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温杰 许鹏 +3 位作者 胡方梅 王传尊 刘国华 崔友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对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狭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灌注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A...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对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狭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灌注以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CAS致中风先兆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中医症候积分,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血清Lp-PLA2、Hcy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头晕头疼、口齿不清、肢体麻木、面色白光白、疲乏无力、身体困倦评分、IMT、颈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Lp-PLA2、Hcy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电针可降低CAS致中风先兆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血清Lp-PLA2、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中风先兆 脑灌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珍珍 崔茜 +4 位作者 楼青青 陈晓栋 方丹 姚平 袁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4,共8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高水平的身体活动(PA)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探讨这一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与CIMT的关系可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目的分析不同PA水平与T2DM患者CIMT增厚的关系,为患者推荐个性化活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09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PAQ)短问卷评估患者的PA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及以下PA组、中度PA组和高强度PA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与CIMT增厚的关系,并按照不同肥胖程度和血压、血脂及糖化达标状况进行分层分析。将PA水平作为连续变量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评价PA与CIMT增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轻度及以下PA患者(n=981)相比,中度(n=1389)和高强度(n=729)PA患者的年龄较小,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的风险呈负关联(OR=0.775,95%CI=0.629~0.956,P<0.05),这种关联独立于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一步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PA与CIMT增厚的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非线性)=0.01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质量正常(n=996)和超重(n=1395)的患者中未发现PA与CIMT的关系(P>0.05);而在肥胖患者(n=708)中仅中度PA与CIMT增厚相关(OR=0.614,95%CI=0.382~0.987,P<0.05);血压、血脂及糖化3项指标均不达标(n=324)和仅1项指标达标(n=1416)的患者,中度PA与发生CIMT增厚呈负相关(P<0.05)。结论PA水平与CIMT增厚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中度PA与CIMT增厚呈负相关,尤其是在肥胖、血压、血脂及糖化控制较差的人群中,而高强度PA对CIMT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身体活动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横断面研究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利亚 徐耀 +2 位作者 乔婷婷 马灿灿 陈兰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将225例PD患者分为3组: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fun... 目的:探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将225例PD患者分为3组: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NC)组41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76例和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组108例。比较3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及颈动脉超声等指标的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C组比较,MCI和PDD组的教育水平下降(P均<0.05),Hoehn-Yahr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胱抑素C水平、CIMT、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积分上升(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高是PD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 <0.001),而CIMT增厚、Hoehn-Yahr分级高是PD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P=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PD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杜锦 汪寅章 +2 位作者 智光 杨波 潘长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并探讨影响IMT的因素。方法选择149例年龄30—70岁、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 OGTr),按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并探讨影响IMT的因素。方法选择149例年龄30—70岁、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 OGTr),按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n=45例)、糖耐量减低(IGT,n=60例)和糖尿病(DM,n=44例)3组,同时测定各组生化指标,采用超声检查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了解血管壁情况。结果DM组及IGT组IMTCCA较NGT组显著升高(P〈0.05),DM组及IGT组颈动脉内膜不连续或不光滑者所占比率也较NGT组有显著升高(P〈0.05),DM组与IGT组各颈动脉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hPG、餐后血糖峰差值、伴随疾病(高血压)是IMTCCA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耐量异常人群(包括糖耐量减低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显著增加,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在糖耐量低减阶段就已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志 李改 +1 位作者 李冰 刘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719,723,共4页
目的探讨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特点。方法 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及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入院的患者48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I)组204例、腔隙性脑梗... 目的探讨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特点。方法 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及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入院的患者48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I)组204例、腔隙性脑梗死(LI)组230例,心源性脑梗死(CI)组55例;以同期其他疾病就诊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排除既往脑卒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超声检查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IMT、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或颈内动脉)。结果研究组IMT以及IMT增厚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AI组、LI组均显著高于CI组(均P<0.01);斑块形态分析显示,AI组、LI组多发斑块及不规则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CI组(均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缺血性脑卒中AI与LI患者发病早期应高度关注;AI/LI斑块特点或许可以作为区别AI/LI患者与CI的参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帅秀芳 郑慧 +6 位作者 王邦宁 江洁 靳松 姚文 姚翀 李晓金 王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仪检测早期EH患者与正常对照者IMT、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的变化,并分析早期EH患...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仪检测早期EH患者与正常对照者IMT、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内径的变化,并分析早期EH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FMD)与IMT相关性。结果早期EH组基础内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较正常对照组增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肱动脉FMD呈负相关(r=-0.679,P<0.01)。