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3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在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静 刘双艺 +2 位作者 金智琳 肖雪 陆桥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7-984,共8页
儿茶酚胺类化学物(CAs)是一种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常提示肾上腺肿瘤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其代谢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氧基肾上腺素是检测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重要生物标志... 儿茶酚胺类化学物(CAs)是一种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常提示肾上腺肿瘤或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其代谢物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氧基肾上腺素是检测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而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衡则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宽线性范围等优点,已成为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优选方法之一。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儿茶酚胺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但存在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和样本预处理繁琐等缺点。该文综述了国内外LC-MS/MS在CAs及其代谢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检测流程、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儿茶酚胺 代谢物 样品前处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梦娜 苗会娟 +2 位作者 高燕霞 徐艳梅 王茉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PFP(100 mm×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 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PFP(100 mm×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对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同时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种杂质在0.25~100 ng/m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美罗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4%~103.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5.1%;在厄他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2%~102.7%,RSD<3.9%;在比阿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3%~102.9%,RSD<4.3%;检测限分别为0.002,0.01,0.008,0.002,0.001和0.08 ng/mL,定量限分别为0.008,0.04,0.02,0.008,0.004和0.2 ng/mL。样品中均未检出上述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测定以上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为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基因毒性杂质 lc-MS/MS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纤维基LC谐振湿度传感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3
作者 倪昌强 钟卫兵 +2 位作者 王栋 李沐芳 蒋海青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可穿戴纤维基湿度传感器可用于人体生理信号实时监测。在镀银芳纶表面湿法涂覆SA和PVA等亲水聚合物,将其在织物基底上刺绣形成LC谐振回路获得可穿戴纤维基湿度传感器。利用湿度与亲水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容变化,引起LC谐振回路的... 可穿戴纤维基湿度传感器可用于人体生理信号实时监测。在镀银芳纶表面湿法涂覆SA和PVA等亲水聚合物,将其在织物基底上刺绣形成LC谐振回路获得可穿戴纤维基湿度传感器。利用湿度与亲水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容变化,引起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偏移,实现对湿度的无线、无源传感。研究镀银芳纶表面涂覆的亲水聚合物的组分对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SA/PVA传感器中,SA越多,灵敏度越大;但SA︰PVA为8︰2时,传感器回复性能降低。优化的湿度传感器灵敏度高达0.94 MHz/%RH,且回复性能优异。最后将该湿度传感器集成在智能口罩上,实现了对人体呼吸频率的准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传感器 湿度传感 湿法纺丝 lc谐振器 智能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小型化中频LC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叶长彬 周贤蓉 +4 位作者 蒲志勇 张伟 杨桃均 温桎茹 唐盘良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9-544,共6页
针对射频接收机中频滤波器高性能和小型化需求,同时考虑无源器件无源互调(PIM)干扰问题,基于八阶椭圆函数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标称频率为81 MHz的LC高性能滤波器。该滤波器尺寸为14×5.5×5 mm^(3),实现了相对带宽约26.84%,矩形系... 针对射频接收机中频滤波器高性能和小型化需求,同时考虑无源器件无源互调(PIM)干扰问题,基于八阶椭圆函数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标称频率为81 MHz的LC高性能滤波器。该滤波器尺寸为14×5.5×5 mm^(3),实现了相对带宽约26.84%,矩形系数(BW_(40dB)/BW_(3dB))<1.78,其远端1 GHz处的阻带抑制可达60 dBc,驻波比≤1.28,带内插损最小值为3.2 dB,同批次带内相位一致性≤±6°,PIM功率达到-77 dBm。