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山祖国家公园与邻近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龙丹 吴逸卿 +6 位作者 周伟龙 朱子安 周文婕 仲磊 沈国春 刘金亮 于明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和退化植被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百山祖国家公园(凤阳山和五岭坑)、九龙山、乌岩岭和古田山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30 m×30 m的森林固定监测样地,针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利用方差分析、基于Bray-Curtis相异度指数的主坐标分析和置换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各地区常绿阔叶林中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差异、物种组成差异和生物量差异。【结果】(1)50个样地中共发现57科128属304种木本植物;其中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样地内有52科108属241种,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2)五岭坑的所有木本植物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最高,且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都高于非自然保护区。(3)五岭坑和凤阳山之间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他地区的物种组成均存在差异。(4)凤阳山、五岭坑及乌岩岭和非保护区之间所有木本植物、成树或幼树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五岭坑和凤阳山的幼树生物量显著低于古田山(P<0.05)。【结论】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不仅在公园内不同海拔区域中存在差异,也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存在差异,说明该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国家公园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规划管治模式比较——以中国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英国New Forest(NF)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程绍文 徐菲菲 张捷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48,共6页
介绍了中英两国国家公园规划管治体系的基本组织机构、要求和层次。分别对2个案例地——中国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英国New Forest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管治背景、现状及内容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中英两国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规划管... 介绍了中英两国国家公园规划管治体系的基本组织机构、要求和层次。分别对2个案例地——中国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英国New Forest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划管治背景、现状及内容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中英两国国家公园自然旅游规划管治模式的差异、特征,并进行了原因解析。最后基于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英国国家公园管理对我国风景区旅游规划管理的若干启发和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自然旅游 规划管治 九寨沟风景区 NF国家公园 管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营措施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橡胶林土壤特征与植物多样性影响
3
作者 何亦绮 杨小波 +3 位作者 李东海 梁彩群 刘畅 钟丽爽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目的]通过揭示退出经营的橡胶林向热带雨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施生态保护提供支撑。[方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分局高峰管理站正常经营、... [目的]通过揭示退出经营的橡胶林向热带雨林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施生态保护提供支撑。[方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分局高峰管理站正常经营、退出经营后任其自然向雨林恢复的橡胶林(退出经营3 a)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次生林为对照,通过设置样地和样方,调查了不同植物群落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同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各群落类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退出经营后到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升高,正常经营橡胶林、退出经营橡胶林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天然次生林,退出经营橡胶林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经营橡胶林和天然次生林。而退出经营橡胶林的pH含量在3个处理中最高,显著高于正常经营橡胶林和天然次生林。正常经营橡胶林的C∶N显著低于退出经营橡胶林和天然次生林。正常经营橡胶林和退出经营橡胶林C∶P显著低于天然次生林。退出经营橡胶林土壤N:P显著低于正常经营橡胶林和自然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RD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钾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均呈现正相关,有效磷与Pielou指数、物种丰富度呈现正相关,而土壤全磷和全氮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呈现负相关。[结论]退出经营橡胶林前期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增加,但仍低于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含量普遍降低,且低于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导因子。退出经营自然恢复早期的研究结果对恢复过程长时间监测提供参考,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实施生态保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鹦哥岭 橡胶林 自然恢复 退出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声景观特征研究——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洪崖丹井景区为例
4
作者 许志峰 郑育桃 +2 位作者 艾天成 陈飞平 李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68-74,共7页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洪崖丹井景区为例,探究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的声景特征及差异性。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测量数据,利用IDW法绘制声景地图,通过R语言对样本空间的音频进行分析得出PSD值、NDSI值、ACI值。对等效声压级与声景指数进行Kr...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洪崖丹井景区为例,探究森林景区内蓝绿灰空间的声景特征及差异性。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测量数据,利用IDW法绘制声景地图,通过R语言对样本空间的音频进行分析得出PSD值、NDSI值、ACI值。对等效声压级与声景指数进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验证相关性并分析造成其声景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洪崖丹井景区内等效声压级(Leq):蓝色空间>灰色空间>绿色空间;平均功率谱密度(PSD值):蓝色空间>绿色空间>灰色空间;标准声景差异性指数(NDSI值):绿色空间>灰色空间>蓝色空间;声音复杂度指数(ACI值):蓝色空间大于其他两类空间,灰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大致相同。洪崖丹井景区仅在NDSI值上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29<0.05),3类空间的Leq、PSD、ACI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性。森林景区内蓝色空间最为吸引游客,因而导致该空间内声压级最大,人工干扰程度最高;绿色空间与灰色空间在声景观特征上无明显差异,两者和谐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特征 蓝绿灰空间 森林景区 等效声压级(Leq) 声景指数 梅岭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5
