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OSCI)——measuring the community and employees awareness,attitude and knowledge towards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 SAR
1
作者 TANG Wah-shing Winson YEUNG Koon-chue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S1期166-171,共6页
Promot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and ongoing mission. As the major organization with statutory responsibilities,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 Promot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and ongoing mission. As the major organization with statutory responsibilities,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and cultivate our safety culture.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numbers of occupational related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uld be preven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f the employees and the public. Therefore,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to monitor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level and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and working population is needed. Objectives: Our Council has developed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OSCI) to measure the current level of community and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awareness,knowledge and attitude. Benchmarking measures of the key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to be derived thereof. Methods: A territory-wide random telepho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ommunity and employees'awareness,attitude and knowledge in 2008.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ssessed before the survey administration.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es were also applied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eldwork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Results: 1,531 eligible participants'data were collected and computed into 2 types of composite indices,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Community) ( OSCIC)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Workplace) (OSCIW) . With the maximum score of index at 100,the overall score of OSCIC is 66. 9 and the OSCIW is 61. 3 in Hong Kong. Achievements: OSCI served a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ol to measure the safety culture in Hong Kong. With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and high quality study control and validated assessment approaches,the OSCI and the sub-indices are reliable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culture enhancement strategy and the OSH intervention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OSCI)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and knowl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原理与路径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联飞 徐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9,共13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知识体系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厘清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而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梳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收集、整理知识体系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厘清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进而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梳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环境与路径。首先,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议题,提出了从实践、历史和主体三个维度理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其一,实践维度强调知识生产根植于具体社会实践之中,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直接废弃既有的西方知识体系,而应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知识是否适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其二,历史维度揭示知识体系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应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并通过对外来知识的批判性吸收与本土化改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其三,主体维度关注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在特定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应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性路径,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并从知识生产、知识评价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剖析了知识体系自主性的内涵。其次,提出了知识体系自主化的发展过程,并以此回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最后,文章认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面临全球化和路径依赖的双重挑战,基于本土历史与实践、打破路径依赖、促进中西方学术交流、推动自主知识体系的全球化传播构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展的核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主性 知识体系 实践性 历史性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理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柳鸣毅 龚海培 +10 位作者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但艳芳 杜志伟 彭李奥 李鸿恒 陈一丁 郭成根 张毅恒 敬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4,共15页
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是对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集成与深刻总结。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学理探索。经研究发现,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 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是对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系统集成与深刻总结。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学理探索。经研究发现,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在历史演进中,呈现出成长需要的人本性、全面发展的多元性、体教融合的实践性、知识贯通的交叉性的多重内涵特征。在梳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性文献的基础上,围绕遵循国家战略思想路线、坚持目标导向、夯实法治基础、推动机制创新、立足本土实践的逻辑主线,提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推进路向:1)凸显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战略性;2)推动青少年体育知识学科交叉的创新性;3)回归青少年体育理论扎根中国的本土性;4)侧重青少年体育多维知识体系的应用性;5)增强青少年体育文化教育交流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青少年体育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性视域下的地方研究:从地方感到地方性知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庆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5,共9页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文化冲突、身份危机、文化霸权等后果,寻求一种多元包容的共同文化的建构路径,以消解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地方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成为备受当今人文学者关注的课题。