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LCA的甲烷泄漏下LNG动力船舶碳足迹研究
1
作者 蔡薇 李东阳 +1 位作者 钱军 曾青松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为了更全面地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型进行碳足迹研究,提出一种船舶混合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HLCA),对千箱级LNG动力船舶建造和营运阶段进行碳排放分析。对甲烷泄漏率、船舶运载能力、主机型号三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 为了更全面地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型进行碳足迹研究,提出一种船舶混合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HLCA),对千箱级LNG动力船舶建造和营运阶段进行碳排放分析。对甲烷泄漏率、船舶运载能力、主机型号三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甲烷泄漏率和主机选型是影响LNG动力船舶减碳潜力的关键因素,泄漏率超过2.5%时,LNG动力船舶减碳优势不在,可配备高效率主机以减少甲烷泄漏达到减碳目的;船舶运载能力是影响LNG动力船舶减碳潜力的重要因素,运载能力越高,LNG动力船舶在系统功能单位下的碳排放水平越优异,未来LNG船舶亦可从提升运载能力方面入手提升减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全生命周期评估 碳排放 液化天然气动力江海直达船 甲烷泄漏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工质对LNG冷能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荧光 蔡东旭 +5 位作者 梁勇 张帅 冷绪林 陈伟 龚文政 胡大鹏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8,135,共11页
朗肯循环可将液化天然气(LNG)冷量[火用]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有效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将LNG冷能发电系统内最低压力设置为高于常压,探究了循环工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7种常用工质作为备选,以系统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函数,... 朗肯循环可将液化天然气(LNG)冷量[火用]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有效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将LNG冷能发电系统内最低压力设置为高于常压,探究了循环工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7种常用工质作为备选,以系统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函数,在相同工况下对单级联合循环(CC)、串联联合循环(CCC)和并联联合循环(PCC)3种常见的LNG冷能发电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了选择不同工质时系统性能的差异及其原因,探究了有无直接膨胀过程对工质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CC、CCC和PCC系统的最优工质分别为CH_(2)F_(2)、C_(2)H_(6)+C_(3)H_(8)和C_(2)H_(4)+C_(3)H_(8)。选择最优工质情况下,CCC系统通过对LNG冷能的有效分段利用,减少了系统内的不可逆[火用]损失,所以性能相对最优,其热效率相比CC和PCC系统分别提升了54.8%和35.4%,且所需换热面积并未显著增加。有无直接膨胀不影响系统内工质选择,但无直接膨胀会导致最大系统净输出功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冷能发电 遗传算法优化 朗肯循环 工质选择 系统性能对比 直接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动力船液舱晃荡耦合作用下运动响应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济 刘在良 +2 位作者 何海华 林艳 邵汉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由于LNG动力船大量装载液化天然气,其液货装载罐体积庞大且液货装载重量巨大,其由于液货罐内的液化货物对于船体运动与水动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针对1艘具有C型液货罐的LNG动力船,基于势流理论,使用三维方法开展了水动力计算研究,对... 由于LNG动力船大量装载液化天然气,其液货装载罐体积庞大且液货装载重量巨大,其由于液货罐内的液化货物对于船体运动与水动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针对1艘具有C型液货罐的LNG动力船,基于势流理论,使用三维方法开展了水动力计算研究,对船体运动做计算预报,对比分析了晃荡对于船体运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晃荡 运动与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三级串联多股流LNG冷能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4
作者 蔡东旭 王荧光 +1 位作者 刘豪爽 胡大鹏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32,共11页
针对常见的三级串联朗肯循环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发电系统未能有效地利用工质冷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三级串联多股流联合循环(MS-3CC)系统。通过加入多股流换热器,该系统多级利用了LNG和系统内循环工质冷量,有效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 针对常见的三级串联朗肯循环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发电系统未能有效地利用工质冷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三级串联多股流联合循环(MS-3CC)系统。通过加入多股流换热器,该系统多级利用了LNG和系统内循环工质冷量,有效降低了系统复杂程度,提升了系统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计算,当天然气(NG)排气压力为5.5 MPa、系统内各级循环工质均选取丙烷时,MS-3CC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为6027 kW,相比三级串并联合循环(P-3CC)系统和单级联合循环(SCC)系统分别提高了5.4%和80.3%,而其年净收益则分别提高了16.9%和68.0%。比较了64种工质组合,发现采用CH_(2)F_(2)+CH_(2)F_(2)+C_(3)H_(8)时MS-3CC系统的净输出功最高。MS-3CC系统的提出为实际工业中更为有效地多级利用LNG冷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冷能发电 三级朗肯循环 多股流换热 经济性分析 工质选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LNG双燃料动力PCTC船真空双壁管应力计算分析
5
作者 程凯强 王建功 +1 位作者 薛洲标 郭健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5,共5页