滤波器设计与预期吻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滤波器 椭圆函数 高性能 小型化 无源互调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究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明奇 王映荷 +4 位作者 赵晓璐 包小妹 岳鑫 任贵强 马月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8,共13页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 目的:阐明红花总黄酮药效和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其关键靶点和相关通路,明确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红花总黄酮进行LCMS/MS测定及成分分析;通过TCMSP数据库、SWISS ADME数据库及文献查询筛选出有效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红花总黄酮相关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肝纤维化相关靶点;通过Venny.2.1.0取交集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验证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红花黄酮类成分41个。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红花总黄酮抗肝纤维化靶点149个,其中核心靶点23个。GO富集分析共涉及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分子功能(MF)三个方面。KEGG富集结果显示,PI3K/Akt、MAPK等是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了活性成分Quercetin、Acacetin、Glabridin分别与Akt1、HIFIA紧密结合。在动物模型实验中,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红花总黄酮给药组纤维增生减少,胶原沉积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的肝脏组织得到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在离体细胞实验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红花总黄酮可以使肝纤维化标志因子α-SMA、Collagen I(P<0.01)和PI3K/Akt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红花总黄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肝纤维化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爽 杨继伟 +2 位作者 徐巧 李剑 俞晓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样品使用稀释液(0.5%氨水)溶解后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样品使用稀释液(0.5%氨水)溶解后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2种杂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种杂质在0.375~3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9和0.05μg/L;定量限分别为0.375和0.188μg/L;2种杂质在磷酸特地唑胺中,25%限度、50%限度、100%限度和150%限度的加标回收率(n=3)在96.9%~129.6%之间,回收率RSD小于5%。结论对磷酸特地唑胺片和原料药中杂质进行检测,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两种杂质总量均未超过限值。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为磷酸特地唑胺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特地唑胺 恶唑烷酮类 基因毒性杂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模型预测与无参数参考的LC型滤波逆变器三矢量预测控制方法
7
作者 吕立傲 胡存刚 +2 位作者 芮涛 冯壮壮 孙晓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06-5316,共11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行电流-电压的无模型预测值计算;其次,通过分析电流-电压采样值与参考值之间的相位幅值关系,构造基于采样信号相位差值的计算方法,实现LC型滤波逆变器的无参数参考值计算;再次,进一步建立电压-电流双目标价值函数,实现下一控制周期最优矢量的选取;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与传统控制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输出电压纹波、总谐波畸变率以及预测误差等指标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控制方法实现了LC型滤波逆变器无模型预测控制,消除了传统无模型预测中参考值计算对系统参数的依赖,在参数失配条件下可有效降低输出电压预测误差,增强所提控制方法的参数鲁棒性,进一步改善参数失配条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逆变器 lc型滤波器 三矢量 无模型预测控制 无参数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的成形性与显微组织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贺戬 乔绅 +5 位作者 卫东雨 孔德成 周文哲 黄文貌 谭庆彪 祝国梁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目的研究新型高铝钛镍基高温合金AM247LC的成形性、显微组织形貌与室温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式制备了新型AM247LC合金,通过光镜和XRM进行成形性表征,利用SEM和TEM对AM247LC的晶粒组织与析出相等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进行了AM24... 目的研究新型高铝钛镍基高温合金AM247LC的成形性、显微组织形貌与室温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式制备了新型AM247LC合金,通过光镜和XRM进行成形性表征,利用SEM和TEM对AM247LC的晶粒组织与析出相等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进行了AM247LC合金室温维氏硬度的测试。结果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在较大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打印性能,致密度保持在99%以上,在选取的打印参数区间无裂纹产生,仅存在少量的孔洞;打印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凝固胞状亚结构组织和缠结的高密度位错,在胞状亚结构的周围还分布有尺寸较小的颗粒。与CM247LC合金相比,LPBF制备的AM247LC合金的<001>织构强度明显变弱,晶粒平均尺寸变小,长径比缩小,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合金的沉淀物析出量大幅减少,样品的残余应力应变水平明显下降,因此AM247LC合金的开裂敏感性降低。AM247LC合金的室温性能优异,整体硬度为390HV~430HV,硬度值优于打印态CM247LC合金硬度。结论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不仅具备优异的增材制造成形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室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AM247lc合金 打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抗氧化作用靶点及机制
9
