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f ring's dimensions for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 process using neural networks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小凯 华林 +3 位作者 汪晓旋 梅雪松 朱乾浩 戴玉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7-29,共13页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VHRR)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ity,time-variation and being susceptible to disturbance.Furthermore,the ring's growth is quite fast within a short time,and the rolled ri...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VHRR)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ity,time-variation and being susceptible to disturbance.Furthermore,the ring's growth is quite fast within a short time,and the rolled ring's position is asymmetrical.All of these cause that the ring's dimensions cannot be measured directly.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imensions of ring blanks,the positions of rolls and the ring's inner and outer diameter,the soft measurement model of ring's dimensio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A mass of data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VHRR finite element(FE) simulations to train and test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and the model's structure parameters are deduced and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Finally,the soft measurement system of ring's dimensions i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y the VHRR experiments.The ring's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artificially and calculated by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values of GA-RBFNN model are close to the artificial measurement data.In addition,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GA-RBFNN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BFNN model.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oft measurement NN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 and flexibility.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practical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VHR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hot ring rolling dimension precision soft measurement mod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平凸透镜曲率半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灿华 薛孔松 +2 位作者 王雅婷 毛梦瑶 曾志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牛顿环参数检测方法,用于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采用钠光灯为光源,通过分束镜反射入射光并采集牛顿环干涉图样,利用HALCON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图像锐化、取骨骼操作和轮廓分割等步骤。通过拟合圆形轮廓,提取暗条纹的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在毫米级误差下准确测得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牛顿环 图像处理 曲率半径测量 干涉条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3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口谐振环的小型化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阵列设计
4
作者 王贤 高尚 +3 位作者 杨尚可 马立军 江剑 雷一菲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0,共11页
