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1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入动脉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欣 于丽娟 +2 位作者 刘瑞宝 张修石 尚乃舰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输入动脉的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只,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5ml,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分别为0.1、0.3、0.5和0.8ml/s。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经Perfusion 3.0软件包以三种不同的灌注... 目的:探讨输入动脉的选择对CT Perfusion 3.0软件包肺灌注成像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只,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5ml,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分别为0.1、0.3、0.5和0.8ml/s。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经Perfusion 3.0软件包以三种不同的灌注成像方案处理。结果:以主动脉为输入动脉的体部肿瘤方案组所计算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分别与以肺动脉为输入动脉组和肝脏肿瘤方案组所得数值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4.376、t=2.779);以肺动脉为输入动脉组和肝脏肿瘤方案组所得数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结论:应用CT Perfusion 3.0软件包,选择不同的输入动脉会对肺灌注成像结果产生影响,其实际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灌注成像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a-arterial chrono-chemotherapy for liver metastasis arised from colorectal cancer
2
作者 HUANG Jin-hua ZHANG Liang +5 位作者 WU Pei-hong FAN Wei-jun ZHANG Fu- jun GU Yang-kui ZHAO Ming CHENG Ying-sheng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487-490,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oxic effects and efficacy of the intra-arterial chrono-chemo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arised from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Chemotherapy of 4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oxic effects and efficacy of the intra-arterial chrono-chemo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arised from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Chemotherapy of 4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 = 20) with continuously constant arterial infusion, and group B (n = 22) with arterial chrono-modulated infusion. And the toxic effects and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toxic effects of digestive syste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response was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Intra-arterial chrono-chemotherapy may decrease the toxic effects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se patients. (J Intervent Radiol, 2006, 15: 487-4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metastasis Colorectal cancer CHRONO-CHEMOTHERAPY intra-arterial in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木端压灌注乙醇对木材干燥、脱脂及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解卫海 仝伯强 +2 位作者 刘丹 张萍 朱建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以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生材为材料,探索原木端压灌注乙醇对木材进行干燥、脱脂、染色的作用。使用无水乙醇(表面张力不到水的表面张力的1/3)替换木材中的水溶液,用乙醇的挥发代替木材内部原有的水分蒸发,进行木材干燥以减少木... 以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生材为材料,探索原木端压灌注乙醇对木材进行干燥、脱脂、染色的作用。使用无水乙醇(表面张力不到水的表面张力的1/3)替换木材中的水溶液,用乙醇的挥发代替木材内部原有的水分蒸发,进行木材干燥以减少木材的干燥缺陷,以及用乙醇冲洗出树脂道中的树脂,对木材进行脱脂,同时观察加有亮蓝指示剂的乙醇在木材内部的染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0.2~0.3 MPa压力下,灌注乙醇1.0~1.5 h,消耗相当于原木中总含水量体积3倍的乙醇,能够置换出原木总含水量中77.0%的水分,其松香的脱除率为70.8%。增加乙醇的压注量和压注时间能够使木材排出更多水分和松脂。在最初收集的2002 mL木材压出液中(相当于木材总含水量的38%)不含有乙醇,其后收集的木材压出液中乙醇比例逐步升高,水的比例逐步降低。当压出液中含有体积分数为11%的乙醇时,木材压出液的电导率下降一倍;当压出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超过74%或更高时,压出液的电导率反而有所上升。压注乙醇的木块气干速度为对照的2.82倍。对照黑松木试样板在(103±2)℃烘干后,普遍存在内裂,乙醇灌注后的弦切板在(103±2)℃烘干后没有观察到内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灌注 木材干燥 木材脱脂 木材染色 木材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增强效应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舒尼替尼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王娟 罗婷婷 +5 位作者 李辉 马玉林 张帆 王文刚 王岳恒 剧红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诱导的肿瘤灌注增强效应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善及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方法将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只,无任何治疗)、USMC组(24只,USMC治疗)、舒尼...