一些学者采取从地方理论入手的路径,汲取资...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文化冲突、身份危机、文化霸权等后果,寻求一种多元包容的共同文化的建构路径,以消解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地方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成为备受当今人文学者关注的课题。一些学者采取从地方理论入手的路径,汲取资源来建构共同文化。当前的地方研究主要沿着人文主义地理学、阐释人类学和科学实践哲学中阐发的地方理论展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地方感”以身体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从身体的空间感知出发来探讨人与地方的情感关系;阐释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理论倡导文化深描、推动实践调和,揭示共同文化是多元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生成的动态网络;科学实践哲学则在“知识与权力”这一问题域下使用“地方性知识”概念,在解构了普遍知识的合法性的同时,关注不同群体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的独特认知模式。这些理论在哲学基础、研究指向和学科归属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用作理论资源的过程中易发生概念上的错置和学科边界的迷失,因此有必要对它们作出阐发和比较,廓清各种地方理论的源流和学理,为共同文化的建构提供系统化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 地方感 地方性知识 阐释人类学 科学实践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朱丽 郭晓贝 +6 位作者 谢晓冉 王雪君 余鹏蕾 王舒瑞 王颖 高雅欣 鲁志卉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6-101,共6页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口服营养补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19所医院的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问卷实施调查。结...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口服营养补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19所医院的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问卷实施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1 628名临床护士,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分为(77.15±13.00)分,知识维度得分为(8.76±2.61)分,态度维度得分(30.70±6.45)分,行为维度得分(37.70±8.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医院/科室是否有ONS管理流程及参与ONS相关培训频率是影响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态度较积极,行为待提升。护理管理者需规范口服营养补充使用及管理流程,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口服营养补充 肠内营养 知信行 影响因素 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管理实践如何驱动创新质量提升——知识整合与组织惯例更新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雪春 张云瑞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质量管理实践有助于产出优质产品,是提升创新质量的重要抓手。根据双元思想,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将质量管理实践划分为利用式质量管理实践和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构建质量管理实践影响创新质量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整合的中... 质量管理实践有助于产出优质产品,是提升创新质量的重要抓手。根据双元思想,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将质量管理实践划分为利用式质量管理实践和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构建质量管理实践影响创新质量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96份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质量管理实践影响创新质量的路径和边界。研究发现:①利用式质量管理实践和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质量与知识整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知识整合有利于促进创新质量提升,知识整合对利用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以及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对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的中介作用更强;③组织惯例更新对利用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以及探索式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增进对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理解,为提升创新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实践 创新质量 知识整合 组织惯例更新 创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翟惠敏 高莹莹 史蕾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7-51,共5页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识、态度与实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系统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深圳市16所综合医院的237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急性胃肠损伤相关专家共识和知信...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识、态度与实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系统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深圳市16所综合医院的237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急性胃肠损伤相关专家共识和知信行模式框架自行设计的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信行问卷中,知识维度16.0(8.0,19.0)分,信念维度36.0(30.0,39.0)分,行为维度36.0(32.0,4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是否为重症专科护士、护理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经历、对ICU职业成长满意度、对个人能力发挥满意度是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是否为重症专科护士、护理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经历、对ICU职业成长满意度、对个人能力发挥满意度是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对ICU职业成长满意度、对个人能力发挥满意度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ICU护士对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信念较强,但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提升,其知信行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系统性支持,制订标准化工作流程,开展分层级培训等,提高ICU护士的职业成长与个人能力发挥满意度,以提升其急性胃肠损伤非药物疗法的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急性胃肠损伤 非药物疗法 知信行 ICU职业成长满意度 个人能力发挥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员工安全标志遵从行为前因路径探究
8
作者 牛莉霞 李肖萌 杜瑞欣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87-3596,共10页
为探究新生代员工面对安全标志时个体的选择行为路径,解释无明确动机时员工为何不采取安全标志遵从行为,研究基于知-信-行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对制造业企业544名新生代员工在两个时间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以验证假设... 为探究新生代员工面对安全标志时个体的选择行为路径,解释无明确动机时员工为何不采取安全标志遵从行为,研究基于知-信-行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对制造业企业544名新生代员工在两个时间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以验证假设,进而从个体心理认知角度剖析影响安全标志遵从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安全知识正向影响遵从行为,信任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主观规范调节安全知识与信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当主观规范较高时,员工更依赖社会规范指导行为,而非知识驱动信任;当违反代价较高时,员工因惩罚预期而遵从,而非基于信任决策。研究揭示了新生代员工知行合一机制黑箱,可引领管理者调整安全标志知识管理和培训策略,以充分发挥安全标志的预提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安全标志 知-信-行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信任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小型奶牛场生物安全的KAP分析
9
