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朝鲜中华主义”的实与虚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元周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5,共9页
朝鲜后期,北伐论激起朝鲜士大夫小中华意识高度发展,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朝鲜中华主义"。然而从事实来看,朝鲜士大夫虽然有很强的文化自尊意识,但是这种自尊意识是建立在春秋大一统之上的,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反而使一元的天下... 朝鲜后期,北伐论激起朝鲜士大夫小中华意识高度发展,因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朝鲜中华主义"。然而从事实来看,朝鲜士大夫虽然有很强的文化自尊意识,但是这种自尊意识是建立在春秋大一统之上的,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反而使一元的天下观进一步强化,将中华秩序理想化。所以,朝鲜后期小中华意识的发展并不表示朝鲜士大夫以朝鲜为中华之正统或中国之正统,反而继续承认朝鲜为小中华,而在事实上更不证明朝鲜为当时东亚的文化中心国家,所以我们在使用"朝鲜中华主义"概念时尚需仔细斟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伐论 朝鲜中华主义 华夷观 小中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巩有关高丽世次状札记载的讹误
2
作者 冒志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
曾巩以三篇有关高丽世次的状札,并在状札中提出著名的"十问"首次揭示出"高句丽"非王氏"高丽"而享誉史坛,被现代学界所重。但是,限于当时官方档案及对高丽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其他原因,曾巩的三篇有关高丽世... 曾巩以三篇有关高丽世次的状札,并在状札中提出著名的"十问"首次揭示出"高句丽"非王氏"高丽"而享誉史坛,被现代学界所重。但是,限于当时官方档案及对高丽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其他原因,曾巩的三篇有关高丽世次的状札中有很多遗漏和错讹。曾巩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世系的遗漏、王位代替的错误、补记时间的错讹和重要注释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巩 状札 高丽世次 错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佶的音乐外交与宋代音乐之东传——介绍英国学者普兰特对宋代中国与高丽间音乐交往的有关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宫宏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9,共8页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在文化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音乐方面也不例外 ,唐宋时 ,随着燕乐和雅乐的流入 ,大批中国乐器、乐谱、乐舞、词乐传入韩国 ,成为大韩民族音乐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朱熹和蔡元定的音乐著作被奉为圭臬 ,“中和”的音乐...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在文化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音乐方面也不例外 ,唐宋时 ,随着燕乐和雅乐的流入 ,大批中国乐器、乐谱、乐舞、词乐传入韩国 ,成为大韩民族音乐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朱熹和蔡元定的音乐著作被奉为圭臬 ,“中和”的音乐观为审美规范。可是 ,我国却鲜有学者对保存在韩国音乐中的中国音乐史料进行研究 ,译文也不多。相反 ,韩国、日本和一些英美国家的学者却一直在运用中韩双方所存的文献、考古音乐文物以及现时音乐中存留的活的材料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文章即就英国Durham大学东亚系基思·普兰特 (KeithPratt)教授在宋代中韩音乐交流上所做的一些研究做一简单地分析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特 宋徽宗 音乐外交 高丽王朝 大晟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