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SAPO-34催化剂制备及其CO加氢制低碳烯烃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柳柳 张明伟 +1 位作者 汪颖军 房克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4-514,共11页
费托合成是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产物选择性难以控制、碳效低等问题。本工作采用负压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含量的Fe/SAPO-34催化剂,并评价了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合N_(2)吸附-脱附、XRD、SEM、NH_(3)-TPD和CO-TPD... 费托合成是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产物选择性难以控制、碳效低等问题。本工作采用负压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Fe含量的Fe/SAPO-34催化剂,并评价了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合N_(2)吸附-脱附、XRD、SEM、NH_(3)-TPD和CO-TPD等表征手段,揭示了不同Fe含量Fe/SAPO-34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随着Fe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和酸量依次降低,CO的非解离活化能力减弱,CO的解离活化能力增强,从而使低碳烯烃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的变化趋势。在200℃,2.0 MPa,GHSV=3300 h^(-1)的温和反应条件下,在包含CO_(2)的全碳产物分布中,当铁负载量为5%时,低碳烯烃选择性为16.2%,含氧化合物选择性为52.6%;当铁负载量为25%时,低碳烯烃选择性为31.9%,含氧化合物选择性为16.9%。结合in situ IR表征,提出了催化剂上合理的CO加氢反应机制。本研究为高碳效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铁基催化剂 SAPO-34分子筛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OFs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贾国亮 康铭湄 +2 位作者 黄奕睿 陈红颖 王俊川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4,共4页
对可控自由基聚合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铁基有机金属骨架(Fe-MOFs)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光外场、温度、催化剂和引发剂等因素对Fe-MOFs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铁基有机金属骨架 可控自由基聚合 催化剂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磷酸改性铁基空心玻璃微珠催化剂用于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 被引量:1
3
作者 宣玉娜 陈鸿元 +5 位作者 王星渝 杨春韩 袁波 彭锐 刘志豪 邱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目的为了避免常规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中硫磺沉积引发的设备堵塞问题,开发了一种氨基-磷酸双官能团改性的铁基空心玻璃微珠(HGB)催化剂,用于脱硫-再生分步进行方案中脱硫富液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再生。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的结... 目的为了避免常规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中硫磺沉积引发的设备堵塞问题,开发了一种氨基-磷酸双官能团改性的铁基空心玻璃微珠(HGB)催化剂,用于脱硫-再生分步进行方案中脱硫富液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再生。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的结构。通过静态脱硫实验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的配比、焙烧温度、FeCl 3投加量等因素对脱硫剂再生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氨基-磷酸改性铁基HGB催化剂可实现脱硫富液的有效再生,且能在酸性的脱硫液中保持稳定,在温度为300℃下焙烧6 h、HGB与KH-550质量比为1∶8、HGB与FeCl_(3)·6H_(2)O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制备的铁基HGB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对脱硫液重复再生3次后,脱硫液性能基本保持稳定。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结构保持完好。结论氨基-磷酸改性铁基HGB催化剂在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领域中对脱硫富液的再生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目前脱硫富液的再生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磷酸 双官能团 天然气 铁基 空心玻璃微珠 湿法氧化脱硫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催化热溶及其热溶产物的研究
4
作者 徐静 于小彬 +2 位作者 白金锋 黄峰 李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5,共8页
针对低阶煤的分质转化和高附加值利用,以神华黑山长焰煤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350℃、初始压力为3 MPa的氢气气氛下进行热溶分质转化实验。选择Fe、FeS、Fe_(2)O_(3)和FeSO4这4种铁基催化剂进行温和催化热溶,并通过GC、GC-MS、FT-IR和XRD... 针对低阶煤的分质转化和高附加值利用,以神华黑山长焰煤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350℃、初始压力为3 MPa的氢气气氛下进行热溶分质转化实验。选择Fe、FeS、Fe_(2)O_(3)和FeSO4这4种铁基催化剂进行温和催化热溶,并通过GC、GC-MS、FT-IR和XRD对热溶产物中轻质气体、热溶油和沥青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eSO4的催化活性最佳,在FeSO4作用下沥青质产率达到41.4%、油气产率达到13.5%,对比无催化剂的产率,分别提高了7.6%和1.2%。