作者 潘永红 张登基 豆玲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9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甘肃省小规模奶牛场的生物安全知识、态度和生物安全实践落实情况,以及生物安全实践与奶牛腹泻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找出生物安全管理漏洞,为研究制定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18家小... [目的]研究甘肃省小规模奶牛场的生物安全知识、态度和生物安全实践落实情况,以及生物安全实践与奶牛腹泻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找出生物安全管理漏洞,为研究制定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18家小型奶牛场(存栏量≤30头)进行KAP调查,内容包括6个生物安全知识问题、6个态度问题、12个生物安全措施实践问题、5个从业人员和养殖场状况问题,统计奶牛腹泻发生次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各变量之间、生物安全实践得分与奶牛腹泻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业人员和养殖场状况在知识、态度和生物安全实践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知识-态度(r=0.509,P=0.031)、知识-实践(r=0.521,P=0.027)、态度-实践(r=0.710,P=0.001)均呈显著相关。奶牛腹泻发生率与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也呈强相关(r=-0.769,P=0.002)。[结论]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知识和培养良好的态度是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的必要条件,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与动物健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场 生物安全 KAP分析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协同与角色认同作用下的知识动员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域
10
作者 姚伟 刘翠 +3 位作者 石梦茹 张佶 周鹏 王少楠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目的/意义]从复杂系统角度,结合协同学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揭示实践社区中知识动员协同互动的内在机制,对解决角色定位与身份认知问题以实现知识动员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5种知识... [目的/意义]从复杂系统角度,结合协同学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揭示实践社区中知识动员协同互动的内在机制,对解决角色定位与身份认知问题以实现知识动员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5种知识动员角色,提出5种复杂驱动力,对身份协同及角色认同推动知识动员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构建了知识动员动态模型和运行机制。[结果/结论]知识动员活动中存在4种“核心角色”和1种“边缘角色”,强化角色认知可以促进组织角色认同;身份协同有助于增强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复杂系统视域下的知识动员在5种复杂动力的灵活组合下实现价值涌现;大量的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的“微动员”现象是促进知识动员持续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动员 复杂系统 身份协同 角色认同 实践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构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的四个基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震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共13页
2024年1月,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发布,这突出体现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建构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应该坚持四个基点。其中,党的领导居于统领,是根本保证,形成领导力;《宪法》明确规定了中... 2024年1月,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目录发布,这突出体现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建构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应该坚持四个基点。其中,党的领导居于统领,是根本保证,形成领导力;《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构成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形成依据力;从宪法上的监察权到纪检监察行权体现鲜活的工作实践,形成实践力;纪检监察行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为通过纪检监察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法治保障,形成制度力。以上四力,既是建构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的四个基点,也是四个发力点。它们合力保证了中国纪检监察学的自主性和知识性。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为实施好新修改的《监察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上四个基点在建构中国自主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中如何更好协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学 自主知识体系 纪检监察实践逻辑 历史规范主义宪法观 纪检监察行权 纪检监察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知识带回实践:学科实践的知识逻辑与教学转向
12
作者 闫守轩 宫克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4,共9页
传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获得,未能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价值,致使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浅表、趋于固化。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知识的实践育人价值为逻辑起点,重构学科知识的多维育人属性,引导学... 传统实践学习注重学生技术知识的获得,未能充分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实践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价值,致使实践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浅表、趋于固化。学科实践是以学科知识的实践育人价值为逻辑起点,重构学科知识的多维育人属性,引导学生实现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有效化解了传统实践学习的浅表化、形式化窠臼。实现把知识带回实践学习、带入学生生命,学科实践教学亟须呈现出新的表达方式。具体来看,需要以学生的智力激情为出发点,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以学生的默会知识为突破口,倡导认知推理的实践方法;以学生的实践智慧为落脚点,积极开展社会化的实践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知识育人 知识逻辑 教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学术的知识危机与系统重塑
13
作者 李海龙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7,共10页
大学教学学术是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符号效应。自诞生以来,教学学术在知识系统建构上存在着不小的危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也有限。学界以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制度之间的二元对立作为教学学术的研究假设,研究视角集中在概念... 大学教学学术是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也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符号效应。自诞生以来,教学学术在知识系统建构上存在着不小的危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也有限。学界以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制度之间的二元对立作为教学学术的研究假设,研究视角集中在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和流变过程等“元认知”问题上,也造成了教学学术的建构性意义要超过现实意义。由于“教学学术”的学术价值不可能绕开传统科学研究观念的影响,因而缺乏独立的知识系统与制度构造。容易被忽略的是,讲授法在现代大学课堂中遭到的轻视削弱了教学学术的价值。因此,教学学术知识系统的重建应该朝向“教育性”目的,构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默会知识”生成环境。教学学术需要凭借合理的知识系统才能真正作用于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 大学 知识危机 教学实践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嬗变与逻辑遵循
14
作者 李均 朱慧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82,共11页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 基于对自主知识体系的普遍性、本土性和体系性三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本土实践为发展原点的学科草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以西方理论为主要参照的体系建构阶段(1985—1999年)、以中国特色为价值追求的自主探索阶段(2000年至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是西化色彩较强,本土化程度不高;自主知识数量较少,普遍性和体系化程度较低。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遵循三个逻辑:一是实践逻辑,立足中国实践,提炼标识概念与本土理论;二是文化逻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理论的本土性与民族性;三是知识逻辑,坚持全球视野,发展理论的普遍性与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历史嬗变 实践逻辑 文化逻辑 知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与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15
