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8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on lactation of rat and performance of offspring 被引量:3
1
作者 SHI Baoming SHAN Ansh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hinese herbs on lactation in the rat. Seventy-two Sprague Dawley female rats at gestation day 18 were assigned to 9 groups randomly, with 8 rats each. Con...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hinese herbs on lactation in the rat. Seventy-two Sprague Dawley female rats at gestation day 18 were assigned to 9 groups randomly, with 8 rats each. Control rats were offered basal diets until the end of the weaning period. Rats in the other 8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1% Medulla tetmpanacis (MT), Astragalus membranacens (AM), Vaccaria segetalis (VS), 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LHS), Radix rehmarmiae preparata (RRP), Squama man/t/s (SM), Schisandra chinensis (SC), Ligustrum lucidum (LL), respectively. After parturition, the litter size was culled to 8 pups per dam. Pup weight and milk yiel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VS, LHS, AM and SM groups than these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middle and late lactation (P〈0.05 or P〈0.01). The weight and feed intake were not different in the dams fed either di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 LACTATION chinese her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b-herb intera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review of pharmacokinetics-based interaction in Herb-Pairs
2
作者 Wei-jie QIANG Ying CHEW +2 位作者 Zheng ZHAO Jie YIN Xiao-xin ZH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6-996,共1页
"Herb-Pairs",also known as pair drugs,refers to a prescription consisted of two relatively fix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s the most basic,most simple and most common form of medication prescription in ... "Herb-Pairs",also known as pair drugs,refers to a prescription consisted of two relatively fix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s the most basic,most simple and most common form of medication prescrip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ompatibility.It is not a random combination of two herbs,nor is the simple accumulation of efficacy,but the simple and delicate experience of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As a bridge between single drug and prescriptions,i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regular and dialectical connotation.Therefore,research on Herb-Pairs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compound compatibility studies.However,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rbs and herbs is an effect with a downside as well as benefits.The beneficial herb-herb interaction in Herb-Pairs include mutual promotion,mutual enhancement,mutual restraint between two drugs and counteract toxicity of another drug.And the harmful herb-herb interaction in Herb-Pairs includes mutual inhibition and antagonism.Al of these interactions areby means of affecting the metabolism of components to play a therapeutic effect.Using the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PK-PD)binding model,the combination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dynamics can further elucidate the influence on effect caused by drug concentration and metabolism,which can help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drug action.Consequently,in this review,the herb-herb interactions in terms of pharmacokinetic were summarized to elucidate rule of TCM compa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ompatibility herb-Pairs PHARMACO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板下3种中药材的光合特性比较分析
3
作者 左应梅 起明菊 +2 位作者 许宗亮 简邦丽 何凤春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探究光伏板环境对滇黄精、仙茅和对叶百部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光伏板下3个药材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3种药材光合特性的影响,比较3种药材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光伏板下种植... 为探究光伏板环境对滇黄精、仙茅和对叶百部光合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光伏板下3个药材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3种药材光合特性的影响,比较3种药材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光伏板下种植的滇黄精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光伏板下种植的对叶百部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显著升高了106.97%、141.59%、16.26%和167.54%,水分利用率变化不显著;光伏板下种植的仙茅与对照相比,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显著下降了23.13%、25.90%和28.07%,胞间CO_(2)浓度和水分利用率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这表明,滇黄精和对叶百部这两种药材适应光伏板遮阴条件的能力较强。仙茅适应光伏板遮阴条件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板 中药材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在中药材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中的应用
