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K-shell混合度分解法的有源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
1
作者 段宏 郭成 陈凤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存在指标选取困难、指标权重片面而难以用于有源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壳(K-shell)混合度分解法(mixed degree decomposition,MDD)的有源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基... 针对现有配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存在指标选取困难、指标权重片面而难以用于有源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壳(K-shell)混合度分解法(mixed degree decomposition,MDD)的有源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基于信息熵理论改进的K-shell混合度分解法,实现配电网节点脆弱度层级划分;随后,结合分布式电源的地理位置和随机特性,建立基于核密度估计和Copula理论的分布式电源随机出力模型;最后,基于风险理论提出以节点运行风险作为权重修正因子的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评估有源配电网的脆弱节点,且面对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配电网脆弱节点评估时具有更强的计算效率。通过对IEEE 123系统的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脆弱节点 COPULA理论 复杂网络理论 改进的k-shell混合度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中心性及K-shell的脑网络核心节点评价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小俊 王彬 +3 位作者 夏一丹 鹿丽鹏 刘辉 熊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9,共6页
在对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重构得到的人脑结构网络的研究中,核心节点的识别是对全脑网络特性展开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一种基于K-shell和介中心性的核心节点评价方法,首先使用以节点局部重要性为标准的度中心性、邻近中心性... 在对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重构得到的人脑结构网络的研究中,核心节点的识别是对全脑网络特性展开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给出了一种基于K-shell和介中心性的核心节点评价方法,首先使用以节点局部重要性为标准的度中心性、邻近中心性和介中心性三个中心性评价方法分别对人脑结构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展开评估和分析;接着利用以节点全局地位为标准的K-shell分解法对人脑结构网络的核心节点展开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同时兼顾了脑网络节点的整体特性和局部特性,该方法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识别核心脑区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节点 人脑结构网络 点介中心性 k-shell分解法 度中心性 邻近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大空间柱壳结构爆炸波压力场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高轩能 刘颖 王书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5,共6页
基于ANSYS/LS-DYNA,在验证模型及参数选取正确及可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冲击波压力场计算模型。引入本征正交分解(POD)法,解决了冲击波荷载的时空差异性和结构表面压力场分布问题,大大减少了大空间结构爆炸动... 基于ANSYS/LS-DYNA,在验证模型及参数选取正确及可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冲击波压力场计算模型。引入本征正交分解(POD)法,解决了冲击波荷载的时空差异性和结构表面压力场分布问题,大大减少了大空间结构爆炸动力响应分析的计算量。对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了跨度和矢跨比等因素对结构压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适用于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 大空间柱壳结构 本征正交分解(POD)法 矢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的圆锥壳-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自由振动 被引量:14
4
作者 瞿叶高 华宏星 +2 位作者 孟光 谌勇 龙新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区域分解法来分析圆锥壳-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首先将组合结构分解为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为获取组合壳体的高阶振动特性,进一步将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分解为圆柱壳段和圆锥壳段... 提出一种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区域分解法来分析圆锥壳-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首先将组合结构分解为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为获取组合壳体的高阶振动特性,进一步将圆柱壳、圆锥壳子结构分解为圆柱壳段和圆锥壳段。采用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将各壳段分区界面上的位移和转角协调方程引入到组合壳体的势能泛函中,使组合壳体的振动分析问题,归结为在满足分区界面位移和转角协调条件下的无约束泛函变分问题。圆柱壳段及圆锥壳段位移变量的周向和轴向(或母线方向)分量分别以Fourier级数和Chebyshev多项式展开。将区域分解法计算出的组合壳体振动频率与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非常吻合,验证了区域分解方法的收敛性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分区广义变分 最小二乘加权残值 圆锥壳-圆柱壳-圆锥壳组合壳体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壳-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仕昊 瞿叶高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4,120,共7页
