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景观格局和潜在生产力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蓉 崔媛 +5 位作者 张勇 许建伟 岳海涛 吴凯婷 曾昊 武慧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基于Landsat冬季遥感影像,提取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计算草甸景观格局指数、根据水热条件估算高寒草甸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上述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 基于Landsat冬季遥感影像,提取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计算草甸景观格局指数、根据水热条件估算高寒草甸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上述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气候呈暖干化趋势,社会经济指标快速发展。整体来看,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面积从1995年1 058.73 km^(2)下降到2019年755.35 km^(2),草甸潜在NPP从96.1×10^(4) t/a下降到58.7×10^(4) t/a,这2个指标与区域平均气温、人口数量、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第三产业GDP和大家畜存栏量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分区域来看,草甸面积和潜在NPP的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这种异质性与气候暖干化的空间异质性高度重合。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景观呈破碎化趋势,破碎化程度与气温和社会经济指标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在气候暖干化和人为干扰强度增加的背景下,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正在经历明显的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高寒草甸 景观格局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暖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 Ni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与我国南方降雪异常关系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庆云 宣守丽 彭京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94,共10页
2007/2008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La Ni~↑na事件。本文根据NCAR/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La Nina气候背景下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及南亚上空南支槽强度与我国南方(25~35°N,110~125°E)多雪、少雪以及2008年... 2007/2008年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La Ni~↑na事件。本文根据NCAR/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La Nina气候背景下亚洲中高纬大气环流及南亚上空南支槽强度与我国南方(25~35°N,110~125°E)多雪、少雪以及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关系。分析指出,La Ni~↑na气候背景下,500 hPa高度场亚洲高纬位势高度偏高易出现阻塞型,当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度、位置比鄂霍次克阻塞高压偏强、偏北时,入侵我国南方的偏北气流主要来自乌拉尔山地区,南方偏冷(距平达-4.0℃)多雪;当鄂霍次克阻塞高压强度、位置比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偏北,入侵我国南方的偏北气流主要来自鄂霍次克海地区,南方偏暖(距平达1.0℃)少雪。2008年1月500 hPa高度上亚洲高纬乌拉尔山阻高偏北、强度偏强(正距平中心值达120 gpm),入侵我国南方的2支偏北气流都来自乌拉尔山地区,南方出现了低温(温度距平达-4.0℃)雨雪冰冻天气;分析指出,200 hPa高度场南亚地区南支槽的强弱对我国南方降雪多寡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Ni~↑na事件南方多雪 阻塞高压 西风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苏尼特右旗吉布胡楞土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凤宪 白新会 +2 位作者 万乐 关庆彬 李鹏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9-440,共12页
在华北板块北缘白乃庙岛弧岩浆活动带中发现了一套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500.8±2.4)Ma,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主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该岩体富硅... 在华北板块北缘白乃庙岛弧岩浆活动带中发现了一套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500.8±2.4)Ma,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主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该岩体富硅、铝(w(SiO2)=72.50%~74.11%;w(Al2O3)=14.73%~16.43%),贫铁、镁、钙(w(TFeO)=0.67%~1.14%;w(MgO)=0.09%;w(CaO)=0.30%~0.61%),为高分异花岗岩(分异指数DI=91.99~93.20);铝饱和指数均大于1.1,发育富铝矿物石榴石和白云母,为过铝质花岗岩,但并非S型花岗岩;综合认为该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是一套富铝、贫铁镁钙的高分异钙碱性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方面: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并且部分岩石样品的Nb、Ta含量较高,暗示该岩体是分异岩浆与流体作用的产物。该岩体可为Nb、Ta等稀有金属成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 高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La-m幂法则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连翔 楚宝仓 +1 位作者 付庆山 任学志 《河北林果研究》 1997年第1期78-82,共5页
通过对22种生物种群资料La-m关系的研究,提出一个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La-m幂法则模型(La=θmδ),并对模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根据种群聚集临界密度(m0=θ1/(1-δ)),可对空间格局连续统作出定量... 通过对22种生物种群资料La-m关系的研究,提出一个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La-m幂法则模型(La=θmδ),并对模型参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根据种群聚集临界密度(m0=θ1/(1-δ)),可对空间格局连续统作出定量描述,按参数δ可将生物种群划分为“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聚集度密度制约型”和“聚集度非密度制约型”3种类型。与Taylor模型和Iwao模型相比,La-m幂法则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种群空间格局的本质特征,充分显示出它的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 种群聚集 临界密度 种群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 被引量:138
5
