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溢油污染海冰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及其角度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建康 刘丙新 +3 位作者 杜雨隆 李颖 刘鹏 陈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5-2082,共8页
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往来极地冰区的船只数量逐年增加,这使得发生冰区溢油的风险随之增加。冰区溢油具有清理难度大、污染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快速准确的监测手段成为提高清理效率、降低污染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遥感技术在开阔水域溢油... 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往来极地冰区的船只数量逐年增加,这使得发生冰区溢油的风险随之增加。冰区溢油具有清理难度大、污染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快速准确的监测手段成为提高清理效率、降低污染危害的重要途径之一。遥感技术在开阔水域溢油的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有冰海区溢油的监测研究较少。尤其对于受溢油污染的海冰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随角度变化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通过开展海冰溢油模拟实验,测量不同观测天顶角和相对方位角下油污染海冰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天顶角每间隔10°采集一次,范围为:-50°~50°,相对方位角包括了:0°、90°、180°、270°。利用光谱标准偏差分析海冰受污染前后的光谱差异,选取差异值最大的波段560 nm作为油污染海冰识别的特征波段。为探寻特征波段反射差异随观测几何变化的规律,构建了一种考虑海冰前向散射特征的核驱动模型Ross Thick-Roujean-r-RPV,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检验,在主平面和垂直主平面的拟合误差分别为0.00462、0.00416,拟合效果优于Ross Thick-Li sparse、Ross Thick-Li sparse R、Ross Thick(QU)-Roujean及Ross Thick(QU)-Li sparse R-r-RPV等常用核驱动模型。利用该模型,进一步模拟了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油污染前后海冰特征波段反射差异的角度效应。结果表明,海冰在相同观测几何条件下,受污染前后反射光谱存在差异,污染海冰反射率要低于清洁海冰,且清洁海冰在波段1013~1196 nm范围内存在一个波峰,而在受污染后此波峰消失;当观测方位角不同时,海冰反射率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前向方向随着观测角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在后向方向则表现为随观测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主平面方向,反射率随观测角度增加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在天顶角为50°,相对方位角范围在250°~290°时,光谱差异最大,即最有利于海冰溢油的提取。研究结果能够为冰区船舶溢油监测传感器的波段和观测几何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溢油监测 光谱识别 BRDF 核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长时序植被聚集指数的年际周期变化研究
2
作者 谭哲友 焦子锑 +6 位作者 李志龙 郭静 王晨霞 尹思阳 佟一冬 高歌 陈偲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869,共9页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 植被聚集指数(clumping index,CI)是表征植被冠层叶片空间聚集程度的结构参数.基于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发生产的全球长时序(2001−2019年)、逐月的植被聚集指数(CI)遥感产品,使用傅里叶分解的方法逐像元地对CI的年际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探究.步骤如下:1)预处理去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像元并填补部分缺失较少的像元,以产生相对完整的年际时间序列,预处理筛选出有效研究区占全球植被区面积的75.58%;2)假设CI年际变化可以分解为由多组余弦波信号与随机噪声构成的序列,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取时间序列中振幅最大的余弦波(主波),发展了表征CI年际周期(1 a 1周期)变化参数指标体系;3)基于模拟数据和部分高质量数据检验了该方法的抗噪性,并将提取结果与MODIS物候产品(MCD12Q2)的1 a物候周期数(NumCycles,NC)及峰值时间(Peak_1)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主波周期12(月)像元占比显著大于其他周期像元,占研究区的76.22%,表明CI最显著、最普遍的年周期性变化特征是周期长度12个月的年际变化;在研究区中主波周期等于12(月)区域与物候产品的1 a物候周期数(NC=1)高度重合,精度达到96%;对主波周期12月的像元,主波低峰值月与物候产品peak值较接近,全球平均差异为1.37月,且CI低峰值月(植被最聚集月份)普遍提前于peak值,说明年周期植被叶片的最聚集状态(CI的季节变化低峰值)要普遍早于该周期植被叶片的绿度峰值(物候产品的peak最大值).该研究为理解植被聚集效应的年际周期变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指数 核驱动模型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NDHD MCD12Q2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月平均反照率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兴奎 刘素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20,I002,共7页
地表特征和下垫面物理性质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造成地表能量分布的不均 ,地球表面的半球反射在气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在地 气能量交换中决定着能量在地 气之间的分配比率。反照率随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 地表特征和下垫面物理性质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造成地表能量分布的不均 ,地球表面的半球反射在气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在地 气能量交换中决定着能量在地 气之间的分配比率。反照率随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往往是形成区域小气候差异的原因。文中通过统计和双向反射模型 ,应用NOAA14 AVHRR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反演计算了 1997年中国月平均反照率的分布 ,并对结果做了分析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 遥感反演 地表特征 下垫面 地球 时空分布 AVHRR 反射模型 地表覆盖类型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表月平均反照率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34
