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射率、吸光度和Kubelka-Munk光谱的贡梨不同损伤程度检测
1
作者 李斌 卢英俊 +1 位作者 苏成涛 刘燕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01-3108,共8页
贡梨在收获、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损伤,加速果实腐烂,降低贡梨品质。快速判别贡梨的不同损伤程度,进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以往运用高光谱技术研究水果的损伤程度,通常仅用反射率光谱。该研究运用高光谱技术... 贡梨在收获、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损伤,加速果实腐烂,降低贡梨品质。快速判别贡梨的不同损伤程度,进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经济损失。以往运用高光谱技术研究水果的损伤程度,通常仅用反射率光谱。该研究运用高光谱技术获取贡梨的反射率(R)、吸光度(A)、和Kubelka-Munk(K-M)变换光谱结合3种深度学习算法对健康和不同损伤程度的贡梨进行判别。首先,选取60个新鲜无损伤贡梨作为健康样品,再利用自由落体碰撞装置制备出Ⅰ级损伤、Ⅱ级损伤、Ⅲ级损伤贡梨样品各60个。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这240个贡梨样品的光谱数据,对采集的光谱进行黑白校正,以获得贡梨的反射率(R)、吸光度(A)、和Kubelka-Munk(K-M)变换光谱,然后用基准线校准(Baseline)、去趋势(De-Trending)、移动平均(MA-S)、乘法散射校正(MSC)、卷积平滑(SG-S)、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共6种预处理方法对3种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建立BP神经网络(BP)、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和随机森林(RF)判别分析模型对贡梨不同损伤程度进行判别。根据模型对贡梨损伤程度的判别结果显示,基于反射率、吸光度、K-M变换光谱的BP模型判别准确率较好,整体准确率达到了85%及以上,且发现经过Baseline预处理后的反射率光谱建立的BP模型比未经预处理的反射率光谱谱建立的BP模型有较大的提升,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3.33%。为了提升BP模型的精准度和运行效率,对3种原始光谱和Baseline预处理后的光谱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VE)方法筛选出特征波段光谱信息,用筛选后的特征光谱数据来建立BP模型,其判别结果显示A-RAW-CARS-BP模型具有最佳的判别准确率,整体准确率达到了96.66%。结果表明,采用3种原始光谱对贡梨的损伤程度进行判别具有可行性,为高光谱技术检测贡梨的不同损伤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梨 高光谱 损伤程度 反射率光谱 吸光度光谱 kubelka-munk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色域转杯纺纱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构建及颜色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燕燕 薛元 +1 位作者 陈宥融 石焕强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为了能在色纺纱的纺纱阶段即时调控纱线颜色,减少混色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结合三通道数控转杯纺纱的特点构建了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该模型可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全色域范围内的色相调控、明度调控和彩度调控。为了解决色纺纱的测配色问题... 为了能在色纺纱的纺纱阶段即时调控纱线颜色,减少混色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结合三通道数控转杯纺纱的特点构建了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该模型可在纺纱过程中进行全色域范围内的色相调控、明度调控和彩度调控。为了解决色纺纱的测配色问题,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测配色系统,根据来样快速进行计算机测配色,节约成本,结合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的特点,从构建的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中选取混合样来进行颜色预测。从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颜色预测的结果发现,部分混合样的预测反射率明显低于实际的反射率,针对这个问题,重新构建了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来进行颜色预测得到新的预测反射率,并用插值替换的方法,把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中明显低于实际反射率的部分用新的预测反射率替换,得到最终的混合样预测反射率。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混合样颜色结果相比,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预测颜色并用插值替换法替换后得到的最终的混合样的颜色,色差平均值从1.48降低到1.04,且所有混合样的色差均能控制在2.0以内。该预测方法较传统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所构建的全色域网格化混色模型和新的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多基色纤维混色色彩和混合比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 颜色预测 转杯纺纱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Kubelka-Munk模型与梯度局部优化算法耦合的色剂配色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洪荣 付亚军 +3 位作者 张帅 余亚强 陈军 谢德红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0,91,共11页
针对人工实现快速、准确的色剂配色非常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约束Kubelka-Munk模型与梯度局部优化算法耦合的色剂配色方法,实现涂料和印刷行业半透明和不透明色剂的配方预测。在此方法中,先利用梯度局部优化算法求解在基色... 针对人工实现快速、准确的色剂配色非常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约束Kubelka-Munk模型与梯度局部优化算法耦合的色剂配色方法,实现涂料和印刷行业半透明和不透明色剂的配方预测。在此方法中,先利用梯度局部优化算法求解在基色色剂和冲淡剂混合基础上的目标函数,计算出基色色剂的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然后,为了实现任意目标色剂中基色色剂的混合配比,利用基色色剂与冲淡剂的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物理属性对Kubelka-Munk模型进行约束,并通过最小化目标色剂与基色色剂之间的吸收系数与散射系数比值,构建了约束Kubelka-Munk模型,用于预测半透明着色剂和不透明色剂的配方。配方差、光谱反射率差,以及色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Kubelka-Munk模型相比,该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混色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剂配方 kubelka-munk理论 基于剃度的局部优化 半透明色剂 不透明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涤/黏双组分三色混色纤维配方预测
