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5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665靶向BCL 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婧 盛辉 +5 位作者 张效生 郭晓飞 姚大为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了不同月龄武安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BCL 2L11和miRNA-665的表达情况;构建了BCL 2L11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以及miR-665 mimics和对照组,将其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通过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了miR-665与BCL 2L11存在靶向性关系。在山羊成肌细胞转染miR-665 mimic及阴性对照,采用RT-qPCR检测了细胞凋亡标志因子XIAP和Fas表达水平,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665过表达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CL 2L1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miR-665和BCL 2L11在9月龄和1月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miR-665在1月龄的表达量高于9月龄,而BCL2L11则相反,两者存在负调控现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当转染过表达miR-665 mimic后,显著抑制了BCL 2L11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靶基因BCL 2L1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验证miR-665的功能,转染miR-665 mimic后发现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与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665后促进了成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miR-665作为BCL 2L11的调控元件,能够显著抑制山羊成肌细胞中BCL 2L11的表达水平,当miR-665过表达后,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5 BCl 2l11 肌肉 武安山羊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来源纳米囊泡通过调控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烨 杨灵 +2 位作者 陈俊羽 翁建新 柯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oxLDL组(HUVECs加入100 mg/L ox-LDL处理24 h构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或内皮细胞炎症模型)和CDNVs+ox-LDL组(先加入40 mg/L CDNVs处理1 h后再加入100 mg/L ox-LDL共培养24 h。采用EdU增殖染色实验观察HUVECs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凋亡实验检测HUVECs的凋亡水平;RT-qPCR检测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样蛋白2(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1-like protein 2,SIPA1L2)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自噬蛋白及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检测SIPA1L2的泛素化程度。结果:(1)成功分离提纯CDNVs,其鉴定为类圆形、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别囊泡;(2)CDNVs可促进ox-LDL干预下HUVECs的增殖水平(P<0.05),并抑制凋亡(P<0.05);(3)CDNVs可抑制ox-LDL干预下HUVECs的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促进其自噬(P<0.05);(4)CDNVs促进SIPA1L2蛋白泛素化,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SIPA1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CDNVs通过介导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纳米囊泡 自噬 SIPA1l2蛋白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点L型双基地EMVS-MIMO雷达高精度2D-DOD和2D-DOA估计
3
作者 孙兵 李永刚 +4 位作者 刘洋 谢前朋 郭力兵 胡上成 杨海民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为改进双基地EMVS-MIMO雷达中2D-DOD和2D-DOA的估计性能,本文提出基于异点L型EMVS结构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相比于共点式EMVS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稀疏异点EMVS结构在相同阵元数情况下可以降低接收端的单快拍数据维度。并且,借助于自... 为改进双基地EMVS-MIMO雷达中2D-DOD和2D-DOA的估计性能,本文提出基于异点L型EMVS结构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相比于共点式EMVS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稀疏异点EMVS结构在相同阵元数情况下可以降低接收端的单快拍数据维度。并且,借助于自动参数配对的旋转不变算法和精粗估计结合解模糊处理过程,本文设计的稀疏异点L型EMVS阵列可以实现对2D-DOD和2D-DOA的精确估计。同时,本文利用重构的EMVS广义空间响应给出发射端和接收端极化参数的求解过程。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异点L型阵列多维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EMVS-MIMO雷达 2D-DOD估计 2D-DOA估计 异点l型结构 旋转不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NaCl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莫晓燕 张佳睿 +5 位作者 宋炜 马超 李菲 刘亮 郑云普 郝立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5-64,共10页
