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一个倒U形关系分析
1
作者 高嘉璘 高西 王雪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基于2010—2022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银行承担的风险会先上升后下降。... 基于2010—2022年我国63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银行承担的风险会先上升后下降。第二,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和不良贷款率在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形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数字经济通过倒U形曲线效应影响非利息收入业务和不良贷款率,进而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第三,调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对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形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随着资本监管强度的提高,数字经济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倒U形曲线趋向平缓,且倒U形曲线的拐点向左移动。基于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牢牢守住不发生银行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银行风险 u形关系 资本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关系的稳定性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基于倒U型关系分析
2
作者 毛怡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7,共8页
探讨客户关系稳定性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对于指导企业优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债务融资能力、有效防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检验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客户关系稳定性与银行借款总额及借款期限呈倒U... 探讨客户关系稳定性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对于指导企业优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债务融资能力、有效防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证检验2013—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客户关系稳定性与银行借款总额及借款期限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客户关系稳定性的增强,银行借款额度以及借款期限会先呈增长趋势,但随后转而下降。这表明适度稳定的客户关系有助于债务融资,但过度依赖则对债务融资能力不利。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客户关系稳定性通过影响公司业绩稳定和经营风险波动作用于债务融资能力。此外,非国有企业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易受客户关系稳定性变化的影响。本文为上市公司管理客户关系和债务融资策略提供重要启示:上市公司应保持适度客户关系,加强风险管理,并灵活调整债务融资结构以适应内外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关系稳定性 银行借款总额 借款期限结构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增长与地方政府能力
3
作者 杨先明 张胜利 李波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9,共18页
本研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构建包含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与政府能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区域2000—2022年面板数据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制度弹性通过提供非正式调整空间,逆向调节非税收入规模,同时正向强化非税收入对政府能... 本研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构建包含财政制度弹性、非税收入与政府能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区域2000—2022年面板数据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制度弹性通过提供非正式调整空间,逆向调节非税收入规模,同时正向强化非税收入对政府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非税收入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呈倒“U”型,即适度非税收入负担能提升政府能力,过度扩张则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非线性关系在非沿海地区、预算约束松弛及高财政分权省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制度弹性 非税收入 政府能力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HRM、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与组织创新绩效:倒U型关系的独立与互动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翔宇 李懿 韦福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31-139,共9页
以双元悖论观为理论基础,借鉴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构建平台型HRM-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组织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通过398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平台型HRM倒U型影响组织创新绩效;人力资... 以双元悖论观为理论基础,借鉴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构建平台型HRM-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组织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通过398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平台型HRM倒U型影响组织创新绩效;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对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化影响,数量柔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功能柔性倒U型影响创新绩效;功能柔性在平台型HRM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独立中介作用,数量柔性与功能柔性的平衡效应(|数量柔性-功能柔性|)在平台型HRM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扮演互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HRM 人力资源双元柔性能力 组织创新绩效 u型关系 互动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应:生态福利还是生态负担
5
作者 李成 洪浩 钟昌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技术-资本-劳动”理论模型;其次,基于碳源和碳汇双重角度,使用2005—2022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引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省域农业生态效率;最后,采用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多维固定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种方法,探究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忽视农业碳汇效应是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被低估的重要因素。虽然含碳汇效应和无碳汇效应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前者整体高于后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均值被低估约0.202。②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特征。这意味着农地流转前期表现为“生态福利”效应,后期表现为“生态负担”效应,验证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正确性,该研究结论在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农地流转通过改变技术、资本和劳动的资源错配程度,进而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倒“U”形非线性影响。④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随着农业生产优势、金融排斥水平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采取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因地制宜引导农地流转生态化发展等方式,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业生态效率 要素资源错配 土地规模经营 倒“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倒U型关系的解释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清 陈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91,共11页
实现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筹兼顾对于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客户角色动态转变的视角,探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动态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集... 实现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筹兼顾对于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客户角色动态转变的视角,探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动态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表现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阈值前客户集中度发挥“圈外监督”效应,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增加;阈值后客户集中度呈现“圈内协同”效应,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供应商管理层策略性行为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财务杠杆水平是客户集中度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会计信息可比性 信息不对称 财务杠杆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倒U型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莹 符大海 向鹏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82,共24页
