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压缩多语言BERT知识增强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
1
作者 朱嘉辉 韩韧 +1 位作者 张生 陈思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172,共10页
利用BERT等预训练模型的上下文表示增强神经机器翻译,能够显著提升低资源翻译的效果。现有融合BERT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初始化编码器参数并微调,其二是将上下文嵌入融入翻译模型。前者训练参数量大且容易受到灾难性遗忘的影响,... 利用BERT等预训练模型的上下文表示增强神经机器翻译,能够显著提升低资源翻译的效果。现有融合BERT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初始化编码器参数并微调,其二是将上下文嵌入融入翻译模型。前者训练参数量大且容易受到灾难性遗忘的影响,后者融合的方法较为复杂。此外,这两类方法仅利用了源语言端的BERT表征,而未充分利用机器翻译的对偶特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线性复杂度的压缩注意力模块。通过可学习的压缩向量,压缩mBERT上下文嵌入并对齐到翻译模型的语义空间中。将压缩向量与编码器的输入向量拼接,从而增强源端语义表示。通过所提出的对偶多粒度训练的方式,同时增强翻译模型的双语表示能力。在IWSLT的两个公开低资源翻译口语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基线模型Transformer,该方法取得了2.07~2.66的BLEU值提升,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ERT知识增强 压缩注意力 低资源机器翻译 对偶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古代知名译场对当今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借鉴意义——以玄奘、桑耶寺、巴格达和托莱多译场为例
2
作者 阿努 索朗旺姆 旦增桑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2,共9页
古代中外闻名遐迩的四大译场——玄奘译场、桑耶寺译场、巴格达“智慧之家”以及托莱多翻译学院,在人类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堪称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以及国际广泛传播的典范。文章聚焦此四大译场,深度剖析其所处历史... 古代中外闻名遐迩的四大译场——玄奘译场、桑耶寺译场、巴格达“智慧之家”以及托莱多翻译学院,在人类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堪称多元文化深度融合以及国际广泛传播的典范。文章聚焦此四大译场,深度剖析其所处历史背景、特有组织模式、翻译实践活动及知识传播轨迹,旨在挖掘其对当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宝贵借鉴价值。经探究发现,古代译场的卓越成就归因于其强大的文化包容特性、多元主体协同作业与知识共享体系构建。置身于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浪潮之中,汲取古代译场传播智慧,能够显著优化我国文化传播效能,尤其表现在内容适配本地化、拓展多语种传播维度、增进跨文化沟通理解以及借助技术力量赋能等层面。此外,文章进一步强调,未来国际传播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深化跨文化协作纽带,广泛动员多方力量参与,持续推进全球文化深度对话交流,以此全方位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软实力,助力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译场 国际传播 文化交流 知识共享 跨文化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样本分析、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
3
作者 吴文治 冯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创新上的不足,制约着设计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与发展。作为一个涵盖面广、使用率高、差异大、指向性杂的学科,设计学通常被置于不同学科背景而解读各异,从而难以在学科内涵上达成共识。本文从广义设计学出发,选取梁思成的“建筑可译论”、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柳冠中的“事理学”理论为研究样本,系统梳理其理论脉络,提炼中国原创设计理论的生成路径与内在理路。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外融合,民族文化资源与国际先行经验的再结合;二是实理并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双向观照;三是自主建构,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科内在理路的互文。探讨中国原创设计理论,必须根植中国社会实际,立足解决中国设计问题,以促进中国设计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服务于中国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设计理论 建筑可译论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事理学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和知识生产——兼论构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可能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道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5,共12页
全球化语境下,强势文化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权力优势,导致文化和知识同质化及在全球流通的不平衡。翻译在促使地方性知识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加快了文化和知识的全球流通。本文通过将翻译中的知识和意义问题化,从而发现知识和意义并不是中... 全球化语境下,强势文化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权力优势,导致文化和知识同质化及在全球流通的不平衡。翻译在促使地方性知识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加快了文化和知识的全球流通。本文通过将翻译中的知识和意义问题化,从而发现知识和意义并不是中立客观的事实,它们在目标系统的传播和最终确立涉及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翻译在全球范围的贯彻将促成“杂合”意义或概念体系的形成,从而为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提供价值和意识形态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活动的跨国界和跨文化复杂性也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翻译 知识生产 学科知识翻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十题 被引量:4
5
作者 任东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F0003,共7页