由于LNG双燃料动力PCTC船真空双壁管路其输送介质LNG的特殊性,在船舶燃料加注和日用过程中,需要承受-196℃~50℃的温度变化及10 bar以上的压力。此外,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变形和船舶加速度也会对真空双壁管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真空双... 由于LNG双燃料动力PCTC船真空双壁管路其输送介质LNG的特殊性,在船舶燃料加注和日用过程中,需要承受-196℃~50℃的温度变化及10 bar以上的压力。此外,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船体变形和船舶加速度也会对真空双壁管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真空双壁管以上特点,基于START-Prof应力计算软件,分析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结合不同工况,进行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及偶然应力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双壁管的一次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偶然载荷工况,由含有介质的管路重量和设计压力产生的持续载荷及船舶加速度产生的偶然载荷共同作用;真空双壁管的二次应力最大值出现在位移载荷工况,由最大设计温度变化为最小设计温度所产生的位移载荷和船体中拱变形和船体中垂变形所产生的位移载荷共同作用。研究提出的应力计算方法对实船的双壁管应力计算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双燃料动力PCTC船 真空双壁管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动力船燃料冷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博洋 张运秋 +1 位作者 邱力强 李迪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1,120,共5页
将中东至国内航线上的以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为动力的超大型油船(Very Large Crude Carrier,VLCC)作为母型船,介绍为其设计的LNG供气系统及利用LNG冷能的必要性,证明LNG冷能应用于船舶冷库和空调的富余量非常大。设计... 将中东至国内航线上的以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为动力的超大型油船(Very Large Crude Carrier,VLCC)作为母型船,介绍为其设计的LNG供气系统及利用LNG冷能的必要性,证明LNG冷能应用于船舶冷库和空调的富余量非常大。设计出LNG冷能利用系统图,论证并选择合适的传热介质,提出控制方案和应急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冷能利用装置后,每年可从中获得较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船舶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lng动力船 lng燃料 lng冷能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动力船舶储罐稳压过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超 吴桂涛 杜太利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0,52,共5页
为研究LNG动力船舶储罐的稳压供液过程,首先对整个增压及稳压过程中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增压及稳压过程中储罐内压力和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随后,对比分析环境温度、初始液位以及不同供液率对增压速度的影响。最后,... 为研究LNG动力船舶储罐的稳压供液过程,首先对整个增压及稳压过程中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增压及稳压过程中储罐内压力和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随后,对比分析环境温度、初始液位以及不同供液率对增压速度的影响。最后,分析连续稳压过程中增压速度加快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lng动力 稳压系统 压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CC船LNG燃料供给系统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博洋 邱力强 +1 位作者 田东方 于成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8-71,共4页
选取中东至国内航线上的VLCC船作为母型船,并以LNG为动力燃料,给出母型船选择的理由、LNG加注时机方案、燃料消耗换算方法、储罐3D图布置方案、选型及结构设计计算。然后对船舶的燃料供给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阐述储罐BOG的处理方案和PBU... 选取中东至国内航线上的VLCC船作为母型船,并以LNG为动力燃料,给出母型船选择的理由、LNG加注时机方案、燃料消耗换算方法、储罐3D图布置方案、选型及结构设计计算。然后对船舶的燃料供给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阐述储罐BOG的处理方案和PBU的控制原理,对机舱内的供气管线和供气室的LNG泄漏提出通风措施以及加注站的泄漏保护措施。本研究对未来超大型LNG动力船开发与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动力船 VLCC lng燃料 供气系统 开发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动力船冷能和余热发电系统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胡选哲 孙文哲 +2 位作者 顾骁勇 侯龙 冯梦娇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3,共5页
提出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来回收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 Gas,LNG)动力船上的LNG冷能和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以4 800 kW的双燃料拖船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并对循环工质和热交换器端部温差进行... 提出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来回收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 Gas,LNG)动力船上的LNG冷能和烟气余热的发电系统。以4 800 kW的双燃料拖船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并对循环工质和热交换器端部温差进行优化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膨胀机人口温度下,热交换器端部温差为90℃时,乙烷工质系统在膨胀机入口的压力为15 MPa时有最优的发电功率值;双机系统最大发电功率达157 kW,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一个150 kW的主柴油机发电机组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 冷能 ASPEN PLUS 发电功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LNG冷能利用的船用海水淡化装置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荣 张运秋 张金男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4,80,共5页
