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堆城与沙坪沟小岩体型斑岩钼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刚 汤中立 +4 位作者 焦建刚 韩晓宝 仲佳鑫 魏翔 邱根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7-369,共13页
金堆城和沙坪沟钼矿床为东秦岭—大别钼矿带最典型的2个大(超大)型小岩体型斑岩钼矿床。通过对其基本特征、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等特征综述及对其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机制的探讨,结果表明:二者的成矿类型、含矿斑岩体化学组成、矿体产... 金堆城和沙坪沟钼矿床为东秦岭—大别钼矿带最典型的2个大(超大)型小岩体型斑岩钼矿床。通过对其基本特征、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等特征综述及对其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机制的探讨,结果表明:二者的成矿类型、含矿斑岩体化学组成、矿体产状形态、围岩蚀变分带、成岩成矿时间等具有相似性,矿化均受小斑岩体控制,岩控特征明显。沙坪沟钼矿化的高品位、大储量与其发育的爆破角砾岩、更充分的"流体化作用"、较长时间的热液活动及矿化斑岩体的侵位空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二者具有相似的小岩体成大矿的成矿机制,即与含矿小岩体同源同成因的深源浅成的花岗岩基在深部发生分异演化,为浅部的含矿小斑岩体提供大量的热液和矿物质,在小斑岩体头部(或浅部)、以上和以外更大范围的构造岩或围岩中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堆城 沙坪沟 斑岩钼矿床 小岩体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顶山铜钼多金属矿区岩浆侵入期次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华 邹国富 和晓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0,105,共5页
通过对九顶山铜钼矿区复式斑岩体特征、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将九顶山斑岩体岩浆活动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第二期为斑状花岗岩与煌斑岩(a)组合;第三期为花岗斑岩与煌斑岩(b)组合;其中第一、二期... 通过对九顶山铜钼矿区复式斑岩体特征、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初步将九顶山斑岩体岩浆活动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第二期为斑状花岗岩与煌斑岩(a)组合;第三期为花岗斑岩与煌斑岩(b)组合;其中第一、二期与矿化关系密切。按照容矿围岩可分为斑岩型矿石、矽卡岩型矿石、角岩型矿石和煌斑岩型矿石4类;按成矿元素组合可分为钼矿、钼铜矿、铜矿、磁铁矿、金矿等类型;铜、钼矿化与石英钾长石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多金属矿 复式斑岩体 侵入期次 成矿作用 九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阳储岭成矿岩体主要造岩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莫名浈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5-68,共14页
无论在成因或空间上,长江中下游铜硫铁成矿带中的阳储岭大型斑岩钨钼矿田均与矿田花岗质岩浆岩有关。矿田花岗质岩浆岩系同源同期多次形成的复合岩体,位于江西省北部九岭隆起带与下扬子凹陷带的交接部位,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产物(γ2~)... 无论在成因或空间上,长江中下游铜硫铁成矿带中的阳储岭大型斑岩钨钼矿田均与矿田花岗质岩浆岩有关。矿田花岗质岩浆岩系同源同期多次形成的复合岩体,位于江西省北部九岭隆起带与下扬子凹陷带的交接部位,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产物(γ2~)。作者对该岩体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报导对其主要矿物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标型特征的研究资料。资料表明,矿田成矿岩体形成于浅成—超浅成环境,其物质来源具有深源混溶之混合质特色,为岩体的岩理学研究提供了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钨钼矿床 成矿岩体 造岩矿物标型特征 成因 岩浆岩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