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CV病毒T抗原诱发晶状体上皮肿瘤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平 张梅英 +6 位作者 徐小燕 王巍 夏蒲 郑志宏 王禄增 高野康雄 郑华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利用α-crystallin启动子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JCV T抗原表达转基因鼠,试图建立晶状体自发肿瘤动物模型。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clI分离pBSK(pBluescript SK)-T抗原,BamH I同尾连接插入以pBSK为载体的α-crystallin启动子下游,通过N... 目的利用α-crystallin启动子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JCV T抗原表达转基因鼠,试图建立晶状体自发肿瘤动物模型。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clI分离pBSK(pBluescript SK)-T抗原,BamH I同尾连接插入以pBSK为载体的α-crystallin启动子下游,通过NciI酶切电泳分离带有α-crystallin启动子的T抗原核酸序列后显微注射入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PCR检测转基因阳性鼠及JCV病毒T抗原拷贝数,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眼球及病变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抗原、p53和β-catenin表达。结果成功构建α-crystallin JCV T抗原表达质粒,转基因阳性鼠中2号鼠(αAT-2)拷贝数最高,该鼠眼球于11个月表现出肿瘤样改变,肿瘤细胞中T抗原、p53和β-cateni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JCV T抗原直接诱发晶状体上皮肿瘤动物模型建立为JCV T抗原嵌入所致上皮肿瘤提供了直接实验依据,为JCV所致上皮肿瘤发生和演进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抗肿瘤药物筛选及基因治疗监控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病毒 T抗原 转基因鼠 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权 毛羽 +4 位作者 郑铁龙 成军 张树林 王琦 李兴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构建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VP3基因,将其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目的构建JC病毒蛋白VP3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VP3基因,将其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大肠杆菌,IPTG诱导,并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获得VP3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原核表达JC病毒VP3载体。经IPTG诱导,得到了分子质量为59 ku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了VP3蛋白,对于研究VP3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病毒 VP3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传代致弱的禽偏肺病毒JC毒株致病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莉 王菁 +7 位作者 朱珊珊 阎旭 全荣 李子璇 侯磊 齐宾宾 姜海军 刘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8,I0001,共4页
将禽偏肺病毒(aMPV)JC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传至第50代时,细胞适应毒株毒价为105.6TCID50/m L;雏鸡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aMPV JC株细胞传代第50代与亲本毒F0相比感染雏鸡发病率降低,病理变化减轻,表明第F50细胞适应毒的毒力减弱。
关键词 禽偏肺病毒jc 细胞适应病毒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C病毒在中国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铮 王跃岭 +1 位作者 柳雅深 郑淑萍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报道了在国内5个大中城市部分非免疫功能不全,也未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群的尿标本中,用PCR法扩增JC病毒的V-T间序列。结果证实JC病毒在中国也是广为蔓廷的病毒,并且各城市间检出率有明显差异,高者达66%(33/50).低者仅14%(7... 报道了在国内5个大中城市部分非免疫功能不全,也未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群的尿标本中,用PCR法扩增JC病毒的V-T间序列。结果证实JC病毒在中国也是广为蔓廷的病毒,并且各城市间检出率有明显差异,高者达66%(33/50).低者仅14%(7/50),平均为31%(78/250)。中部和南方城市的检出明显高于北方城市。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大城市与大城市郊区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大城市郊区与中等城市无明显差异,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作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病原,本次在国内的检出率与国外结果相近,希望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病毒 PCR法 感染率 地域差异 PML 尿液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JC病毒感染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贺裕 欧志宇 苗芸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4-488,共5页
JC病毒(JCV)是多瘤病毒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70%,初次感染后常潜伏存在。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JCV可以重新激活并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近年来,JCV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逐渐被重视,... JC病毒(JCV)是多瘤病毒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70%,初次感染后常潜伏存在。在免疫抑制的个体中,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JCV可以重新激活并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近年来,JCV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逐渐被重视,已有JCV相关性肾病(JCVAN)的报道。现就JCV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体内感染过程,JCV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以及JCV与BKV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jc病毒 BK病毒 jc病毒相关性肾病(jcvAN) 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VAN) 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PVAN)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JC病毒基因型的地理分布
6
作者 库热西.马木提汗 米珂拉伊.克尤木 +2 位作者 迪里夏提.托呼提 阿布都克力木.热依木 艾山.阿布都热依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8-695,共8页
对新疆和田地区7个县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JC病毒IG区域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178个40岁以上的男性尿样提供者中分离出了JC病毒,并且对它们进行了DNA提取,对JC病毒IG区域进行了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得到了117人的JC病... 对新疆和田地区7个县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JC病毒IG区域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178个40岁以上的男性尿样提供者中分离出了JC病毒,并且对它们进行了DNA提取,对JC病毒IG区域进行了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得到了117人的JC病毒DNA IG区域的碱基序列。多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7人中的基因型分别由B1-b,B1-c和EU组成,各基因型所占比率为:88.9%,3.4%和7.7%。研究发现,在各基因型中B1-b所占的比率高,其次是B1-c和EU基因型。通过NJ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该人群JC病毒基因型中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心的B1-b型占优势。这个结果与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生居过的丁零民族的后裔这个历史事实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 维吾尔族 jc病毒 IG区域基因型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附病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涌 陈国钱 +3 位作者 陈为安 周淑娟 马泳泳 张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2-27收治的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P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 目的探讨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2-27收治的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P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异常等常见PML症状;脑脊液中检测到JC病毒;颅脑MRI显示两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多发T1FLAIR低信号、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灶,颅脑MRI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改变,无占位效应,符合典型的PML影像学表现。给予退热、补液,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积极治疗,但患者病情仍迅速进展,自动出院1d后死亡。