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诱导的肿瘤灌注增强效应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善及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方法将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只,无任何治疗)、USMC组(24只,USMC治疗)、舒尼替尼组(24只,SU治疗)和USMC+SU组(24只,USMC联合SU治疗)。在具体治疗与分析方法上,USMC治疗使用超声诊疗一体机;基于超声造影评价肿瘤血流增强效应;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记录小鼠生存期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评价抗肿瘤疗效;免疫组化分析瘤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肿瘤内NO含量;免疫荧光用于分析肿瘤组织中血管密度(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周细胞覆盖率(α-SMA/CD31)的表达;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肿瘤内药物积聚浓度。结果USMC治疗后超声造影分析肿瘤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及肿瘤灌注面积百分比较治疗前增加(均P<0.001)。USMC联合SU治疗明显抑制了肿瘤进展。联合治疗组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01)。与其他3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CD31、VEGF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且周细胞覆盖率及肿瘤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增加(均P<0.001)。药物浓度检测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内SU浓度是单纯药物治疗组的1.6倍。结论超声血流增强效应联合SU治疗可改善肿瘤微环境,诱导血管正常化并促进药物渗透,从而增强SU的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肿瘤灌注增强 肿瘤微环境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多功能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5
作者 张颖 常智 +5 位作者 韩旭 焦建 杨子鹤 李全 董薇 米宏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静息G-MPI提示有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99例患者。图像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7节段5分法以及PHASE软件获得左心室血流灌注、功能以及同步性参数。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与MACE有关的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99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访期间共35例(35.35%)发生MACE。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负荷相位带宽(SPBW)(HR=1.015,95%CI 1.002~1.028)和负荷异常总积分与静息异常总积分的总差值分(SDS)(HR=1.105,95%CI 1.008~1.211)为预测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PBW和SDS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和6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78。生存分析显示,SPBW≥69°组和SDS≥6分组MACE发生率高于SPBW<69°组和SDS<6分组(66.6%比13.2%,53.3%比20.4%,P均<0.05)。结论 SPECT G-MPI心功能参数可用于预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SPBW和SDS是预测此类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预测 相位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淬渣基采空区灌注充填材料研发与应用
6
作者 江宁 孟书宇 +4 位作者 周川 高志友 赵同超 白晨达 张阳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为解决水泥基采空区灌注充填材料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选取固废水淬渣、粉煤灰为主体材料,以及脱硫石膏、石灰为激发剂制备出水淬渣基灌注充填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水灰比、水淬渣与粉煤灰质量比、脱硫石膏掺量和石灰掺... 为解决水泥基采空区灌注充填材料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选取固废水淬渣、粉煤灰为主体材料,以及脱硫石膏、石灰为激发剂制备出水淬渣基灌注充填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水灰比、水淬渣与粉煤灰质量比、脱硫石膏掺量和石灰掺量对浆液的析水率、结石率、流动度、黏度及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测试探究了其微观机理,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水淬渣目数增大,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逐渐增强;水灰比是决定浆液性能的关键因素,水淬渣与粉煤灰质量比对结石体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得到水淬渣基灌注充填材料最佳配比为水灰比0.6、水淬渣与粉煤灰质量比7∶3、脱硫石膏掺量2%、石灰掺量4%;结石体内部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方解石和莫来石,且反应过程中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铝酸盐凝胶、钙矾石等水化产物。通过工程实践应用反映出,水淬渣基灌注充填材料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能,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淬渣注浆材料 采空区灌注充填 材料性能 最佳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温杰 许鹏 +3 位作者 胡方梅 王传尊 刘国华 崔友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对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狭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灌注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A...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对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狭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灌注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中医症候积分,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血清Lp-PLA2、Hcy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头晕头疼、口齿不清、肢体麻木、面色白光白、疲乏无力、身体困倦评分、IMT、颈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Lp-PLA2、Hcy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可降低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血清Lp-PLA2、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中风先兆 脑灌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脑结构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8