利用大型环境生长室探讨不同CO_(2)浓度和NaCl胁迫对玉米植株生物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玉米的根系生物量(P<0.001)、茎秆生物量(P=0.001)、叶片生物量(P<0.001)和总生... 利用大型环境生长室探讨不同CO_(2)浓度和NaCl胁迫对玉米植株生物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玉米的根系生物量(P<0.001)、茎秆生物量(P=0.001)、叶片生物量(P<0.001)和总生物量(P<0.001),但CO_(2)浓度对玉米植株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另外,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中度、重度NaCl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显著提高20.8%(P<0.001)、16.1%(P=0.027),而对照、轻度NaCl胁迫下的玉米叶片蒸腾速率却分别显著降低42.0%(P<0.001)、23.4%(P=0.031),最终导致对照、轻度、中度、重度NaCl胁迫处理下玉米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分别显著提高81.2%(P<0.001)、44.2%(P=0.009)、93.5%(P<0.001)、33.0%(P=0.007)。此外,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重度NaCl胁迫下玉米叶片的POD活性(P=0.005)、SOD活性(P=0.001)及PRO含量(P<0.001),但却降低了MDA含量(P<0.001),表明CO_(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重度NaCl胁迫下玉米植物体内活性氧对植物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 l.) CO_(2)浓度 NACl胁迫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安徽省肉羊主产区羊口疮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流行毒株B2L和F1L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5
作者 张留君 陈佳乐 +7 位作者 冯星 陈威振 邓亚飞 王波 左国林 贺绍君 辛洪雷 刘德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03,共7页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肉羊主产区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情况及流行毒株的遗传演变特征。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2021—2023年从安徽省主要肉羊养殖地市采集的303份临床样本进行ORFV检测;采用常规PCR扩增阳性样本中ORFV的全长B2L和F1L基...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肉羊主产区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情况及流行毒株的遗传演变特征。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2021—2023年从安徽省主要肉羊养殖地市采集的303份临床样本进行ORFV检测;采用常规PCR扩增阳性样本中ORFV的全长B2L和F1L基因,并通过测序后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qPCR检测显示,本次临床样本ORFV总阳性率为48.8%(148/303)。序列多重比对分析显示,本次56株样本毒株B2L基因间DNA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7%~100.0%和97.4%~100.0%。同时,本次56株样本毒株F1L基因间DNA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5.1%~100.0%和95.0%~100.0%。根据B2L基因DNA序列构建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源样本毒株FY-TYA与甘肃人源参考毒株Gansu位于同一小分支,而山羊源样本毒株FY-XQC与国内疫苗参考毒株China Vaccine和国内山羊源参考毒株OV-HLJ-04位于同一小分支。同时,根据F1L基因DNA序列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山羊源样本毒株FY-XQA和FY-XQC均与新疆绵羊源参考毒株Xinjiang位于同一小分支。结论安徽省主要肉羊养殖地区ORFV感染较为普遍,且当前流行毒株B2L和F1L基因DNA及氨基酸序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F1L基因变异程度较大。此外,部分山羊源样本毒株与人源、疫苗及绵羊源参考毒株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B2l基因 F1l基因 遗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比下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高周疲劳行为研究
6
作者 周鑫 马景平 +2 位作者 曹睿 蒋小霞 闫英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8,共10页
采用升降法与成组法对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应力比R为-1、-0.5、0、0.1和0.5的室温高周疲劳试验,获得了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S-N曲线,并对断口及起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钢在不同应力比下S-N曲线出现明显... 采用升降法与成组法对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进行应力比R为-1、-0.5、0、0.1和0.5的室温高周疲劳试验,获得了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S-N曲线,并对断口及起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层钢在不同应力比下S-N曲线出现明显的水平段,有确定的疲劳极限。在同样的应力幅下,应力比越大,施加的平均应力越大,疲劳极限随着应力比的增加而降低。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塑性。在循环载荷的加载过程中,多层钢通常会在脆性较高的2Cr13层起裂,且2Cr13层中铁素体相产生的滑移带是疲劳起裂的主要原因。在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的断口中,由于316L层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观察到大量的疲劳辉纹,而2Cr13层以脆性穿晶断裂为主。在拉-压循环载荷下,断口会出现大量的磨损面,且316L层磨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2Cr13多层不锈钢复合板 高周疲劳 应力比 断口形貌 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316L/Al_(2)O_(3)熔覆层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冯玉坤 董会 +3 位作者 张永杰 李鹏宇 张三齐 杨紫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61,共11页