作者 白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有实践,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正是中国教育理论发生最真实、最丰富的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能够揭示中国教育学自主创新道路。对“文化自觉”与“世界眼...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特有实践,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实践正是中国教育理论发生最真实、最丰富的样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能够揭示中国教育学自主创新道路。对“文化自觉”与“世界眼光”文明互鉴关系的理论认识、乡村教育道路选择的经验观察、调查研究和教育实验的方法传统等,无一不是乡村教育百年实践生发的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和方法选择的独特体认。由此,应基于理论、经验、方法、历史四维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通过中西文明的互鉴融通形成中国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可获得教育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依循教育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则可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中国教育学知识积累,从历史视角展开对中华文明的长焦解读,从而找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百年实践 中国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基于文化谦逊的本土实践与实证检验
16
作者 吴帆 严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4,共13页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契合中国传统伦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文化谦逊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质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凸显中华传统文化对专业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长期依赖西方理论框架解释本土经验,缺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创新,亟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双向互构,提炼中国的本土经验与实践智慧,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彰显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自信与实践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谦逊 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 知识生产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演进及建构
17
作者 李敏 殷世东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5,共12页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自20世纪20年代起经历了引介与初探、沉寂与蛰伏、重建与独立以及深化与创新四个阶段。其建构遵循“三维六化”逻辑,通过政治驱动、实践转化和自主创生,推进政策引导与课程研究相协调、国际借鉴与本土创造相融合... 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自20世纪20年代起经历了引介与初探、沉寂与蛰伏、重建与独立以及深化与创新四个阶段。其建构遵循“三维六化”逻辑,通过政治驱动、实践转化和自主创生,推进政策引导与课程研究相协调、国际借鉴与本土创造相融合、文化传承与变革创生相统一。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坚持中国立场,回归课程育人原点,促进中国课程元理论兴发;立足中国实践,依托优秀文化赋能,滋养中国课程论学术创新;凝练中国表达,创生课程共同体意识,形成课程论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课程论 自主知识体系 文化传承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循证实践
18
作者 周雁荣 张舵 +7 位作者 王兰 肖琦 曾莹 吴前胜 陈钊 赵娅 胡凯利 余小燕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9-33,共5页
目的运用知识转化框架开展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循证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境、制订循证管理方案等步骤,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将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实施... 目的运用知识转化框架开展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循证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寻找证据、将证据引入临床情境、制订循证管理方案等步骤,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将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证据应用于临床,比较循证实践实施前后护士对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知识得分、各项审查指标执行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制订了22项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实施后,护士对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管理证据的认知水平提高、15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提升(均P<0.05);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策略的循证实践能提高护士相关知识技能,规范临床护理行为,优化患者健康结局,加速其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围手术期管理 证据总结 知识转化框架 指标审查 循证实践 循证护理 心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咏梅 史亚波 荆睿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接受常...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IKAP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热退天数、热性惊厥发生次数、复发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热退天数、热性惊厥发生次数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及主要照顾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采取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同时提高主要照顾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 复发 满意度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部分地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风险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莹 贺思洁 +2 位作者 夏毛英 张莎莎 万蒞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48,共8页
目的调查湖北省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在药物使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了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药学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为探索适合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用药教育模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多中... 目的调查湖北省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在药物使用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了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药学服务的客观需求,分析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为探索适合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用药教育模式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多中心研究形式,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用药KAP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48份,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知识、用药行为、用药态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8.26±30.68)、(52.18±22.32)、(46.60±14.66)分,用药知识和行为整体处于良好水平,用药态度达到及格水平。从评分结果看,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安全用药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接受合理用药教育的态度较好。然而,在日常的用药行为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KAP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结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对安全用药教育的需求迫切,建议根据不同科普对象的知识盲点和用药误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用药教育,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结合义诊、合理用药知识讲座等科普活动,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提供便捷、实用的安全用药科普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哺乳期妇女 知识-态度-行为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