4
作者 葛新春 白美婷 +3 位作者 王新友 王萍 尚盼盼 段廷玉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05-511,共7页
绿肥在我国现代农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肥的种植不仅能够开辟新的肥料来源,增强土壤对作物养分的供应能力,确保作物产量稳定并提升,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在我国中药材种... 绿肥在我国现代农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肥的种植不仅能够开辟新的肥料来源,增强土壤对作物养分的供应能力,确保作物产量稳定并提升,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在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且大力推动中药材的无公害种植技术的背景下,绿肥在中药材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增加。本文从绿肥的特点和种类、绿肥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绿肥在中药材生长中的作用及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绿肥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中药材 绿色发展 土壤改良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超 刘俊凯 +5 位作者 程思敏 陈月圆 宋静茹 张秀姣 赵帅歌 唐辉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5,共16页
药食同源是指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天然资源,是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概念、分类与管理相关规定,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药食同源管理的差异,探讨了... 药食同源是指兼具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天然资源,是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文综述了药食同源概念、分类与管理相关规定,比较了不同国家/地区药食同源管理的差异,探讨了药食同源产品的范畴及其与药品的界限。总结了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分析了云南、贵州及广西等药食同源优势省(区)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广西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优势显著,分布有国家药食同源名录78%的植物种类和80余种地方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广西针对区内药食同源优势植物罗汉果、黄精、肉桂等开发了系列药食同源产品,药食同源产业化品牌逐渐形成,广西药食同源具有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和地方特色鲜明等优势,建议加强标准化种植、基础研究、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法规建设等,促进广西药食同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功能食品 中药材 植物资源 药食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的中医处方生成模型
6
作者 赵紫娟 任雪婷 +3 位作者 宋恺 强彦 赵涓涓 张俊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目的】中药处方生成是智能中医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中医处方生成的智能化模型——PreGenerator,它包含了一种新型的分级检索机制,可以自动提取处方和草药级模板,以实现临床准确的处方生成。【方法】PreGenera... 【目的】中药处方生成是智能中医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中医处方生成的智能化模型——PreGenerator,它包含了一种新型的分级检索机制,可以自动提取处方和草药级模板,以实现临床准确的处方生成。【方法】PreGenerator首先使用症状-处方检索模块检索给定患者症状的最相关处方。为了遵循草药之间的配伍规律,引入草药-草药检索模块,根据前面生成的草药检索下一味最相关草药。最后,处方解码器融合症状特征和检索到的处方和草药的特征,生成预测中医处方。【结果】通过在真实医疗案例数据集上的自动评估和人工评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模型可以推荐出一些没有出现在处方标签上但对缓解症状有用的草药。这表明该模型可以学习到草药和症状之间的一些相互作用。该研究也为未来传统中药智能查询和方剂生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推荐 智能中医 文本生成 草药检索 多查询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药渣对小鼠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张苗 乔宏萍 +3 位作者 周玉平 刘地 苏瑞军 武晓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31,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小鼠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24只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普通鼠粮(Treat4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Treat1组)、5%(Treat2组)、10%(Treat3组)发酵中药渣复合鼠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4组小鼠在...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小鼠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24只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普通鼠粮(Treat4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Treat1组)、5%(Treat2组)、10%(Treat3组)发酵中药渣复合鼠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4组小鼠在饲养过程中采食、饮水等行为均正常,且采食量3个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相比,Treat2组的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Treat1组和Treat3组有提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Treat1组和Treat2组的肝脏指数、心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4)肠道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鼠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中药渣可以减少肠道组织损伤,使肠道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完整。(5)4组小鼠肠道菌群有相似的α多样性,但与对照组相比,Treat2组和Treat3组特有OTUs更多,组间的β多样性有差异性;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中药渣后,小鼠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LEfSe分析结果显示,4组小鼠肠道菌群的标志性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鼠粮中添加合适比例的发酵中药渣可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和脏器指数,减少肠道组织损伤,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添加比例以5%为宜,为发酵中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渣 小鼠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胰腺炎-癌转化中医病机要素挖掘兼具抗炎抗肿瘤功效的清热类中药
8
作者 包雅娜 张晓楠 +5 位作者 关溪 赵亮 崔钰莹 吴昱 尚东 项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7,共7页
