0.8Fe0.2O3-δ体系样品的氧化学扩散系数Dchem随温度的升高、N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电导率随氧分压的增大而增大;样品(Pr0.2Nd0.8)0.6Sr0.4Co0.8Fe0.2O3-δ氧扩散系数最大,在800℃时达到6.75×10-5cm2/s;样品(Pr0.2Nd0.8)0.6Sr0.4Co0.8Fe0.2O3-δ在600℃下氧分压为1.0×105Pa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1318.138S/cm,是比较理想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1-xNdx)0.6sr0.4co0.8fe0.2o3 氧化学扩散 钙钛矿氧化物 电导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空气电池介孔La_(0.6)Sr_(0.4)Co_(0.8)Fe_(0.2)O_3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亚威 李娟 +2 位作者 张哲鸣 吴正斌 谢淑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5-38,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模板浸渍法,分别制备了La_(0.6)Sr_(0.4)Co_(0.8)Fe_(0.2)O_3纳米粉末(LSCF)和具有介孔结构的La0.6Sr0.4-Co0.8Fe0.2O3(M-LSCF)粉末,采用比表面积测试及孔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 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模板浸渍法,分别制备了La_(0.6)Sr_(0.4)Co_(0.8)Fe_(0.2)O_3纳米粉末(LSCF)和具有介孔结构的La0.6Sr0.4-Co0.8Fe0.2O3(M-LSCF)粉末,采用比表面积测试及孔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的比表面积、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在锂空气电池中,测试比较了M-LSCF、LSCF和Super P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制备了M-LSCF材料,M-LSCF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2.15 m2/g,远高于LSCF的比表面积(20.17 m2/g)。基于M-LSCF材料的锂空气电池首次放电容量为5 753.33 m Ah/g,可稳定循环3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空气电池 溶胶-凝胶法 介孔材料 la0.6sr0.4co0.8fe0.2o3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隋新国 高文元 +1 位作者 孙俊才 刘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6-818,841,共4页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 使用硝酸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x=0.05、0.10、0.15、0.20)的粉料并研究了粉料的各种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800℃煅烧3h形成粉料具有六角晶系钙钛矿结构;Ca2+和Sr2+双掺杂取代La3+进入晶格后,随着Ca2+含量x增加,La_(0.7)Sr_(0.3-x)Ca_xCo_(0.8)Fe_(0.2)O_(3-δ)晶胞a轴方向缩短c轴方向拉长,晶胞体积减小;且1200℃烧结3h后所有样品电导率在降低。温度升高到490℃,掺杂样品的电导率出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晶格氧逸出导致电导率降低。当x=0.10和0.15时,阴极材料电导率在500~650℃范围内基本相等且高于700S/cm,并与Ce0.8Sm0.2O2热性能的表现一致,且两者阴极材料在650℃时,所组装单电池的输出功率明显大于350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la0.7sr0.3-xCaxCo0.8fe0.2o3 晶体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0.6Sr0.4CoO3-δ-Ce0.8Sm0.2O1.9复合阴极材料的性能
10
作者 简彬华 陶安文 +2 位作者 许雪娇 郑逸飞 张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1-415,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Pr0.6Sr0.4CoO3-δ—xCe0.8Sm0.2O1.9(PSCxSDC,10%≤x≤40%)复合阴极材料,研究PSCxSDC的电性能、电化学性能、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PSC、SDC之间的化学相容性良好。PSCxSDC复合阴极材料的电导率在600~800...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制备Pr0.6Sr0.4CoO3-δ—xCe0.8Sm0.2O1.9(PSCxSDC,10%≤x≤40%)复合阴极材料,研究PSCxSDC的电性能、电化学性能、热膨胀性能。结果表明:PSC、SDC之间的化学相容性良好。PSCxSDC复合阴极材料的电导率在600~800℃中温范围内均远高于100S/cm,PSCxSDC中SDC最佳复合量为30%,1000℃煅烧的PSC30%SDC复合阴极材料与电解质接触良好,在750℃测得的界面极化电阻为0.054Ω·cm^2。PSC与SDC复合适当降低了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PSC30%SDC的热膨胀系数为16.77×10^-6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0.6sr0.4coo3-Ce0.8Sm0.2o1.9 甘氨酸硝酸盐法 电导率 电化学性能 热膨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C浸渍LSCF纤维作为固体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岸杰 罗凌虹 +2 位作者 程亮 石纪军 曹希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7-1562,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均一稳定的LSCF纤维,经过800℃煅烧后形成了纯钙钛矿晶相,并将其构建SOFC阴极。为了减少阴极的极化阻抗,采用Ce0.9Gd0.1O1.95(GDC)浸渍纤维状La0.6Sr0.4Co0.2Fe0.8O3-δ(LSCF)阴极制备了LSCF-GDC复相阴极。通过SEM...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均一稳定的LSCF纤维,经过800℃煅烧后形成了纯钙钛矿晶相,并将其构建SOFC阴极。为了减少阴极的极化阻抗,采用Ce0.9Gd0.1O1.95(GDC)浸渍纤维状La0.6Sr0.4Co0.2Fe0.8O3-δ(LSCF)阴极制备了LSCF-GDC复相阴极。通过SEM和EDS能谱表征,LSCF-GDC复相阴极是由纤维网络状LSCF和纳米GDC晶粒构建而成的。采用对称阴极电池(LSCF+GDC║GDC║LSCF+GDC)测试表明,这种结构的复相阴极具有较低的阻抗和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GDC的浸渍量与复相阴极的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在空气气氛和750℃工作温度下,当GDC与LSCF质量比分别为0∶1、0.17∶1、0.38∶1、0.54∶1时,复相阴极的阻抗分别为0.68Ω·cm2、0.21Ω·cm2、0.09Ω·cm2、0.27Ω·cm2;GDC与LSCF的质量百分比为0.38∶1时,该复相阴极的阻抗最低,在工作温度分别为650℃、700℃和750℃下,其阻抗值分别为0.52Ω·cm2、0.21Ω·cm2和0.09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a0.6sr0.4co0.2fe0.8o3-δ 浸渍 纤维网络状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