4
作者 徐兴奎 林朝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我国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高原地表反照率是决定地表能量收支平衡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应用目前国际上...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我国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而高原地表反照率是决定地表能量收支平衡十分重要的参数。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应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双向反射模型 ,建立了动态的地表反照率反演方法 ,并对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 反照率 青藏高原 核驱动模型 地形 气候 热力作用 卫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热红外亮温值的模型拟合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彭菁菁 刘强 +3 位作者 柳钦火 李加洪 马红章 方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1-365,371,共6页
通过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核驱动模型对黑河试验多角度热红外机载数据的拟合,证明了核驱动模型具有热红外波段的外延能力,确定了适用于多角度热红外数据的最佳核函数组合.在热辐射方向性核系数组合因子与地表温度(LST)构成的特征... 通过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核驱动模型对黑河试验多角度热红外机载数据的拟合,证明了核驱动模型具有热红外波段的外延能力,确定了适用于多角度热红外数据的最佳核函数组合.在热辐射方向性核系数组合因子与地表温度(LST)构成的特征空间中构建、提取了多角度热红外干旱指数(MTDI).在黑河各试验区,MTD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反演结果非常相近(相关系数大于0.87),表明核驱动模型在热红外波段也是分析方向性辐射信息的有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遥感 热红外遥感 核驱动模型 土壤水分 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向散射核函数拟合冰雪反射光谱各向异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瞿瑛 刘强 刘素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49-2754,共6页
对地表反射光谱的各向异性进行建模和拟合,是遥感对地观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线性核驱动模型拟合方法使用的核函数是基于植被覆盖地表辐射传输模型导出的,因此难以准确地描述冰雪覆盖地表前向散射强的特征。提出一种在线性核驱动模... 对地表反射光谱的各向异性进行建模和拟合,是遥感对地观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线性核驱动模型拟合方法使用的核函数是基于植被覆盖地表辐射传输模型导出的,因此难以准确地描述冰雪覆盖地表前向散射强的特征。提出一种在线性核驱动模型中增加前向散射核函数的拟合方法,并采用地面多角度观测架测量的冰雪反射光谱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拟合冰雪反射光谱的各向异性(R2=0.997 5,RMSE=0.022 6),准确地反映冰雪前向散射较强的特征。通过对提出的方法与经验函数法、传统线性核驱动模型拟合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线性核驱动模型方法明显优于经验函数拟合法,其中增加前向散射核函数能够显著提高对冰雪覆盖地表二向反射因子的拟合精度,并在各波段都有稳定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各向异性 核驱动模型 冰雪 多角度观测 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遥感中BRDF模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车大为 陈圣波 +2 位作者 吕乐婷 金晟业 杨培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29-231,共3页
地表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是多角度遥感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综述了多角度遥感中二向性反射模型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与新进展,同时分析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为模型选取提供了依据,其中重点介绍了核驱动模型。并讨... 地表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是多角度遥感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综述了多角度遥感中二向性反射模型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与新进展,同时分析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为模型选取提供了依据,其中重点介绍了核驱动模型。并讨论了多角度遥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F 多角度遥感 二向性反射 核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雪峰 叶茂 毛东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植被的反射异质性特征可以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植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研究中,使用了MISR的多角度观测数据,利用核驱动和RPV模型反演获取地表BRDF信息,使用SVM方法对MISR天底角反射率数据和BRDF信息组合进... 植被的反射异质性特征可以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植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研究中,使用了MISR的多角度观测数据,利用核驱动和RPV模型反演获取地表BRDF信息,使用SVM方法对MISR天底角反射率数据和BRDF信息组合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了BRDF对分类效果的影响.发现:①BRDF信息可以为半干旱区土地覆被制图提供附加的有用信息,提高制图的精度.②核驱动模型和RPV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地表反射的状况.③空间结构差异较大的草地和林地类型使用BRDF信息后的用户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F 核驱动模型 RPV MISR 塔里木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多波段的核函数及其在BRDF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思含 刘强 +1 位作者 柳钦火 李小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9-313,共5页