作者 李晖 易娜 +3 位作者 姚文璟 王思琪 李志英 杨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928-5936,共9页
通过构建不同水平的景观安全格局,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相应对策。香格里拉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提到日程。选择研究区内的5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选择地表景观... 通过构建不同水平的景观安全格局,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相应对策。香格里拉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提到日程。选择研究区内的5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为"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选择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因子及相应的阻力因子系数进行分析。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建立了地表景观类型、坡度两个单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叠加方法构建了两个因子的最小累积阻力面。根据最小累积阻力阈值,建立了"源"间生态廊道及"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确定了关键的战略点,最终完成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81%、44.1%和80.3%。为制定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生态用地规划 生态安全 香格里拉县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关的两类海温异常型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爱兰 郑彬 +2 位作者 谷德军 李春晖 梁建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9-1201,共13页
利用1961—2005年广东省8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多要素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广东跨季节持续性干旱事件(下称广东干旱)与海温外强迫之间的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与广东干旱相关的海温... 利用1961—2005年广东省86个常规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ERSST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多要素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广东跨季节持续性干旱事件(下称广东干旱)与海温外强迫之间的关系及其物理过程。结果表明,与广东干旱相关的海温异常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型(即La Ni^na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两种类型。约在1975年之前,广东干旱基本上属于LaNi^na型;在1975年之后,除了La Ni^na型外,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干旱出现概率明显增加。可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广东干旱成因更复杂。近几年来广东干旱频繁发生,与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出现概率增加有关。La Ni^na型、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与广东干旱之间都存在物理上的联系,不同的海温异常型对广东干旱影响的物理过程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海温异常型对不同季节的影响过程也有所不同,然而所有物理过程最终都是通过改变和削弱降水所需的动力条件或水汽条件,从而造成局地干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持续性干旱事件 laNi^na型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的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加龙 胥辉 +1 位作者 岳彩荣 袁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49,65,共5页
根据香格里拉县的区域特点,确定了香格里拉县的森林景观分类系统。通过对1989、1999年和2009年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和验证,得到森林景观格局图。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0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景观格局的Kapp... 根据香格里拉县的区域特点,确定了香格里拉县的森林景观分类系统。通过对1989、1999年和2009年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和验证,得到森林景观格局图。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0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景观格局的Kappa指数为0.783 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再利用该模型对香格里拉县201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9—2019年香格里拉县景观类型变化明显,高山草甸、农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小速度有所减缓,主要转换为建筑用地、其他乔木、落叶松、栎类;云冷杉、高山松、栎类、云南松、落叶松、其他乔木、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建筑用地、水域面积持续增大,前4类优势树种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24%、0.18%、0.46%、0.07%。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过度放牧的管制和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从而更好的保护香格里拉县森林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模型 元胞自动机 森林景观格局 预测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县种子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瑞年 杜凡 +2 位作者 李云琴 杜小浪 张桥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13-18,共6页
对香格里拉县境内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统计所建立的该区植物数据库,建立数字 DEM高程模型并结合物种海拔分布特征,分析香格里拉县种子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876属3794种;科、... 对香格里拉县境内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统计所建立的该区植物数据库,建立数字 DEM高程模型并结合物种海拔分布特征,分析香格里拉县种子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876属3794种;科、属、种的丰富度和种的密度随海拔上升均呈现单峰格局,且丰富度和密度的海拔梯度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科和属的丰富度和物种密度最大值的位置偏向于低海拔区域(海拔1900~2200 m),种的最大值则出现在中海拔区域(海拔3100~3400 m);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并受到“中间膨胀效应”的影响;种子植物属中北温带成分,且是香格里拉县的主要区系类型,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而热带属比例则下降,约在海拔1750 m 处出现区系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物种丰富度 海拔梯度格局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海气异常关系的主振荡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章基嘉 丁锋 王盘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12期1-9,共9页