目的针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存在的耐磨性不足问题,基于激光功率参数及硬质相Al_(2)O_(3)颗粒共同优化熔覆层性能,制备同时具有低稀释率、高耐磨性及高耐腐蚀性的316L熔覆层,为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领域提供高性能表面改性解决方案。... 目的针对316L不锈钢激光熔覆层存在的耐磨性不足问题,基于激光功率参数及硬质相Al_(2)O_(3)颗粒共同优化熔覆层性能,制备同时具有低稀释率、高耐磨性及高耐腐蚀性的316L熔覆层,为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领域提供高性能表面改性解决方案。方法通过调整热输入量及添加Al_(2)O_(3)陶瓷颗粒的方式制备复合熔覆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316L/Al_(2)O_(3)(质量分数为6%)复合熔覆层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观察,使用显微硬度计评估其硬度,采用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其耐磨性能,应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其耐蚀性能。通过这些方法,系统分析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熔覆层的特性。结果相较于其他功率条件,在激光功率800 W条件下,316L/Al_(2)O_(3)(质量分数为6%)复合熔覆层展现出更佳的综合性能,且显著优于单一的316L熔覆层;该熔覆层内部无明显缺陷,稀释率约为9.6%,仅为316L熔覆层稀释率的50.8%;物相分析结果显示,复合熔覆层主要由铁素体、奥氏体和少量Al_(2)O_(3)组成;在800 W激光功率条件下,Al_(2)O_(3)颗粒的熔化程度最优;其硬度提升了100%以上,摩擦因数降低了25%,耐磨性提升了24倍左右;该熔覆层的电化学自腐蚀电位(Ecorr)为-340 mV,自腐蚀电流密度(Jcorr)为0.96μA/cm^(2),相较于单一316L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高出151 mV,自腐蚀电流密度(6.64μA/cm^(2))降低了85.4%。结论通过添加Al_(2)O_(3)和调整热输入量,能够有效控制熔覆层的稀释率,显著提升熔覆层的耐磨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16l/Al_(2)O_(3)熔覆层 激光功率 稀释率 耐磨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L^(2)投影的有限元-浸没界面耦合方法
8
作者 魏昶 李上明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6-1350,共15页
有限元-浸没界面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immersed interface method,FE-IIM)是一类结合有限元离散与浸没界面法边界间断特征的流固耦合模拟方法,旨在实现固体界面处物理量变化的精确解析,但是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文... 有限元-浸没界面耦合方法(finite element-immersed interface method,FE-IIM)是一类结合有限元离散与浸没界面法边界间断特征的流固耦合模拟方法,旨在实现固体界面处物理量变化的精确解析,但是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稳定L^(2)投影的FE-IIM耦合方法,要求固体边界满足C^(0)连续性条件,在边界单元上引入有限元形函数,使得界面处的物理量能够在基函数空间中实现连续、可控的表达.通过稳定L^(2)投影策略,重构固体C^(0)连续边界上的间断条件,建立流场物理量延拓至固体界面的插值方案,有效抑制随着雷诺数增大界面物理量演化过程中易出现的非物理震荡.在界面间断条件处理中,推导了IIM间断条件在有限元基函数空间中的数学表达,并引入速度和压力的一阶导数间断条件,提升界面物理量的计算准确性.通过分析Re=200~50000条件下的典型数值案例,结果展现了文章方法能够准确捕捉主要流动结构,有效解析边界物理量的细致变化.稳定投影FE-IIM耦合方法为需要精确捕捉界面压力等物理量分布特征的流固耦合模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浸没界面 有限元 稳定 l2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2)-Ni_(3)Al亚晶格第三合金化元素原子占位研究
10
作者 王锟 张静 马文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4,共10页
L1_(2)晶格结构Ni_(3)Al相为航空发动机镍基高温合金最重要的强化相,其亚晶格上合金体系组成元素的原子占位配置对热-力环境下服役性能起决定性作用。针对L1_(2)-Ni_(3)Al内不同亚晶格上原子占位的时-空信息追踪与第三合金化元素的占位... L1_(2)晶格结构Ni_(3)Al相为航空发动机镍基高温合金最重要的强化相,其亚晶格上合金体系组成元素的原子占位配置对热-力环境下服役性能起决定性作用。针对L1_(2)-Ni_(3)Al内不同亚晶格上原子占位的时-空信息追踪与第三合金化元素的占位能力评估,通过求解微观扩散动力学方程,构建三元合金体系相场模型,得到单晶格格点原子密度分布,研究了经FCC→L1_(2)+D022相变路径后的Ni-Al-Cr与Ni-Al-V沉淀相L1_(2)-Ni_(3)Al中的原子占位。结果表明,平衡期占位通过与时间相关的有序化过程消除相变早期的同相/异相竞争生长,以及界面迁移对亚晶格上原子占位带来的随机波动性影响;Ni-Al-Cr与Ni-Al-V中Ni_(3)Al相均为复合金属间化合物相,Ni、Al亚晶格上反位、替位为双溶质比的函数;Cr、V添加对Ni_(3)Al中不同亚晶格的反位、替位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性,与晶格类型、缺陷类型以及组元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_(2)结构 Ni_(3)Al 亚晶格原子占位 固态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载体性质对丙烷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潘涛 王傲雪 +3 位作者 蔡璐 丁俊彬 曹民 陈伟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9-617,共9页