基于Reissner薄壳理论,采用区域分解法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首先在壳体连接处将组合壳体分为独立的圆锥壳、圆柱壳和球壳,并将各个子壳体沿旋转轴线分解为若干自由壳段;然后将所有壳段分区界面(... 基于Reissner薄壳理论,采用区域分解法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首先在壳体连接处将组合壳体分为独立的圆锥壳、圆柱壳和球壳,并将各个子壳体沿旋转轴线分解为若干自由壳段;然后将所有壳段分区界面(包括边界界面)的位移协调方程通过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引入到组合壳体的能量泛函中;最后将壳段位移场变量的周向分量和轴向分量分别以Fourier级数和Chebyshev多项式展开,通过变分后得到整个组合壳体的离散动力学方程。将区域分解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区域分解法在分析圆锥壳-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自由振动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并分析了组合壳体长径比及厚径比对自由振动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法 分区广义变分 最小二乘加权残值 圆锥壳-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柱面网壳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轩能 王书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3,共6页
通过应用LS-DYNA程序对柱面网壳结构室内爆炸的数值模拟实验,建立了大空间结构在爆炸作用下进行动力响应计算的合适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J.亨利奇公式结果吻合。通过提取结构表面有限测点的冲击波超压并将其POD分解,解决了冲击波荷... 通过应用LS-DYNA程序对柱面网壳结构室内爆炸的数值模拟实验,建立了大空间结构在爆炸作用下进行动力响应计算的合适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J.亨利奇公式结果吻合。通过提取结构表面有限测点的冲击波超压并将其POD分解,解决了冲击波荷载的时空差异性及结构表面压力场分布问题。采用Ritz-POD法对大空间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结构矢跨比、结构高度、炸药TNT当量及爆炸点位置等参数变化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适用于大空间结构的爆炸动力响应分析。大空间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应力响应随炸药TNT当量的增加成非线性增大,应力响应成倍增大,位移响应成数倍增加。偏心爆炸冲击波比中心爆炸对大空间结构构件的损害大,对结构的边跨构件最为不利。对于应力控制设计的结构,应更注重支座附近和边跨结构的防爆能力。矢跨比大的结构防(抗)爆炸冲击波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柱面网壳 爆炸荷载 动力响应 压力场 本征正交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的环肋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瞿叶高 谌勇 +2 位作者 龙新华 华宏星 孟光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7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区域分解法来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环肋骨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振动特性。首先把组合壳体分解为自由的圆柱壳、圆锥壳段;视环肋骨为离散元件,根据肋骨与圆柱壳段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将肋骨的动能和应变能附加于圆柱壳段能量... 提出了一种区域分解法来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环肋骨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振动特性。首先把组合壳体分解为自由的圆柱壳、圆锥壳段;视环肋骨为离散元件,根据肋骨与圆柱壳段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将肋骨的动能和应变能附加于圆柱壳段能量泛函中。然后基于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将所有分区界面的位移协调方程引入到组合壳体的能量泛函中。圆柱壳段、圆锥壳段位移变量的周向和轴向分量分别采用Fourier级数和Chebyshev多项式展开。以自由-自由、自由-固支和固支-固支边界条件的环肋骨组合壳体为例,采用区域分解法分析了其自由振动及在不同激励下的振动响应。通过与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区域分解方法的计算精度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分区广义变分 最小二乘加权残值 圆柱壳-圆锥壳组合壳体 自由振动 强迫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准k核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卢鹏丽 许星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8,共9页
由于k核存在破坏网络整体结构信息、忽略邻居节点影响力等缺点,导致每个节点难以量化区分.为了提高关键节点的识别精度,首先改进了k核的分解过程,提出了精准k核Ak.考虑到网络中局部特征信息和全局结构信息对节点的影响,将精准k核应用到... 由于k核存在破坏网络整体结构信息、忽略邻居节点影响力等缺点,导致每个节点难以量化区分.为了提高关键节点的识别精度,首先改进了k核的分解过程,提出了精准k核Ak.考虑到网络中局部特征信息和全局结构信息对节点的影响,将精准k核应用到重力中心性中,并提出了精准重力中心性AGC.信息学中的香农熵在网络关键节点识上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通过结合邻域度中心性、邻域精准k核以及精准重力中心性三者的香农熵,最终提出了混合中心性MC对节点重要性进行多元评估.在7种真实网络下,对MC和其他节点评估指标分别从单调性和准确性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C具有更好的关键节点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k核分解方法 精准k核 混合中心性 节点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结构瞬态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庞福振 李海超 +2 位作者 彭德炜 李玉慧 田宏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8-1244,共7页
