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8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1
作者 Wang, Guoyu Zhang, Jun Ma, Jianw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A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has been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lane phased-array pattern, the mathematical simul... A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hased-array antenna in multifunction array radar has been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plane phased-array pattern,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directionality factor,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array factor,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array element factor and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ng model of beam st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phased arrays Directional patterns (antenna) Mathematical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 studies of scraper built in SPA clarifying tank based on mixture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Yu ZHOU Jianxu ZHANG Zhengy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3-559,586,共8页
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trong phosphoric acid(SPA),clar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ultimate product.However,the large viscosity of sediment and the induced interface interaction r... In the industrial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trong phosphoric acid(SPA),clar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ultimate product.However,the large viscosity of sediment and the induced interface interaction result in difficulties when the SPA is clarified.CFD numerical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internal flow field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ow speed scraper based on Mixture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Sediment deposition was generated by loading solid particles at the bottom of clarifying vessel.The moving mesh and RNG k-ε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rotational turbulent flow in clarifying tank.Variables studied,amongst others,were the scraper rotation speed and the mounting height,which could affect the solid suspension height.Features of flow field and solid volume fraction distribution in computational domain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The numerical reports of the scraper torque and velocities of inlet and outlet filed were obtained.It seems the torque value of rotatio-nal axis and particle suspending height augment with an increasing rotating speed.Meanwhile,a high revolving speed is good for the deposition discharge.The particle fraction distribution in meridional surface and horizontal surface at fixed rotation speed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installation height.The simulating results reflect the flow field is marginally stirred by the scraper and proper working parameters are obtained,in which case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the scraper and the clarifying tank are super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phosphoric acid clarifying TANK SCRAPER MIXTURE TWO-phase model GRANULAR SUSPENS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oretical model for electrical explosion resistivity of Al/Ni reactive multilayer foil
3
作者 Zehao Wang Tao Wang +2 位作者 Pengfei Xue Mingyu Li Qingxuan Z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Al/Ni reactive multilayer foil(RMF)possesse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as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Cu bridge.A theoretical resistivity model of Al/Ni RMF was developed to guide the optimization ... Al/Ni reactive multilayer foil(RMF)possesse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as a promising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Cu bridge.A theoretical resistivity model of Al/Ni RMF was developed to guide the optimization of EFIs.Al/Ni RMF with different bilayer thicknesses and bridge dimensions were prepared by MEMS technology and electrical explos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According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actions in bridge,the electrical explosion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5 stages:heating of condensed bridge,vaporization and diffusion of Al layers,intermetallic combination reaction,intrinsic explosion,ionization of metal gases,which are obviously shown in measured voltage curve.Effects of interface and grain boundary scattering on the resistivity of film metal were considered.Focusing on variations of substance and state,the resistivity was develop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t each stage.Electrical explosion curves were calculated by this model at different bilayer thicknesses,bridge dimensions and capacitor voltages,which showed a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 reactive multilayer foil Electrical explosion Resistivity model phase transition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 of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4