现有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存在检测方向单一、灵敏度低、尺寸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受力条件下飞机机翼等大型金属结构应变状态评估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开口谐振环高辐射能力、低损耗以及高品质因数等优点,基于三角函数与矢量分解... 现有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存在检测方向单一、灵敏度低、尺寸大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受力条件下飞机机翼等大型金属结构应变状态评估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开口谐振环高辐射能力、低损耗以及高品质因数等优点,基于三角函数与矢量分解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开口谐振环的小型化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阵列。该传感器阵列由3个夹角120°的传感器构成,通过提取各传感器谐振频率偏移量实现金属结构件上应变大小和方向的反演。通过ADS软件得到传感器的阻抗参数,以传感器谐振频率为优化目标采用HFSS软件完成了传感器结构小型化和阻抗匹配优化设计,并利用COMSOL软件进行“力-磁”耦合分析验证了传感器的应变检测性能,随后完成传感器制备。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在电长度方向和电宽度方向的灵敏度分别为-1.517和-0.732 kHz/με,所提出的传感器阵列应变大小的检测精度在8.5%以内,应变方向检测误差在10°以内。该传感器阵列能够实现对金属结构表面应变大小和方向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尺寸小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开口谐振环 谐振频率偏移量 无线应变测量 传感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波的涂层活塞环油膜厚度仿真
5
作者 罗佳美 韩晓光 +2 位作者 单英春 王静思 徐久军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针对超声波液相厚度测量技术在监测内燃机活塞环-气缸套摩擦副润滑状态时因回波叠加导致多界面中油膜厚度提取困难的问题,以涂层活塞环摩擦副润滑油膜为对象,提出了基于超声波4层介质油膜厚度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 针对超声波液相厚度测量技术在监测内燃机活塞环-气缸套摩擦副润滑状态时因回波叠加导致多界面中油膜厚度提取困难的问题,以涂层活塞环摩擦副润滑油膜为对象,提出了基于超声波4层介质油膜厚度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在不同探头发射频率、不同涂层及油膜厚度下的声压场,分析了超声探头参数、涂层厚度以及预设油膜厚度对油膜厚度模拟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不同发射频率下油膜厚度为0.5~10.0μm的声压响应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所得油膜厚度与预设油膜厚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的实际测量试验证实了该方法在测定含涂层活塞环油膜厚度上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油膜厚度 超声波测量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环自升温的纳米晶材料磁热特性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宁 张鹏宁 +3 位作者 李坤诚 程红 王聪 张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7,共10页
温度对软磁材料的磁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需重点考虑温升参量,但目前软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磁特性测试,变温时间依赖实验者主观判断,加热时间不足,测试精度较低,加热时间过长,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磁环自升温的磁特... 温度对软磁材料的磁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需重点考虑温升参量,但目前软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磁特性测试,变温时间依赖实验者主观判断,加热时间不足,测试精度较低,加热时间过长,效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磁环自升温的磁特性测量方法,旨在保证磁特性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测量效率。以高频变压器的优选材料即纳米晶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纳米晶磁环温升的影响因素,并据此设计激励电路使磁环快速升温,当磁环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使用低频交流衰减激励对纳米晶磁环进行去剩磁处理,以满足指定温度的测试条件,并通过励磁和测量电路得到其磁特性参数。最终,设计并搭建了纳米晶磁环的传统恒温箱和自升温磁热特性测试系统,通过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测量效率。所提测量方法可模拟磁性材料实际温升变化,将升温时间缩短90%以上,且可对磁环温度进行定值改变,具有变温准确、可控、快速等优点,为高频变压器的多物理场耦合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温升 磁环 自升温 去磁 磁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环的透镜多参数差动共焦测量方法
7
作者 刘金晨 刘昱含 +2 位作者 应荣辉 邱丽荣 赵维谦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9,共9页
