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BLs肠道致病菌中CTX-M基因的鉴定与分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党荣理 董路宁 +7 位作者 刘栓奎 李明 刘磊 何俊伟 吴静怡 刘正祥 孙立茹 蒋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6,31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道致病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及产CTX-M型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161株肠道致病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基因亚型;采用K-B琼脂...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道致病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及产CTX-M型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161株肠道致病菌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确定基因亚型;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161株肠道致病菌中有85株(52.8%)ESBLs表型检测阳性。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有24株(28.2%)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10株(41.7%)检出CTX-M-1组基因,14株(58.3%)检出CTX-M-9组基因。基因测序确定存在CTX-M-3、CTX-M-14、CTX-M-15、CTX-M-24、CTX-M-27等多种亚型,以CTX-M-14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均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为明显的抗药性。结论乌鲁木齐地区肠道致病菌产ESBLs现象较为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高度耐药。细菌基因型以CTX-M-14亚型为主,同时存在多种亚型。首次在新疆地区检出CTX-M-3、CTX-M-15、CTX-M-24、CTX-M-27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肠道致病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TX-M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凝结芽孢杆菌抑菌性能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雪艳 杨睿 +5 位作者 王乙茹 苗华彪 黄遵锡 陈德近 PHOUTHAPANE Vanhnaseng 程志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7-172,共6页
试验采用牛津杯抑菌法,以无菌纯化水、金霉素为参照,通过抑菌圈值(DIZ)来比较3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编号为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两类指示菌(肠道致病菌、肠道有益菌和商业饲用益生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1)BC_(-... 试验采用牛津杯抑菌法,以无菌纯化水、金霉素为参照,通过抑菌圈值(DIZ)来比较3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编号为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两类指示菌(肠道致病菌、肠道有益菌和商业饲用益生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1)BC_(-S001)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猪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BC_(-S002)和BC_(-S003)(P<0.05)。BC_(-S001)、BC_(-S002)、BC_(-S003)对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均为“低敏感”,且差异不显著(P>0.05)。(2)BC_(-S001)、BC_(-S002)、BC_(-S003)对肠道有益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的抑制作用均为“不敏感”。BC_(-S001)、BC_(-S002)、BC_(-S003)对商业饲用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高敏感”,且BC_(-S002)、BC_(-S003)显著高于BC_(-S001)(P<0.05);BC_(-S00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为“中敏感”,BC_(-S001)和BC_(-S003)为“低敏感”;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丁酸梭菌、粪肠球菌及产朊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均为“不敏感”。综上分析,3株凝结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牛津杯抑菌法 抑菌性能 肠道致病菌 肠道有益菌及商业饲用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治江 单治国 +4 位作者 崔廷宏 赵远艳 陶忠 徐棉红 张春花 《茶叶通讯》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探明普洱茶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以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倍比稀释法制作7个比例的茶水浸液,以肠炎沙门菌ATCC 14028(Salmonella enteritidis)、福氏志贺菌CMCC(B)51572(Shigella flexneri)、大肠杆菌CMCC(B)4410... 为探明普洱茶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以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倍比稀释法制作7个比例的茶水浸液,以肠炎沙门菌ATCC 14028(Salmonella enteritidis)、福氏志贺菌CMCC(B)51572(Shigella flexneri)、大肠杆菌CMCC(B)44102(Escherichia coli)3种肠道致病菌为供试菌株,采用K-B法进行抑菌圈试验,分别探讨培养24 h和48 h条件下7个茶水浸液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普洱茶水浸液较高浓度时对3种供试肠道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但培养24 h条件下除普洱茶生茶水浸液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大于普洱茶熟茶外,普洱茶生茶与普洱茶熟茶水浸液对3种供试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无明显差异(p<0.05);普洱茶生茶水浸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福氏志贺菌大于肠炎沙门氏菌;普洱茶熟茶对肠炎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普洱茶及肠胃保健品及肠道致病菌感染性疾病预防药物的开发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肠道致病菌 大肠杆菌 肠炎沙门菌 福氏志贺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低聚糖LNT-Ⅱ益生元特性研究
4
作者 徐晶晶 李丹丹 +6 位作者 彭小雨 顾瑞霞 康文丽 周雯婧 汪家琦 李威 张臣臣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1,31,共8页