4
作者 李少聪 项多闻 +3 位作者 王旭 方寅春 张文强 彭旭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提高原液着色涤/黏双组分混配色打样效率,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选用3种单色(大红、宝兰G、金黄)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大红、蓝色、黄色)黏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以6种单色纤维进行双组分混色,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得到54种... 为了提高原液着色涤/黏双组分混配色打样效率,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选用3种单色(大红、宝兰G、金黄)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大红、蓝色、黄色)黏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以6种单色纤维进行双组分混色,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得到54种三色混色双组分纤维样品。利用测色仪测定混色样的颜色特征参数:反射率(R)、颜色深度(K/S)、明亮度(L)、红绿色度(a)及黄蓝色度(b),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对计算混色比例与实际混色比例之间的误差进行评价,以验证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模型在双组分混配色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4种样品的色差均在1.0以下,均值为0.2775,标准差为0.2177,预测比例与实际比例差距较小,红色涤纶与蓝色、黄色黏胶组合的平均比例误差最小,为1.109%,说明其比例预测效果较好,而黄色涤纶与红色、蓝色黏胶组合的平均色差最小,为0.1721,说明其颜色预测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黏双组分 色纺纱混配色 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 颜色预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配色算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华 王春燕 +2 位作者 罗来丽 李静 李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由于织物结构与各单色纱线种类的千变万化,颜色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设计中的难题。为了求得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色彩显色模型,采用黑、白、红、绿、黄5种色纱为纬纱,按2组分不同比例混合交织得到单经双纬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通过... 由于织物结构与各单色纱线种类的千变万化,颜色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设计中的难题。为了求得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色彩显色模型,采用黑、白、红、绿、黄5种色纱为纬纱,按2组分不同比例混合交织得到单经双纬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通过大量实验测试,用最小二乘方法求得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中的单纱吸收系数K值和散射系数S值,从而得到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配色算法,并对织物中各纬纱颜色的表面比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纬全显色提花织物颜色与各单纱颜色比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全显色 提花织物 kubelka-munk理论 光谱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数码纱Kubelka-Munk双常数配色模型构建及其色彩预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婷婷 薛元 +2 位作者 贺玉东 刘曰兴 张国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构建适用于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配色模型,以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选用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白色5种颜色的粗纱为原料,以10%为混纺梯度进行混色纺纱,并用小圆机织成针织物,进一步对织物进行测色。依据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用相... 为构建适用于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配色模型,以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选用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白色5种颜色的粗纱为原料,以10%为混纺梯度进行混色纺纱,并用小圆机织成针织物,进一步对织物进行测色。依据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用相对值法求解参数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并进行模型构建,结合全色谱算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配色算法构建,实现对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颜色预测与配方预测。用品红、黄色、青色3色粗纱按不同配比制备36种混色样进行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色差均值为1.74,平均比例误差为7.38%,色差分布小于2的占比达到72.22%,证明该模型对环锭数码纺纱系统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数码纺 色纺纱 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 配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模型下的兔血管对Ar^+激光的散射与吸收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华江 李晓原 +2 位作者 刘小星 魏冬季 谭润初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0-463,共4页