单个透镜的几何参数误差累积效应对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质量影响尤其突出,在透镜的多种几何参数中,中心厚度、楔形误差和中心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光学透镜中心厚度、中心偏差、楔形误差等几何参数测量及面形关联表征的难... 单个透镜的几何参数误差累积效应对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质量影响尤其突出,在透镜的多种几何参数中,中心厚度、楔形误差和中心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光学透镜中心厚度、中心偏差、楔形误差等几何参数测量及面形关联表征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环辅助定位的差动共焦光学透镜几何多参数综合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差动共焦测量曲线零点与传感器焦点精确对应的特性,实现了光学透镜单一表面的高精度定焦测量;通过共基准参考环辅助定位方法,实现了光学透镜双侧表面翻转测量过程中的精确定位;通过参考环姿态配准方法,实现了光学透镜表面关联配准及面形重构,最终实现了光学透镜几何多参数的综合测量及评价。通过对透镜的几何多参数进行综合测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系统整体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了重复定位误差和累积误差,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精度,改善成像质量,进而提升光学系统的整体综合性能。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对光学透镜厚度的测量误差<1.200μm,中心偏差的测量误差优于1.000μm,楔形误差<0.002°,该方法为光学透镜几何多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透镜 参考环定位 几何多参数测量 差动共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allis熵的铝合金环轧过程中的红外测温方法
8
作者 米松涛 张玉存 +3 位作者 李群 付献斌 孔涛 房东青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117,共7页
铝合金环轧中,温度参数对产品性能与质量至关重要。但环轧时环境和锻件表面状态会干扰红外图像辐射温度的一致性,致使红外测温精度下降。为此,提出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测温方法。首先,利用热像仪采集的红外图像,建立红外图像的辐射温度... 铝合金环轧中,温度参数对产品性能与质量至关重要。但环轧时环境和锻件表面状态会干扰红外图像辐射温度的一致性,致使红外测温精度下降。为此,提出基于Tsallis熵的红外测温方法。首先,利用热像仪采集的红外图像,建立红外图像的辐射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温度计算模型;其次,为克服环境和锻件表面状态对辐射温度的影响,引入Tsallis熵对建立的温度计算模型进行改进,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基于梯度下降优化算法,对改进的温度计算模型进行求解,降低温度计算误差,提高红外测温精度;最后,通过铝合金环轧测温实验验证有效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将红外原始测量的最大温度偏差从13.8°C降低到0.7°C,最大相对温度误差从2.91%降低到0.15%,均方根误差从2.035°C降低到0.134°C,显著提高了红外测温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法 铝合金环轧 温度计算模型 TSALLIS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
9
作者 宴方方 索春光 +1 位作者 张文斌 朱俊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70,共12页
中压配电线路及其稳定电流应用环境下,针对传统电压电流分离测量、一二次融合后绝缘子内部安全性、电压测量增益难以确定和TMR电流测量抗干扰的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磁传感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一方面提出设计绝... 中压配电线路及其稳定电流应用环境下,针对传统电压电流分离测量、一二次融合后绝缘子内部安全性、电压测量增益难以确定和TMR电流测量抗干扰的局限,故提出一种基于电场耦合与TMR磁传感的绝缘子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一方面提出设计绝缘子内嵌电压传感单元各结构参数的仿真优化方法,从电场分布均匀性与绝缘强度等方面去仿真验证结构的合理性,得出绝缘子模型尺寸限定条件下的最佳结构参数,从而实现电压传感单元融入绝缘子内部后的感应电场均匀化、传递函数确定化和局部放电的相对最小化,保证绝缘子的安全性并提高电压测量精度;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置于绝缘子顶端的基于TMR的开口式两级磁环电流传感器,通过仿真分析磁敏感特性来设计得出磁环各尺寸参数,从而提高磁测量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磁场均匀度,实现开环下较宽量程电流信号的准确测量。最终设计一体化传感结构与系统来进行多项实验,工频下1~14 kV内显示有效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49%,10 kV输入与干扰并存时相对误差为1.41%;工频下1~120 A内2 A及以上示波器采集下的误差在1.2%以内,20 A输入与干扰并存下相对误差为-1.129%;其测试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压电流一体化传感器可保证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精度、稳定性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流一体化测量 电场耦合 TMR磁传感 多级磁环 配电网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内啮合齿轮泵齿圈的微动现象及验证
10