母乳低聚糖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益生菌肠道定殖。乳糖-N-三糖(Lactose-N-triose,LNT-Ⅱ)是一种新型母乳低聚糖,其益生元特性仍待探究。文章从生长促进和竞争黏附2个方面对LNT-Ⅱ益生元特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对LNT-... 母乳低聚糖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益生菌肠道定殖。乳糖-N-三糖(Lactose-N-triose,LNT-Ⅱ)是一种新型母乳低聚糖,其益生元特性仍待探究。文章从生长促进和竞争黏附2个方面对LNT-Ⅱ益生元特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对LNT-Ⅱ有一定利用能力,生长率大于50%;与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相比,LNT-Ⅱ能促进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和CP-9对Caco-2细胞的黏附,黏附率分别提高4.8%,1.2%;与不添加低聚糖的单独黏附组相比,LNT-Ⅱ可增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Bb-12和CP-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竞争抑制能力,黏附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均减少,分别为0.24×10^(9),0.28×10^(9),0.87×10^(9)CFU/mL;黏附后沙门氏菌活菌数均减少,分别为0.53×10^(8),0.53×10^(8),0.24×10^(9)CFU/mL。研究表明,LNT-Ⅱ与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或Bb-12或CP-9有协同抑菌能力,对动物双歧杆菌有选择性的竞争抑菌作用,未来有望与动物双歧杆菌作为合生元组合在食品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益生菌 利用特性 细胞黏附 抑制肠道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羽肉鸡小肠内容物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5
作者 李明 崔洪伟 +3 位作者 高婕 安乐乐 李松励 饶正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2700,共9页
旨在分析死亡白羽肉鸡肠道中的致病微生物,明确白羽肉鸡的死因,为白羽肉鸡的科学防病和治病提供新思路。采集养鸡场病死白羽肉鸡的肠道内容物,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序列拼接、分箱技术、进化树分析、物种注释鉴定白羽肉鸡肠道中的致病微生... 旨在分析死亡白羽肉鸡肠道中的致病微生物,明确白羽肉鸡的死因,为白羽肉鸡的科学防病和治病提供新思路。采集养鸡场病死白羽肉鸡的肠道内容物,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序列拼接、分箱技术、进化树分析、物种注释鉴定白羽肉鸡肠道中的致病微生物,通过基因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注释,阐述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结果显示:病死白羽肉鸡肠道内容物样品中检出的致病微生物为禽类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经序列拼接和分箱技术得到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大小为4 998 208 bp,完整度为99.23%。该菌含有毒力基因192种,主要编码鞭毛、纤毛合成相关蛋白、定植相关蛋白、菌素合成相关蛋白,含有耐药基因88种,主要涉及28类抗生素的耐药,表明上述种类抗生素对感染禽类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白羽肉鸡无治疗作用,最终导致白玉肉鸡死亡。本研究利用宏基因测序技术可有效分析白羽肉鸡的致病微生物及致病、耐药机制,可在白羽肉鸡发病早期帮助养殖者了解病因,并有针对性地指导科学用药,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 肠道 致病菌 宏基因组测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家友 陈丽娟 +5 位作者 李灿 韩少玲 刘军慧 吴晶 肖宇婷 粟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51例中,合并医院感染97例(64.2%)。97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3.7%(72/113)、30.1%(34/113)和6.2%(7/11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三者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二者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化疗后,医院感染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多于无医院感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少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医院感染组ACE、Chao1、Shannon指数及OTU丰度均小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结论:MM患者容易合并医院感染,且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核酸提取方法在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7
作者 张思祺 何建安 +2 位作者 赵纯中 闫俊宇 刘国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95-102,共8页
为比较并筛选出简便、经济、高效的提取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核酸的方法,采用3种代表性核酸提取方法一一柱式提取法、磁珠吸附法、盐析法,从模拟感染沙门菌、志贺菌及大肠杆菌的苍蝇和样品中提取核酸,并系统比较核酸质量浓度、荧光定... 为比较并筛选出简便、经济、高效的提取病媒生物携带肠道致病菌核酸的方法,采用3种代表性核酸提取方法一一柱式提取法、磁珠吸附法、盐析法,从模拟感染沙门菌、志贺菌及大肠杆菌的苍蝇和样品中提取核酸,并系统比较核酸质量浓度、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t值和细菌回收率,来全面评估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结果显示:3种核酸提取方法中柱式提取法及盐析法均能成功从模拟感染样品中提取核酸,磁珠吸附法未能全部成功提取;通过比较核酸质量浓度、qPCR检测Ct值及回收率,柱式核酸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结果表明,在检测病毒载量较低的样品,如病媒生物样品时,可选择性价比高、操作简便且结果准确的核酸提取方法(如柱式提取法),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 核酸提取方法 病媒生物 口岸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和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文晶 黄茂 +1 位作者 赵旺胜 殷凯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体的耐药现状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的流行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主要流行病原体的耐药现状以及一些特殊病原体[如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等]的流行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4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3863份痰液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居首位,占所有阳性标本的50%;其次为真菌占33%。