铁基催化剂的加入使气体产物中CH_(4)含量增加,CO、C_(2)~C_(4)烃类化合物含量降低,并可以促进煤中大分子化学键断裂,提高了热溶油中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铁基催化剂 催化热溶 沥青质 热溶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剂SiO_2、Al_2O_3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海军 吴宝山 +4 位作者 李廷真 陶智超 安霞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4,共6页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SiO2和Fe/Cu/K/Al2O3催化剂,研究SiO2和Al2O3作为结构助剂对铁基催化剂吸附行为、炭化行为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与Al2O3相比较,SiO2抑制了H2的吸附...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SiO2和Fe/Cu/K/Al2O3催化剂,研究SiO2和Al2O3作为结构助剂对铁基催化剂吸附行为、炭化行为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与Al2O3相比较,SiO2抑制了H2的吸附,但促进了CO的吸附,有利于催化剂的炭化。催化剂在260℃、1.5MPa、H2/CO=0.67和2 000h-1下的浆态床F-T合成反应评价表明,Fe/Cu/K/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F-T合成活性、高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活性,且其烃产物选择性明显向高炭数方向偏移,而Fe/Cu/K/Al2O3催化剂则表现出较低的F-T合成活性、低的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活性和高的轻质烃选择性。但Fe/Cu/K/AlO催化剂比Fe/Cu/K/SiO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SIO2 AL2O3 烃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价铁基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田磊 吴宝山 +5 位作者 杨勇 白亮 张志新 相宏伟 李永旺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四个廉价的FeSO4工业原料为铁源,采用连续共沉淀法制得含铁浆料,再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微米级球状Fe Cu K SiO2催化剂。在H2 CO=2、526K、2 0MPa、2000h-1条件下于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这四个铁基催化剂的F T合成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 以四个廉价的FeSO4工业原料为铁源,采用连续共沉淀法制得含铁浆料,再用喷雾干燥法制得微米级球状Fe Cu K SiO2催化剂。在H2 CO=2、526K、2 0MPa、2000h-1条件下于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这四个铁基催化剂的F T合成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40h运行时间内,该四个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而稳定性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2#催化剂性能相对较优,初始CO转化率为77 89%,经历反应诱导期40h时达到89 58%,其后CO转化率逐渐下降,失活速率为1 33% d;在整个运行期间CH4选择性维持在4%左右,C+5选择性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能 F-T合成 FESO4 铁基催化剂 喷雾干燥 间接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空速对Fe/Cu/K/SiO_2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郝庆兰 白亮 +3 位作者 相宏伟 李永旺 易凡 徐斌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330,共7页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详细考察了合成气还原空速对微球状工业铁基催化剂还原和反应后的物相以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速能够影响铁基催化剂还原反应进程,催化剂在较高的空速下易被还原,还原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详细考察了合成气还原空速对微球状工业铁基催化剂还原和反应后的物相以及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速能够影响铁基催化剂还原反应进程,催化剂在较高的空速下易被还原,还原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在较低空速下还原时,还原形成的高的CO2分压对铁物相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使得还原态催化剂中的Fe抖(spin)含量增大.还原空速对FT合成烃产物分布影响不明显,但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运行稳定性影响较大,较低和较高空速还原后的催化剂失活速率均较高,适宜的还原空速为1.0~2.0L·(g cat)^-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浆态床反应器 铁基催化剂 喷雾干燥 还原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温度与时间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0
8
作者 郝庆兰 白亮 +4 位作者 郝栩 相宏伟 李永旺 易凡 徐斌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0-596,共7页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未还原催化剂以及在240℃和270℃的还原温度下还原时间对Fe/Cu/K/SiO2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M ssbauer谱研究了还原和反应后催化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240℃延长还原时间或将还原温度升高到270℃...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未还原催化剂以及在240℃和270℃的还原温度下还原时间对Fe/Cu/K/SiO2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M ssbauer谱研究了还原和反应后催化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240℃延长还原时间或将还原温度升高到270℃均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270℃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未还原和240℃还原的催化剂,催化剂的运行稳定性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流失量有密切关系。