作者 Mi Zihao Zhou Daqing Mao Yuant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4-498,共5页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 Sediment deposition in the pumping station has a huge negative impact on unit operation.The three-dimensional CF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inlet structure flow in pump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Eulerian solid- 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preliminary scheme show that sediment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forebay of pumping station because of poor flow pattern therein. In order to improve hydraulic configuration in the forebay,one modified measure reconstructs water diversion weir shape,and another measure sets a water retaining sill in the approach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ified scheme prove that back flow in the forebay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region has also been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mping station FOREBAY sediment deposition Eulerian two-phase flow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shear bands in sand based on granular flow model and two-phase equilibrium
5
作者 张义同 齐德瑄 +1 位作者 杜如虚 任述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16-321,共6页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shear bands in sand as a bifurcation problem in continuum mechanics,shear bands in sand are considered as high-strain phase(plastic phase) of sand and the materials out...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shear bands in sand as a bifurcation problem in continuum mechanics,shear bands in sand are considered as high-strain phase(plastic phase) of sand and the materials outside the bands are still in low-strain phase(elastic phase),namely,the two phases of sand can coexis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As a one-dimensional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for materials with strain-softening behavior,the two-phase solution is a stable branch of solutions,but the method to find two-phase solution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ne for bifurcation analysis.The theory of multi-phase equilibrium and the slow plastic flow model ar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shear bands in sand specimens,discontinuity of deformation gradient and stress across interfaces between shear bands and other regions is considered,the continuity of displacements and traction across interfaces is imposed,and the Maxwell relation is satisfied.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duced.The critical str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hear band,both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inside the band and outside the band,and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band can all be predicted.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localization locally-deformed BANDS shear BANDS TWO-phase equilibrium GRANULAR model of S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态变化的高含硫气井硫析出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朋 邓虎成 +3 位作者 张楚越 鲁杰 张小菊 黄亮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准确预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规律,考虑井斜角影响以及硫的气液固3种相态特征,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预测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迭代法求解模型。利用现场数据,... 为准确预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规律,考虑井斜角影响以及硫的气液固3种相态特征,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高含硫气藏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预测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迭代法求解模型。利用现场数据,优选压缩因子算法,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预测井筒压力、温度和硫析出变化规律,并进行井筒压力和硫析出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采用DPR算法计算压缩因子,预测的井筒压力、温度与实测数据相比,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分别为0.93%和1.06%。井筒内流体流动为单一气相和气-固两相流,不存在气-液两相流;随产气量、H_(2)S含量、硫颗粒初始溶解度增加以及井斜角减小,井筒压力变化幅度均逐渐增大;产气量越大,硫析出位置越靠近井口,析出硫体积越大;H_(2)S含量越高,硫析出位置距井口越近,析出硫体积越小;硫颗粒初始溶解度和井斜角越大,硫析出位置距井口越远,析出硫体积越大。该研究可为高含硫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井 井筒 气液固三相 井筒压力 井筒温度 硫析出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物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9
作者 陈晓龙 徐颖 李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评价指数与阈值触发机制的动态分区方法,以划定后续相序优化的区域范围。建立考虑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各分区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优化相序配置,下层构建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压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云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和0.38 kV实际配电网台区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动态分区 双层优化模型 相序优化 云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研究
10