作者 周友良 路婉杉 +1 位作者 成志伟 董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基于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机制。以新鲜草莓叶为试材,采用LC-MS/MS对草莓叶全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到985种化合物。以相对含量(在草莓叶全成分中质量比)大于1%且DL≥0.18为指标,筛选出5种草莓... 基于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机制。以新鲜草莓叶为试材,采用LC-MS/MS对草莓叶全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到985种化合物。以相对含量(在草莓叶全成分中质量比)大于1%且DL≥0.18为指标,筛选出5种草莓叶活性成分,分别为蔗糖、海藻糖、儿茶素、原花青素B1、灯盏乙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到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共87个,儿茶素未预测到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到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共有13711个;取交集得到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的潜在靶点共83个。结合STRING数据库进行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潜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取degree值排名前30的靶点作为草莓叶抗氧化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一氧化氮合成酶调节剂活性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得到MAPK、Rap1、PI3K-Akt、Ras、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原花青素B1、蔗糖、灯盏乙素、海藻糖与SRC、TNF、EGFR均具有较稳定的结合能力。综上所述,草莓叶中的活性成分原花青素B1、蔗糖、灯盏乙素、海藻糖,可能通过SRC、TNF、EGFR等靶点调控MAPK、Rap1、PI3K-Akt、Ras、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实现抗氧化功效,为草莓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 lc-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rPET粒料中的双酚A/F/S残留量
10
作者 曾莹 董犇 +3 位作者 孔令熙 梁颖茵 彭绮珊 李丹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2-168,共7页
目的建立溶解沉淀-LC-MS/MS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粒料中双酚A、双酚S和双酚F残留量,并应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方法样品经六氟异丙醇溶解后,用甲醇做沉淀剂将高聚物充分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 目的建立溶解沉淀-LC-MS/MS法测定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粒料中双酚A、双酚S和双酚F残留量,并应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方法样品经六氟异丙醇溶解后,用甲醇做沉淀剂将高聚物充分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双酚类物质含量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5。该方法对BPA、BPS、BPF的检出限均为0.01 mg/kg,定量限均为0.0500 mg/kg,加标回收率为90.7%~109%,精密度(RSD)不大于2.8%,表明残留量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重现性。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在实际工作中用于评估rPET粒料中双酚类物质的残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双酚A 双酚F 双酚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在中药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许婧 潘惠勤 +4 位作者 谭琰南 毛秀红 胡青 周恒 季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6-1870,共15页
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市场的周期较长,源头或过程控制不当极易感染真菌毒素,极大地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系统检测并评估中药材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潜在风险,对进一步完善中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和保障其食药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从种植到流通市场的周期较长,源头或过程控制不当极易感染真菌毒素,极大地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与安全。系统检测并评估中药材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和潜在风险,对进一步完善中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和保障其食药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中药材中大量的代谢产物对微痕量真菌毒素检测存在极大的基质干扰,加之真菌毒素污染的不确定性和其结构类型的复杂性,建立广谱适用于复杂中药材基质的真菌毒素高通量检测方法面临巨大挑战。该文对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的真菌毒素高通量检测研究进行综述,评述了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分离和仪器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中药材中真菌毒素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真菌毒素 lc-MS/MS 样品前处理 液相色谱分离 质谱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党参中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12
作者 苏爽 傅俊丽 +2 位作者 徐巧 李剑 俞晓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5-1691,共7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党参中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党参样品粉末预先使用适量水浸润,加入乙腈提取,使用QuEChERS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0.02%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党参中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党参样品粉末预先使用适量水浸润,加入乙腈提取,使用QuEChERS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0.02%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切换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1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定量检测。17种化合物在0.5-20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在0.0001-0.0366 mg/kg之间,方法定量限在0.0002-0.122 mg/kg;方法回收率在80.0-112.7%之间,回收率RSD小于9%。对6种党参样品进行检测,不合格率为100%;矮壮素、甲哌鎓和脱落酸这三种化合物有检出,不合格率分别为66.7%、50%和83.3%。测试结果说明中药材党参在种植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情况较为明显,相关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矮壮素 中药材 党参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对称LC传感的轴承温度-振动测量