背景我们前期在论述“胰-脾一体”新观点时,提出湿热滞脾、因滞而虚是胰腺“炎-癌转化”的中医病机要素,其中湿热是“炎-癌转化”的土壤。目的基于以“湿热”为主的胰腺炎-癌转化中医病机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兼具抗炎抗肿瘤作用的... 背景我们前期在论述“胰-脾一体”新观点时,提出湿热滞脾、因滞而虚是胰腺“炎-癌转化”的中医病机要素,其中湿热是“炎-癌转化”的土壤。目的基于以“湿热”为主的胰腺炎-癌转化中医病机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兼具抗炎抗肿瘤作用的清热类中药的药性、归经、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此类中药的药物特性。对胰腺炎-癌转化过程中的用药提出前瞻性预测。方法以《中药学》(第10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药物数据的主要来源,对其中66味清热药进行以“炎*中药名”或“(炎+肿瘤)*中药名”以及inflammation*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nflammation+tumor)*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文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中筛选药物活性成分。结果66味清热药(未统计附药)中有58味中药具有抗炎作用,有53味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有48味中药同时具有抗炎及抗肿瘤作用。兼具抗炎抗肿瘤的清热类中药在性味上以苦、甘、辛味为主,在归经上以肝、胃、肺、心、大肠经为主。在TCMSP数据库中运用“类药五原则”对抗炎抗肿瘤药物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共筛选出1041种活性成分数据,删除掉重复项后最终获得798种活性成分。排名前三的活性成分分别为Luteolin、Kaempferol、Acacetin。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清热类药五味、归经和有效成分的分析发现,具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具有高度重合性,这一发现对胰腺炎-癌转化疾病的药物研究及临床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清热药 抗炎 抗肿瘤 药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算法研究
9
作者 张代峰 卞国强 +3 位作者 何佳怡 谢佳东 胡晨骏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入,在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中进行深度挖掘,输出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将预测结果通过生信平台进行Disease关联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借助文献检索平台进行预测结果验证。结果训练结果表明,HERBGAT模型预测准确率均值可达94%,相较于其他2种先进的复杂网络挖掘方法,HERBGAT在ACC、AUC和AUPR三项指标中均表现出更优秀的性能;在文献验证环节,模型预测结果得到中医临床文献及现代药理学文献证明,展现出HERBGAT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效果。最后,以借助HERBGAT模型和改进的EMOGI模型探究半夏治疗肺癌作用机制为例,发现半夏治疗肺癌的潜在关联基因199个,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潜在关联基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结论HERBGAT模型能有效挖掘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提高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的挖掘效能,为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方法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为探究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实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图神经网络模型 系统生物学 中药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郁金香总黄酮的抗皮肤光老化活性评价及机制分析
10
作者 叶佳丰 曹家敏 +2 位作者 李薇 马悦文 王春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0-2012,共13页
目的评估中药郁金香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T)的抗皮肤光老化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抗皮肤光老化的机制。方法采用UVB诱导的光老化小鼠模型评估TFT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TFT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此外... 目的评估中药郁金香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T)的抗皮肤光老化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抗皮肤光老化的机制。方法采用UVB诱导的光老化小鼠模型评估TFT的抗皮肤光老化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TFT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此外,通过分子模拟预测活性成分与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TFT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UVB诱导的光老化小鼠的皮肤状态;TFT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对转录因子NF-κB、AP-1相关基因、SASPs转录和MMPs活性的调节。结论TFT是一种有效抗皮肤光老化的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郁金香 黄酮 皮肤光老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中药材烘干机智能监控方法
11
作者 温浩兴 杨涛 +1 位作者 姚伟 于振江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22-26,共5页
针对中药材烘干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中药材烘干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烘干系统,以三菱PLC-FX3U为控制核心,在Tlink物联网云平台建立云组态,通过DTU数据透传把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等参数,发送到云平... 针对中药材烘干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中药材烘干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烘干系统,以三菱PLC-FX3U为控制核心,在Tlink物联网云平台建立云组态,通过DTU数据透传把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等参数,发送到云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云组态通过4G DTU TP301V4.2物联网网关与PLC-FX3U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云组态与三菱FX3U的MODBUS RTU通信。通过PC端和APP操作云组态远程监控运输皮带电机、鼓风机和加热模块等设备。采用EPS8266模块与DHT11温湿度传感器,通过MQTT传输协议,实现云平台对设备环境温湿度的远程监测。搭建基于物联网的中药材烘干机平台,测试平台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和可靠,能够实现对设备远程监控,为后续中药材智能烘干机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中药材 烘干设备 PLC 智能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
12
作者 张雨 周椿富 +6 位作者 彭益萱 张家豪 尹心如 乔策策 谢越 汪建飞 王翔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8,共11页