作者 吴东 张一弛 +1 位作者 张霁明 邹英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根据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建设现状、风景资源的构成及评价情况,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订的规划将五脑山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2个功能分区,并划分为麻姑文化体验区、特色山花文化观光区、山地... 根据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建设现状、风景资源的构成及评价情况,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订的规划将五脑山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2个功能分区,并划分为麻姑文化体验区、特色山花文化观光区、山地运动拓展区及康养休闲度假区等4个景区。针对每个功能分区及景区进行详细的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旨在为五脑山森林公园未来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明确的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总体规划 修编 五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6
作者 吴晓君 钱万惠 +2 位作者 赵庆 许东先 张凌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探究华南地区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群落稳定性,以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70 m×100 m样地为研究对象,计算种群结构、林分结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总体关联性,分析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样... 为探究华南地区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群落稳定性,以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70 m×100 m样地为研究对象,计算种群结构、林分结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总体关联性,分析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地乔木隶属于30科44属68种,整体径阶呈现反“J”型曲线分布;角尺度呈现近正态分布,随机木占比较高,林分空间结构稳定;样地优势树种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排序不一致,乔木群落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小于0.5,竞争程度小;样地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正关联,种群间相互作用不强烈。因此,在未来华南地区天然次生林后续经营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人工干预,合理搭配物种,以促进该地区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群落结构 生态位 林分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杨开心 刘文兰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解决森林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DEM数据导入Arc GIS 10.6平台,从而获取单一因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解决森林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DEM数据导入Arc GIS 10.6平台,从而获取单一因子的数据图层,并对这些图层进行加权叠加,从而得到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分布图。景观格局指数的获取是在Arc GIS中将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转化为5 m×5 m的栅格格式,导出为Geo Tiff格式,然后运用FRAGSTATS 4.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生态敏感性为轻度敏感。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5个等级占比分别为:极敏感级占17.24%、高敏感级占11.32%、中敏感级占15%、轻敏感级占54.66%、不敏感级占1.78%,极敏感区域与高敏感区域大面积分布于小吐鲁沟森林风景区和吐鲁沟草原旅游区内,少部分位于景区入口处,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现象相对严重;轻敏感区域面积占比最大,位于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和大吐鲁沟森林风景区。根据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可以看出森林景观类型占比最大,为优势景观资源,高山草甸景观类型受外界干扰最强,景观破碎度较高,斑块形状复杂。景观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存在正相关。该研究一方面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资源的保护、经营管理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区域的风景资源提出不同的生态保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景观格局 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地栖鸟兽多样性及其活动节律
8
作者 陈莉娟 李梦斐 +3 位作者 斯煌凯 林华俊 王莹莹 刘宝权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为了解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规律,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森林公园及周边鸟兽多样性状况及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共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点位19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计6... 为了解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野生动物多样性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规律,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森林公园及周边鸟兽多样性状况及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共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点位19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计6289 d,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422张。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2种(鸟类29种、兽类13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与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等8种。公园内α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海拔1100~1200 m处最高;各海拔区间内的物种相似度指数较高,群落内物种的β多样性较低。5种RAI>1的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表明,白鹇、野猪Sus scrofa、小麂Muntiacus reevesi、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为日行性动物,活动高峰期白鹇和珀氏长吻松鼠均为为日出前后,野猪为正午,小麂为日落前后,而花面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夜行性动物。本次研究为今后深入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资源现状监测与特点分析
9
作者 姜佳垚 张瑜 王蒙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通过对黑龙江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监测,对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系、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揭示该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公园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珍贵树种如红松、水... 通过对黑龙江大青观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监测,对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系、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揭示该区域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监测结果显示,公园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珍贵树种如红松、水曲柳和黄菠萝等广泛分布;此外,该区域内维管束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森林公园不仅有助于保护天然林资源,还为生态旅游和研学教育提供空间和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景观资源 资源监测 黑龙江大青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州国家森林公园3种典型林分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0
作者 李新月 王风涛 +1 位作者 杨川 刘小宽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4期68-70,共3页