作者 岳学强 付钰蕾 +2 位作者 李品品 杜亚非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不同日龄脑结构ROI及其与HIE患儿相应ROI的CBF值。结果不同日龄脑结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和各日龄组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随着出生日龄增大则逐渐升高,且脑神经核的CBF值明显大于额叶白质。观测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的CBF值分别为(30.75±1.05)mL/100g·min、(32.02±0.97)mL/100g·min、(39.13±1.36)mL/100g·min、(15.89±0.89)mL/100g·min,与轻、中、重度病变组相应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尾状核头、豆状核和背侧丘脑的CBF值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升高,而额叶白质的CBF值则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降低。结论基底神经核和背侧丘脑是新生儿脑结构中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部位,ASL灌注加权成像的CBF值可以早期反映HIE患儿脑结构的再灌注水平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 新生儿 CBF值 缺氧缺血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异常区CT灌注参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浩然 张学勤 曹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灌注异常区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扫描定量参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诊治... 目的探讨灌注异常区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扫描定量参数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诊治的老年AIS患者293例,根据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组111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组100例、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组82例,又根据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轻度脑卒中组103例、中度脑卒中组90例、重度脑卒中组100例,再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98例和预后不良组95例。分析灌注异常区CTP扫描定量参数(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以及达峰时间)与患者疾病分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LAA组和SAO组及CE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以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低于LAA组和SAO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显著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46,P=0.012;r=-0.439,P=0.015);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04;r=0.478,P=0.008)。预后不良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764、0.733、0.724,四项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四项联合预测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不同TOAST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老年AIS患者灌注异常区CTP扫描定量参数存在差异,可作为评估老年AIS患者疾病分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缺血性卒中 预后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策略与未来展望
10
作者 李巍 安源 关连越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1-709,共9页
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结果,是导致移植肝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边缘供肝使用而加重供体短缺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生... 供肝在获取、保存及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结果,是导致移植肝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边缘供肝使用而加重供体短缺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供肝预处理、保存与灌注技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不断改进,尤其在机械灌注技术、无缺血肝移植技术、抗氧化、抗凋亡及抗炎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与突破,显著减轻或避免了供肝IRI,显著延长了供肝在体外的保存时间,减少了肝移植术后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边缘供肝的利用率。本文讨论了与肝脏IRI相关的机制和肝脏保存方法等进展,并探讨了有效器官保存和优化的现存问题、前沿探索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物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靶向药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扩大标准供者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供体猪肾脏获取、灌注、保存和运输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飞艳 赵耀博 +7 位作者 赵红芳 魏太云 程文杰 刘凯 保岳宵 娄亚玲 魏红江 徐凯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 建立基因修饰供体猪肾脏获取、灌注、保存和运输的方法。方法 以8基因修饰猪为实验动物,肾脏获取前通过血液学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影像学检查肾脏血管结构。肾脏获取后对猪肾脏进行灌注,将猪肾打包后放入粘贴“器官运输专用”标识的... 目的 建立基因修饰供体猪肾脏获取、灌注、保存和运输的方法。方法 以8基因修饰猪为实验动物,肾脏获取前通过血液学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影像学检查肾脏血管结构。肾脏获取后对猪肾脏进行灌注,将猪肾打包后放入粘贴“器官运输专用”标识的低温保存箱中,与运输部门沟通运输流程后跨省运输。