13
作者 周彬彬 胡博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为了监测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实现故障自诊断,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PT(Parity-Time)对称LC(Inductor-Capacitor)传感的双参数测量方法,能够同时在线测量轴承的温度与振动位移。将量子力学中的PT对称概念应用到LC传感... 为了监测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实现故障自诊断,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PT(Parity-Time)对称LC(Inductor-Capacitor)传感的双参数测量方法,能够同时在线测量轴承的温度与振动位移。将量子力学中的PT对称概念应用到LC传感器,利用系统在PT对称精确区具有双谐振频率特性,实现双频率随温度和振动位移变化。设计上,LC传感器是一个由平面电感连接一个温度敏感电容组成的单谐振回路,读出线圈与传感器线圈通过电感耦合进行信号和能量的无线传输,同时,耦合距离随轴承振动位移实时变化。通过仿真得到,系统高频f2在0~50℃温度范围和0~0.1 mm振动位移范围内有较高灵敏度,分别是-0.195 MHz/℃以及-20.896 MHz/m。结果表明,按照所提出的测量方法设计的传感器可以实现轴承的温度和振动位移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对称 lc传感器 轴承 温度 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
14
作者 徐振恒 郭世琦 +1 位作者 吕前程 董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电感构成并安装于GIS观察窗内部。位于GIS外部的读出线圈以无线方式读取传感器信号。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且未引起GIS内部电场过度畸变。通过实验室中建立的测试系统,将该传感器与商用特高频传感器进行对比,所提出的传感器信号峰值约为UHF传感器的2倍,并且LC局部放电传感器精度高达1.12 pC。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展示了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的出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传感器 局部放电检测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放电量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微分器LC型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15
作者 苑国锋 葛怀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2-469,共8页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电容电压有源阻尼反馈系数有更大的选择区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对谐振尖峰的抑制能力。所提出的新型微分器与理想微分器的频率特性更接近,且可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方式设计有源阻尼反馈系数。通过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 微分器 lc型离网逆变器 电容电压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安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机制
16
作者 吴明霞 王楠 +5 位作者 丁晔林 李萌思彤 崔运启 王振中 杨颖博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2-636,共15页
目的通过对安肠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鉴定,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挖掘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为其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 目的通过对安肠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鉴定,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挖掘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为其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鉴别安肠方化学成分,经文献检索补充,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数据库得到该方治疗UC疾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建立RAW 264.7鼠源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前期筛选的化学成分进行抗炎活性验证,对其机制进一步探讨。结果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安肠方成分进行鉴定,共表征108种化学成分,结合文献检索扩充至134种,进一步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得39个潜在活性成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得15个关键治疗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安肠方可调控TNF、PI3K-Akt、MAPK、癌症等相关信号通路并发挥疗效。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安肠方及其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NO、TNF-α、IL-6释放量。结论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相结合理念,评价安肠方及其活性成分抗炎效果,预测治疗UC潜在作用机制,进一步为该方质量控制以及其治疗UC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肠方 溃疡性结肠炎 活性成分 lc-MS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度评估研究ID-LC-MS/MS法检测鸡蛋中氟虫腈砜残留量的关键控制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巧艳 方维焕 +3 位作者 郑蔚然 王夏君 刘超纲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3-650,共8页
