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9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road physical design attributes on pedestrian versus driver traffic accident frequencies
1
作者 CHEN Ying OUYANG Zhao-heng +1 位作者 TIAN Yi ZHU Jia-x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4248-4261,共14页
Traffic accidents involving pedestrians and drivers pose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road physical design attributes on crash frequencies for these two gr... Traffic accidents involving pedestrians and drivers pose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road physical design attributes on crash frequencies for these two groups is critical for developing targeted safety interventions.Considering that the zero-truncated characteristic of the data is uncertain,the results of the zero-truncated negative binomial models and traditional negative binomial models are calculated to seek the better model.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the road surface conditions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urvature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both pedestrian and driver compared to number of lanes and speed limit.And speed limits were more pronounced for pedestrian crash frequency than driver group.Conversely,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sections was stronger for driver crash frequency.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f road physical design attributes on traffic crash frequencies for pedestrians versus driver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dopting a user-centric approach to transportation safety planning and infrastructure design.Tailoring interventions 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and vulnerabilities of different road user groups can lead to more effective safety improvements and better overall traffic safety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idents PEDESTRIANS driverS road design zero-trunc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员疲劳状态与不安全行为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 吴立舟 +2 位作者 钟兴润 郭粮玮 崔煜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以提高塔吊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案例,提出一种综合识别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以实时发现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摄像头捕获实时视频流,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提取关键信息,用于识别后续的疲劳和不安全行为;在疲劳状... 以提高塔吊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案例,提出一种综合识别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方法,以实时发现驾驶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摄像头捕获实时视频流,并对视频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提取关键信息,用于识别后续的疲劳和不安全行为;在疲劳状态识别方面,采用基于眼睛和嘴部状态的分析方法,重点监测眼睛开闭状态、眨眼频率及哈欠次数等生理指标;在不安全行为识别方面,结合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实时检测驾驶员的潜在危险操作,从而确保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YOLOv5-高效通道关注(ECA)模型在疲劳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识别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模型在测试集上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均超过90%,展现出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疲劳状态 不安全行为状态 塔吊驾驶员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企业发展新动能——基于新质生产力培育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史永东 于仕洋 +1 位作者 王淏淼 陈火亮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金融科技是支持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发展新动能指标,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发展新动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新动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企业、非... 