结论 PML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系统表现多为高级皮质功能减退,脑脊液JC病毒及颅脑MRI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磁共振成像 jc病毒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基因传递载体pET15b-Z-VP1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折潇 屈秋民 翟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在JCV VP1氨基末端插入SPA的IgG结合区(Z区),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15b-Z-VP1。方法PCR扩增JCV基因组VP1和SPA基因的Z片段;重组PCR连接Z片段和VP1;BamHⅠ和NcoⅠ双酶切将Z-VP1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15b。结果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 目的在JCV VP1氨基末端插入SPA的IgG结合区(Z区),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15b-Z-VP1。方法PCR扩增JCV基因组VP1和SPA基因的Z片段;重组PCR连接Z片段和VP1;BamHⅠ和NcoⅠ双酶切将Z-VP1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15b。结果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分别得到VP1和Z片段;再用重组PCR将Z片段和VP1连接成Z-VP1重组基因;双酶切将Z-VP1插入pET15b的BamHⅠ和NcoⅠ两个酶切位点之间,并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Western blotting证明pET15b-Z-VP1在体外表达重组蛋白VP1-Z。结论成功在VP1氨基末端插入Z区,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15b-Z-VP1,并体外表达重组蛋白VP1-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定向基因传递 jc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病毒多肽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行为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研究
9
作者 毛悦时 肖保国 吕传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研究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的4条病毒多肽免疫大鼠后能否诱导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6只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A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B组用豚鼠MBP... 目的研究与髓鞘碱性蛋白(MBP)有相似氨基酸序列的4条病毒多肽免疫大鼠后能否诱导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6只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A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B组用豚鼠MBP68-86免疫;C组—F组分别用乙型肝炎病毒、JC病毒、EB病毒和HHV-6病毒肽段免疫。EAE评分按国际标准。免疫后第15天处死大鼠,制备淋巴结细胞悬液和腰段脊髓冰冻切片。用MBP68-86和PBS分别刺激6组的淋巴结细胞,测定各组T淋巴细胞对MBP68-86的增殖反应,MBP68-86刺激下的IFN-γ分泌及每条病毒肽与MBP68-86诱导抗体间的交叉反应性。对脊髓切片进行细胞浸润的评级,并用免疫组化法对浸润细胞分类。结果B组(MBP68-86免疫组)和D组(JC病毒肽免疫组)分别有10只鼠和6只鼠出现EAE表现;MBP68-86显著刺激B组和D组大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与CF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D组的淋巴细胞在MBP68-86刺激下释放的IFN-γ量上升,明显高于CFA组(P<0.05);MBP68-86免疫大鼠的血清与4条病毒肽之间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性;发病鼠脊髓内有大量浸润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为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并有小胶质细胞激活。结论JC病毒肽具有与MBP68-86相似、但较弱的致病原性;其可能具有与MBP68-86相似的T细胞表位,而缺乏相似的B细胞表位;提示病毒的分子模拟学说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分子模拟 jc病毒肽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GS技术诊断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娟 黄锐 +2 位作者 曹齐 张维 袁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663,共7页
目的总结经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经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诊断PML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本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HIV感染者且通过mNGS技术诊断为PML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HIV相关PML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5.9±10.9)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值为52(20~146)个/μL。除2例患者外,其余9例均在入院后才确诊HIV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乏力、认知功能下降和头晕,分别占10/11、8/11和5/11。头颅MRI提示颅内广泛病变,可见多发条片、斑片状异常信号。11例患者脑脊液总蛋白及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糖、氯化物均正常;mNGS检测脑脊液JC病毒序列数为1~467条不等。患者确诊HIV后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oviral therapy,HARRT)治疗。至最后随访时间(2021年12月),有6例患者存活,其中3例症状好转,3例病情稳定;3例死亡,确诊PML至死亡时间为4~13个月;2例失访。结论PML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以脱髓鞘为主,脑脊液JC病毒DNA阳性可做出诊断,运用mNGS技术对诊断PML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早期诊断的补充手段。HIV相关PML治疗无特效药,一旦确诊,建议尽快启动HARRT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jc病毒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脑脊液 m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彩琴 朱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4-540,共7页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是由JC多瘤病毒(JCV)引起的一种罕见、致命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中。JCV的致病变异在PML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1)JCV非编码调控区(NCCR)基因重组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是由JC多瘤病毒(JCV)引起的一种罕见、致命的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中。JCV的致病变异在PML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1)JCV非编码调控区(NCCR)基因重组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变化影响基因转录水平;(2)VP1区域核苷酸突变决定了JCV的抗原性和受体特异性,且在细胞吸附、免疫介导和致病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免疫细胞在PML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能够识别病毒抗原、清除JCV,与PML预后直接相关; B淋巴细胞可以作为JCV潜伏位点,并在病毒传播、复制以及协调转录因子的表达中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JCV的致病变异和机体免疫两方面对PML的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病理生理学 遗传密码 序列分析 jc病毒 多瘤病毒属/病因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罕见病因
12
作者 敖冬慧 刘昕超 +3 位作者 彭斌 朱以诚 崔丽英 姚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非典型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其病因罕见。该患者男性,31岁,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严重免疫抑制状态,经筛查发现人类免疫缺... 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非典型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亚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其病因罕见。该患者男性,31岁,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严重免疫抑制状态,经筛查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及核酸均阳性、脑脊液JC病毒DNA阳性,临床诊断为JC病毒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病,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共济失调症状好转,3个月后随访症状稳定。JC病毒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病是一种JC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临床症候,目前报道较少,本例为国内首次报道。本病例提示HIV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出现共济失调时需筛查JC病毒,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控制JC病毒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病症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共济失调 jc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小脑颗粒细胞神经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