催化剂高温还原时烃产物分布倾向于生成低碳数的烃类,在相同的还原温度下,烃产物选择性随还原时间的延长向轻组分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还原温度 还原时间 浆态床反应器 铁基催化剂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含Mg助剂的铁基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玉川 杨骏 +5 位作者 唐渝 郝庆兰 田磊 张志新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采用连续共沉淀和喷雾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助剂的Fe/Cu/K/SiO2 催化剂,采用N2 物理吸附、XRD、MES和H2 -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比表面积、体相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 采用连续共沉淀和喷雾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Mg助剂的Fe/Cu/K/SiO2 催化剂,采用N2 物理吸附、XRD、MES和H2 -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比表面积、体相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体相中α-Fe2O3 晶粒逐渐增大,催化剂变的越来越难还原,其结构更加稳定。在H2 /CO(摩尔比) = 2. 2、250℃、2. 0MPa和2 000h-1于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F-T合成反应活性降低,在运行过程中反应活性逐渐增加直至达到平稳,但达到平稳所需的诱导期越来越长;提高焙烧温度使烃产物分布向重质烃方向转移,有利于降低CH的选择性,促进重质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Mg助剂 焙烧温度 喷雾干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系无铬(NBC-1)型高温变换催化剂 Ⅳ.吸附性能及CO变换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牟占军 高筠 +2 位作者 刘全生 刁丽彤 金恒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及脉冲反应(PSR)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NBC-1)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及脉冲反应(PSR)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NBC-1)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易吸附CO及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气变换 铁系 催化剂 高温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助剂的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霞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218,共7页
采用不同的沉淀方式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微球状FeCuK/SiO2催化剂,结合H2-TPR和M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Cu助剂的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物相结构、还原和碳化行为以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 采用不同的沉淀方式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微球状FeCuK/SiO2催化剂,结合H2-TPR和M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Cu助剂的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物相结构、还原和碳化行为以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以接近F-T合成实际工况条件(250℃、1.5 MPa、H2/CO=0.67和2.0 L/gcat-h)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共沉淀方式加入Cu助剂与铁氧化物相相互作用强,因而促进了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而以分别沉淀方式加入Cu助剂抑制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降低反应活性。四种方式加入Cu助剂均使铁基催化剂在500 h运行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其他加入方式的Cu相比,共沉淀Cu提高了重质烃的选择性,对含氧化合物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Cu助剂 加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合成Fe/Cu/K/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还原及碳化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海军 吴宝山 +4 位作者 安霞 陶智超 李廷真 相宏伟 李永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1-1156,共6页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Al2O3催化剂,结合TG、N2物理吸附、XRD、H2-TPR、CO-TPR、M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焙烧温度对Fischer-Tropshc(F-T)合成铁基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还原行为和碳化行...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微球状Fe/Cu/K/Al2O3催化剂,结合TG、N2物理吸附、XRD、H2-TPR、CO-TPR、M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焙烧温度对Fischer-Tropshc(F-T)合成铁基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还原行为和碳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焙烧温度有利于碳酸盐的分解和结晶水的脱除,促进了催化剂的还原.随着焙烧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α-Fe2O3晶粒的粒径增大,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削弱了CuO、K2O助剂的作用,严重抑制了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焙烧温度 结构性质 还原行为 碳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型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性能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荣安 白玉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66-470,共5页