考虑到LNG动力船有大量的LNG冷能可以利用,以VLCC为研究对象,选取间接冷冻法设计LNG冷能利用的船舶海水淡化系统,依据系统工作原理,设计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对核心设备结晶器的筒体、结晶管、刮刀及转轴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对筒体和... 考虑到LNG动力船有大量的LNG冷能可以利用,以VLCC为研究对象,选取间接冷冻法设计LNG冷能利用的船舶海水淡化系统,依据系统工作原理,设计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对核心设备结晶器的筒体、结晶管、刮刀及转轴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对筒体和转轴的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在许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动力船 lng冷能 海水淡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汽油机改LNG发动机动力性下降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靖 马慧超 +2 位作者 王毅 张思远 李克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9,共7页
针对直接将汽油机改为LNG发动机导致的动力性下降问题,通过GT-Power与试验标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因素法的高速LNG发动机配气相位优化方法:在降低泵气损失、减少缸内废气、提高充气效率的前提下,减小气门重叠角;针对优化后... 针对直接将汽油机改为LNG发动机导致的动力性下降问题,通过GT-Power与试验标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因素法的高速LNG发动机配气相位优化方法:在降低泵气损失、减少缸内废气、提高充气效率的前提下,减小气门重叠角;针对优化后的配气相位,优化设计凸轮型线;同时根据LNG燃烧特性,在控制最高燃烧温度和压力的前提下,适当将点火提前角增大,合理组织燃烧,使燃烧更加及时完全,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凸轮型线满足配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要求,高速LNG发动机最大功率较之优化前提高约7.9%,最低燃料消耗率降低约5.8%,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LNG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发动机 动力性 配气相位 单因素法 点火提前角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理论视野下中国LNG动力船舶扶持政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章强 陈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5,共8页
低碳环保已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扶持LNG动力船舶(1)发展也已成为我国航运业的基本共识。在我国LNG动力船舶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政策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主体之间在各阶段的互动状况也各有不同。政策网络理论是分... 低碳环保已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扶持LNG动力船舶(1)发展也已成为我国航运业的基本共识。在我国LNG动力船舶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政策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主体之间在各阶段的互动状况也各有不同。政策网络理论是分析各政策主体为推动LNG动力船舶在我国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政策主体间互动状况的有力工具,通过研究可以看到:政策网络环境对网络整体互动结构和网络参与者行为有着直接的型塑作用,垂直的行政科层体制已不再是推动LNG动力船舶政策过程的唯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动力船舶 扶持政策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冷能在IGCC电站中的梯级利用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慧峰 梁法光 危师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论述了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的综合利用技术,该技术符合LNG冷能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LNG冷能的利用效率,使LNG冷能利用效率达到约70%以上。同时,大幅度提高了IGCC机组的出力和效率,提高了IGCC电站的经... 论述了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电站的综合利用技术,该技术符合LNG冷能的梯级利用,有效地提高了LNG冷能的利用效率,使LNG冷能利用效率达到约70%以上。同时,大幅度提高了IGCC机组的出力和效率,提高了IGCC电站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冷能 IGCC电站 梯级利用 空气分离装置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冷能发电制氢及液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超 孙恒 +1 位作者 李兆慈 徐嘉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为实现LNG冷能的回收利用、氢气的绿色制取和液态储运的多重目标,提出LNG冷能发电作为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同时提供氢液化用能,并辅助氢预冷的一套综合能源系统。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LNG冷能发电循环及氢液化进行模拟测算,建立系... 目的为实现LNG冷能的回收利用、氢气的绿色制取和液态储运的多重目标,提出LNG冷能发电作为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同时提供氢液化用能,并辅助氢预冷的一套综合能源系统。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LNG冷能发电循环及氢液化进行模拟测算,建立系统中各单元物料与电能匹配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获得了直接膨胀、朗肯循环、联合循环3种发电方式在不同外输压力下的年液氢产量。结果LNG年接收量为300×10^(4)t时,综合能源系统液氢产量约1420~3790 t/a。结论在相同外输压力下,制氢效率相同时的联合循环发电制氢效益最明显;其他条件相同时,随外输压力的增大,制氢量呈下降趋势;同等条件下,PEM电解制氢效益优于碱性电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发电 制氢 氢液化 综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LNG燃料动力船通过船闸的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清 甘少炜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内河LNG燃料动力船的过闸安全性问题,对LNG供气系统进行危险源识别(HAZID),基于事件树分析方法对LNG泄漏后的灾害进行分析,计算相应的个人风险值,综合考虑个人风险值的计算结果与LNG燃料动力船过闸的具体情况,选取高等级风险源进行... 针对内河LNG燃料动力船的过闸安全性问题,对LNG供气系统进行危险源识别(HAZID),基于事件树分析方法对LNG泄漏后的灾害进行分析,计算相应的个人风险值,综合考虑个人风险值的计算结果与LNG燃料动力船过闸的具体情况,选取高等级风险源进行定量计算,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对LNG泄露后的灾害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得到可燃蒸气云扩散范围,火灾热辐射范围及爆炸冲击波的影响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燃料动力船 船闸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体动力循环的LNG双动力汽车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骞 厉彦忠 谭宏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4,共4页