为探明易州国家森林公园天然阔叶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能力,选取云蒙山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土壤容重均值由高到低为油松弛林(1.21 g·cm^(-3))、杨—输混交林(1.09 g·... 为探明易州国家森林公园天然阔叶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能力,选取云蒙山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土壤容重均值由高到低为油松弛林(1.21 g·cm^(-3))、杨—输混交林(1.09 g·cm^(-2))、桦一标混交林(0.91 g·cm^(-1));土壤总孔隙度均值由高到低为桦—栎混交林(53.39%)、油松纯林(52.01%)、杨一翰混交林(51.36%);土壤最大持水率与土壤毛管持水率均值呈现出相同的大小关系,由高到低为桦—标混交林、杨—榆混交林、油松纯林。各林分各土层间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土壤物理性质 易州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容重 土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调通软件与无人机技术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方法
11
作者 杨鹏国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5期78-81,共4页
关帝山地处吕梁山中段,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区域地势险峻,传统林业调查方法难以实现对林区资源的准确统计。为更好地完成对关帝山森林公园林木资源调查,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基于林调通软件与无人机技术的林... 关帝山地处吕梁山中段,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区域地势险峻,传统林业调查方法难以实现对林区资源的准确统计。为更好地完成对关帝山森林公园林木资源调查,结合相关研究提出基于林调通软件与无人机技术的林业调查规划方法,结合过往的经验对比基于ArcGIS的林业调查规划方法、基于无人机航拍与ArcGIS综合调查规划方法的差异。通过调查实践数据得出基于林调通软件与无人机技术的林业调查所获得结果准确科学。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林业调查对于传统的人工调查有着巨大的优势,未来林业调查相关工作将会朝着数字化、精细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调通软件 无人机技术 林业调查 关帝山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12
作者 王学福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9-94,共6页
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涵盖环境特征、旅游资源与开发条件3项准则层及15项要素层指标,通过专家问卷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资源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旅游资源(... 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涵盖环境特征、旅游资源与开发条件3项准则层及15项要素层指标,通过专家问卷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资源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旅游资源(权重0.490)对评价影响最大,要素层以吸引度(0.178)、珍稀度(0.123)和生物多样性(0.108)为核心指标;综合评价得分68.8分,属良好型资源等级。基于评估结果提出发展策略:强化互联网平台宣传提升景区吸引度,融合“花儿会”非遗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优化交通导航与卫生设施提升游憩便捷性,实施游客动态管控与生态修复保障生物多样性。研究强调需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通过智慧化管理与社区参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为西北地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甘肃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层次分析法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区系与种类特征研究
13
作者 孙强 朱悦 +3 位作者 李婷 郑焕春 付静 刘宁 《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5-39,共5页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黑龙江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野生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与生长型、生活型以及果实类型等种类特征。结果表明: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492种,隶属于89科、308属,具有绝对...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黑龙江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中的野生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地区野生维管植物区系与生长型、生活型以及果实类型等种类特征。结果表明: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492种,隶属于89科、308属,具有绝对优势的类群是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地理成分性质为主,但与热带植物地理成分联系较强,属的地理成分则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分布的特征;在生长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生活型上以隐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上芽植物种类最少;果实类型中,蒴果和瘦果类型植物种类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生长型 生活型 果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14
作者 王云琼 杨朝应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其资源利用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产品单一、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并从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挖掘传承文化等方面提出了... 对贵州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其资源利用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产品单一、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并从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挖掘传承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为公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风景资源 质量评价 改进措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静 孙新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4,共9页
【目的】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南京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评价其景观美景度,可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因子构建法及参数体系构建法,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线性... 【目的】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南京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评价其景观美景度,可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因子构建法及参数体系构建法,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线性模型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深入评估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并着重分析影响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素及群体差异。【结果】1)设定的10个评估分析因子均与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文章采用的要素分解法对解释美景度评价具有良好解释性。2)主要景观要素对于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设施协调程度、空间尺度明晰度、场景均衡程度、画面联想程度、景观主从关系与形式统一程度。3)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群体差异性,相较于男性、城市居住群体和研究生及以上群体,女性、乡镇居住群体与本科及以下群体对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评价更高且离散性更低,即个体差异性显著。【结论】综合运用分层样本选择法、美景度评价法对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发现设施协调程度、空间尺度明晰度、场景均衡程度、画面联想程度、景观主从关系与形式统一程度是影响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景观管理、丰富自然景观要素、设置科普景观等方面着手,助力森林公园美景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景度 景观评价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时序分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明亮 梁军 沈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定量评价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健康,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 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定量评价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健康,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系统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用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11—2022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加,林地、草地和水域减少为主。