国家翻译学是超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研究,逻辑起点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任务是揭示国家翻译实践的本质规律,探索国家翻译实践的有效路径,最终落实到应用层面,是服务国家治理的战略需求。国家翻译学研究架构包含理论和应用研究两大面向。应... 国家翻译学是超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研究,逻辑起点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任务是揭示国家翻译实践的本质规律,探索国家翻译实践的有效路径,最终落实到应用层面,是服务国家治理的战略需求。国家翻译学研究架构包含理论和应用研究两大面向。应用研究体现国家翻译学关怀现实、服务国家战略的价值追求。目前国家翻译学已基于国家翻译实践现实场景和未来发展态势,沿循“国家翻译+”知识生产路径,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应用研究层次,产出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结合国家翻译学研究现状和新时代国家翻译实践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围绕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本体、国家翻译治理和国家翻译价值问题,提出十个研究议题,旨在推动国家翻译研究的应用研究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国家翻译学 应用研究 知识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领域证据转化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学靖 赵俊强 +1 位作者 孟美琪 郝玉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1766,共6页
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护理领域证据转化研究中的常见问题,重点关注证据总结、循证护理实践和质量改进3个关键研究环节。各研究环节均存在对研究性质认识不清、方法学应用不当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等共性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厘清循证护... 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护理领域证据转化研究中的常见问题,重点关注证据总结、循证护理实践和质量改进3个关键研究环节。各研究环节均存在对研究性质认识不清、方法学应用不当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等共性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了厘清循证护理实践、质量改进和证据总结之间的关系,重视其他类型的证据收集和评价,以情境为导向注重干预策略的选择和评价的科学性,引入“适应性设计”等改进策略。建议未来向“循证护理+”模式转变,通过概念认知更新、方法创新和实践革新,推动循证护理实践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化 循证实践 证据总结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空间旋转平移的自适应知识表示方法
7
作者 李子茂 汤先毅 +2 位作者 尹帆 王灿 姜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现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研究中普遍存在忽视特定关系的语义空间、难以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或多种关系模式等问题,尤其是在不可交换的组合以及子关系两种关系模式上表现不佳。针对该问题,在对实体自适应投影的基础上,利用罗德里格斯旋转公... 现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研究中普遍存在忽视特定关系的语义空间、难以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或多种关系模式等问题,尤其是在不可交换的组合以及子关系两种关系模式上表现不佳。针对该问题,在对实体自适应投影的基础上,利用罗德里格斯旋转公式将旋转操作从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并进行平移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具有强表征能力的模型ATR3DKRL。通过理论推导可以证明该模型能够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以及多种关系模式。在多个通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链接预测精度,在数据集DB100K与FB15K-237中四个指标上领先现有基线模型,其中在DB100K上评价指标MRR和H@1相较于基线模型RotatE分别大幅提高了3.3%以及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表示学习 自适应投影 旋转平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谱频繁关系模式挖掘的异质图神经网络
8
作者 段立 封皓君 张碧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1-207,共7页
鉴于目前挖掘算法难以对知识图谱建模等问题,提出一种描述和提取节点范围内结构的异质图神经网络模型,旨在挖掘其中的频繁关系模式以及各结构的分布。该模型将关系信息作为节点特征输入,利用自编码机制与多头注意力机制保留原始结构信息... 鉴于目前挖掘算法难以对知识图谱建模等问题,提出一种描述和提取节点范围内结构的异质图神经网络模型,旨在挖掘其中的频繁关系模式以及各结构的分布。该模型将关系信息作为节点特征输入,利用自编码机制与多头注意力机制保留原始结构信息,同时引入特征结构平移层将相同结构映射到同一空间中,以获得频繁出现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更快地挖掘图谱关系模式以及各结构在图中的分布;同时在验证特征表达能力的链接预测任务中有稳定表现,在关系类型较多的异质图中甚至优于部分联合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图神经网络 自编码机制 多头注意力机制 特征结构平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补全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豪 徐贞顺 +3 位作者 刘纳 王振彪 唐增金 王正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73,共13页