【目的】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用于中药渣的腐解,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方法】采用CMC-Na平板法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条崩解试验进行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 【目的】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用于中药渣的腐解,提高资源化利用程度。【方法】采用CMC-Na平板法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和滤纸条崩解试验进行复筛,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选择不同生长和抗生素培养条件研究菌株纤维素酶活力,并以中药渣为唯一碳源检测菌株的降解能力。【结果】从中药渣中分离筛选获得3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经鉴定H-1、Z-1为Bacillus sp.,Z-2为Niallia sp.。菌株H-1、Z-1最佳产酶条件为装液量10 mL/50 mL、pH 6、30℃;菌株Z-2最佳产酶条件为装液量10 mL/50 mL、pH 7、37℃,添加土霉素和恩诺沙星对菌株H-1、Z-1、Z-2的酶活力影响不显著。菌株H-1、Z-1和Z-2的中药渣降解率分别为56.37%、54.76%和41.53%,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22.12%、20.01%和9.78%。【结论】筛选获得的3株菌具有良好的纤维素酶活力,且不受抗生素影响,对中药渣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纤维素降解菌 降解特性 产酶条件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补肾理血中药复方对经产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森 豆晓霞 付本懂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48,共6页
试验为了探究补肾理血中药复方(KTBR)对经产母猪繁殖力的影响,将30头6胎次处于哺乳期的母猪(长×大二元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从断奶前7 d至断奶后3 d,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在母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K... 试验为了探究补肾理血中药复方(KTBR)对经产母猪繁殖力的影响,将30头6胎次处于哺乳期的母猪(长×大二元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10头。从断奶前7 d至断奶后3 d,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在母猪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KTBR和催情散60 g,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观察母猪断奶—发情间隔、血清激素变化以及产仔数。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平均断奶—发情间隔为90.25 h,与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P<0.05);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药物对照组(P<0.05);试验组雌二醇(E2)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平均窝总产仔数和平均窝健仔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补肾理血中药复方能调节母猪激素分泌,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提高产仔数,增强经产母猪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理血 中药 母猪 繁殖 断奶—发情间隔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梁晓兵 白鸽 +1 位作者 王国超 张芬鹊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82-84,共3页
为探究中草药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育肥猪,分为4组,对照组、中草药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4%和6%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中剂量组与中草药高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 为探究中草药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育肥猪,分为4组,对照组、中草药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4%和6%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中剂量组与中草药高剂量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5.54%和9.04%。中草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中IgA和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草药高剂量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升高了2.56%,IgM和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综上表明,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够有效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改善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促孕散”治疗母牛排卵延迟研究
15
作者 孙文阳 邓占钊 +3 位作者 何亮宏 李毓华 谢建亮 梁小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63-65,共3页
为探究自拟中草药方剂“促孕散”对排卵延迟母牛的治疗效果。选取45头排卵延迟的西杂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于喂药前(0 d)、试验第4天和第6天采集血液,检测对比各组母牛血清中生殖激素和白细胞介素的含量。结果发现,母牛的情期受... 为探究自拟中草药方剂“促孕散”对排卵延迟母牛的治疗效果。选取45头排卵延迟的西杂母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于喂药前(0 d)、试验第4天和第6天采集血液,检测对比各组母牛血清中生殖激素和白细胞介素的含量。结果发现,母牛的情期受胎率:试验II组>试验I组>对照组。给药后母牛血清中FSH、E2和IL-1β、IL-6、IL-8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第4、6天试验I组和试验II组FSH和E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促孕散”可提高排卵迟滞母牛血清中FSH和E2的含量,提高受胎率,以灌服5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材及制品 排卵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果蔬(中草药)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构建及实践教学探索
16
作者 张振国 李军烨 +4 位作者 曹文杰 褚文强 杨双平 夏依达·马学尔 白花蒲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126-132,共7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打造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搭建特色果蔬(中草药)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以下简称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该平台面向农业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农机装备设...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打造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搭建特色果蔬(中草药)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以下简称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该平台面向农业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农机装备设计能力、算法控制和系统集成能力。