采用四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Al_(2)O_(3)载体(Al-1~Al-4)制备了Cr-Al催化剂,利用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FTIR、UV-Vis等方法对Al_(2)O_(3)载体及Cr-Al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载体Al_(2)O_(3)性质对负载金属Cr催化剂的形态及... 采用四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Al_(2)O_(3)载体(Al-1~Al-4)制备了Cr-Al催化剂,利用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FTIR、UV-Vis等方法对Al_(2)O_(3)载体及Cr-Al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载体Al_(2)O_(3)性质对负载金属Cr催化剂的形态及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_(2)O_(3)载体表面的强L酸有利于锚定表面的Cr_(2)O_(3)物种,而表面羟基有利于形成聚集或分散态的Cr^(6+);Al-3载体具有较高的强L酸含量及最低的羟基含量,表面易于形成高活性的Cr_(2)O_(3)物质,同时较低的羟基含量抑制了聚集或分散态的Cr^(6+)在反应循环再生过程中向Cr_(2)O_(3)的迁移,利用Al-3载体制备的Cr-Al催化剂15次循环后活性与初始活性相比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载体 l 羟基 丙烷脱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ock sparse compressed sensing with frames:Null space property and l_(2)/l_(q)(0
12
作者 WU Fengong ZHONG Penghong QIN Yueha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2,共10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in frame-based settings using the l_(2)/l_(q)-synthesis technique(0<q≤1).We propose a new null space property,referred to as block D-NSP_(q),which is based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in frame-based settings using the l_(2)/l_(q)-synthesis technique(0<q≤1).We propose a new null space property,referred to as block D-NSP_(q),which is based on the dictionary D.We establish that matrices adhering to the block D-NSP_(q)condition are bo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the exact recovery of block sparse signals via l_(2)/l_(q)-synthesis.Additionally,this condi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stable recovery of signals that are block-compressible with respect to D.This D-NSP_(q)property is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complete condition for successful signal recovery using l_(2)/l_(q)-synthesis.Furthermore,we assess the theoretical efficacy of the l2/lq-synthesis method under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ed sensing block sparse l2/lq-synthesis method null space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整流发电系统速度观测超螺旋最优L2增益控制
13
作者 尚馨菲 谷志锋 +4 位作者 由学敏 杜巍 张建中 杨雯雯 王彪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78,188,共8页
为降低未建模动态及参数不确定性对表贴式永磁整流发电系统稳定性影响,解决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的相位滞后和控制抖振的问题,采用k类函数超螺旋状态观测及凸优化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方法,提出一种速度观测超螺旋最优L2增益控制(super-twis... 为降低未建模动态及参数不确定性对表贴式永磁整流发电系统稳定性影响,解决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的相位滞后和控制抖振的问题,采用k类函数超螺旋状态观测及凸优化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方法,提出一种速度观测超螺旋最优L2增益控制(super-twisting optimal L2-gain control,ST-OP-L2C)的新方法。为验证所提方法性能,与传统滑模观测器比例积分控制进行对比,在负载功率变化工作状态下,开展模型仿真验证及样机测试实验。仿真表明,相对于传统滑模观测器,含k类函数超螺旋状态观测器可以减小速度估计误差2 r/min以上,ST-OP-L2C可以明显降低整流电压、电磁转矩响应超调。测试结果表明,样机能够保证整流电压纹波小于0.5%,负载突变时,能够在0.2 s时间内实现整流电压稳定输出,且整流电压超调量较小,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电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整流发电 k类函数超螺旋观测 超螺旋控制 最优l2增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含量
14
作者 薛俊秀 金莹 +5 位作者 徐琴 吕宁 赵悦 许艳丽 周生祥 林爱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96-20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食品中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L-AA-2G)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试验方法中的流动相、色谱柱和柱温比较分析和查阅资料,最终确定流动相为1.4 g磷酸二氢钾、26 mL四丁基氢氧化铵(10%)溶液加水定容至800 mL,加... [目的]建立一种食品中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L-AA-2G)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试验方法中的流动相、色谱柱和柱温比较分析和查阅资料,最终确定流动相为1.4 g磷酸二氢钾、26 mL四丁基氢氧化铵(10%)溶液加水定容至800 mL,加入89 mL乙腈,混匀。并用此溶液对样品中的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进行提取,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在柱温25℃、紫外检测器26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在0.5~5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定量限为10.00 mg/kg,平均回收率在95.1%~10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65%~2.107%,满足试验检测需求。[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用于固体、液体食品中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含量检测,为各类食品中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含量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 含量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转录因子GmMYC2L参与植物耐盐性调控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2-1190,共9页