知识图谱是用来描述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和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语义网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问答、智能推荐和信息检索等领域。目前,大多数知识图谱都具有不完整性,因此,知识图谱补全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模型构造方... 知识图谱是用来描述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和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语义网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问答、智能推荐和信息检索等领域。目前,大多数知识图谱都具有不完整性,因此,知识图谱补全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根据模型构造方法的不同,将知识图谱补全模型分为传统知识图谱补全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模型和基于元学习的知识图谱补全模型三类,对这三种知识图谱补全模型的分类情况进行介绍;总结知识图谱补全方法所使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并从各个模型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对各类模型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对知识图谱补全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翻译模型 张量分解 神经网络 元学习 知识图谱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资源场景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朝东 叶娜 +1 位作者 张桂平 蔡东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神经机器翻译需要大规模的双语平行语料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翻译模型,但低资源场景下平行句对缺乏,导致训练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效果较差。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技术仅使用两种语言的单语数据,解决了神经机器翻译对大规模双语平行数据... 神经机器翻译需要大规模的双语平行语料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翻译模型,但低资源场景下平行句对缺乏,导致训练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效果较差。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技术仅使用两种语言的单语数据,解决了神经机器翻译对大规模双语平行数据的依赖问题。但是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句法建模能力欠缺;二是在低资源场景下存在的少量双语语料不能用于模型训练,造成双语语料资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在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中融合句法知识的方法,使模型可以充分学习句子的句法信息;同时引入少量双语平行语料辅助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训练,使模型直接学习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单词之间的转换。与基线模型相比较,在英-法和德-英单语新闻数据集上BLEU值分别提升了1.65和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 句法知识 去噪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ask交互融合预训练知识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志国 郭军军 余正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597,共7页
融合预训练语言知识是提升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性能的有效手段.现有融合预训练语言知识的方法都比较复杂,计算资源消耗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Mask交互融合预训练知识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利用BERT的句子... 融合预训练语言知识是提升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性能的有效手段.现有融合预训练语言知识的方法都比较复杂,计算资源消耗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Mask交互融合预训练知识的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利用BERT的句子表征与源语言表征的自注意力交互计算两种表征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值构造Mask知识矩阵,然后将Mask知识矩阵作用于源语言表征,自适应地将BERT表征中对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任务有益的语言知识融入翻译模型,提升翻译模型对语言知识的表征能力.在IWSLT标准低资源翻译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Transformer基线模型相比,所提方法获得了0.9~3.39的BLEU值提升,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预训练语言知识增强神经机器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 知识融合 BERT Mask交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神经机器翻译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畅 田永红 +1 位作者 郑晓莉 孙康康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5-1747,共23页
机器翻译(MT)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与其同语义的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随着神经网络的提出,神经机器翻译(NMT)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翻译技术,在自动翻译领域和人工智能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功。由于传统神经翻译模型存在参数、结构冗... 机器翻译(MT)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语言转换为与其同语义的另一种语言的过程。随着神经网络的提出,神经机器翻译(NMT)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翻译技术,在自动翻译领域和人工智能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功。由于传统神经翻译模型存在参数、结构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使用知识蒸馏(KD)技术手段对神经机器翻译进行模型压缩和加速推理,该方法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主要从评价指标、技术创新等角度对各种引入知识蒸馏的翻译模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比较。首先简要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主流框架和评价指标;接着详细介绍了知识蒸馏技术;然后分别从多语言模型、多模态翻译、低资源语言以及自回归和非自回归四个角度详述了基于知识蒸馏的神经机器翻译发展方向,并简要介绍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针对现有的大语言模型、零资源语言及多模态机器翻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神经机器翻译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神经机器翻译 知识蒸馏 模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E-KCB:一种改进负样本采样的知识图谱表示方法