金融科技是支持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发展新动能指标,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发展新动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新动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企业、非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大企业、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金融科技对其发展新动能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本文为金融科技促进企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 金融科技 融资约束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矿卡司机疲劳驾驶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清华 殷书檀 +2 位作者 王丹 李学现 尹慧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解决露天矿区卡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漏检率和误检率高、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构建基于改进YOLOv8的露天矿卡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模型(EBS-YOLO),提高疲劳检测的整体性能。首先,以YOLOv8为疲劳检测基础模型,通过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增强模型... 为解决露天矿区卡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漏检率和误检率高、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构建基于改进YOLOv8的露天矿卡车司机疲劳驾驶检测模型(EBS-YOLO),提高疲劳检测的整体性能。首先,以YOLOv8为疲劳检测基础模型,通过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增强模型对小目标关注;其次,引入瓶颈注意力(BAM)模块,强化模型对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尤其是对眼部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将主干网络中跨阶段聚合模块(C2f)全部替换为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模块,进而有效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计算开销,以满足模型轻量化需求。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模型检测效果较好,准确率、召回率、平均检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3.6%、93.9%、96.5%,且模型内存大小仅有4.9 MB。相比于YOLOv8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出矿卡司机疲劳状态,满足实时性要求,从而有效预防疲劳驾驶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疲劳驾驶检测 卡车司机 小目标检测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特征及碳平衡驱动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屹 苏越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34-4051,共18页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在分析2007~2022年碳排放量和碳汇量时空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碳平衡类型,采用碳生态承载系数、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描述了碳平衡能力时空动态变化的特点,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在分析2007~2022年碳排放量和碳汇量时空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碳平衡类型,采用碳生态承载系数、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描述了碳平衡能力时空动态变化的特点,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探讨了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显示:碳排放量变化呈波动增加的特点,由2007年的12881.57万t增加至2022年的38570.76万t,年均增长率为7.59%.碳汇量变化幅度较小,由2007年的1885.78万t增加至2022年的2176.11万t,年均增长率为0.10%.耕地和林地分别贡献了碳汇量的82.56%和17.01%,是影响碳汇水平的主要土地类型.碳平衡能力空间差异明显,呈西北高、东部低的特征,标准差椭圆呈西北-东南的分布格局,重心整体向东迁移.碳平衡能力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降水和气温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次之,而环境规制、绿色创新等治理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强调从生产减碳和生态固碳的视角制定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收支 碳平衡 时空分异 驱动因素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上下文感知的驾驶员识别模型
6
作者 杨林 张磊 +2 位作者 刘佰龙 梁志贞 张雪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8-560,共13页
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利用车辆轨迹识别汽车驾驶员已成为车辆数据分析热点。然而,现有模型难以准确捕捉驾驶风格与驾驶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提出基于驾驶上下文感知的驾驶员识别模型CDIM。CDIM利用轨迹数据计... 随着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利用车辆轨迹识别汽车驾驶员已成为车辆数据分析热点。然而,现有模型难以准确捕捉驾驶风格与驾驶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提出基于驾驶上下文感知的驾驶员识别模型CDIM。CDIM利用轨迹数据计算车辆运动特征,同时通过路网匹配获取出行路线,并设计基于双向Transformer的路段信息嵌入模块,为出行路线中每一段路段生成融合邻接路段特征的嵌入。然后,通过卷积跨模态注意力融合模块结合路段特征与运动特征,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此外,结合外部因素特征,全面捕捉驾驶上下文对驾驶风格的影响。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DIM的识别准确率为68.54%,相较于RM-Driver与Doufu分别提高了8.14%和4.81%,具有更高的驾驶员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识别 表示学习 上下文感知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隔离元件对多开关触发同步性的影响
7
作者 王杰 陈林 +5 位作者 冯元伟 蒋吉昊 赵越 刘宏伟 韩文辉 周良骥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对于数十个基本放电支路并联同步放电的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模块,触发隔离元件直接影响高功率气体开关的触发导通同步性,进而对整个LTD模块输出性能产生影响。为了优化选择触发隔离元件类型及参数,针对电阻及电感两种隔离方式进行了... 对于数十个基本放电支路并联同步放电的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模块,触发隔离元件直接影响高功率气体开关的触发导通同步性,进而对整个LTD模块输出性能产生影响。为了优化选择触发隔离元件类型及参数,针对电阻及电感两种隔离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电感隔离效果优于电阻隔离,同时对于不同的隔离电感参数,5μH隔离电感下LTD模块输出结果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气体开关 触发 时延分散性 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复杂环境下拖拉机驾驶员面部检测