针对复杂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结构瞬态振动特性研究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半解析法分析圆柱壳结构的瞬态振动特性。基于区域能量分解法和Reissner-Naghdi’s线性薄壳理论,将柱壳沿壳体的母线方向分解为若干子壳段,并推导出圆柱壳结构一般边界... 针对复杂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结构瞬态振动特性研究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半解析法分析圆柱壳结构的瞬态振动特性。基于区域能量分解法和Reissner-Naghdi’s线性薄壳理论,将柱壳沿壳体的母线方向分解为若干子壳段,并推导出圆柱壳结构一般边界条件下的求解模型。柱壳结构的位移函数用Chebyshev行列式和傅里叶级数表示,并引入最小二乘残差来消除计算的不稳定性。对柱壳结构进行瞬态振动特性分析,通过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同一频段范围,结构厚度越小,位移曲线峰值越多,瞬态响应越大;损耗因子主要影响结构的共振峰值,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区域能量分解法 位移函数 最小二乘残差 瞬态振动 复杂边界条件 薄壳理论 Chebyshev行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球面网壳风振分析的时域法与频域法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杰 倪振华 谢壮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根据风洞试验同步测量的风压数据,分别采用时域Newmark-β法、频域完全二次型组合法以及平方总和开方法计算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节点峰值竖向位移响应,对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计算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并且给出了一种离散荷载时间序列的新途... 根据风洞试验同步测量的风压数据,分别采用时域Newmark-β法、频域完全二次型组合法以及平方总和开方法计算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节点峰值竖向位移响应,对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计算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并且给出了一种离散荷载时间序列的新途径,即应用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将脉动风荷载分解为空间协方差模态和主坐标,对主坐标时间序列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离散成新的风荷载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频域完全二次型组合法在进行屋盖风振分析时耗时少,计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风致响应 NEWMARk-Β法 完全二次型组合法 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恢复效益的微电网黑启动串行恢复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程拓 丁晓群 +3 位作者 郑能 蒋煜 管志成 王朋 《智慧电力》 2017年第10期13-18,共6页
微电网黑启动过程涉及到黑启动电源、重构网架及待恢复负荷的选择。在分析串行恢复的可行性基础上制定合理恢复策略,提出了对具备黑启动能力的DG特性指标运用综合评分的改进熵权法选择最佳黑启动电源,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电力网络拓扑特性... 微电网黑启动过程涉及到黑启动电源、重构网架及待恢复负荷的选择。在分析串行恢复的可行性基础上制定合理恢复策略,提出了对具备黑启动能力的DG特性指标运用综合评分的改进熵权法选择最佳黑启动电源,建立一种新的基于电力网络拓扑特性及电气特征的综合考虑线路与节点重要性的网架重构模型,采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确定。以单位时间恢复负荷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重构网架中确定最佳恢复路线。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黑启动 改进熵权法 k核分解 恢复负荷效益 串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度与K核迭代次数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懂 席景科 孙成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8-1522,1539,共6页
传统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多从单一属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不够全面,影响排序结果的准确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多属性融合的角度提出一种融合度与K核迭代次数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从局部(即度)和全局(即K核迭代次数)两个属性对节点重要... 传统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多从单一属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不够全面,影响排序结果的准确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多属性融合的角度提出一种融合度与K核迭代次数的节点重要性排序算法,从局部(即度)和全局(即K核迭代次数)两个属性对节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使用熵权法确定局部属性和全局属性对节点重要性的贡献权重。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节点重要性进行排序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重要性 K核分解 迭代次数 熵权法 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