13
作者 徐金诚 葛云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5-350,共6页
为了解决翻译模型中的随机生成负样本的不足,以生成高质量的负样本,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负样本采样的知识表示学习模型TransE-KCB。该模型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形成不同种类的相似性实体簇;在簇中随机挑选5个实体与被... 为了解决翻译模型中的随机生成负样本的不足,以生成高质量的负样本,提高模型的训练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的负样本采样的知识表示学习模型TransE-KCB。该模型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形成不同种类的相似性实体簇;在簇中随机挑选5个实体与被替换实体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选出排名最高的实体,与被替换的实体进行替换;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假负例”问题,引入布隆过滤器,对“假负例”进行过滤。实验结果表明,与TransE等模型相比较,TransE-KCB模型具有更好的模型表达能力,知识表示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样本 翻译模型 三元组分类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西学译介与中国近代农学学科构建
14
作者 杨焯惠 朱宏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中国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既是一个接触、了解、引介西方科学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传统和结合中国近代实际的综合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学译介作为一个重要的引进渠道,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科学的发展中亦是如... 中国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既是一个接触、了解、引介西方科学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传统和结合中国近代实际的综合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学译介作为一个重要的引进渠道,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科学的发展中亦是如此。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农学知识及西方学科分科知识的翻译介绍,农学在中国逐渐有了较为明晰的学科范畴和学科体系;农学人才、组织与期刊有了专业化的发展,中国从“无学之农”开始向“有学之农”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译介 农学 学科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己”的诞生:严复对西方“个人”知识概念的译介
15
作者 欧梦越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个人”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符号,堪称转型时代的“关键词”。“小己”是严复用以表达近代西方“个人”(individual)概念的独创译词,首见于《群学肄言》,语出司马迁《史记》。严复的译名策略是“以儒释西”,“小己”的诞生体现... “个人”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符号,堪称转型时代的“关键词”。“小己”是严复用以表达近代西方“个人”(individual)概念的独创译词,首见于《群学肄言》,语出司马迁《史记》。严复的译名策略是“以儒释西”,“小己”的诞生体现出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群己观”,他为西方中性的“个人”概念涂上一层儒家伦理色彩,将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演绎成赋予儒学价值的“群己观”,追求“群己平衡”。在近代本土化语境下,严复以“小己”为代表的传统文言语汇对译“individual”,努力调和西方“个人”观念与儒家伦理之间的矛盾,是“会通中西”翻译追求的充分反映,帮助西学“个人”概念完成在本土意义上的接引与转换,为推动近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卓越贡献。面对外来语的冲击,严复苦心孤诣创制的“小己”仍有市场,近代报刊中有不少采用“小己”表示“个人”概念的用例,近代早期英华辞典也多收录“小己”一词,“小己”的传播图谱清晰可见,从历史容受视角可证其文化影响力。晚清中国用于翻译“individual”的译名从一开始就呈现了纷繁复杂的景象,如“人”“人人”“个人”“私”“己”“小己”“么匿”,等等,这些译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然竞争并存。梳理“个人”对译英文“individual”的历史演进轨迹,考察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个人”话语发展演进脉络时,应充分认识到严复“小己”的创译功不可没,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由此可进一步思考近代中国语境下西方“个人”概念的本土化译介,以及中国式个人话语的建构与中国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己” 严复 “个人”知识概念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卫生技术评估与决策转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39
16
作者 陈英耀 刘文彬 +4 位作者 唐檬 茅艺伟 庞伟明 施李正 董恒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卫生技术评估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各国卫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描述卫生技术的相关利益方,回顾卫生技术评估及转化的国际经验及潜在的影响因素,在结合我国卫生技术评估政策转化实际情况的... 卫生技术评估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各国卫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描述卫生技术的相关利益方,回顾卫生技术评估及转化的国际经验及潜在的影响因素,在结合我国卫生技术评估政策转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卫生技术评估知识转化程度测量、政策决策方和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方影响知识转化的因素挖掘以及转化程度测量等研究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决策 知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胡雁 朱政 +8 位作者 傅亮 成磊 周英凤 邢唯杰 田利 程云 顾莺 张晓菊 杨红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9期1156-1160,共5页