分析了三种清洁排放汽车——压缩空气汽车、液氮汽车和LNG汽车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气体动力循环的LNG双动力汽车系统,将开式朗肯循环与内燃机循环结合,优势互补。结果表明,LNG双动力汽车系统中的天然气开式朗肯循环输出功远高于液氮汽... 分析了三种清洁排放汽车——压缩空气汽车、液氮汽车和LNG汽车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气体动力循环的LNG双动力汽车系统,将开式朗肯循环与内燃机循环结合,优势互补。结果表明,LNG双动力汽车系统中的天然气开式朗肯循环输出功远高于液氮汽车。LNG双动力气车系统可用能较普通LNG汽车增加9.82%,且对环境没有污染,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空气动力 液氮汽车 lng汽车 双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动力船船用储罐液位及储量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清 甘少炜 +1 位作者 汪国庆 李坤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针对LNG储罐液位检测的准确性问题,分析不同压力状态下温度变化对密度的影响,结合考虑LNG体积算法,提出一种计算LNG动力船舶储罐液位及储量的方法,用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计量LNG储罐的液位及实际LNG储存量。
关键词 lng动力船 C型罐 lng差压液位 饱和蒸汽 lng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饶文姬 赵良举 +1 位作者 张墨耕 莫依璃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0-996,共7页
对提出的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分析和分析,选取R143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循环蒸发温度、透平进口温度、冷凝温度和LNG汽化压力对循环系统效率、效率和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 对提出的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分析和分析,选取R143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循环蒸发温度、透平进口温度、冷凝温度和LNG汽化压力对循环系统效率、效率和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均先升高后降低,随透平进口温度和LNG汽化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冷凝温度越高,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越低;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随各变量的变化趋势与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随各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当蒸发温度为298.15K、透平进口温度为353.15K、冷凝温度为213.15K和LNG汽化压力为3 MPa时,循环性能最优,在该工况下进行分析发现,换热器损占总损的80%,而泵的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太阳能 联合动力循环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G气化分段模型的低温动力循环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红昌 鹿院卫 +3 位作者 刘广林 吕鹏飞 马重芳 吴玉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102,共5页
构建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是冷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笔者提出了冷能的分段利用模型,并采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低温朗肯循环各环节的[火用]损失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LNG气化曲... 构建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是冷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笔者提出了冷能的分段利用模型,并采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低温朗肯循环各环节的[火用]损失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LNG气化曲线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段规律,为建立高效的冷能发电循环提供了基础;②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火用]损失主要集中在换热设备当中,因而系统的优化重点应放在对于换热设备尤其是冷凝器的优化上,减少平均换热温差能有效降低换热器的传热不可逆损失;③对LNG按不同温度段进行回收利用,构建梯级循环发电系统,能有效减小循环冷[火用]损失,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构建的梯级循环流程较单极循环流程而言,总的冷[火用]损失显著减少,冷火用利用效率提高了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气化模型 分段模型 冷能发电 梯级循环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LNG燃料动力船隧洞通航燃料泄漏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健 张育铭 +1 位作者 史洪宾 华昕培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3,133,共7页
为科学评估LNG燃料动力船在通航隧洞内的泄漏风险,分别量化分析了船舶在通航隧洞中可能发生的LNG泄漏的风险概率和泄漏后果,采用事故树法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计算,采用Fluent对泄漏后果进行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LNG燃料动力船风险... 为科学评估LNG燃料动力船在通航隧洞内的泄漏风险,分别量化分析了船舶在通航隧洞中可能发生的LNG泄漏的风险概率和泄漏后果,采用事故树法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计算,采用Fluent对泄漏后果进行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LNG燃料动力船风险事故最大概率为1.00×10^(-5),相关人员面临的风险概率处于可接受水平;通过仿真,得到风可有效减小LNG泄漏危害范围,LNG泄漏孔径越大危害范围越大,同时在人员窒息、爆炸、火灾三种风险后果中火灾危险范围最广,最大危险范围达609 m^(2),人员窒息危险范围最小,危险面积仅有0.008 m^(2),LNG燃料动力船在通航隧洞内发生LNG泄漏事故后果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通航隧洞 lng燃料动力船 Flu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