简要介绍了主振荡型(POP)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用它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得到的主振荡型 P_1、P_2及其周期 T,描述了 El Nino 与 La Nina 事件交替出现的时空特征.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区域月平均海温与风场的伴随相关型(ACP),得到了... 简要介绍了主振荡型(POP)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用它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得到的主振荡型 P_1、P_2及其周期 T,描述了 El Nino 与 La Nina 事件交替出现的时空特征.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区域月平均海温与风场的伴随相关型(ACP),得到了与 El Nino 事件相关的、物理意义清楚的环流异常图像.而对东亚夏季降水、气温的 ACP 分析给出了 El Nino 事件与我国夏季长期天气异常联系的接近实际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关系 大尺度 振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耀军 常明山 +2 位作者 李德伟 黄华艳 邹东霞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研究该虫在桉树林内的空间分布格局,2011年6月在广西北海对桉树无性系DH201-2上的虫瘿和成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等...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研究该虫在桉树林内的空间分布格局,2011年6月在广西北海对桉树无性系DH201-2上的虫瘿和成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应用扩散系数等7种指标对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桉树林中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叶脉、叶柄、茎上的虫瘿和成虫的聚集原因是依靠环境因素决定的,柄脉上虫瘿的聚集主要是其本身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在此基础上,建立该虫林间理论抽样数公式,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以及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虫瘿 成虫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主振荡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安民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1-69,共9页
用主振荡型分析方法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传播型和驻波型的几种典型模态,指出ElNino/LaNina现象与这几种典型模态的组合有关,最显著的两个典型模态周期分别为准4a和准2a,周期相近的振荡还具有... 用主振荡型分析方法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传播型和驻波型的几种典型模态,指出ElNino/LaNina现象与这几种典型模态的组合有关,最显著的两个典型模态周期分别为准4a和准2a,周期相近的振荡还具有不同的空间型态,热带印度洋与太平洋4个Nino海区SSTA呈同位相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大洋中部,且峰值时间稍滞后于太平洋,大西洋情况类似,但SSTA强度较弱,峰值时间滞后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时指出不应仅以某单一模态解释、模拟或预测ElNino/LaNina现象的时空演变,而应强调多模态相互作用,叠加、‘锁相’是造成事件循环的重要原因。ElNino/LaNina现象除以振荡传播为主要特征外,局地振荡也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振荡型 ElNino/laNina 海表温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模式算法研究——类Apriori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秀娟 李原 《现代情报》 2003年第12期142-143,146,共3页
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 ,对序列模式挖掘的规则类Apriori算法的思想对性能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序列模式 关联规则 类Apriori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班牙殖民体系下的维甘城市街道格局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冲 严巍 +1 位作者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弗德乔 布野修司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网格状的街道肌理似乎一直是殖民城市的代名词,但由于殖民国家及植入的规划理念不同,其城市形态千差万别。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深入解读东南亚殖民国家的城市和建筑问题,通过对菲律宾维甘的田野调查以及历史地图、档案的... 网格状的街道肌理似乎一直是殖民城市的代名词,但由于殖民国家及植入的规划理念不同,其城市形态千差万别。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深入解读东南亚殖民国家的城市和建筑问题,通过对菲律宾维甘的田野调查以及历史地图、档案的分析,量化并揭示维甘城市街道格局的特性,构建维甘城市的规划模型。维甘的城市规划没有依照印地亚斯法规,反映出在殖民帝国强大的规划力作用背景下,多元的文化力才是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殖民城市 印地亚斯法 网格城市 街道格局 石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14
作者 崔茂常 吴玲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8,共10页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 为研究在厄尔尼诺现象演变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的性态特征,该文再次应用拓展伴随模态分析于简易海洋同化数据(SODA data).结果表明: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海洋与大气具有明显不同的性态,气候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异,但是的确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带太平洋海洋变异;原因在于大气是底部界面受热而海洋是顶部界面受热,从而导致前者具有较后者强烈得多的斜压不稳定性和能够覆盖大部分热带太平洋的赤道辐合带; 再次证实了正是直接来自中纬度海域的西风爆发和海面风辐聚导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水的东向移动和经向辐聚造就了厄尔尼诺所特有的增温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形成机理 拓展伴随模态分析 简易海洋同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风应力距平场的主振荡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鹏 吴洪宝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利用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NSO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得到纬向、经向风应... 利用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NSO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得到纬向、经向风应力传播型与ENSO振荡的耦合关系。同时指出,对E lN ino/La N 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模态的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 l N ino/La N ina的影响也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应力异常 主振荡型 El Nino/la N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高山峡谷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继亚 王金亮 高帆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2期29-40,共12页
