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以光伏阵列非线性输出特性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常规算法的优缺点基础上,针对其在最大功率点处(MPP)...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以光伏阵列非线性输出特性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常规算法的优缺点基础上,针对其在最大功率点处(MPP)动态和稳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CSA)和模糊PI(FPI)控制相结合的光伏阵列MPPT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防止算法跟踪方向误判情况的发生,具有快速跟踪性和鲁棒性;同时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展开更多
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 fa...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级联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InC)的方案,控制光伏输出电压跟踪基准电压,从而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性能;为降低负载变化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全桥逆变器的控制方案,从而保证系统稳态误差小、动态响应好;为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采用传统的双回路PI控制方案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保证系统功率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针对风速随机性给风能转换系统(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WECS)带来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模糊自耦合PI控制方案用于低风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自耦合PI被用来完成基本的转速跟踪,以实现对风力机尖速比的最优化控制。...针对风速随机性给风能转换系统(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WECS)带来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模糊自耦合PI控制方案用于低风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自耦合PI被用来完成基本的转速跟踪,以实现对风力机尖速比的最优化控制。而模糊控制器则被用来获取自耦合PI在不同工作点下的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对风速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搭建的2 MW风能转换系统仿真模型中开展了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模糊PI以及GA-PI,所提出方法拥有更佳的转速跟踪性能、更平滑的响应曲线以及更多的电能输出。展开更多
文摘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以光伏阵列非线性输出特性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常规算法的优缺点基础上,针对其在最大功率点处(MPP)动态和稳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CSA)和模糊PI(FPI)控制相结合的光伏阵列MPPT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防止算法跟踪方向误判情况的发生,具有快速跟踪性和鲁棒性;同时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文摘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级联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InC)的方案,控制光伏输出电压跟踪基准电压,从而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性能;为降低负载变化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全桥逆变器的控制方案,从而保证系统稳态误差小、动态响应好;为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采用传统的双回路PI控制方案实现双向DC/DC变换器,保证系统功率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文摘针对风速随机性给风能转换系统(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WECS)带来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模糊自耦合PI控制方案用于低风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自耦合PI被用来完成基本的转速跟踪,以实现对风力机尖速比的最优化控制。而模糊控制器则被用来获取自耦合PI在不同工作点下的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对风速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搭建的2 MW风能转换系统仿真模型中开展了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模糊PI以及GA-PI,所提出方法拥有更佳的转速跟踪性能、更平滑的响应曲线以及更多的电能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