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调节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大豆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GmMYC2L在植物耐盐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序列同源比对分析大豆GmMYC2L蛋白与三裂叶薯、番茄、芝麻、本氏烟草和拟南芥MYC2蛋白的... 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调节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大豆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GmMYC2L在植物耐盐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序列同源比对分析大豆GmMYC2L蛋白与三裂叶薯、番茄、芝麻、本氏烟草和拟南芥MYC2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利用半定量PCR检测盐胁迫对大豆GmMYC2L基因表达模式的诱导作用,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分析GmMYC2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浸花法获得转GmMYC2L基因拟南芥植株,并分析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盐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结果表明,大豆GmMYC2L蛋白具有bHLH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且定位于细胞核;盐胁迫下,大豆根和叶中GmMYC2L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盐胁迫下,GmMYC2L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植株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抗氧化酶基因AtSOD和AtPOD的相对表达量亦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说明大豆GmMYC2L基因能通过抗氧化途径增强植物的耐盐性。本研究结果为大豆等作物的耐盐性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录因子 GmMYC2l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cNet网络结合L2正则化的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永合 陈懿翀 谷晓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2,共5页
故障诊断对于保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增强安全性、改善用户满意度,并为决策和优化提供支持。通过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解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针对基于物理... 故障诊断对于保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增强安全性、改善用户满意度,并为决策和优化提供支持。通过及时进行故障诊断和解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针对基于物理信息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等传统故障诊断方式的可解释性不强、故障诊断正确率较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SincNet和L2正则化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以轴承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并于传统CNN进行对比,准确率达到99.5%,也更具有可解释性。相较于传统的CNN,该模型的可解释性更强、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SincNet CNN l2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3)C_(2)对激光选区熔化316L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斯松华 郑孟勤 +2 位作者 徐震霖 雷进 严敏容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9,共9页
目的研究添加Cr_(3)C_(2)颗粒对激光选区熔化316L合金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316L合金及10%(质量分数)Cr_(3)C_(2)颗粒增强316L合金(Cr_(3)C_(2)/316L),通过X射线衍... 目的研究添加Cr_(3)C_(2)颗粒对激光选区熔化316L合金的硬度、强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316L合金及10%(质量分数)Cr_(3)C_(2)颗粒增强316L合金(Cr_(3)C_(2)/316L),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维氏显微硬度计、双立柱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2组合金试样的组织结构、硬度、拉伸性能以及耐磨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316L合金主要由γ-Fe相组成,Cr_(3)C_(2)/316L合金中除γ-Fe相外,还存在Cr_(23)C_(6)和Cr_(3)C_(2)相。316L和Cr_(3)C_(2)/316L合金的显微组织均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组成,Cr_(3)C_(2)/316L的组织中等轴晶比例增多,且组织产生了细化。Cr_(3)C_(2)/316L合金的显微硬度为327HV0.1,相比316L合金(265HV0.1)增加了23%。