所有致病菌中,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14%),铜绿假单胞菌位居其次(11%),不动杆菌属(8%)、肺炎克雷伯菌(8%)、热带念珠菌(7%)亦较为常见,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菌检出率为12%,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比例较高。MRS占所有葡萄球菌的65%,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呈现高度耐药。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条件致病菌比例在逐年上升,多药耐药菌比例增加。针对产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MRS推荐用万古霉素,其他药物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艳丽 黄茂 +1 位作者 王文晶 梅亚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2005~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标本及药敏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占所有非重复阳性标本的51.1%;其次为真菌占33.7%。所有病原菌中,白色念珠菌位居第一,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亦较为常见,常见细菌的耐药菌株比例较高。2006年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较2005年明显升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s)菌株检出率为8.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例在两年间亦有显著性变化,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比例较高。2006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MRS)检出率明显高于2005年,占所有葡萄球菌的59%,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呈现高度耐药。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多药耐药比例逐年增加,针对产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对MRS推荐用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中草药对畜禽常见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莉 吴润 刘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1,17,共6页
对22种中草药对常见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不同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确定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9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2、O8、O78、O139)、... 对22种中草药对常见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检测不同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确定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9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2、O8、O78、O139)、猪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圈最大的为黄芩、五倍子、乌梅,其抑菌圈直径在15~25mm,其次为诃子、大黄、草河车,其抑菌圈直径在10~20mm;五倍子、诃子、黄芩、乌梅最小抑菌浓度在0.031~0.125g/mL,石榴皮、地榆、黄连、大黄、艾叶最小抑菌浓度在0.031~0.250g/mL.说明22种中草药对上述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尤以五倍子、诃子、黄芩、地榆、乌梅较其他中草药的抑菌效果更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畜禽肠道病原菌 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锦州地区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向飞 孙洞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2-364,共3页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06年6月确诊为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尿细菌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3.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06年6月确诊为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尿细菌培养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前4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3.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03%)、肠球菌(6.94%)、肺炎克雷伯菌(5.5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检出率21.43%;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呋喃妥因敏感,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菌株的报告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晓雨 李梦 +6 位作者 唐金秀 朱洪伟 张建龙 姜琳琳 黄清荣 于馨 张兴晓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中主要的一大分类,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乳酸菌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消化、抗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黏附或降解有害物质等。近年来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通...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中主要的一大分类,在食品、医药和饲料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乳酸菌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消化、抗高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黏附或降解有害物质等。近年来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本文就乳酸菌增强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直接抑制病毒和细菌、增强肠道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等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病原微生物 免疫系统 竞争占位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食醋对肠道致病菌抑菌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爱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9-30,共2页
通过试验,研究蒜粉对肠道致病菌的抑制情况及蒜粉与食醋协同抑菌情况,从而证明大蒜抑菌活性的存在。