通过整合1980—2016年全球12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法规和事实金融开放的双重维度,考察金融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出典型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变换多重指标和研究方法的再考... 通过整合1980—2016年全球12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法规和事实金融开放的双重维度,考察金融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出典型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变换多重指标和研究方法的再考察中均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开放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金融包容性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同时也存在通过引致金融危机、降低收入份额、加剧资本流动与收益的不确定性等渠道恶化收入不平等的可能性。进一步根据金融开放的细分维度效应分解可知,资本流入、商业信贷及组合投资等领域的管制放松以及实际证券投资和衍生工具资产的比重提升在短期内更加不利于收入不平等问题的改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在加快金融开放过程中如何防止收入不平等的恶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收入不平等 经济增长 金融包容性 收入分配 资本流动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期望落差与企业环境战略的倒U形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吴建祖 袁海春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3-1460,共8页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假说,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绩效期望落差与企业环境战略呈倒U形关系。面对绩效期望落差,出于回应质疑、转移话题...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假说,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绩效期望落差与企业环境战略呈倒U形关系。面对绩效期望落差,出于回应质疑、转移话题、寻求支持等需要,企业倾向于增加环保投入以实现绿色转型(“穷则思变”);迫于资本市场、资源约束、生存威胁等压力,企业倾向于减少环保投入以降低经营成本(“人穷志短”)。当绩效期望落差较低时,“穷则思变”占主导;当绩效期望落差较高时,“人穷志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战略 绩效期望落差 企业行为理论 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协同视角下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与耕地利用效率的关系
9
作者 宁嘉晨 张平宇 +2 位作者 杨奇峰 马佐澎 初楠臣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4-755,共12页
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目标协同视角,以2010—2021年东北地区的地级行政区为样本单元,测算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利用效率,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而通过回归分析探索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与耕地利用效率的关... 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目标协同视角,以2010—2021年东北地区的地级行政区为样本单元,测算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利用效率,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而通过回归分析探索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与耕地利用效率的关系,计算现阶段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的适度规模。结果表明:(1)2010—2021年东北地区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利用效率均有所上升,其中黑龙江省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较大、耕地利用效率较高,辽宁省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较小,吉林省和蒙东地区的耕地利用效率较低。(2)在此期间,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扩大、离散性增强,规模较小和效率较低的地区仍占据较大比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明显,耕地利用效率的两极分化得到缓解。(3)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时,其增长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由正变负。(4)现阶段东北地区农户耕地经营适度规模,在不考虑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前提下为11.61~11.95 hm^(2),考虑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则为10.04~10.10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耕地经营规模 耕地利用效率 倒“u”型关系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新创企业网络跨度与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保宝 程松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1-79,共9页
由于网络关系管理和利用的复杂性以及组织资源、能力的限制,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断受到质疑。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和能力观,考察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质,以及网络响应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18... 由于网络关系管理和利用的复杂性以及组织资源、能力的限制,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断受到质疑。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和能力观,考察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质,以及网络响应能力在上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187份中国高科技新创企业数据,利用多元调节回归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网络响应能力在网络跨度与新创企业绩效间发挥调节效用,即通过有效管理和利用网络,优化网络跨度对高科技新创绩效的影响效应。最后,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跨度 网络响应能力 u型关系 新创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时间收敛性分析
11
作者 王文韬 刘健 姚志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焦点话题。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焦点话题。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呈现先增大后缩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数字经济的发展初期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我国整体水平处于拐点左侧;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西部地区呈“U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发挥着收敛作用。提出追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数字技术全覆盖;制定针对性强的差异化区域政策;提升交通网络的连通性,促进商品和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农村地区向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u型关系 时间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基于中国1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曾世宏 陈雨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9,共13页
识别数字产业集群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路径。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空间匹配数据,研究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识别数字产业集群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路径。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空间匹配数据,研究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间存在“倒U型”关系,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产业集群通过贸易利润、市场集中度和供应链集中度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并因企业所在城市和行业而异;恰当的数字产业集群对相关企业提供较低的要素成本、广阔的协同合作空间与知识共享,过度的数字产业集群带来“同质化竞争”和供应链与行业“头部固化”,以及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减少企业信息共享与产品服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群 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倒u型”关系 空间匹配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成谢军 成春林 刘学东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为出发点,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利用31个省(区、市)200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教育水平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向为正,伴随着城乡收... 以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为出发点,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利用31个省(区、市)200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教育水平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向为正,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教育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经济开放水平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惯性,需采取有效举措控制,以防失控。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程度有明显差异,中部最大,西部次之,再次是东部,东北最小;处于不同收入差距分布上的地区对教育水平的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教育水平对不同收入差距的地区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不同教育层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明显差异,高中及以下层次的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非常小也不显著,大学及以上教育层次影响较大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教育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谦卑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
14
作者 孙秀丽 郭宁 +1 位作者 郑方 赵曙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1,277,共10页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138家企业的多源多时点数据,探讨了CEO谦卑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CEO谦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 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138家企业的多源多时点数据,探讨了CEO谦卑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CEO谦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容错氛围中介了CEO谦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高绩效要求负向调节CEO谦卑和容错氛围与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当企业高绩效要求越低时,倒U形关系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谦卑 容错氛围 企业绩效 高绩效要求 u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工资强度对员工薪酬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祖伟 龙立荣 +1 位作者 赵海霞 贺伟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9期1321-1328,共8页