作者 何中胜 王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3,共6页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 激光器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易导致激光器的相位发生位移,进而引发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了激光器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激光器网络相位时空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激光器网络结构,深入分析了网络中激光器相位时空同步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以这些影响因素作为约束条件,设计相位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驱动技术对控制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相位同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精确检测相位误差,并将其降至0,极大地提升了激光器网络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驱动方法 激光器网络 相位误差 相位时空同步 控制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吸附相密度的深部煤层气吸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11
作者 石军太 吉义天宇 +4 位作者 贺甲元 陈明 黄红星 王凯 张硕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深部煤层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甲烷呈超临界态,实验获得过剩吸附量与实际的绝对吸附量存在较大偏差,二者之间的校正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校正系数中的吸附相密度大多采用了饱和液相密度或van der Waals密度这一定值,与甲烷吸附相密度随压... 深部煤层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甲烷呈超临界态,实验获得过剩吸附量与实际的绝对吸附量存在较大偏差,二者之间的校正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校正系数中的吸附相密度大多采用了饱和液相密度或van der Waals密度这一定值,与甲烷吸附相密度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事实不符。本研究首先基于前人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建立了深部煤层中甲烷吸附相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吸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优选出了考虑变吸附相密度的深部煤层气吸附解吸模型;最后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表明,甲烷吸附相与游离相的密度差随压力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并逐渐趋于一定值,随温度呈指数型渐进下降趋势;考虑变吸附相密度的深部煤层气吸附解吸模型,借助8个误差函数优选而来,可以准确表征深部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对于目标深部煤层气藏,Langmuir-Freundlich模型为最优的吸附解吸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深部煤层气藏类型划分、不同气体含量占比评价及排采制度优化确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吸附相密度 吸附模型 过剩吸附量 绝对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强度及寿命
12
作者 秦建国 孙志 +3 位作者 弓海霞 崔朝霞 巩勇智 郭思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60,共6页
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针对水下采油井口的突然开启和关闭、油气输送的非连续性造成管道内油气输送速度剧烈变化,从而在管道中形成压力波动,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造成压力冲击的问题,通过分层流模型确定气液参数,借助Fluent中的VOF模... 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针对水下采油井口的突然开启和关闭、油气输送的非连续性造成管道内油气输送速度剧烈变化,从而在管道中形成压力波动,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造成压力冲击的问题,通过分层流模型确定气液参数,借助Fluent中的VOF模型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部分内的气液两相流介质进行模拟,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部分油气流动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及模拟求解,分析了不同输送速度连接器部分内油气对外压力的分布。结果显示,最大压力冲击的增量与油气输送速度平方的增量近似成正比关系,在考虑油气输送速度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内壁最大压力冲击后,透镜垫最大等效应力增大9.36%,疲劳寿命下降5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法兰连接器 气液两相流 VOF模型 流体压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PM双向耦合模型的水稻导苗机构设计与仿真
13
作者 葛宜元 郭宁宁 +2 位作者 齐庆龙 孟庆祥 高洪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0-257,共8页
为增加水稻钵体的抛出速度,提高落秧率,针对水稻钵体被机载水稻抛秧装置顶出脱盘后的运动状态,进行导苗机构的设计。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的离散相模型(DPM),对钵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研究,并对导苗机构内腔的流速和压力分布... 为增加水稻钵体的抛出速度,提高落秧率,针对水稻钵体被机载水稻抛秧装置顶出脱盘后的运动状态,进行导苗机构的设计。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的离散相模型(DPM),对钵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研究,并对导苗机构内腔的流速和压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气相的分布特点和原因。选取导苗机构入口速度、折弯角度和管长作为试验因素,以抛出速度为指标,进行仿真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模拟钵体颗粒在流场内的耦合情况进行抛秧管末端处颗粒抛出速度的数据分布监测,得出影响抛出速度的因素主次关系为折弯角度>入口风速>管长,最优参数组合为入口风速25 m/s、折弯角度6°、管长612 mm,此时钵体颗粒的抛出速度为19.8 m/s。通过对带苗钵体在导苗机构的运动情况进行实际验证,测得10组试验平均抛出速度为17.3 m/s,与仿真试验误差为12%左右,证明仿真试验的最优参数组合可行,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机载水稻抛秧装置的研究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导苗机构 计算流体力学 离散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及变井筒储集效应的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
14
作者 聂仁仕 张雨晴 +5 位作者 周杰 袁安意 蔡明金 张焘 卢聪 曾凡辉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4-191,共8页
考虑具有应力敏感特性的均质储层和井筒流体的变井筒储集效应,建立了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绘制了典型的试井样板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摄动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方... 考虑具有应力敏感特性的均质储层和井筒流体的变井筒储集效应,建立了水平井油气两相流试井模型,绘制了典型的试井样板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摄动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数学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可获得真实空间中的数值解。(2)根据该模型得出的试井理论曲线可识别4个主要的流动阶段,即变井储和表皮效应影响段、早期径向流阶段、水平井线性流阶段及晚期拟径向流阶段。(3)变井筒储集效应主要影响早期渗流段,变井储系数越大总导流能力越强;水平井长度主要影响早期水平井线性流阶段,水平井长度越大泄流面积越大,压力降落幅度越小;应力敏感性主要影响晚期径向流阶段,随应力敏感系数增大渗透率下降幅度增大;含油饱和度越大,油气两相流流动阻力越大。(4)利用该模型拟合实测压力恢复试井数据,拟合精度高,解释的储层参数和地质认识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变井筒储集效应 油气两相流 渗流方程 水平井 试井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分段直线感应电机推进系统非线性解耦建模方法
15
作者 徐飞 史黎明 +1 位作者 李子欣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3-1033,共11页