8
作者 徐红梅 李亚林 +3 位作者 李中鑫 蒙焌仕 阳康鑫 李旭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8-301,共14页
为提高复杂场景下拖拉机驾驶员面部小目标检测精度,基于YOLOv7算法提出了一种精度高、泛化性强的驾驶员面部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有效聚合低频全局信息与高频局部信息;其次,采用跨级部分网络模块,提高算法... 为提高复杂场景下拖拉机驾驶员面部小目标检测精度,基于YOLOv7算法提出了一种精度高、泛化性强的驾驶员面部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构建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有效聚合低频全局信息与高频局部信息;其次,采用跨级部分网络模块,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益;最后,调整检测层结构,构建全新检测头SC_C_detect,提高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消融实验及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单张图片检测时间为7.8 ms,mAP@0.5为97.29%,mAP0.5:0.95为69.45%,优于Faster-RCNN、YOLOv5l、YOLOv8l等目标检测算法。在拖拉机不同振动水平下开展泛化性试验发现,改进后面部小目标检测模型的背景误差与定位误差均有所降低。结果表明,该算法兼具实时性与准确性,且在不同振动水平下,拥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驾驶员 面部检测 小目标检测 YOLOv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级联的压控晶闸管同步驱动电路
9
作者 王文东 吴朝阳 +2 位作者 王淦平 吴编 杨周炳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针对压控晶闸管脉冲工作特性和串联使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可级联的驱动电路,实现了多级串联压控晶闸管的同步开通。首先,介绍了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利用推挽结构的平面耦合电感器隔离初、次级信号并传递驱动能量,解决了串联驱动小型化和... 针对压控晶闸管脉冲工作特性和串联使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可级联的驱动电路,实现了多级串联压控晶闸管的同步开通。首先,介绍了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利用推挽结构的平面耦合电感器隔离初、次级信号并传递驱动能量,解决了串联驱动小型化和低压供电条件下快前沿输出的问题;其次,通过计算和仿真确定了电路参数和主要器件选型;最后,使用6级串联的MCT作为放电开关搭建了测试电路,在充电电压8.4 kV、工作重复频率20 Hz条件下,4Ω电阻负载上获得了幅值为1.958 kA的准方波脉冲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路 MOS栅控晶闸管 串联 同步 准方波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姿态辅助的轻量化驾驶行为检测网络
10
作者 蓝章礼 范亮 +3 位作者 张洪 唐若瀚 徐元通 黄大荣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82,共8页
分心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为提高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姿态辅助的轻量化驾驶行为检测网络。针对特征提取质量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大核自注意力机制,增强捕捉局部和全局特征的能力,以提取丰富的... 分心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为提高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姿态辅助的轻量化驾驶行为检测网络。针对特征提取质量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大核自注意力机制,增强捕捉局部和全局特征的能力,以提取丰富的低层特征。同时,将分组卷积与胶囊网络结合,以提取驾驶行为的语义特征,在保证高精度的条件下,减少模型参数量。此外,引入姿态估计作为辅助,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在复杂背景下的检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笔者方法在SFD和AUC两个基准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99.71%和95.38%的准确率,与当前的先进模型相比,在保持相同准确率的情况下,参数量仅为0.29 M(减少了61.8%),在吞吐量为801张图像每秒的服务器中推理速度约为2.57 ms;提出的基于姿态辅助的轻量化驾驶行为检测网络能够取得较高的准确率,且参数量满足嵌入式设备要求,能为安全行车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姿态辅助 驾驶行为检测 轻量化 胶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收入再分配与储蓄结构变动
11
作者 穆怀中 孟婉荣 陈曦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7,共10页
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储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在世代交叠收入再分配条件下,会使劳动力的代际再分配增加,但储蓄会减少吗?这是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依据生命周期均衡再分配原理,构建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 在国内大循环体系中储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在世代交叠收入再分配条件下,会使劳动力的代际再分配增加,但储蓄会减少吗?这是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依据生命周期均衡再分配原理,构建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蓄结构变动评估数理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再分配及储蓄结构变动规律,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上升,代际再分配增加,储蓄率不一定减少,应对老年养老风险的储蓄增加,到2035年社会养老储蓄增加11.87%,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再分配增加和养老储蓄增加的同向结构变动;(2)代际再分配增加,老年消费增加,到2035年老年消费增加13.13%;(3)中国近远期养老储蓄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到2035年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0.54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收入再分配 储蓄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P的长江经济带江苏段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12