实践证明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与教学相融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探索采收机器人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应用,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发展,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智能农机装备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中草药 采收机器人 平台构建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协同发酵中草药渣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倩 罗国良 +3 位作者 郭利 李晓成 宋庄 钟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3-69,共7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的酶菌发酵制剂并建立优化发酵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中草药渣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含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三个变量分别为初始含水量(45%、50%、55%)、发酵温度(35、37、40℃)和发酵时间(24、48、72 h)...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的酶菌发酵制剂并建立优化发酵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中草药渣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含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三个变量分别为初始含水量(45%、50%、55%)、发酵温度(35、37、40℃)和发酵时间(24、48、72 h),研究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混合发酵对药渣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含量变化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酶菌协同发酵咽炎片药渣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5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72 h。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均符合我国饲料卫生生产标准。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有助于提升发酵药渣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渣 生物发酵 酶菌协同 工艺优化 饲料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发酵菌剂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倩 罗国良 +4 位作者 郭利 李晓成 宋庄 郭肖兰 钟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试验旨在筛选中药渣的适宜发酵菌剂并建立最佳发酵工艺,用来提高发酵中药渣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试验包含三个部分。试验一: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 试验旨在筛选中药渣的适宜发酵菌剂并建立最佳发酵工艺,用来提高发酵中药渣中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试验包含三个部分。试验一: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中药渣进行单一菌剂、等比例两两复合和三者复合发酵,通过常规养分含量测定对其发酵效果进行营养价值评价,并筛选出适宜的发酵菌剂及复合类型。试验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发酵菌剂的最优添加比例。试验三: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析初始水分含量(45%、50%、55%)、发酵温度(35、37、40℃)及发酵时间(24、48、72 h)对最优发酵剂处理后药渣内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菌制剂为植物乳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等比例组合,其最优添加比例为1∶1;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水分含量为5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72 h。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均符合中国饲料卫生标准。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有利于提升中药渣的发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发酵菌剂 营养价值 生物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防治黄曲霉菌感染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雯雯 张玉霞 +8 位作者 孟凯 李峰 张世栋 宋华鲁 王云超 刘庆彬 朱应波 李桂明 袁小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95-6108,共14页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药干预黄曲霉菌感染的用药规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并筛选黄曲霉菌感染潜在靶点,同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的候选化合物及中...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药干预黄曲霉菌感染的用药规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并筛选黄曲霉菌感染潜在靶点,同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的候选化合物及中药,随后构建关键靶点-候选化合物-候选中药网络,并通过检索各候选中药的性、味、归经等相关信息,分析出相关用药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数据库共筛选出69个黄曲霉菌感染相关靶点,收集到54个候选化合物,筛选到275味中药。用药频次统计结果显示,防治黄曲霉菌感染的候选中药中,苦味、寒性居多,主要归肝、肺二经。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药干预黄曲霉菌感染的小分子物质基础,归纳了一般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黄曲霉菌感染等相关疾病的新药研发及中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 中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清泰 邓圣庭 +5 位作者 方成堃 方亚祥 宋雅婷 张沙 韩金凤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8-158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方剂组成:王不留行、通草、川芎和漏芦)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2胎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方剂组成:王不留行、通草、川芎和漏芦)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2胎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中草药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25%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为临产前1周至分娩后3周,共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组母猪的泌乳量、健仔率和仔猪初生个体重极显著提高(P<0.01),平均头产程极显著缩短(P<0.01);复方中草药组母猪初乳中乳蛋白率、乳糖率、非乳脂固体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方中草药组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复方中草药组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极显著提高(P<0.01),哺乳期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断奶时血清中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由王不留行、通草、川芎、漏芦组成的复方中草药能够缩短妊娠母猪的产程,增加泌乳量并改善初乳成分,增强哺乳母猪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健仔率、仔猪初生重和断奶窝重,同时还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妊娠母猪 哺乳仔猪 繁殖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