在铁系基础上通过引入助剂及改进制备方法开发了DC-型乙苯脱氧制苯乙烯催化剂。其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工艺条件试验说明可大空速下运转。经不同规模的等温式和绝热式工业应用证明具有高活性、高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好等特... 在铁系基础上通过引入助剂及改进制备方法开发了DC-型乙苯脱氧制苯乙烯催化剂。其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工艺条件试验说明可大空速下运转。经不同规模的等温式和绝热式工业应用证明具有高活性、高机械强度和耐水性好等特点。依据绝热式与DC-型催化剂的特点采用双层组合的新工艺,发挥了催化剂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乙苯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参数对铁基催化剂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庆杰 樊劭 +3 位作者 刘博 王一卉 许德平 王永刚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详细考察了还原参数对工业铁基催化剂在F—T合成反应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气体中CO/H2的比值有助于提高烯烃的选择性;提高还原气体的空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是烯烃的选择性有所降低;升高还原温度...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详细考察了还原参数对工业铁基催化剂在F—T合成反应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还原气体中CO/H2的比值有助于提高烯烃的选择性;提高还原气体的空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是烯烃的选择性有所降低;升高还原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是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催化剂积炭活性下降,适宜的还原温度范围为210~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浆态床反应器 铁基催化剂 还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温度对Fe-Mo催化剂性质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绍东 张成华 +3 位作者 许健 吴宝山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研究了还原温度对Fe-Mo催化剂性质及费托(F-T)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H2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还原温度升高,金属铁晶粒粒径增大,金属铁上的H2吸附量先升后降;催化剂还原... 研究了还原温度对Fe-Mo催化剂性质及费托(F-T)合成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H2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还原温度升高,金属铁晶粒粒径增大,金属铁上的H2吸附量先升后降;催化剂还原度提高,反应态催化剂碳化铁含量递增。催化剂F-T合成性能在280℃、1.5 MPa、2 000 h-1、合成气H2/CO比为2.0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测试。反应结果表明,随还原温度提高,催化剂接近稳态时的活性和重质烃选择性(C5+)先升后降,而甲烷选择性则先降后升。350℃还原催化剂具有最佳F-T合成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铁基催化剂 钼助剂 氢气吸附 还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助剂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智超 杨勇 +4 位作者 李廷真 万海军 安霞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微球状Fe/Mn/K催化剂,结合H2-DTG、CO-TPR、M 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Mn助剂的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物相结构、还原和碳化行为以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 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微球状Fe/Mn/K催化剂,结合H2-DTG、CO-TPR、M ssbauer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Mn助剂的加入方式对铁基催化剂物相结构、还原和碳化行为以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以接近F-T合成实际工况条件(250℃、1.5 MPa、H2/CO=0.67和2.0 L/(gcat.h))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共沉淀方式加入Mn助剂具有较强的Fe-Mn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而以部分共沉淀和黏结剂方式加入Mn助剂促进了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提高了反应活性加速了催化剂的失活。与共沉淀Mn相比,部分共沉淀和黏结剂Mn提高了重质烃和烯烃的选择性,同时抑制了有机含氧化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铁基催化剂 Mn助剂 加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水电解制氢中铁杂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7
作者 钟晓航 许卫 +2 位作者 张文 许莉 王宇新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9-531,共13页