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荧光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猪肾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术前检查8基因修饰猪的血清肌酐73.2μmol/L、血尿素氮2.8 mmol/L、血红蛋白116 g/L,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肾功能正常;CT造影显示猪肾脏无病变,血管无扩张、狭窄或过早分支的情况;从8基因修饰猪获取左、右肾时间共计(125±10)min,出血量为(20±2)mL,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 min和7 min;左、右肾灌注修整时间分别为36 min和41 min,灌注后双肾色白质润;冷保存运输时间为8 h,HE染色结果显示肾脏保存至8 h时部分肾小球发生皱缩,周围肾小管管腔向内轻微凹陷肿胀并有部分内膜脱落,有微小空泡形成;肾脏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信使RNA水平在冷保存2 h后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TUNEL荧光染色显示冷保存至8 h仅有少量细胞凋亡,这与0 h相比无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保存液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酐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肾损伤分子1(KIM-1)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提示猪肾脏有轻微损伤。结论 通过建立基因修饰供体猪的肾脏获取、灌注、保存和运输方法,可有效可靠地将基因修饰猪肾脏用于异种肾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获取 灌注 保存 运输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容积灌注CT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微循环
12
作者 兰茜琳 周奕 +6 位作者 刘婷 余文庆 张仕勇 俞溪 彭金成 麦刚 明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9-99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为8~10分]。将同期因怀疑上腹部病变(但无AP病史、胰腺占位及上腹部器质性病变)而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的4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基于CT灌注成像数据重建动脉期、胰腺实质期及门静脉期增强图像,选取肝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第5层面,沿肝脏轮廓勾画ROI,避开大血管、胆管及肝脏边缘,获取3个层面上肝脏的平均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脏动脉灌注(ALP)、肝脏门静脉灌注(PVP)和肝脏灌注指数(HPI)。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患者的MCTSI评分进行独立评估,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两位诊断医师对SAP患者的MCTSI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3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的BF值分别为(58.12±12.79)和(50.40±16.05)mL/(100mL·min);BV值分别为(7.88±2.12)和(5.80±2.53)mL/100mL;MTT值分别为(8.23±0.94)和(6.73±1.37)s;ALP值分别为(13.18±5.20)和(20.25±9.41)mL/(100mL·min);PVP(84.67±19.89)和(49.49±26.27)mL/(100mL·min);HPI值分别为14.88%±6.46%和41.48%±26.55%。SAP患者的PVP和HPI与MCTS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658及0.675);而BF、BV、MTT和ALP均与MCTS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0.525、-0.563、-0.533和-0.30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和0.042)。上腹部dVPCT扫描的DLP为(597.30±61.79)mGy·cm,ED为(8.96±0.92)mSv。结论:基于上腹部dVPCT发现SAP组肝脏实质多个灌注参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变,反映了SAP可造成肝脏微循环变化,这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密度改变及肝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肝脏灌注 微循环 动态容积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SWI对急性脑梗死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赵松 何业举 +4 位作者 耿左军 朱青峰 袁涛 杨磊 刘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皮质静脉(PCV)征和脑灌注成像上低灌注区达峰时间(T_(max))及相对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58例单侧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皮质静脉(PCV)征和脑灌注成像上低灌注区达峰时间(T_(max))及相对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5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现症状后2.0~4.5 h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平均(3.0±0.7)h。入院时所有患者行脑CTP成像、一站式动态CTA(dCTA)及磁共振SWI检查。首先依据达峰时间(T_(max))彩图,设定T_(max)≥6 s为低灌注区,然后分别基于SWI的PCV分布范围及T_(max)低灌注区域进行阿尔伯特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基于SWI对扩张静脉进行评级;在脑血流量(CBF)参数图内对应的SWI评级层面,获取患侧及相应健侧CBF值,计算患侧相对CBF(rCBF)值;通过dCTA观察侧支循环,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和良好组。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两组中PCV分布范围与T_(max)低灌区ASPECT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SWI图像上扩张静脉等级与rCBF值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PCV与T_(max)之间ASPECTS评分呈正相关(r=0.598,P=0.000),且不良组中两者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良好组(0.843 vs.0.442,P=0.007);良好组中PCV征的ASPECTS评分高于T_(max)图低灌注区(7.67±1.97 vs.4.79±1.22),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WI扩张静脉等级与rCBF值呈负相关(r=-0.469,P=0.000)。