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靖西新圩-三合矿区铝土矿探采对比研究
1
作者 姚双秋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8期171-173,共3页
本研究旨在对广西靖西县新圩-三合矿区的堆积铝土矿体,通过矿区勘探阶段和生产勘探阶段数据,从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误差、矿石资源量误差、矿厚误差、含矿率误差、品位误差等主要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勘查网度的合理性并对同类矿床后续勘... 本研究旨在对广西靖西县新圩-三合矿区的堆积铝土矿体,通过矿区勘探阶段和生产勘探阶段数据,从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误差、矿石资源量误差、矿厚误差、含矿率误差、品位误差等主要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勘查网度的合理性并对同类矿床后续勘查网度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对6个矿体的勘探与生产勘探主要参数对比,发现勘探阶段详细查明了主要矿体的矿体参数,但因勘探阶段对各矿体的工程控制程度不同,建议在生产阶段进行生产勘探。对于资源量的可靠程度对比表明,矿区总体矿石量相对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证明了勘查类型及勘查网度基本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本矿区后续生存勘探提出了合理建议,为同类矿床的勘查和生产勘探勘查网度提供参考对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靖西 新圩-三合矿区 铝土矿 探采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因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新社 蒋有录 +4 位作者 侯云东 刘景东 文彩霞 朱荣伟 王飞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6,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扩边勘探过程中,在靖西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中发现了多个含气区,但各含气区及各含气层段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差异明显,目前尚不清楚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此,依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比分析了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并研究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该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与奥陶系上组合、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与来源相似,均以上古生界生成的煤型气为主,但混有一定量的油型气;②受煤系烃源岩生烃中心和源储接触关系的影响,平面上由北向南、纵向上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0)亚段到马五_5亚段,煤型气所占比例依次增大。结论认为,靖西地区奥陶系中组合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控于以下因素:①供烃窗口处天然气的充注能力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程度;②马五_5—马五_(10)亚段输导通道的差异控制了天然气的纵向运移及分布:③构造与储层叠合关系控制了天然气的横向运移方向及成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西地区 早古生代 奥陶系中组合 天然气成因 源储接触关系 充注能力 富集差异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地区能源消费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佐县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江浙沪地区能源消费需求强劲,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增长快速。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地区GDP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海、江苏、浙江产业结构均呈现231模式,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江浙沪地区能源... 江浙沪地区能源消费需求强劲,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增长快速。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地区GDP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海、江苏、浙江产业结构均呈现231模式,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江浙沪地区能源消费和GDP增长的关系进行模拟分析,测算出能源总量、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对GDP的回归系数以及江浙沪三地对能源消费的地区影响因子和2001—2004年各年对能源消费的时间影响因子。结合江浙沪能源资源现状,对江浙沪地区未来的能源结构调整方向进行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沪地区 能源消费 GDP 面板数据模型 能源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西坳陷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曾金华 兰晓东 司晨晨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7,I0004,I0005,共18页
洪水庄组是华北中元古界主力烃源岩之一,生烃潜力巨大,物源和沉积环境存在争议。根据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分析京西坳陷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物源特征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京西坳陷洪水庄组物源具有多源性,陆源... 洪水庄组是华北中元古界主力烃源岩之一,生烃潜力巨大,物源和沉积环境存在争议。根据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分析京西坳陷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物源特征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京西坳陷洪水庄组物源具有多源性,陆源贡献主要分布于洪二段和洪三段。洪二段页岩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严重,反映碎屑物质可能来自华北中元古代岛弧背景下的大陆岛弧长英质物源区。洪一段沉积期,京西坳陷处于半潮湿气候下,盐度相对较高,在弱氧化—弱还原的浅水环境下形成白云岩;洪二段沉积期,气候潮湿,海侵导致京西坳陷海平面上升,碳酸盐岩台地消亡,长英质碎屑搬运至低盐、厌氧、中等分层的深水环境沉积而形成黑色页岩;洪三段沉积期,沉积环境与洪一段的类似,水体环境重新变咸但低于洪一段的,泥质白云岩沉积于弱还原、弱分层水体环境。总体上,周口店地区洪水庄组发育局限浅海相沉积,在潮湿气候的厌氧—缺氧环境下,经历海水由浅变深再变浅的沉积过程,洪二段具备烃源岩发育的最佳地质条件。该结果为京西坳陷洪水庄组古气候及古地理的重建和烃源岩的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 母岩类型 沉积环境 地球化学特征 洪水庄组 周口店地区 京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