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典型区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1974—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17年间,研究区耕地、灌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都有增加,林地和水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设用地变化幅... 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典型区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1974—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4—2017年间,研究区耕地、灌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都有增加,林地和水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建设用地变化幅度是最大的,林地变化幅度是最小的,1999—2003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是最剧烈的,2013—2017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是最小的;1974—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状况转变情况为“中度预警—轻度预警—安全—较安全”;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趋势拟合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增长趋势;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为南部、海拔较低的五境乡、上江乡、金江镇、虎跳峡镇、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等区域较高,北部海拔较高的东旺乡、尼西乡、格咱乡等区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PSR模型 DPSIR模型 香格里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α──m模型在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与抽样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7
作者 兰星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6,共6页
根据随机分布中方差(v)与均值(m)相等的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种群聚集度指标,即Lα指标。Lα不仅可用来判断昆虫的空间分布型,而且在许多情况下,Lα与m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Lα──m模型(Lα=θ+η... 根据随机分布中方差(v)与均值(m)相等的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种群聚集度指标,即Lα指标。Lα不仅可用来判断昆虫的空间分布型,而且在许多情况下,Lα与m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Lα──m模型(Lα=θ+ηm)。当Lα──m线性相关显著时,θ和η的不同组合型式就揭示了种群不同的空间分布型的信息,同时可将θ和η的估计值具体地应用于抽样调查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种群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建华 莫志刚 袁丽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利用香格里拉市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斑块数量(PN)、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平均大小(MPS)、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分离度(F)、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等8个景观指标,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 利用香格里拉市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斑块数量(PN)、斑块类型面积(CA)、斑块平均大小(MPS)、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分离度(F)、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等8个景观指标,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软件,从斑块特征、异质性以及多样性3个方面对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类型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斑块内部连通性较强;各林地景观类型分布不均,以针叶林景观为主,存在比较明显的异质性;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大,非林地景观破碎化严重。提出合理编制林地利用方案、不断提高林地景观格局稳定性,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控制林地破碎化程度,加快建设“智慧林业”步伐、高效管理林地资源,抓住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优化林地景观格局,结合林地适用类别,科学合理规划林地功能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景观格局 分析 斑块特征 优化策略 香格里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19
作者 王丽红 李建华 许彦红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60-67,共8页
以香格里拉市2014年和2017年林地变更数据为基础,选取斑块密度(PD)、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类型面积(CA)、分离度(F)、斑块平均大小(MPS)、斑块数量(PN)、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等8个景观指标,采用景观格局分析... 以香格里拉市2014年和2017年林地变更数据为基础,选取斑块密度(PD)、景观百分比(PLAND)、斑块类型面积(CA)、分离度(F)、斑块平均大小(MPS)、斑块数量(PN)、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等8个景观指标,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异质性以及斑块特征3个方面分析了2个时期的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7年,香格里拉市林地景观的优势景观基本保持不变,均由针叶林、灌木林、阔叶林这3类斑块组成,其中,针叶林占绝对优势;林地景观格局表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变化的特征,各景观类型斑块的数量有增有减;竹林景观和未成林造林地景观的分离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7年林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与香农均匀度指数均低于2014年。香格里拉市林地发生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景观格局 动态分析 变化原因 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