测量了兔动脉和静脉对Ar+ 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Ar+ 激光器 ,并根据测量数据和采用Kubelka Munk模型分析、计算了兔动脉与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总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 测量了兔动脉和静脉对Ar+ 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Ar+ 激光器 ,并根据测量数据和采用Kubelka Munk模型分析、计算了兔动脉与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总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 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兔动脉与静脉的漫反射率和透射率有明显差别 ,且动脉对激光的吸收系数明显较静脉的小 ,而动脉对激光的散射系数却明显较静脉的大 ,在动脉和静脉组织中总光强I(x)、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 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lka-munk模型 Ar^+激光 血管 散射特性 吸收特性 激光医学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检测人结肠腺癌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华江 郭周义 +5 位作者 谢树森 何博华 李力波 陈雪梅 巫国勇 鲁建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73-1477,共5页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对人结肠腺癌进行了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250~650 nm,结肠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上皮组织在DNA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对人结肠腺癌进行了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250~650 nm,结肠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上皮组织在DNA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260 nm处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差异分别为218%(p<0.05)和68.5%(p<0.05)。结肠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上皮组织在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280 nm处也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差异分别为208%(p<0.05)和59.0%(p<0.05)。结肠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上皮组织在β-胡罗卜素吸收带(480 nm处)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480 nm处也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差异分别为41.7%(p<0.05)和32.9%(p<0.05)。可见,结肠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上皮组织中的DNA、蛋白质和β-胡罗卜素的含量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这结论为快速、低成本、非入侵的结肠腺癌的光活检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诊断 kubelka-munk光谱函数 漫反射光谱 DNA 蛋白质 β-胡罗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检测人胃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兰权 魏华江 +7 位作者 郭周义 杨洪钦 谢树森 陈雪梅 李力波 何博华 巫国勇 鲁建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99-2504,共6页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对离体的人正常胃、未分化胃腺癌、胃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的上皮组织进行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250-650nm,人胃的上皮组织... 采用DNA和蛋白质吸收带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对离体的人正常胃、未分化胃腺癌、胃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的上皮组织进行鉴别诊断。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分光光度计获取组织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250-650nm,人胃的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未分化胃腺癌、胃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等的上皮组织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DNA吸收带(260nm)处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差异分别为68.5%(p〈0.05),146.5%(P〈0.05),282.4%(p〈0.05)和32.4%(P〈0.05),56.0%(P〈0.05),83.0%(p〈0.05)。人胃的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未分化胃腺癌、胃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等的上皮组织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蛋白质的吸收带(280nm)处也都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其差异分别为86.8%(p〈0.05),262.9%(P〈0.05),660.1%(p〈0.05)和34%(P〈0.05),72.2%(P〈0.05),113.5%(p〈O.05)。人胃的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未分化胃腺癌、胃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胃腺癌等的上皮组织的Kubelka-Munk光谱函数f(r∞)及其对数log[f(r∞)]的平均值在β-胡萝卜素吸收峰(480nm)处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其差异分别为59.5%(P〈0.05),73%(p〈0.05),258.9%(p〈0.05)和118.7%(P〈0.05),139.2%(P〈0.05),324.6%(P〈0.05)。