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PCV分布范围与T_(max)参数图低灌注范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脑低灌注状态的影像标记物,但是在侧支循环良好情况下,PCV的评估结果会偏低,因此SWI不能取代CTPI;SWI上扩张静脉等级可以反映脑组织血流量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动态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的烟雾病联合血运重建术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茹茹 欧阳颖 +2 位作者 唐旭梅 杨万群 黄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在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术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经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近期(3~6个月)均行头颅CTP检查,收集患者的... 目的:探讨基于残余功能达峰时间(Tmax)在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术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术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经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近期(3~6个月)均行头颅CTP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人工智能(AI)为辅助,在CTP参数图(包括CBF、CBV、MTT和Tmax)上对术侧和对侧脑实质进行定量分析,并以脑干作为参照,获取其相对灌注参数值。采用多期相CTP原始图像评估搭桥血管通畅性及侧支循环评分;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rTmax变化与侧支循环改善情况及Tmax>4 s脑缺血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术前对侧脑实质,术侧脑实质rMTT和rTmax明显延长(P<0.05)。联合血运重建术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有所改善,术侧脑组织rTmax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术后rTmax变化与Tmax>4 s脑缺血体积呈正相关(r=0.47,P<0.05),与侧支循环评分改善情况呈负相关(r=-0.40,P<0.05)。结论:AI辅助的CTP可便捷提供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信息,Tmax是术后脑灌注变化的敏感指标,能反映烟雾病术后脑缺血体积及侧支循环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血管重建术 CT灌注成像 相对残余功能达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非心脏大手术后早期外周灌注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15
作者 崔玉健 李宇珂 +2 位作者 朱赛楠 李双玲 李楠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非心脏大手术后早期外周灌注指数(peripheral perfusion index, PPI)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群为非心脏大手术后即刻收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非心脏大手术后早期外周灌注指数(peripheral perfusion index, PPI)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群为非心脏大手术后即刻收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主要暴露因素为术后前6 h PPI,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7 d内AKI的发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寻找PPI的界值。结果 共有44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AKI和严重AKI的发生率分别为9.23%、1.13%。术后早期PPI呈偏态分布[3.02(2.02,4.2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术后早期PPI(OR=0.734, 95%CI:0.580~0.930,P=0.010)与术后AKI的发生独立相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680 2(95%CI:0.602 2~0.758 2,P <0.001)。以2.04为界值,术后早期PPI预测术后AKI的敏感度为53.7%,特异度为77.2%。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后早期PPI≤2.04的患者,其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机械通气和术后住院时间更长。结论 术后早期PPI的下降与重症患者非心脏大手术后7 d内AK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灌注指数 急性肾损伤 围术期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16
作者 王敏可 王甜甜 +2 位作者 黄金标 林优优 谢继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 观察全脑CT灌注(CTP)动脉期图像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50例AIS行全脑CTP与CT血管造影(CTA),之后分别行AIIR(CTP-AIIR组)及混合迭代重建(HIR,CTP-HIR组)并提取CTP动... 目的 观察全脑CT灌注(CTP)动脉期图像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50例AIS行全脑CTP与CT血管造影(CTA),之后分别行AIIR(CTP-AIIR组)及混合迭代重建(HIR,CTP-HIR组)并提取CTP动脉期CTA图像;对常规CTA行HIR(CTA-HIR组)。以5分法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基底动脉干、颈内动脉海绵状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脑实质噪声,计算3支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参考标准,评估CTP及CTA定位责任血管的准确性。结果 CTP-AIIR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小血管可见性和整体可诊断性4项主观评分均显著高于,3支动脉及脑实质噪声均低于,而SNR、CNR均高于CTP-HIR和CTA-HIR组(P均<0.017)。基于CTP-AIIR组与CTA-HIR组判断责任血管的准确率均为96.00%(48/50),与基于CTP-HIR组(44/50,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结论 全脑CTP动脉期图像结合AIIR评估AIS可获得与常规CTA相当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反应所致脑改变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雅 鲍海华 +3 位作者 陶涛 温生宝 白艳玲 贺春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39,146,共6页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军事任务的频繁执行以及户外探险活动的日益普及,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数量连续逐年增加,早期诊断AMS对预防疾病进展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阶段...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病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军事任务的频繁执行以及户外探险活动的日益普及,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群数量连续逐年增加,早期诊断AMS对预防疾病进展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阶段至关重要。近年来,神经影像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AMS的临床诊断及病理机制的深入剖析开辟了全新视野。本文就多模态MRI在脑容量、脑组织微结构损伤、脑血流灌注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为AMS的诊断及机制探索提供新的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磁共振成像 脑容量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低灌注强度比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进展及预后