作者 孙飞 冀宏 +2 位作者 杨胜清 周新生 林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了探明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磨损机理,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该研究建立了内啮合齿轮泵的瞬态动力学模型,发现了齿圈的微动现象,并通过原位测量试验进行验证,结合仿真和试验明确了齿圈的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惯性力影响下,齿圈... 为了探明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磨损机理,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该研究建立了内啮合齿轮泵的瞬态动力学模型,发现了齿圈的微动现象,并通过原位测量试验进行验证,结合仿真和试验明确了齿圈的微动特性。结果表明,在惯性力影响下,齿圈同时存在径向和轴向微动现象;转速越高,齿圈的径向微动量越大,与泵体的接触位置具有随机性,而轴向微动幅值逐渐减小,转速从1006 r/min升至3002 r/min,齿圈的轴向微动幅值减小了27μm,但与配合面的接触频率每秒增加了1.46次;齿圈端面与泵体配合面存在接触后反弹和再次接触反弹现象,并且两次接触的位置不同,仿真与实际接触位置吻合;当转速超过3000 r/min,齿轮副发生磨损,且平键连接方式下的齿圈端面磨损更明显,表明高转速下,花键连接更优,花键或平键连接方式下,小齿轮的轴向微动量均比齿圈小,最大微动量为5μ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内啮合齿轮泵摩擦副的抗磨减摩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原位测量 微动 齿圈 内啮合 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冲击式机组配水环管外包混凝土温控仿真研究
11
作者 黄悦帆 陆旦 +2 位作者 李洋波 杨亚会 陈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95,10,共5页
巨型冲击式机组配水环管外包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温升对管内水体温度影响显著,配水环管结构复杂,当管内水体温度变化时,管内水体对管壁的压力随之发生改变,引起管道收缩或扩张变形,造成外包混凝土与配水环管之间的间隙,不利于机组安全稳... 巨型冲击式机组配水环管外包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温升对管内水体温度影响显著,配水环管结构复杂,当管内水体温度变化时,管内水体对管壁的压力随之发生改变,引起管道收缩或扩张变形,造成外包混凝土与配水环管之间的间隙,不利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巨型冲击式机组的实际工程应用较少,目前缺乏可供参考的外包混凝土温控仿真、配水环管内部水温变化原位数据及数值模拟等研究经验。以某拟建电站巨型冲击式机组配水环管外包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机组单机容量515 MW,采用FZFX3D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行期100 d内配水环管内部水体和外包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施工期为夏季,管内初始水温为15℃时,多种温控措施协同作用下配水环管外包混凝土温度可控制在35℃以内,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外包混凝土温升引起内部水体温度上升值控制在6℃以内,保压水头上升87 m,未超过配水环管充水保压设计容许上限。研究结果可为西部高寒地区类似巨型冲击式机组配水环管外包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和配水环管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冲击式机组 配水环管 数值模拟 温控措施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环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12
作者 苑玮琦 常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6-244,共9页
考虑Kayser-Fleischer(K-F)环自动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的辅助诊断,本文针对现有的威尔逊氏病检测方法均没有考虑光照及角膜老年环的影响,通过分析彩色图像中Kayser-Fleischer(K-F)环的分布特征,设计了... 考虑Kayser-Fleischer(K-F)环自动检测系统可以用于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的辅助诊断,本文针对现有的威尔逊氏病检测方法均没有考虑光照及角膜老年环的影响,通过分析彩色图像中Kayser-Fleischer(K-F)环的分布特征,设计了K-F环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检测候选区域,通过梯度响应最优算法精确检测K-F环的边界信息。为了降低光照对算法有效性影响,建立了光照检测模型来提高检测系统的鲁棒性。最后,定义宽度特征算子排除正常图像的影响,定义颜色特征算子排除角膜老年环的影响。实验分析显示,在采集的2 234幅图像中,本文提出的K-F环自动检测系统的识别率能够达到98.4%,而且系统不受角膜老年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k-f环检测系统 威尔逊氏病 角膜老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M的异型结构轴承外圈安装孔位置度测量方法
13
作者 时可可 曲琼 +2 位作者 方靖文 李翠珍 朱碧然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以典型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安装孔在工件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关系,基于被测要素应用最大实体要求的位置度理论,分析了安装孔位置度相对于基准要素和遵循最大实体要求的关联关系,提出利用安装孔在基准平面... 以典型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安装孔在工件三维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位置关系,基于被测要素应用最大实体要求的位置度理论,分析了安装孔位置度相对于基准要素和遵循最大实体要求的关联关系,提出利用安装孔在基准平面C上投影圆中心实际坐标与理论坐标之间偏差值的数学关系对其位置度进行评价。结合生产现场CMM机型特点和减少测量误差的原则,设计了基于CMM最佳测量姿态的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专用测量工装,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实际测量结果对工件加工进行指导和参数调控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解决该类异型结构轴承安装孔位置度的检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外圈凸缘 位置度 最大实体要求 坐标测量机 工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润滑内齿圈外圆面红外测温及误差分析