利用叶片与土壤光谱的先验知识,在核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几何学学的LiSparse核与RossThick体散射核改写为角度和波长的共同函数,以核函数的加权来描述亚像元与像元的关系,从而使核系数成为与波长无关而只与冠层结构相关的参数,并基... 利用叶片与土壤光谱的先验知识,在核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将基于几何学学的LiSparse核与RossThick体散射核改写为角度和波长的共同函数,以核函数的加权来描述亚像元与像元的关系,从而使核系数成为与波长无关而只与冠层结构相关的参数,并基于此模型提出了新的宽波段反照率的新算法.利用波谱数据库收录的冬小麦观层多角度多波段数据进行核系数的反演,证明了在观测角度较少的条件下,用多波段数据联合反演核系数要比用单一波段数据反演核系数的结果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 多波段 核驱动模型 反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伯假设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虎 刘朋飞 连懿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了研究地表朗伯假设对反照率遥感反演的影响作用,取各BRDF原型类作为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的基本样式,将模拟方向反射率数据作为朗伯假设反照率,借助一景MODIS图像的BRDF/反照率产品,分析其与反照率在观测空间分布特征上的相对差异.结果表... 为了研究地表朗伯假设对反照率遥感反演的影响作用,取各BRDF原型类作为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的基本样式,将模拟方向反射率数据作为朗伯假设反照率,借助一景MODIS图像的BRDF/反照率产品,分析其与反照率在观测空间分布特征上的相对差异.结果表明:朗伯假设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与地表反射各向异性样式、太阳天顶角大小以及观测所在空间位置等密切相关.当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特征较显著时,朗伯假设会在后向热点、前向冷点以及较大的观测天顶角附近向反照率中引入40%以上的误差,且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大,这一差异还会显著增加.此外,天顶方向反射率与反照率的差异同样与地表反射各向异性特征和太阳天顶角大小密切相关.当太阳天顶角较小时,几何光学散射作用较强的BRDF原型类会高估地表反照率;当太阳天顶角较大时,体散射作用较强的BRDF原型类会明显低估地表反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伯假设 BRDF原型类 地表反照率 核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数据核函数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玲 张亚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99-201,共3页
核函数是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新方法,而对于字符串、图像和蛋白质等无法直接输入且具有一定结构信息的数据,则需用结构化数据核函数解决。基于此,对核函数进行初步探讨,描述了句法驱动核、模型驱动核和组合核3种基本的结构化数据核函数,对... 核函数是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新方法,而对于字符串、图像和蛋白质等无法直接输入且具有一定结构信息的数据,则需用结构化数据核函数解决。基于此,对核函数进行初步探讨,描述了句法驱动核、模型驱动核和组合核3种基本的结构化数据核函数,对结构化核函数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数据核函数 句法驱动核 模型驱动核 组合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RDF模型改进PRI反演水稻光能利用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展豪 郭建茂 +1 位作者 郭彩云 金淑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11-218,共8页
为探究双向反射分布(BidirectionalReflectanceDistributionFunction,BRDF)模型改进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反演水稻冠层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能力,该研究利用多角度水稻冠层辐射数据... 为探究双向反射分布(BidirectionalReflectanceDistributionFunction,BRDF)模型改进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反演水稻冠层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能力,该研究利用多角度水稻冠层辐射数据和同期通量观测数据,引入BRDF模型对多角度PRI进行观测角度标准化处理。获取晴天09:00—15:00每半小时数据156组,其中130组数据用来建模,另外26组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RDF模型在晴空指数(ClearnessIndex,CI)较低时拟合效果较差,随着CI的升高模型模拟效果变好;BRDF模型的拟合参数受光照条件和植被状况的影响,不同CI范围下的各向同性权值ki与LUE相关性均良好(决定系数大于0.3),在0.6≤CI<0.7时相关性最佳,决定系数为0.63;无论是否采用BRDF模型的角度校正,由PRI反演LUE的模型均可采用线性形式或指数形式;但采用BRDF模型的角度校正后,反演模型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决定系数从0.46(P<0.01,校正前)提高到0.8(P<0.01,校正后);验证结果显示,采用BRDF模型的角度校正前后,相对反演偏差指数由1.34提升到2.6,同时验证的拟合决定系数也由0.44提高到0.87。该研究相比较传统多角度遥感观测的PRI指数,BRDF模型的角度修正提高了PRI对水稻LUE的反演能力,证明了多角度冠层光谱观测可利用BRDF模型提高其植被指数对植物生理活动探测能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水稻 光能利用率 多角度光化学植被指数 核驱动BRDF模型 晴空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N-KELM的制糖过程建模与优化
13
作者 蒙艳玫 李济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9-593,共15页
吨蔗能耗和蔗糖色值是制糖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工艺指标,然而目前这两个指标均无法在线获取。此外,当生产状况发生变化时,依靠人工经验进行参数设定难以获得稳定的生产质量。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时间卷积网络和核极限学习... 吨蔗能耗和蔗糖色值是制糖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工艺指标,然而目前这两个指标均无法在线获取。此外,当生产状况发生变化时,依靠人工经验进行参数设定难以获得稳定的生产质量。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时间卷积网络和核极限学习机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实现了2个工艺指标的在线预测。此外,在数据驱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工艺指标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进行迭代计算,实现了2个工艺指标的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预测可决系数均超过0.9,并与其他4种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此外,通过求解工艺指标优化模型,优化后的吨蔗能耗降低了1.47%,蔗糖色值降低了2.57%,2个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糖 数据驱动建模 深度时间卷积网络 核极限学习机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系统动态建模方法比较 被引量:35