作者 汪媛媛 臧协超 +4 位作者 许伟伟 阳昌霞 金洋 任静华 贺新星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尤其是长江经济带江苏段受城市化和土地开发等影响,生态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生态脆弱性评价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以长江经济带江苏段2005—2020年4个时期生态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尤其是长江经济带江苏段受城市化和土地开发等影响,生态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生态脆弱性评价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以长江经济带江苏段2005—2020年4个时期生态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灵敏度弹性压力(sensitivity resilience pressure,SRP)模型,选取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和生态敏感性3类16项指标,基于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HP-SPCA)权重计算方法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生态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呈现出从南京向南通逐渐增加趋势;(2)生态脆弱性等级之间转变主要发生在相邻等级之间,中度和重度脆弱性减小,轻度、微度和潜在脆弱性增加;(3)耕地占比、人口密度和生物丰度是主要驱动因素,植被覆盖与耕地占比的交互作用具有最大解释力。研究结果对江苏省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 地理探测器 生态脆弱性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陈运星 崔军华 +2 位作者 吴钊 吴华伟 袁星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干扰,引入SE Block注意力机制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试验、消融试验和特征可视化试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89%,其展现出更优的性能;采用Grad-CAM可视化方法解释模型的关注区域,所提出模型更精准地关注对驾驶行为判定的关键特征,进一步增强了本模型的可解释性,提高了人们对驾驶行为检测模型的信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驾驶人行为检测 深度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模型和光流融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
14
作者 徐慧智 张建召 +1 位作者 蒋贤才 宋成举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9-1489,1512,共12页
本文基于MobileViT算法,提出一种新型CN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模型,即Mse-MViT模型。该模型借助光流算法对图像递归处理,提取视频片段起始帧至顶点帧的关键帧序列,获取驾驶人运动信息。自建Driver-vior数据集,基于多尺... 本文基于MobileViT算法,提出一种新型CN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驾驶人行为识别模型,即Mse-MViT模型。该模型借助光流算法对图像递归处理,提取视频片段起始帧至顶点帧的关键帧序列,获取驾驶人运动信息。自建Driver-vior数据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SE注意力机制和双分支结构,实现运动信息和图像全局与局部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Mse-MViT模型识别驾驶人行为准确率达到了95.83%,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鲁棒性;在State Farm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精度提升了2.5%,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泛化能力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行为识别 光流算法 MobileViT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震荡微观形成和传播条件研究
15
作者 杨龙海 段丞章 +1 位作者 唐壮 章锡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头间距参数区间,仿真实验进一步识别出3类震荡触发条件:交通流参数进入理论失稳区间;稳定区间内激进型驾驶员初始车头间距无法匹配速度需求;稳定区间内普通型或保守型驾驶员存在速度-车头间距参数失配。基于速度标准差的量化研究发现:低速状态下保守型驾驶员车队的震荡传播速度比激进型快,车头间距扰动引发的震荡呈凹型增长,而速度扰动导致的增长模式存在驾驶人类型分化——激进型与普通型呈指数增长,保守型则为线性增长。当初始速度与车头间距达到参数匹配状态时,震荡传播被显著抑制甚至阻断。研究建立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与震荡演化规律的量化映射关系,证实参数匹配可使震荡传播风险降低,为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参数优化、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提升等领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形成传播条件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驾驶人行为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谐振型单开关双通道LED驱动器
16
作者 张杰 邹晨 +3 位作者 杨淋 肖辞 刘林 高迎飞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2,共8页
提出1种新型双通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驱动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所提驱动器使用1种新型Z源谐振网络和1个与电源共地的有源开关结构,并利用平衡电容自动实现电流均衡,因此其电流控制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利... 提出1种新型双通道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驱动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所提驱动器使用1种新型Z源谐振网络和1个与电源共地的有源开关结构,并利用平衡电容自动实现电流均衡,因此其电流控制非常简单。同时由于利用Z源谐振网络传递能量,该驱动器具有软开关、效率高、体积小、电压应力较低等优势。为验证所提驱动器的有效性,研制了1台80 W的实验样机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驱动器 Z源谐振网络 电容电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驰场景下货车队列速度规划与能量管理策略
17
作者 杨炜 杨娅琳 王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0,共8页