14
作者 王琳 郑志振 +1 位作者 王勇 陈国定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8,407,共7页
高速重载人字齿轮箱的摩擦功率损失会转换成为温升,齿面温度测量是评价齿轮箱润滑和冷却设计的重要手段。针对某人字齿轮箱中内齿圈外圆面温度的在线实时准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仪的旋转齿轮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并分别设计... 高速重载人字齿轮箱的摩擦功率损失会转换成为温升,齿面温度测量是评价齿轮箱润滑和冷却设计的重要手段。针对某人字齿轮箱中内齿圈外圆面温度的在线实时准确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仪的旋转齿轮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并分别设计搭建了相关测试试验装置。首先,分析了基于红外测温仪的旋转齿轮表面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其次,通过试验对待测齿面的发射率进行标定;最后,开展了不同转速工况下的喷油润滑齿轮表面温度测量试验,并分析了吹气压力和吹气温度对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待测齿面喷涂黑色哑光漆后的标定发射率为0.96,而红外测温光路上的光学镜片会使红外测温值低2℃左右;带有空气吹扫管的红外测温仪可以在线实时测量旋转内齿圈外圆面的温度,且红外与热电偶测温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7%;选择合适的空气吹扫压力和吹扫温度,可以进一步减小红外测温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齿圈 红外测温仪 温度测量 喷油润滑 齿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ROI的轴承内圈高精度视觉尺寸检测
15
作者 张建新 李消晋 +1 位作者 黄伟嘉 钱淼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1-1577,共7页
针对机器视觉轴承内圈侧面复杂形状尺寸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根据检测目标建立小面积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自适应选取方法和基于Zernike矩的ROI亚像素级边缘提取方法,大幅提升了轴承内圈尺寸的检测精度。首先分别拍摄... 针对机器视觉轴承内圈侧面复杂形状尺寸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根据检测目标建立小面积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自适应选取方法和基于Zernike矩的ROI亚像素级边缘提取方法,大幅提升了轴承内圈尺寸的检测精度。首先分别拍摄轴承内圈左侧与右侧轮廓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角点检测融合像素扫描的方法实现自适应ROI选取,解决了因轴承内圈移动引起的小面积ROI边缘误判问题;使用Canny算子提取ROI的像素级边缘,再用改进的Zernike矩算法得到亚像素级边缘。最后,分别对ROI中提取的边缘进行最小二乘圆拟合和直线拟合,根据像素当量与视场间隔将图像中各尺寸转换为轴承内圈实际尺寸。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低于0.005 mm,满足轴承尺寸高精度检测的要求,对于实现轴承检测的自动化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内圈 机器视觉 尺寸测量 自适应 ROI 亚像素级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导航高精度自适应航姿与时间同步技术
16
作者 杜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59,共4页
船用天文导航设备因采用数学解算平台,在前端原始数采样时需进行滤波处理,数据输出与同步脉冲信号输出存在时延,一旦同步脉冲信号被干扰,对外输出数据将失去实时性。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精度自适应航姿同步技术,通过建立自适应基... 船用天文导航设备因采用数学解算平台,在前端原始数采样时需进行滤波处理,数据输出与同步脉冲信号输出存在时延,一旦同步脉冲信号被干扰,对外输出数据将失去实时性。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精度自适应航姿同步技术,通过建立自适应基准脉冲为预处理模块与导航解算模块提供容错空间,结合外部时间信息实时进行时间同步自校正,避免同步信号丢失造成的时间同步异常,实现上级系统对船用导航系统多样化同步需求下高频实时数据输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可提高航姿信息实时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惯性测量单元 自适应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环衰荡技术的锥形光纤磁场测量方法
17
作者 白鹏鹏 高妍 +3 位作者 张红娟 王鹏飞 王宇 靳宝全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4-1119,共6页