(2)生态系统结构整体呈增长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低值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单一。(3)生态系统功能整体呈现微弱减少的趋势,而50.91%的地区表现增长趋势,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在大多数地区仍有所提高。(4)研究区的生态系统健康整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高值地区主要分布在雪峰山中段的苏宝顶北部和东部区域,而低值地区主要集中在雪峰山主中段的高海拔地区。研究结果能为该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景观格局 长时序分析 湖南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江源国家公园森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海源 任海保 +4 位作者 杜晴晴 陈小南 武克壮 盛岩 祝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8-2018,共11页
全面了解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木本植物物种组成,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分析其区系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现状,对国家公园物种保护和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的木本植物调查,详细分... 全面了解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木本植物物种组成,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分析其区系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现状,对国家公园物种保护和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的木本植物调查,详细分析了不同胸径大小级森林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种-个体曲线分析和结构特征。调查涵盖313个木本物种,温带分布的科多于热带分布的科(22/35),热带分布的属略少于温带分布的属(28/31);中国特有属7个,特有种101个,中国珍稀保护物种10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近危、易危和濒危物种17个。在同等取样水平下,物种多样性在常绿阔叶林最高,天然针叶林次之,杉木林最低;全域所有个体及各林型的径级分布总体呈现明显的倒“J”形,群落总体上更新良好。研究发现钱江源国家公园物种丰富,但由于包含较多次生林等植被类型,整体温带多于热带区系成分,亟待采取措施恢复至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研究对钱江源国家公园木本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更新情况等科学和保护实践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回答,也为未来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空间格局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保护和水库建设共同保障下游粮能水供给——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
18
作者 王丽娟 丁肇慰 +1 位作者 胡小飞 郑华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9期545-555,共11页
国家公园保护的流域上游自然生态系统与水库基础设施,可通过涵养、存储、调蓄水资源,增加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从而满足了下游居民对粮食、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然而,目前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水库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共同保障下游社区... 国家公园保护的流域上游自然生态系统与水库基础设施,可通过涵养、存储、调蓄水资源,增加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从而满足了下游居民对粮食、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然而,目前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水库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共同保障下游社区的粮能水供给的量化研究不足。研究以海南热带园林国家公园保护、水电开发和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昌化江流域上下游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家公园保护和水库建设对下游粮能水供给的共同保障作用。采用土壤和水评估工具(SWAT)评估国家公园保护对水库入流的影响,采用水资源评估和规划模型(WEAP)评估水库对下游人类用水需求以及对作物生产和水力发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公园保护的天然林可以增加水库旱季入流(1.34%—22.64%),水库建设可以通过调节雨季储水、旱季放水满足下游居民的用水需求,进而提升作物产量(7.9%)。同时,国家公园的保护可增加水力发电量(7.3%)。研究结果揭示了国家公园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水库建设共同保障了下游的粮食、能源和水资源供给。今后在管理国家公园及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协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森林 水库 粮能水 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浙江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林冠结构与地形数据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宁宁 米湘成 +4 位作者 童光蓉 任海保 王巍伟 马克平 陈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18年基于近地面遥感技术获取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质量控制,获取该样地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通过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地面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精度检验和验证,表明DEM的高程中误差为0.07米,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典型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本数据集可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遥感 激光雷达 林冠结构 地形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群落沿海拔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倩 朱时应 +3 位作者 李天顺 李明燕 索南措 普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8,共10页
土壤原生动物是土壤中一类微型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土壤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解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于2021年7月根据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 土壤原生动物是土壤中一类微型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土壤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解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于2021年7月根据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地理特征设置了3种不同海拔(低,LA;中,MA;高,HA)共9个样地,采用“非淹没培养法”、“活体观察法”和“Wilbert蛋白银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不同海拔共鉴定出土壤原生动物76种,隶属2门12纲23目32科46属,优势纲为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占总物种数的22.37%。其中,低海拔以动鞭纲为主,中高海拔以肾形纲(Colpodea)占据优势,这与肾形纲的生长方式为R-对策有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3种海拔段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土壤pH、含水量在低海拔和高海拔间存在差异。共发生网络分析显示,3个不同海拔土壤原生动物物种的共现网络节点间的关系主要为正相关。Mantel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总磷是影响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组成的主要驱动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西藏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变化,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振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原生动物 群落多样性 共现网络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