Cr_(3)C_(2)/316L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87 MPa和1029 MPa,较316L合金均提高了约50%。Cr_(3)C_(2)/316L合金的磨损率相比316L合金减小了50%。结论在SLM过程中,由于添加的Cr_(3)C_(2)颗粒在激光选区熔化316L合金过程中所产生的非自发形核和提高过冷度的作用,促使了316L合金组织发生明显细化和等轴化。添加的Cr_(3)C_(2)颗粒所产生的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使316L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都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16l Cr_(3)C_(2)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CO_(2)-SRB腐蚀体系下L245钢的腐蚀行为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陈磊 孙明 +4 位作者 常泽亮 崔伟 陈庆国 谭鹏 赵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69,共11页
针对常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和CO_(2)共同作用下,常用管线钢L245材料的腐蚀特征,本文开展了CO_(2)-SRB腐蚀体系的模拟构建,对L245试样的腐蚀速率、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研究了温度对饱和CO_(2)和CO_(2)分压为0.06 MP... 针对常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和CO_(2)共同作用下,常用管线钢L245材料的腐蚀特征,本文开展了CO_(2)-SRB腐蚀体系的模拟构建,对L245试样的腐蚀速率、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研究了温度对饱和CO_(2)和CO_(2)分压为0.06 MPa条件下SRB的腐蚀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O_(2)-SRB腐蚀体系的腐蚀作用明显大于单一CO_(2)腐蚀体系,而且在试验条件下,温度为40℃时,SRB的活性最强,对L245试样的腐蚀作用最明显,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油气田含微生物的集输管线的腐蚀状况,尽量避免含SRB的L245油气设备在40℃左右工况下长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管道 l245管线钢 CO_(2)-SRB腐蚀系统 温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能量水平对猪TCF7L2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李庆海 张雷 +6 位作者 范京辉 葛莹 魏莹晖 刘航 王欢欢 王彦芦 张伟武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3035-303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 gene,TCF7L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同日出生的90日龄长白猪24头,按日粮能量水平分成2组,饲喂至180 d,统一屠宰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能量水平对长白猪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7-like 2 gene,TCF7L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用同日出生的90日龄长白猪24头,按日粮能量水平分成2组,饲喂至180 d,统一屠宰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2组长白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TCF7L2基因在两组试验猪组织间的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H组(高能量组)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中TCF7L2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L组。日粮能量水平可以影响猪TCF7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而影响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沉积,为深入研究猪脂肪代谢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TCF7l2 日粮能量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r-Fe-Mn-Ni高熵合金中的L2_(1)相的相稳定性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慧 吴长军 +3 位作者 周琛 刘亚 陆晓旺 苏旭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为此,本工作研究了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Al_(0.5)Cr_(2.5-x)FeMn_(x)Ni(x=0.5~1.75)、Al_(0.75)Cr_(2.25-y)FeMn_(y)Ni(y=0.25~1.5)、AlCr_(2-z)FeMn_(z)Ni(z=0.5~1.5)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800℃或1000℃真空退火120 h对合金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合金中L2_(1)相的成分特征由40%~50%(原子分数)Ni和15%~20%(原子分数)Al、Mn组成。L2_(1)相只存在于Al含量为10%~15%(原子分数)的合金中,且多以BCC+L2_(1)两相共存,获得的组织为编织网状的调幅分解组织。当Al含量达到20%(原子分数)后,合金则由BCC+B2两相构成。L2_(1)相的存在会使BCC型XRD特征峰出现明显的峰分裂。经过800℃或1000℃退火后,合金中L2_(1)相仍能稳定存在,合金显微组织发生粗化并会形成σ或FCC相。铸态合金的硬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含L2_(1)相的合金的硬度在463HV~558HV范围内。800℃退火会使含5%~15%(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降低70HV~100HV,但由于硬质σ相的析出,含20%~30%(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提高200HV以上;1000℃退火后,由于软质FCC相的形成,合金的硬度略有降低,这些结果将为BCC型高熵合金的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Fe-Mn-Ni 高熵合金 l2_(1)相 硬度 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