可见,人胃上皮组织的癌变导致其DNA、蛋白质和伊胡萝b的含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结论为快速、低成本、非入侵的胃癌的光活检及鉴别诊断胃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诊断 kubelka-munk光谱函数 漫反射光谱 DNA 蛋白质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模型下的人血管对632.8nm氦-氖激光的散射与吸收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华江 李晓原 +3 位作者 巫国勇 刘小星 魏冬季 谭润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测量了人动脉和静脉对He-Ne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波长为 6 32 8nm的He -Ne激光器 ,并根据测量数据及采用Kubelka-Munk模型分析和计算了人动脉和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及总的光强I... 本文测量了人动脉和静脉对He-Ne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波长为 6 32 8nm的He -Ne激光器 ,并根据测量数据及采用Kubelka-Munk模型分析和计算了人动脉和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及总的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人动脉和静脉内外侧的漫反射率和透射率有明显差别 ,而且 ,动脉对激光的吸收系数明显较静脉的要小 ,而动脉对激光的散射系数却明显较静脉的要大 ,在动脉和静脉组织中总的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lka-munk模型 吸收特性 人血管 激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模型下的兔血管对496.5nm Ar^+激光的散射与吸收特性
11
作者 魏华江 李晓原 +2 位作者 刘小星 魏冬季 谭润初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2,共4页
本文测量了兔动脉和静脉对Ar+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波长为 496.5 nm的Ar+激光器,并根据测量数据及采用Kubelka-Munk模型分析和计算了兔动脉和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 本文测量了兔动脉和静脉对Ar+激光的反射和透射传输特性.实验采用两积分球系统及波长为 496.5 nm的Ar+激光器,并根据测量数据及采用Kubelka-Munk模型分析和计算了兔动脉和静脉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及总的光强I(x)、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兔动脉和静脉的漫反射率和透射率有朗显差别,动脉对激光的吸收系数明显较静脉的要小,而动脉对激光的散射系数却明显较静脉的要大.在动脉和静脉组织中总的光强I(x)及前向散射通量i(x)和后向散射通量j(x)随厚度的变化情况也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belka-munk模型 Ar^+激光 血管 散射特性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型混浊介质光反射四能流Kubelka-Munk模型
12
作者 葛惊寰 施国运 张逸新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748-752,共5页
通过分析光在介质-空气和介质-表面粗糙基构成界面上和平面分层混浊介质中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规律,提出了混浊介质中传输的光能流将由界面或混浊介质的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作用而产生的定向光能流和漫射光能流构成.考虑到这两种光流能量比... 通过分析光在介质-空气和介质-表面粗糙基构成界面上和平面分层混浊介质中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规律,提出了混浊介质中传输的光能流将由界面或混浊介质的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作用而产生的定向光能流和漫射光能流构成.考虑到这两种光流能量比率的动态转化规律,运用辐射传递理论和四能流光子流传输模式修正了经典二能流Kubelka-Munk模型,建立了四能流Kubelka-Munk模型.研究表明,由经典二能流Kubelka-Munk模型计算得出的色彩要比实际的色彩偏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反射率 四能流模型 kubelka-munk模型 粗糙基 平面分层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常数Kubelka-Munk理论的棉纤维颜色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新 潘如如 高卫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38,共5页
为解决混色棉纤维颜色预测效果较差、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文章通过对Kubelka-Munk理论的分析,确定采用基于单常数Kubelka-Munk理论的配色模型对混色棉纤维进行预测。在明确此配色模型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映射的方法对模... 为解决混色棉纤维颜色预测效果较差、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文章通过对Kubelka-Munk理论的分析,确定采用基于单常数Kubelka-Munk理论的配色模型对混色棉纤维进行预测。在明确此配色模型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映射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适用性改进,消除极端K/S值对模型预测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改善模型的颜色预测效果。通过试验发现,模型对混色棉纤维颜色预测的适用性有明显改善,改进后的单常数K-M模型对混色棉纤维颜色预测精度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预测 配色模型 棉纤维 标准化映射 kubelka-mu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数码转杯纱混色效果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亚亚 杨瑞华 +2 位作者 韩瑞叶 薛元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研究数码转杯纺的混色效果,利用红、黄、蓝三原色粗纱纺制混色纱并织成织物,测量其颜色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相对值法分别求出单色纤维的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建立各自的Kubelka-Munk双常数混色模型。采用这二种方法建... 为研究数码转杯纺的混色效果,利用红、黄、蓝三原色粗纱纺制混色纱并织成织物,测量其颜色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相对值法分别求出单色纤维的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建立各自的Kubelka-Munk双常数混色模型。