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T-CoMP场景中以用户为中心的半动态分簇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心记 张浩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9,145,共7页
为消减超密集网络中小小区间的干扰,提出多点协作联合传输场景中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半动态分簇方法。对网络内的所有小基站进行不重叠分簇,将簇内的小基站及位于簇外但与该簇存在较大干扰的小基站作为用户的备选服务基站,采用迫零预编... 为消减超密集网络中小小区间的干扰,提出多点协作联合传输场景中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半动态分簇方法。对网络内的所有小基站进行不重叠分簇,将簇内的小基站及位于簇外但与该簇存在较大干扰的小基站作为用户的备选服务基站,采用迫零预编码消除备选服务基站中的非服务基站对用户的干扰,用户从备选服务基站中选出若干待选服务基站,簇头以最大化簇内用户吞吐量之和为目标从待选服务基站中为用户选择服务基站簇。同时给出一种次优的为用户选择服务基站簇的方法以降低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同场景中的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法明显提高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网络 多点协作 联合传输 半动态分簇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多用户MIMO下行检测复杂性的联合发送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冯媛 谢显中 +1 位作者 杨陶 杨永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4-176,共3页
该文研究降低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检测复杂性的联合发送技术。首先给出了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数据检测算法,每个移动台只需一个线性滤波器来完成数据检测,大大地降低了接收机的计算量,然后就TD-SCDMA系统应用环境进... 该文研究降低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检测复杂性的联合发送技术。首先给出了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数据检测算法,每个移动台只需一个线性滤波器来完成数据检测,大大地降低了接收机的计算量,然后就TD-SCDMA系统应用环境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说明了多用户MIMO联合发送方案的优越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SCDMA 多用户MIMO 联合发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导线接头在线测温系统 被引量:31
3
作者 韩蓓 盛戈皞 +2 位作者 江秀臣 曾奕 邢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72-77,共6页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原理,将新型ZigBee无线自组网通信平台应用于输电线路跳线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架构,说明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接头温度监测节点集群组网的方案和算法,设计了实现可靠、节能及高效的数据...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原理,将新型ZigBee无线自组网通信平台应用于输电线路跳线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架构,说明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接头温度监测节点集群组网的方案和算法,设计了实现可靠、节能及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结果表明,ZigBee技术具有自组织性、动态拓扑、网络容量大、以数据为中心等特点,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线接头温度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 ZIGBEE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协作联合传输的超密集组网性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孝平 余丰 +4 位作者 简鑫 李诗琪 杜得荣 蒋欣 方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3-570,共8页
超密集组网的基站高密度特性会带来严重的小区间干扰,多点协作联合传输应用于超密集组网进行干扰管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对多点协作联合传输时基站密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随机几何方法推导了3维空间基站与用户距... 超密集组网的基站高密度特性会带来严重的小区间干扰,多点协作联合传输应用于超密集组网进行干扰管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对多点协作联合传输时基站密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随机几何方法推导了3维空间基站与用户距离的概率密度函数,为选取距离用户最近的多个基站联合传输的协作机制提供了基础;然后结合有界双斜率路径损耗模型,进行用户下行链路的干扰建模,进一步推导出用户下行链路覆盖率和网络区域频谱效率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协作基站数、基站密度等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表明:协作基站数为2时就可使下行链路覆盖率增加10%,且实现2到3倍的频谱效率的增益,当协作基站数为3时,费效比更优,同时可得到多点协作下的基站密度极限使区域频谱效率最高。该文工作可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部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多点协作联合传输 基站密度 下行链路覆盖率 区域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码自适应信道译码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茂林 谭晓青 +1 位作者 许丽卿 吕善翔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1-528,共8页
极化码是一种理论上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且有编译码复杂度低的优点,是5G通讯中信道编码解决方案之一.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是极化码目前最常用的译码方法,但该方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都很高... 极化码是一种理论上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方法,且有编译码复杂度低的优点,是5G通讯中信道编码解决方案之一.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是极化码目前最常用的译码方法,但该方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都很高;快速串行抵消(fast successive cancellation,Fast-SC)译码可有效降低译码复杂度,但存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为兼顾极化码译码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一种自适应信道的预快速SCL(preFast-SCL)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联合Fast-SC和SCL译码算法,在译码开始时先使用Fast-SC算法快速得到一组译码结果,并对其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作为结果输出,不通过则再使用SCL译码保证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信道条件变好,preFast-SCL译码算法复杂度逐步降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preFast-SCL与SCL译码算法可靠性基本相同,在信噪比为2.0 dB时,preFast-SCL的译码复杂度比SCL降低了45%,且在更高的信噪比条件下,时间性能增益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传输技术 极化码 快速译码 自适应译码 联合译码 时间性能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