结论早期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IMT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厚,FMD与IMT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慧新 赵会媛 +1 位作者 闫奕 张杏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59-286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CI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ACI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行多导睡眠图(PSG)确诊合并OSAHS的患者36例为ACI合并OSAHS组,根据AHI分为轻度组10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3例;另选择同时期ACI患者经PSG排除OSAHS患者39例为单纯ACI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IM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结果 ACI合并OSAHS组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单纯ACI组(P<0.05)。ACI合并OSAHS组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MMP-9呈正相关(r=0.582,P=0.000)。ACI合并OSAHS患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度组和重度组颈动脉IMT及血清MMP-9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ACI合并OSAHS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MMP-9水平升高,中、重度组患者升高更明显,且颈动脉IMT与血清MMP-9水平呈正相关,OSAHS可能通过炎症途径促使A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权晓慧 张春艳 +6 位作者 王聪霞 张岩 贾珊 马维冬 郭瑄 刘晓唤 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30,335,共5页
目的检测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增厚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流式细... 目的检测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增厚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增厚组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明显升高;血浆中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1^+/CD42b^-内皮微粒水平与年龄、TC和Cys C呈正相关;血浆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UA和BMI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的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微粒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巍 梁伟 +1 位作者 曹久妹 李菲卡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改变,探讨其与各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1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n=70)和非高血压组(n=71),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测定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71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糖尿病非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IMT、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和胰岛素敏感性(IS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TC、LDL-C、FPG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IMT测量对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具有早期发现和筛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裴丽峰 韩英 +1 位作者 向东贤 胡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入选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70例(30例单纯高血压、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3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入选者血浆Hcy浓度及其颈动脉IMT。对Hcy浓度与颈动脉IMT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各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老年高血压各组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浆Hcy浓度与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IMT正相关(r=0.585、0.404,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在老年高血压组升高,且合并2型糖尿病组比单纯高血压组更高。颈动脉IMT在老年高血压组增厚,合并2型糖尿病组右颈内动脉IMT比单纯高血压组增厚更为显著。血浆Hcy浓度与颈动脉IMT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29
11
作者 肖静珍 肖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评估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协助筛选脑梗死高危人群。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38例脑梗死患者以及123例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每例受检者双侧CCA-IMT。结果CCA-IMT每增加一...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评估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协助筛选脑梗死高危人群。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38例脑梗死患者以及123例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每例受检者双侧CCA-IMT。结果CCA-IMT每增加一个单位(0.15mm),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69%(优势比,1.69;95%可信区间,1.17~2.45);调整年龄、性别和传统危险因素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52%(优势比,1.52;95%可信区间,1.03~2.25)。结论①CCA-IMT增加可使脑梗死危险性增加;②CCA-IMT增加有助于筛选脑梗死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 -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法明 王聪霞 +5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吴小三 阎娇娟 贾珊 张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病+糖尿病组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情况,并检测IL-18、MMP-9含量;糖尿病组随访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于6个月、12个月采血检测II-18、MMP-9含量.结果 ACS发生后血清IL-18、MMP 9水平显著升高;MMP-9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9,P=0.014,95% CI 1.396~19.298),IL 18与ACS的发生关系不明显;MMP-9浓度变化与IMT增量呈正相关(r=0.472,P=0.011,95% CI0.008~0.095).结论 MMP-9参与ACS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其含量变化对ACS、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蓝薇 张帆 +8 位作者 徐晓燕 戴亚丽 王双双 刘颜 韩令川 卢东晖 张宁波 谢谦 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并进行比较,分析平均颈动脉IMT与hs-CRP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hs-CRP、TC、LDL-C、HDL-C、HOMA-IR及BMI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TC、LDL-C、HOMA-IR及BMI均相关,IMT与hs-CRP独立相关;另外,A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与HbA1c相关。结论T2DM患者的hs-CRP、血脂、血糖水平、HOMA-IR、BMI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玲玲 张锦 +1 位作者 王玉霞 李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餐后血脂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的关系,明确T2DM早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49例T2DM患者(DM组)及43例健康者(对照组),均进食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 h的血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及血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餐后血脂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的关系,明确T2DM早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49例T2DM患者(DM组)及43例健康者(对照组),均进食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 h的血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及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受检者的CAIMT。结果 (1)DM组患者的餐后4 h血糖、T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餐后4 h H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患者CAIMT为(0.86±0.17)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9±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DM组,对CAIMT(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0.247+0.04X1+0.009X2+0.006X3,X1=餐后4 h TG,X2=空腹胰岛素,X3=年龄,决定系数(R2)=0.742,P<0.01。