为了控制检测结果准确性,以鸡蛋粉中氟虫腈砜残留分析标准物质[GBW(E)100779]为测试样,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基于多功能净化柱(PAC柱)净化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鱼骨图”分析表明,不确... 为了控制检测结果准确性,以鸡蛋粉中氟虫腈砜残留分析标准物质[GBW(E)100779]为测试样,采用“自下而上”法对基于多功能净化柱(PAC柱)净化的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鱼骨图”分析表明,不确定度分量主要来源有样品称样量、内标溶液添加体积、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及其移取体积。内标溶液添加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率为68.59%;万分之一天平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同位素内标的添加过程是ID-LC-MS/MS法检测的关键控制点,参考基准的合理选择和目标物的完全提取是准确测量的前提。进一步用LC-MS/MS法对参考物质、稀释剂和内标溶液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国家有证标准物质[GBW(E)100779]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有利于提升鸡蛋食品安全的检测质量和质控水平,为精准检测质控方案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鸡蛋 氟虫腈砜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 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成形IN738LC合金的微动磨损行为及磨损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勇 张旭 +2 位作者 贾慧斌 王少辉 柴利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3-1404,共12页
本文通过高精度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V),以球/平面点接触模式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的IN738LC合金进行切向微动磨损实验,系统研究了恒定载荷条件下(50 N),不同位移幅值(50、100、150、200μm)试样的微动磨损行为及其磨损机理... 本文通过高精度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V),以球/平面点接触模式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制备的IN738LC合金进行切向微动磨损实验,系统研究了恒定载荷条件下(50 N),不同位移幅值(50、100、150、200μm)试样的微动磨损行为及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幅值增加,试样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逐渐增大,微动磨损运行状态由混合区逐渐转变为完全滑移区,50μm试样的磨损机理为轻微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200μm试样的磨损机理转变为氧化磨损、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此外,磨痕中的微裂纹分布强烈依赖于微动区类型,即微裂纹出现在黏着区域和滑移区域的交界位置及完全滑移区域内。由于磨痕边缘存在犁削作用,磨痕形状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IN738lc合金 微动磨损 位移幅值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LC-Q/TOF MS测定当归中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常巧英 杨志敏 +6 位作者 白若镔 邱国玉 李坚 朱仁愿 张虹艳 闫君 吴福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LC-Q/TOF MS)对100例市售当归样品进行了989种农药残留分析,按照风险排序法对检出农药的风险等级进行归类,采用点评估法评估了检出农药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危害指数法(HI)计算了累... 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LC-Q/TOF MS)对100例市售当归样品进行了989种农药残留分析,按照风险排序法对检出农药的风险等级进行归类,采用点评估法评估了检出农药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危害指数法(HI)计算了累积风险值。100例当归的总检出率为95%,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甲拌磷和毒死蜱的检出率较高,农药残留量为0.0010~1.4077 mg/kg。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GB 2763-2021,检出农药中只有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有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其中甲拌磷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排序结果表明,高风险农药为甲拌磷、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膳食摄入风险和累积风险结果显示,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平均值分别为0.2908%和0.0978%,均远低于100%;慢性累积暴露危害指数(HIc)和急性累积暴露危害指数(HIa)分别为0.06689和0.01173,均远小于1,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及累积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当归中检出农药的膳食摄入和累积暴露的风险均较低,但仍需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建议制定当归中检出的中等风险农药的MR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GC-Q/TOF MS lc-Q/TOF MS 农药残留 风险排序 危害指数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穿心莲中6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佳 刘芳芳 +4 位作者 陈文北 钟仁清 王丹 刘地发 张寿文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28-133,14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测定穿心莲中6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以多反应监测(MRNI)的扫描模式对空白、样品和对照品进行测试,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本研究旨在建立测定穿心莲中6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以多反应监测(MRNI)的扫描模式对空白、样品和对照品进行测试,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测定穿心莲中常用的6种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下霜脲氰、敌敌畏、2,4-滴、精喹禾灵、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015 mg/kg、0.125 mg/kg、0.04 mg/kg、0.01 mg/kg、0.03 mg/kg、0.025 mg/k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响应值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0),6种目标物对照品溶液及样品加标溶液在仪器参数波动时结果RSD均小于10%。室温下,6种目标物对照品溶液及样品加标溶液在14h内峰面积RSD均小于5%,在14h内溶液稳定。20批穿心莲样品检测结果:仅其中1批检出氯氰菊酯41.2ng/g,其余样品均未检出,符合要求。本研究方法简便,线性、耐用性良好,能满足同时测定6种农药在穿心莲中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穿心莲 农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