循证实践指南是证据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基于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应用和更新是循证医学理念下全球医疗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护理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并以"艾滋病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和应用"为例,就... 循证实践指南是证据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基于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应用和更新是循证医学理念下全球医疗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护理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并以"艾滋病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和应用"为例,就临床实践指南对提升护理实践有效性和提高护理决策科学性的意义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知识转化 证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转化模式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8
作者 周英凤 胡雁 +2 位作者 顾艳荭 顾莺 朱政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系统阐述了知识转化模式的2个环节及该模式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引导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确定问题,获取证据,不断裁剪,形成符合利益相关群体需要的证据传播形式,引入具体的临床情景,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和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加强过程监... 系统阐述了知识转化模式的2个环节及该模式在循证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引导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确定问题,获取证据,不断裁剪,形成符合利益相关群体需要的证据传播形式,引入具体的临床情景,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和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加强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促进证据向实践的转化,并维持转化成果,不断缩短证据和实践的差距。旨在为我国护理人员开展证据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知识转化 证据转化 最佳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领域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31
19
作者 周英凤 黄娜 +2 位作者 胡雁 邢唯杰 朱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护理领域内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现状、所依据的证据质量、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方法:使用"证据转化""证据应用"等检索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 目的:探讨我国护理领域内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现状、所依据的证据质量、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方法:使用"证据转化""证据应用"等检索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应用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2篇文献,95.4%的文献发表于2015年之后,92.1%的文献发表在护理类期刊上,27.0%的文献提供了系统的检索策略,43.3%的文献进行了方法学质量评价,74.3%的文献均没有对证据的可用性进行评价。证据转化以症状护理为主题的文献最多,占39.5%,87.5%的文献采用了前后对照方法来评价证据转化的效果,所有的研究均构建了综合性、多元化的证据转化策略,包括基于证据(42.1%)和基于障碍因素的干预策略(57.9%)。73.7%的文献采用了多元化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仅有7.2%的文献提出了应维持证据在临床的持续应用。结论:我国护理领域内证据临床转化研究数量上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但转化所依据的证据质量及研究方法尚需要加强,应采取策略推动证据在实践的持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化 证据临床转化 临床护理实践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翻译等价对自动抽取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雅娟 李生 +1 位作者 赵铁军 杨沐昀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9-2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语语料库自动抽取多词翻译等价对的方法。首先利用N-gram模型获得候选翻译单元,然后根据统计同现计算候选等价对的翻译概率,并用贪心策略实现翻译等价对的自动抽取。在翻译概率的计算中对3种常用的统计同现测度进行了...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语语料库自动抽取多词翻译等价对的方法。首先利用N-gram模型获得候选翻译单元,然后根据统计同现计算候选等价对的翻译概率,并用贪心策略实现翻译等价对的自动抽取。在翻译概率的计算中对3种常用的统计同现测度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当语料规模较小时,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测度对于翻译等价对的抽取具有较好的效果。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翻译等价对抽取中多词单元对应及间接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语料库 自动抽取 N-GRAM模型 翻译概率 计算机 知识获取 候选翻译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