为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队列的队内跟随效果与动力系统的真实能效,研究了跟驰场景下货车队列速度规划与能量管理策略。基于PSO-BP驾驶人意图识别模型融合车速数据,通过CNN-LSTM模型预测前方车辆速度。建立上层MPC速度规划模型,通过前... 为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队列的队内跟随效果与动力系统的真实能效,研究了跟驰场景下货车队列速度规划与能量管理策略。基于PSO-BP驾驶人意图识别模型融合车速数据,通过CNN-LSTM模型预测前方车辆速度。建立上层MPC速度规划模型,通过前方车辆速度预测结果规划领航车经济车速,队列内车辆基于PID控制对领航车进行速度跟随;下层Fuzzy A-ECMS能量管理模型基于队列经济车速规划结果对混合动力系统能量分配进行实时优化。搭建PreScan与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前方车辆速度波动时,所提策略可使跟车间距误差稳定在1.5 m内;通过对队列分层控制器进行优化,可使队列综合燃油经济性提高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意图 速度预测 混合动力汽车队列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驾驶行为分析的驾驶员情绪识别算法
18
作者 赵华 范鸿钢 +3 位作者 冯译方 陈大昕 刘志喜 陈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9-628,共10页
驾驶员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其驾驶行为.目前对于驾驶员行为预测的研究依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无法反映情绪状态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导致对驾驶员动力需求的预判存在信息偏差.为此,针对实际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员情绪状态判断,提出了满足... 驾驶员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其驾驶行为.目前对于驾驶员行为预测的研究依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无法反映情绪状态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导致对驾驶员动力需求的预判存在信息偏差.为此,针对实际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员情绪状态判断,提出了满足实车应用的驾驶员情绪识别算法,同时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情绪间驾驶行为的特征差异.首先,针对车载计算单元相对不足的问题,结合人脸动作单元和面部表情编码系统,简化了高兴和愤怒两种表情的面部关键点,进而降低特征维度.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了两种情绪的识别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算法优化了模型参数,提升离线识别准确率.最后,结合情绪诱导设计了实车道路试验,基于通用计算平台测试了模型的在线识别效果,同时对比了驾驶员在高兴和愤怒时的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运行差异.结果表明:利用简化特征建立的高兴和愤怒识别模型,数据集离线测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4.45%和84.43%;通用计算平台的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满足车载实时应用的需求,与情绪诱导结果对应,能够在线识别驾驶员的情绪状态;与高兴情绪相比,驾驶员在愤怒情绪下的驾驶行为更加激进,加速踏板的操作从长期维持不变转为周期性的剧烈踩踏,踏板频谱幅值最大提高了165.1%,整车油耗最大增加了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情绪识别 人脸动作单元 支持向量机 道路试验 驾驶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汽车司机群体与战时交通运输
19
作者 魏文享 刘志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0-311,332,共13页
汽车在清末进入中国,随着外国人在华用车以及本土车辆之增多,“汽车夫”成为新的谋生之道。职业汽车司机作为现代“御者”,初期受汽车增长趋势及驾驶专业技能之限制,从业者数量增加较为缓慢。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公路里程增长及公共交通... 汽车在清末进入中国,随着外国人在华用车以及本土车辆之增多,“汽车夫”成为新的谋生之道。职业汽车司机作为现代“御者”,初期受汽车增长趋势及驾驶专业技能之限制,从业者数量增加较为缓慢。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公路里程增长及公共交通的发展,汽车司机数量增长加速。抗战时期是职业汽车司机群体扩张的重要阶段。西南地区军、公、商车云集,原本普通司机成为决定战时运输是否通达的重要人力资源。通过招募、考训及内迁等途径,不少大学生、商人、工人及南洋侨工加入抗战汽车司机之列。在重庆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一调配下,无论军车还是各公、商运输车司机均实行军事化编队,汽车司机群体成为军品抢运与作战部队投送的主要执行者。滇缅公路作为战时的国际运输生命线,也是汽车司机坚守本位、服务抗战的前线。从业者生计与职业的公共责任及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战时运输需求的增减直接影响到汽车司机群体的规模及收入,也有不少司机运用其在物资运输中的“职业权力”谋利。与受雇于私人之司机相较,承担战时客货运输重任的汽车司机群体之公共责任感和爱国心在职业心理上有鲜明体现,也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晚清民初时的“仆役”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西南地区 汽车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游戏化管理对网约车司机价值共创行为作用机制研究
20
作者 赵斌 华梦坤 宇卫昕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91,共16页
价值共创是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本质。本文基于认知评价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系统探讨了网约车平台游戏化管理对司机价值共创行为“双刃剑”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团队支持氛围与司机工作时长的调节作用。基于334份三波次数据,运用结构方... 价值共创是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本质。本文基于认知评价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系统探讨了网约车平台游戏化管理对司机价值共创行为“双刃剑”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团队支持氛围与司机工作时长的调节作用。基于334份三波次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平台游戏化管理的成就类策略、沉浸类策略与网约车司机价值共创行为呈“倒U型”关系;(2)组织承诺分别在成就类策略、沉浸类策略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倒U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团队支持氛围对成就类策略与价值共创行为、沉浸类策略与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倒U型”关系起跨层调节作用,司机工作时长对成就类策略与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倒U型”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整合了游戏化管理相关研究的分歧,拓展了游戏化管理与价值共创的交叉研究,也为平台企业有效实施游戏化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管理 网约车司机 价值共创行为 “双刃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