以14家企业的506份薪酬满意度问卷及其客观薪酬数据为样本,以SPSS13.0软件为工具,采用曲线估计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绩效工资强度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职位层次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工资强度与薪酬满意度... 以14家企业的506份薪酬满意度问卷及其客观薪酬数据为样本,以SPSS13.0软件为工具,采用曲线估计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绩效工资强度对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职位层次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工资强度与薪酬满意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职位层次对这一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最后,讨论了对企业薪酬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工资强度 薪酬满意度 u型关系 职位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犹不及”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邢璐 孙健敏 +1 位作者 尹奎 王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9-730,共12页
以往管理学研究过度简化了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某一因素或实践所带来的收益能够"多多益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犹不及"效应(即倒U型关系)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通过分析近5年(2013~2017)组织行为学领域中... 以往管理学研究过度简化了概念间的关系,认为某一因素或实践所带来的收益能够"多多益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犹不及"效应(即倒U型关系)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通过分析近5年(2013~2017)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44篇文献,本文首先将"过犹不及"研究主题归纳为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积极的工作感受与体验、工作情境和任务特征及群体构成特征四个主要类型。其次,将"过犹不及"的产生原因总结为"收益与损失的叠加效应"与"动机与能力(或机会)的交互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单一机制变化"和"机制联动变化"两类调节变量作用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拓展研究主题、丰富研究层次,(2)理清"过犹不及"效应的背后机制,(3)结合情境因素探讨临界点位置,(4)明确"过犹不及"调节作用的理论基础,(5)完善抽样与研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犹不及”效应 u型关系 作用机制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0
17
作者 诸大建 张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67,共9页
在一个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如何在生态环境的极限内实现人类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Daly思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由生态足迹作为投入和人类发展水平作为产出的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研究... 在一个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如何在生态环境的极限内实现人类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Daly思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由生态足迹作为投入和人类发展水平作为产出的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研究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演变的原因,对于帮助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以及指导我们在自然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年涵盖了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是倒U型关系,转折点发生在人均GDP为3 000国际元的时候,即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福利绩效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单位自然消耗可以带来递增的福利水平,人类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向着可持续发展不断靠近的;当人均GDP达到3 000国际元后,生态福利绩效开始随着经济增长递减,单位自然消耗带来的福利水平递减,人类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逐步远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通过对生态福利绩效组成要素的分解,本文发现趋于平稳的自然消耗的经济绩效和一直降低的经济产出的福利绩效是制约生态福利绩效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证明了脱钩发展即经济增长和自然消耗的脱钩以及福利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何实现脱钩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我国脱钩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经济增长 u型关系 脱钩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来自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军 鄢波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1,共9页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迎合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以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和重要着力点的系统部署。文章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2003~20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也迎合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以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优先领域和重要着力点的系统部署。文章以我国11个沿海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明确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最优方向,应是沿海省市乃至我国其他省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后一个时期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互联互通 经济增长 倒“u”型关系 最优投资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刘伟江 杜明泽 白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7,共13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是中国当下谋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剖析环境政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SBM模型测算中国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达到减排目标的同时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是中国当下谋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剖析环境政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SBM模型测算中国2003—2018年制造业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技术进步分解,考察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好特征,最后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及其分解项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规制强度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②从技术进步的内部影响机理来看,偏向性技术进步要素偏好结果显示,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要素偏好特征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更多偏向于CO_(2)产出,但呈逐年向好趋势。环境规制对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进步的影响均较为显著,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降低产出偏向性技术进步从而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CO_(2)产出。③对外开放程度、资本密集度、政府补贴等因素均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加强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经济发展,但研究发现当前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一定“碳锁定”效应,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降低煤炭使用依赖。该研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规制作用效果,为推动经济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 倒“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纵向整合战略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太平 王天玉 王善高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127,共8页
近年来,在国家补贴及各种财税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抢占政策风口纷纷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道路。这种纵向整合的发展模式对企业生产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还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 近年来,在国家补贴及各种财税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抢占政策风口纷纷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道路。这种纵向整合的发展模式对企业生产率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还少有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对企业纵向整合程度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整合程度与生产率之间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并且目前超过半数企业的纵向整合已经带来了生产率的下降。最后,本文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合理的纵向整合决策以及政府今后补贴政策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整合 全要素生产率 新能源汽车 u型关系 补贴政策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