18
作者 逯瑶 曹文博 +3 位作者 李京凯 张苗 费晓璐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观察CT灌注成像(CTP)低灌注强度比(HIR)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梗死核心进展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AIS患者,根据梗死增长率(IGR)将其分为快速进展组(A组,n=92)与缓慢进展组(B组,n=179),比较组间临床资料、CTP参数... 目的观察CT灌注成像(CTP)低灌注强度比(HIR)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梗死核心进展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AIS患者,根据梗死增长率(IGR)将其分为快速进展组(A组,n=92)与缓慢进展组(B组,n=179),比较组间临床资料、CTP参数、治疗策略及转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IR预测AIS梗死核心快速进展的效能;分析HIR、IGR及治疗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的中介关系。结果组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发病-CTP间隔时间、梗死核心体积、低灌注体积、HIR、是否静脉溶栓及治疗后90天m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R预测AIS梗死核心进展的AUC为0.856,以0.42为最佳截断值,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91%及81.56%。IGR为HIR与治疗后90天mRS评分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CTP HIR可有效预测AIS梗死核心进展;完全通过中介变量IGR影响AIS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灌注导向的重症患者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方乐平 陈博 +1 位作者 李俊杰 汪志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2-1248,共7页
脑灌注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短时间的脑功能,而且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可能常常伴有血压的异常、颅脑的疾病以及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出现脑灌注的障碍,尤其是脑灌注不足。血压、颅内压和... 脑灌注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短时间的脑功能,而且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可能常常伴有血压的异常、颅脑的疾病以及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出现脑灌注的障碍,尤其是脑灌注不足。血压、颅内压和脑血管的调节功能,这三者决定了脑灌注。ICU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原发病,对于所有患者和每一类的患者,应该维持怎么样的血压较为合适,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此外,对于每一例患者,根据脑灌注为导向的血压调控也均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的处理,所以在ICU的诊疗过程中对于上述参数的监测和整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血压管理 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胡胜洁 付胜奇 +3 位作者 李浩然 朱利利 禹萌 秦海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Mac-2结合蛋白(Mac-2 binding protein,Mac-2BP)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Mac-2结合蛋白(Mac-2 binding protein,Mac-2BP)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及转归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4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BAD患者176例,根据发病后72 h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2例和非END组134例。随访90 d,按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129例和转归不良组47例。比较END与非END组及不同临床转归患者血清suPAR、Mac-2BP水平,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uPAR、Mac-2BP预测END、转归不良的准确性。结果END组suPAR、Mac-2B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基底节区EPVS评分及脑灌注受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END组,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显著低于非END组(P<0.05,P<0.01)。转归不良组suPAR、Mac-2BP、EN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MTT、TTP、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评分、END及脑灌注受损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CBV、CBF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P<0.01)。suPAR、Mac-2BP、脑灌注受损和深部脑白质高信号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suPAR、Mac-2BP、EN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END、脑灌注受损和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血清suPAR、Mac-2BP联合检测预测BAD患者E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4(95%CI:0.822~0.947),联合检测预测BAD患者转归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2(95%CI:0.810~0.938)。结论脑灌注受损和suPAR、Mac-2BP是BAD患者发生END及90 d时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病情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成像 脑血管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