碱性水电解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技术。由于碱性水电解槽能够使用相对廉价的结构材料和非贵金属电极催化剂,因此在制氢成本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早前就有研究发现,工业碱性水电解槽的结构件或管路中的铁会部分溶解至电解液中,并沉... 碱性水电解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技术。由于碱性水电解槽能够使用相对廉价的结构材料和非贵金属电极催化剂,因此在制氢成本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早前就有研究发现,工业碱性水电解槽的结构件或管路中的铁会部分溶解至电解液中,并沉积于电极和隔膜上,但铁杂质对水电解性能的具体影响却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氢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碱性水电解制氢中铁杂质影响的研究也随之加强,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文旨在综述与此相关的研究,特别是铁杂质对碱性水电解过程中镍基析氧阳极和镍基析氢阴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电极 铁杂质 碱性电解水 析氧反应 析氢反应 电解质 制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李娜 曹锐霄 +2 位作者 魏进 周晗 肖红梅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正仲氢转化催化剂是大型氢液化工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国内大多依赖进口的商用催化剂。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因素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明确。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催化活性,而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也是影响催... 正仲氢转化催化剂是大型氢液化工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国内大多依赖进口的商用催化剂。对催化剂性能影响因素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明确。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催化活性,而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也是影响催化剂使用效果及寿命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简易的沉淀法实现铁基正仲氢转化催化剂的批量化制备,并探讨了催化剂活化方法、干燥温度、颗粒尺寸、原料浓度、掺杂元素等参数对催化活性以及机械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对自制催化剂与商用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和物化结构的对比。结果表明,当氢气流速为1200m L/min时,自制催化剂在77K下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后,出口仲氢(p-H2)的最高含量为46.49%,比商用催化剂高2.9%。自制催化剂的平均单颗粒破碎力值最高可达4.75N。本研究获得了促进催化活性优化的初步机理,对研究正仲氢催化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国产催化剂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仲氢转化 铁基催化剂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对CO_(2)加氢制烯烃Fe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潘新安 张鹏 +5 位作者 何若南 韩志华 韦慧 徐晓颖 秦绍东 刘意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3-503,共11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SiO_(2)(Q-30和Q-10)、Al_(2)O_(3)和TiO_(2)为载体的Fe基催化剂,研究了四种不同载体对Fe基催化剂CO_(2)加氢活性和烯烃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合N_(2)吸附-脱附、XRD、HAADF-STEM、TEM、XPS、H_(2)-TPR、CO_...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以SiO_(2)(Q-30和Q-10)、Al_(2)O_(3)和TiO_(2)为载体的Fe基催化剂,研究了四种不同载体对Fe基催化剂CO_(2)加氢活性和烯烃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结合N_(2)吸附-脱附、XRD、HAADF-STEM、TEM、XPS、H_(2)-TPR、CO_(2)-TPD和NH_(3)-TPD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Al_(2)O_(3)为载体的Fe基催化剂活性和烯烃选择性均最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O_(2)单程转化率为28.2%,烃类产物中全烯烃(C_(2+))选择性达68.1%,长链烯烃(C_(4+))选择性达45.1%。高分散的FeNa/Al_(2)O_(3)催化剂由于适宜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有效促进了铁物种的还原和碳化;同时具有最强的CO_(2)吸附能力和最多的表面酸性位点,促进了CO_(2)的活化和CO^(*)中间物种的C-C耦合过程。而以两种SiO_(2)为载体的Fe基催化剂由于较弱的还原碳化能力、较低的CO_(2)吸附能力和较少的酸性中心,主要发生了逆水煤气变换和CO_(2)甲烷化反应,在极低的CO_(2)转化率下(~10%),产物主要为CO和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Fe基催化剂 载体 烯烃 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SEM-EDAX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发扬 祝以湘 蔡庆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用SEM-EDAX 对氧化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微区成份分析,结果与 Mubler 等人描述的结构不同,该种催化剂是由外部覆盖层和内部主体层构成。覆盖层是由小块片状晶体堆垛成疏松的层状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松散地联接起来结成... 用SEM-EDAX 对氧化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微区成份分析,结果与 Mubler 等人描述的结构不同,该种催化剂是由外部覆盖层和内部主体层构成。覆盖层是由小块片状晶体堆垛成疏松的层状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松散地联接起来结成薄层,覆盖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内部主体层是由大量的棒状晶体松散地堆垛而成。分析表明,前者是钾的化合物,是活性相在大气中分解、水解和吸收CO_2生成的产物;后者是α-Fe_2O_3或Fe_3O_4的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铁系 乙苯脱氢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