结论 T2DM患者较正常人有明显的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且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 三酰甘油类 餐后血脂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芳 陈慧 +1 位作者 陈斌娟 车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僵硬度β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相关性。方法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PVD症状组(具有间歇性跛行和(或)静息性腿痛)和无PVD症状组。使用二维超声测量FA-IMT;彩色流速流... 目的探讨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僵硬度β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相关性。方法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PVD症状组(具有间歇性跛行和(或)静息性腿痛)和无PVD症状组。使用二维超声测量FA-IMT;彩色流速流量定量技术测量股动脉收缩期内径及舒张期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比较FA-IMT、股动脉僵硬度β(FA-stiffnessβ)、PSV、EDV在两组中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FA-IMT、FA-stiffnessβ、PSV、EDV与PVD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与无PVD症状组比较,PVD症状组FA-IMT、FA-stiffnessβ增高(P<0.01),PSV、EDV减低(P<0.01)。PVD症状组中,FA-IMT与FA-stiffnessβ无相关性(P=0.10);病程、FA-stiffnessβ,PSV,EDV和下肢PVD症状相关;而年龄,性别、FA-IMT及与PVD症状无相关性。结论FA-stiffnessβ在2型糖尿病患者PVD的临床评价中发挥着更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硬度 -中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荣品 吕妍琨 +4 位作者 张至 薛华 陈淑霞 陈华 刘惠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80-328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N)、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和AT-Ⅲ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N)、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和AT-Ⅲ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AT-Ⅲ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FBN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收缩压(SBp)+0.0023年龄(Age)+0.1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0.125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0.3733载脂蛋白B(Apo-B)。结果显示:FBN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显示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FBN水平与IMT呈正相关(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结论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人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_(2α)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名扬 吕肖锋 +1 位作者 张星光 洛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8-iso-PGF2α)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8-iso-PGF2α等指标。并采用彩色高频...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8-iso-PGF2α)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8-iso-PGF2α等指标。并采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IMT的水平,以IMT=0.9 mm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 mm)与IMT增厚组(IMT≥0.9 mm)。分析比较各组8-iso-PGF2α水平及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并将其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356±137)、(507±167)、(1 342±323)pg/mmol肌酐,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水平与8-iso-PGF2α、HbA1c、LDL-C、TG及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尽早针对高氧化应激状态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8-异前列腺素F2Α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静 冯正平 李晓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4);又根据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生化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浓度,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结果:Q1组颈动脉IMT高于Q3组(P=0.027)。Q1、Q2组颈动脉IMT高于Q4组(P=0.000、P=0.002)。Q1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Q2、Q3、Q4组(P=0.004、P=0.002、P=0.000)。Q1组颈总动脉PSV低于Q3组(P=0.031)。Q1组颈总动脉EDV低于Q2、Q3、Q4组(P=0.003、P=0.002、P=0.038)。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25(OH)D浓度低于正常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成负相关(r=-0.348,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独立负相关(B=-0.012,P=0.000)。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成负相关,低浓度血清25(OH)D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张成洲 陈健 +5 位作者 孟民 李文和 任明慧 李雅洁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糖化指数(hemoglobin glycation index,HG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T2DM患者302例,检测患者cIM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根据HbA1c和FPG计算HGI,高HGI定义为HGI≥0,低HGI定义为HGI<0。观察患者cIMT与HGI的关系。结果:302例T2DM患者中cIMT增厚者140例(46.4%)。cIMT增厚组高HGI比例较cIMT正常组高(36.4%vs.22.8%,P <0.05),病程、吸烟比例、高血压比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较c IMT正常组高(P <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于c IMT正常组(P <0.05)。HbA1c、HGI与cIMT呈正相关(r=0.257、0.399,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I及HbA1c均增加cIMT增厚的风险[OR=1.511(95%CI:1.237~1.846),OR=1.287(95%CI:1.053~1.571)]。结论: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较高,HGI可能是HbA1c以外的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红蛋白糖化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γ-GGT与高血压分级及颈动脉IMT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璇 严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7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1、2、3级3个...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7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1、2、3级3个亚组,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检测GGT、尿酸(UA)、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BG),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IMT,按IMT分成内膜正常组(IMT<0.85 mm)、IMT增厚组(0.85 mm≤IMT<1.30 mm)、IMT斑块组(≥1.30 mm),分析血清GGT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及IMT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UA、LDL-C、FBG、GGT、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GT随着高血压分级水平的增加而上升(P<0.05),高血压3级组血清GGT明显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IMT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厚(P<0.01)。高血压2级组IMT明显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IMT显著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高血压分级与血清GGT、IMT呈正相关性(P<0.01),血清GGT与IMT呈正相关性(P<0.05);不同IMT分组中,血清GGT水平逐渐升高(P<0.01)。IMT斑块组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IMT增厚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UA、LDL-C、GGT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Γ-谷氨酰转肽酶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