定子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在超高速电磁推进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多相直线感应电机定子与动子耦合程度快速时变、供电切换晶闸管开关电流过零关断、供电电缆阻抗随动子位置变化等非线性特性显著,导致现有建模方法难以准确实时地模拟... 定子分段直线感应电机在超高速电磁推进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多相直线感应电机定子与动子耦合程度快速时变、供电切换晶闸管开关电流过零关断、供电电缆阻抗随动子位置变化等非线性特性显著,导致现有建模方法难以准确实时地模拟系统电磁暂态过程。该文将直线感应电机系统依据能量转换特性划分为有效转换、无效转换和电源三部分,采用多相电机定子空间矢量解耦建模和虚拟动子磁链方法,实现了晶闸管与直线电机、电机定子与动子之间的解耦,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无迭代实时运算步长低至500ns,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物理实验误差小于7%,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为超高速直线感应电机推进系统高性能控制提供建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供电 多相直线感应电机 晶闸管开关 非线性特性 实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理解荔枝开花过程
16
作者 苏钻贤 宁振辰 +1 位作者 汪情 陈厚彬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5-1056,共12页
[目的]荔枝开花的早晚影响果实成熟期、成花率和产量,也影响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荔枝开花期预测的空白,旨在构建气象因子、植株状态与荔枝开花进程的关系模型,为实现成熟期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9-2020年荔枝物候期、... [目的]荔枝开花的早晚影响果实成熟期、成花率和产量,也影响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荔枝开花期预测的空白,旨在构建气象因子、植株状态与荔枝开花进程的关系模型,为实现成熟期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9-2020年荔枝物候期、品种、树龄和气象数据,建立物候生态特征数据集,并利用随机森林(RF)和逐步回归(STR)算法构建荔枝花穗发育和开花持续期双阶段预测模型体系,经过5倍交叉验证、999次鲁棒性测试和2 a(年)盲测数据验证。[结果]花穗发育持续期模型均方根误差为3.6~3.7 d,相关系数0.97,盲测数据集验证相关系数0.98~0.99;开花持续期模型均方根误差1.2~2.6 d,相关系数0.88~0.97,盲测数据集验证相关系数为0.96~0.98。大于5℃日积温、日平均温度、风级和降雨量对荔枝开花过程有显著影响,大于24℃和18℃日积温分别对花穗发育期和开花续期起较大作用,上述因子共同构成影响荔枝开花过程的关键气象要素。[结论]建立的模型具有高鲁棒性和预测拟合度,有助于精准调控荔枝成熟期,所筛选的特征变量有助于理解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物候期 花穗发育持续期 开花持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三维形变的双目立体视觉鲁棒监测研究
17
作者 朱前坤 王婷婷 +2 位作者 王军营 张琼 杜永峰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02-2010,共9页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 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聚焦于结构平面内的动力响应,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图像相位立体匹配时序分析测量方法实现对结构三维形变的无靶标鲁棒监测。该方法利用2D-Gabor滤波器和高斯金字塔梯度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运用基于相位的稠密光流追踪算法与改进的半全局块匹配(SGBM)算法,实现对结构感兴趣区域位移的全场测量,进一步提出一种直观的位移-应变转换方法,实现结构三维应变的测量。通过基于物理的图形模型(PBGM)的虚拟现实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与3DDIC和有限元分析形变对比误差均小于2%;在实验室户外桥梁的振动试验中,与传统测试方法对比形变误差可控制在8%以内,符合工程应用精度。本方法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三维形变无靶标鲁棒监测,更好地解决了传统结构形变监测中受环境影响程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立体匹配算法 相位 PBGM 结构三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IDR模型的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规律
18
作者 闫少华 王硕 张兆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06-3512,共7页
为探究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过程和演变规律,避免以往主要集中在对现实数据观察和延误传播网络分布等表象的研究。借鉴经典的SEIR(susceptible-explored-infected-recovered)模型思想,在考虑到节点关闭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影响的基础上,将机... 为探究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过程和演变规律,避免以往主要集中在对现实数据观察和延误传播网络分布等表象的研究。借鉴经典的SEIR(susceptible-explored-infected-recovered)模型思想,在考虑到节点关闭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影响的基础上,将机场节点的状态新增为五类,构建基于SEIDR(susceptible-explored-infected-death-recovered)的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空中交通网络。采用相轨线分析和相关参数分析结合的方法,得出大面积航班延误的传播阈值和蔓延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各机场节点之间的传播参数对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规律的影响。最后以2022年某次大面积航班延误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新模型更能够准确地描述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演变过程和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航班延误 传染病模型 相轨线分析 延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相场理论的多边形有限元模拟研究
19
作者 徐强 王绍康 +2 位作者 陈健云 王铭明 刘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239,共9页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 固体材料裂缝扩展一直是工程中最普遍的破坏方式之一。统一相场理论在模拟裂缝扩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有限元方法在相场复杂区域离散时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将多边形有限元方法与统一相场损伤模型相结合,基于Matlab软件开发出多边形有限元统一相场损伤模型。该模型采用多边形离散方式并通过子问题交错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即通过固定相场求解位移场,然后基于位移场结果求解相场,反复循环计算直至两者结果收敛。通过对比四边形单元与多边形单元离散下L形板的裂缝扩展结果,发现多边形相场计算结果与传统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提出的统一相场多边形有限元模拟方法有望在对工程结构复杂区域进行离散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扩展 固体材料破坏 多边形有限元 统一相场损伤模型 交错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尘工人粉尘暴露特征的虚拟实验设计与研究
20
作者 耿凡 黄若溪 +2 位作者 何新建 安家俊 远士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随着“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的逐渐深入,个体防护作为防止粉尘进入人体、保障人身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能源动力、安全工程、医药卫生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个体防护效果与接尘工人的粉尘暴露特征密切相关,但开展接尘工人粉尘暴露实... 随着“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的逐渐深入,个体防护作为防止粉尘进入人体、保障人身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能源动力、安全工程、医药卫生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个体防护效果与接尘工人的粉尘暴露特征密切相关,但开展接尘工人粉尘暴露实验受限。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尘工人粉尘暴露特征,以煤矿井下高浓度粉尘环境为背景,构建了接尘工人个体三维物理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相模型(CFD-DPM)模拟工人个体周围的气固两相流动,考虑个体呼吸特点对流场的影响,设计了研究接尘工人粉尘暴露特征的虚拟实验,开发了个体周围粉尘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程序。通过该实验,学生可视化观察了井下工人接尘全过程,分析了接尘工人呼吸半球区及其周围两相流动特征,所得接尘工人粉尘暴露特征为探究个体防护的改进措施、制定个体呼吸防护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粉尘危害、增强个体防护意识,为深入学习和掌握两相流规律及其研究方法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尘工人 个体防护 虚拟实验 暴露特征 CFD-DP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