采用这二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对混色织物的颜色及有色纤维的混合比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对样本预测的平均色差为0.896,平均比例误差为2.84%;利用相对值法建立的模型对样本预测的平均色差为1.35,平均比例误差为3.04%;与相对值法相比,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Kubelka-Munk双常数混色模型可更好地预测数码转杯纱混色效果及混色纤维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转杯纺 色纺纱 kubelka-munk理论 混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转杯混色毛针织物Kubelka-Munk理论配色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亚亚 杨瑞华 +3 位作者 邓茜茜 韩晨晨 薛元 高卫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研究三通道转杯混色毛纱用于针织物时的混色规律,提出了利用有色纯羊毛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上生产混色毛色纱。利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在线调控纤维比例、混色与成纱同步进行的特点,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混色羊毛纱,并编织... 为研究三通道转杯混色毛纱用于针织物时的混色规律,提出了利用有色纯羊毛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上生产混色毛色纱。利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在线调控纤维比例、混色与成纱同步进行的特点,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混色羊毛纱,并编织针织平纹织物。分别利用相对值法及最小二乘法研究三通道转杯毛纺混色针织物关于Kubelka-Munk(简称K-M)双常数理论的配色模型。结果表明:2种方法预测的样本色差均值均在1左右,比例误差均值在3%以下。最小二乘法对3组分样本的配色效果较好,相对值法对2组分样本的配色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转杯纺 混色纱 针织物 kubelka-mun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常数Kubelka-Munk理论的凹印油墨配色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骆光林 高虎 王海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基于双常数的库贝卡-芒克理论,建立了一套针对塑料凹印专色油墨的配色算法。建立了一种油墨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数据库,经过实际的配色实验检验,证明这一配色算法和数据库是有效的。
关键词 专色油墨 库贝卡-芒克理论 配色模型 计算机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理论应用在胶印印墨计算机光谱配色与显色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裕昌 周文明 陈志郎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S1期94-97,共4页
本研究以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尝试检验计算机光谱配色系统应用在胶印印墨的配色与显色效能为何?本研究选择30种标准色样,并以两种品牌印墨在开发之配色模型下进行配色预测,所得的混色配方经实际展色后,其与标准色样之平均色差值E*00... 本研究以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尝试检验计算机光谱配色系统应用在胶印印墨的配色与显色效能为何?本研究选择30种标准色样,并以两种品牌印墨在开发之配色模型下进行配色预测,所得的混色配方经实际展色后,其与标准色样之平均色差值E*00是3.72及4.22,此色差值与一般印刷作业之容差值仍有差距;此现象从CFI之检验亦有相同的结论情形。因此以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的配色,其配色方程式仍须经多方修正,此有待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再者,母色数据库之准确与否亦应为影响配色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光谱配色 kubelka-munk理论 显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单常数配色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郝文静 赵秀萍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43-47,共5页
Kubelka-Munk理论是计算机配色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Kubelka-Munk单常数配色理论及三刺激值配色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该理论和研究方法,对15种专色油墨进行配色实验,得出了单常数配色可以满足专色油墨配色要求的结论。
关键词 Kubelka—Munk 单常数配色 计算机配色 三刺激值 专色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belka-Munk理论在纺织印染自动配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海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研究了经典的散射理论Kubelka-Munk定律的微小光学模型,由此建立其适用于纺织印染自动配色的单常数染料混合方程,并获得了满意的实际应用结果.
关键词 K-M理论 光散射 纺织印染 自动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率、吸光度和Kubelka-Munk光谱数据的黄桃早期损伤程度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海 李斌 +3 位作者 刘燕德 张烽 苏成涛 欧阳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为提高黄桃损伤程度无损检测识别的准确率,采集健康和不同损伤程度黄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反射光谱(R)、吸收光谱(A)、Kubelka-Munk光谱(K-M),并基于反射光谱、吸收光谱、Kubelka-Munk光谱等原始光谱和RAW、BOC、DT、SG、SNV等预处... 为提高黄桃损伤程度无损检测识别的准确率,采集健康和不同损伤程度黄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反射光谱(R)、吸收光谱(A)、Kubelka-Munk光谱(K-M),并基于反射光谱、吸收光谱、Kubelka-Munk光谱等原始光谱和RAW、BOC、DT、SG、SNV等预处理方法后的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比较3种模型检测效果,选出正确率较高模型并构建其特征波长下的模型,并对结果再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3种原始光谱和SG预处理后光谱的RF模型判别效果较优,整体准确率均达到了90.00%以上。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VE)算法对3种原始光谱和SG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波长筛选,并再次建立RF模型。结果显示,A-RAW-CARS-RF模型和K-M-SG-CARS-RF模型相比于全光谱下的RF模型判别效果得到了改善,并且在基于特征波长建立的RF模型中,A-RAW-CARS-RF模型的判别效果最好,整体准确率达到了97.12%,对4个子类别的误判数分别为0、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损伤程度 反射光谱 吸收光谱 kubelka-munk光谱 无损检测 高光谱检测 表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