14
作者 秦天牧 林道鸿 +4 位作者 杨婷婷 王绥瑜 吕游 余加喜 刘吉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13-2919,共7页
SCR系统脱硝过程普遍应用的建模方法分为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两种,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确定两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从而选取适宜的建模方法是确保模型准确性的前提。文中根据E-R反应机理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SCR系统脱硝过程普遍应用的建模方法分为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两种,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确定两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从而选取适宜的建模方法是确保模型准确性的前提。文中根据E-R反应机理以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work,BPNN)、核偏最小二乘(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KPLS)等方法分别建立了SCR系统的机理和数据动态模型。采用现场实际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根据模型精度评价指标以及建模耗时对各种建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局部工况样本条件下,机理模型计算精度更高,计算量较小。在全局工况样本条件下,数据模型的拟合和泛化能力更强,但是数据模型的计算量更大,建模耗时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机理模型 数据模型 核偏最小二乘 SCR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核极限学习机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辨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姝帆 李本威 +1 位作者 钱仁军 朱飞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58-2366,共9页
针对解析法建立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精度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核极值学习机(PSO-KELM)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数据驱动辨识方法,构建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结合加速过程试车数据,利用PSO-KELM方法对该加速模... 针对解析法建立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精度和实时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核极值学习机(PSO-KELM)的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数据驱动辨识方法,构建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模型,结合加速过程试车数据,利用PSO-KELM方法对该加速模型进行辨识。试验结果表明:低压转子转速、高压转子转速和低压涡轮出口燃气总温都较好地逼近了试车数据,最大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1.013%,0.355%和1.055%,平均计算时间为0.04ms。精度和实时性均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粒子群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可用于发动机状态监控和性能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加速过程 核极限学习机 数据驱动 模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铁水质量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学习建模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进进 周平 温亮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7-998,共12页
高炉炼铁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复杂、多相多场耦合的大滞后、非线性动态密闭系统,其关键质量指标―铁水温度、Si含量、P含量、S含量难以直接在线检测,且离线化验过程滞后严重.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 高炉炼铁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复杂、多相多场耦合的大滞后、非线性动态密闭系统,其关键质量指标―铁水温度、Si含量、P含量、S含量难以直接在线检测,且离线化验过程滞后严重.针对这一实际工程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学习建模算法,用于高炉多元铁水质量的预测建模.首先,为了提高建模数据质量,对高炉原始数据进行时间粒度的统一、数据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操作;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和降低计算复杂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与多元铁水质量指标关联度最强的关键变量作为建模输入变量.然后,为了提高建模的精度,提出一种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集成随机权神经网络(RVFLNs)算法.该算法采用具有快速建模速度的RVFLNs为子模型,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估计出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进而求出每个子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概率并作为自身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均方根误差加权集成RVFLNs模型.最后,数值仿真验证和工业试验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根据实时输入数据的变化对多元铁水质量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多元铁水质量 灰色关联分析法 核密度估计方法 均方根误差概率加权 数据驱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