针对目前光纤磁场传感器解调方法中存在的实用性差且造价昂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环衰荡技术的锥形光纤磁场测量方法,实现了磁场的时间域解调。施加不同强度的磁场时,光在锥形光纤处引起的损耗不同,导致系统衰减时间不同。将系统... 针对目前光纤磁场传感器解调方法中存在的实用性差且造价昂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环衰荡技术的锥形光纤磁场测量方法,实现了磁场的时间域解调。施加不同强度的磁场时,光在锥形光纤处引起的损耗不同,导致系统衰减时间不同。将系统衰减时间和磁场强度建立联系,实现了磁场测量。为降低传感单元温度和磁场之间的交叉敏感,设计了温度控制电路,将传感单元的温度设定在25.0℃。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磁场强度2 mT~9 mT范围内时,磁场强度H和衰减时间τ具有R^(2)=0.98273的线性拟合度,计算得到该传感器的磁场灵敏度为-11.65μs/mT。与光纤磁场传感器的其他解调方式相比,采用光纤环衰荡技术的磁场测量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磁场测量 光纤环路衰荡 时间域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方法在腔衰荡光谱技术探测气体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德浩 王丹 +1 位作者 李治艳 陈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27-2732,共6页
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浓度测量技术,其中衰荡时间的处理尤为重要。为减小由采集和实时测量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而引入的衰荡信号测量误差,采用了卡尔曼(Kalman)滤波处理腔衰荡光谱。该方法通过传统滤波方法预处理... 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痕量气体浓度测量技术,其中衰荡时间的处理尤为重要。为减小由采集和实时测量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而引入的衰荡信号测量误差,采用了卡尔曼(Kalman)滤波处理腔衰荡光谱。该方法通过传统滤波方法预处理获取卡尔曼滤波参数观测噪声协方差σ_(v)^(2)(R),并调整过程激励噪声协方差σ_(w)^(2)(Q),评估滤波效果来优化测量结果。采用含有白噪声的模拟衰荡信号,利用线性回归总和法(LRS)拟合出本底衰荡时间和衰荡时间并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从均值、标准偏差、残差标准偏差(RMSE)和不同噪声水平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获取合适的Q值范围,分别是小于1×10^(-7)和0.001。实验条件下,应用基于中心波长405nm的二极管激光器和反射率达99.99%以上的高反镜搭建的CRDS气体检测系统,进行大气环境下的NO_(2)浓度测量。采用卡尔曼滤波对本底衰荡时间和衰荡时间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选取Q值小于1×10^(-7)的卡尔曼滤波处理本底衰荡时间,滤波后的最低检测限提高了9.12倍,并达到4.9×10^(-11);(2)取Q值为0.001处理衰荡时间,保留了时间响应信息,达到明显的降噪作用;(3)系统时间分辨率为1s,相比于以往降低时间分辨率以提高检测限的方法,卡尔曼滤波方法提升了系统灵敏度。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吻合度,验证了卡尔曼滤波在稳定性和降噪方面的效果。卡尔曼滤波方法在CRDS光谱探测气体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为其他气体的测量优化提供了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衰荡光谱 卡尔曼滤波 气体检测 降噪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波测量方法研究
19
作者 孟亮虎 赵文圣 +4 位作者 王会良 李世伟 乔天旭 何晨晞 杨晓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7,共7页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测量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证实了超声方法的测量能力。构建了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测量方案,设计并搭建了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动态测量系统,对不同转速下的润滑油膜厚度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在活塞环处测得了2.2~3.9μm的润滑油膜厚度,并且随转速增加,油膜厚度呈现增大趋势,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弹簧模型 反射系数 油膜厚度 柴油机气缸 活塞环 标定实验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于延迟环的振动导致FOCT误差的研究
20
作者 刘勇 刘彬 +5 位作者 黄俊昌 黄咏喜 胡坤芳 卢树峰 柳嘉 吴重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7,共8页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current transformer,FOCT)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基于压电陶瓷调制的FOC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制方式。它的耐振动性能是其耐候性的重要指标,其中的保偏光纤延迟环对振动最敏感,是造成振动...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current transformer,FOCT)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基于压电陶瓷调制的FOCT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制方式。它的耐振动性能是其耐候性的重要指标,其中的保偏光纤延迟环对振动最敏感,是造成振动导致的FOCT的主要误差源之一。从力学特性和光学特性两方面分析了振动对FOCT误差的影响,指出外界振动的作用,会产生一个附加的调制叠加在PZT调制上,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谐波比,形成误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光纤延迟环的机械谐振特性对于误差有明显的影响,得到了多谐振点时的谐振曲线和计算公式,给出了不同频率、不同加速度以及不同被测电流时的误差,理论分析与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 振动误差 光纤延迟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