关键词 大蒜 食醋 蒜粉 肠道致病菌 抑菌作用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潜在病原细菌的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亮 贾蒙纲 +3 位作者 金伟 曹颖颖 唐海波 冷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0,共7页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模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肠道细菌的种群分布,携带致病菌的情况仍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首次开展了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19只瑶山亚种树鼩粪便... 树鼩是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模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肠道细菌的种群分布,携带致病菌的情况仍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首次开展了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可培养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从19只瑶山亚种树鼩粪便标本中分离得到35株细菌,经16S rRNA序列分析,共鉴定出7科13属20种细菌,广西野生瑶山亚种树鼩肠道中主要菌群包括大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此外,为了了解瑶山亚种树鼩肠道细菌对药物的敏感与耐药情况,本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肠道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瑶山亚种树鼩肠道分离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较敏感,对头孢唑啉及复方新诺明存在较多耐药。这为掌握第一手广西野外捕获的野生瑶山亚种树鼩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为瑶山亚种树鼩的隔离检疫、实验室饲养及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山亚种树鼩 肠道菌群 病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仔鱼肠道白浊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敏 张文香 +1 位作者 冯力霞 张卫国 《河北渔业》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工厂化育苗中患肠道白浊病的牙鲆仔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鉴定,从众多患病仔鱼的肠 道中均分离到几乎纯一的细菌,并对仔鱼的分离培养物进行形态特征检查及理化特性鉴定,结果初步表明所 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 对工厂化育苗中患肠道白浊病的牙鲆仔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鉴定,从众多患病仔鱼的肠 道中均分离到几乎纯一的细菌,并对仔鱼的分离培养物进行形态特征检查及理化特性鉴定,结果初步表明所 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牙鲆仔鱼肠道白浊病的致病菌,测定了对常用抗菌类药 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等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利福 平等3种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浊病 牙鲆 肠道 仔鱼 分离鉴定 工厂化育苗 病原菌 药物 中度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奇对儿童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16
作者 刘岚 刘昌林 朱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 了解安奇 (针剂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及其它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用琼脂法测定安奇对 13 5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小杀菌浓度 (MBC)和杀菌曲线 ,并以MIC50 、MIC90 、MBC... 目的 了解安奇 (针剂 )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及其它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用琼脂法测定安奇对 13 5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小杀菌浓度 (MBC)和杀菌曲线 ,并以MIC50 、MIC90 、MBC50 、MBC90 进行安奇与西力欣、头孢曲松、益沙林、先锋 5的抗菌活性的比较观察。结果 安奇对 13 5株致病菌的MIC和MBC值相差 3倍以上、杀菌曲线效果等均优于同类不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 ,对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spectrumβ lactamaseESBLs)细菌抗菌活性有较好的效果 ,与其它五种抗生素MIC50 MIC90 分别相差 3倍、2倍 ;MBC50 MBC90 相差分别 2倍、1倍。结论 安奇对大部分临床分离致病菌和产酶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可作为ESBLs和其它常见致病菌感染的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奇 儿童 常见致病菌 体外抗菌活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3个鸡场土壤肠道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沙莎 赵珈禾 +1 位作者 余华军 孙裕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了解鸡场土壤菌群数量、肠道菌群种类及其致病性、耐药性,从重庆市荣昌县3个鸡场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出9株肠道细菌,有7株肠杆菌科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S.marcescens)、沙门菌、弗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结肠... 为了解鸡场土壤菌群数量、肠道菌群种类及其致病性、耐药性,从重庆市荣昌县3个鸡场土壤样品中分离鉴定出9株肠道细菌,有7株肠杆菌科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S.marcescens)、沙门菌、弗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变形菌(P.vulgaris);弧菌科细菌2株,分别是类志贺邻单胞菌(P.shigelloide)、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9种菌对10日龄雏鸡和白鲢鱼有致病性。9种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温和气单胞菌对选用的多种抗生素均敏感,但沙门菌和弗格森埃希菌等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有抗性;有5株菌显示多重耐药。3个鸡场土壤样本细菌总数均超出国标规定的清洁土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场 土壤 肠道菌 药物敏感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产物壳寡糖抑制细菌生长和黏附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温佳颖 牛雪婷 +6 位作者 陈圣威 陈宗周 王新晨 吴淑婷 巨向红 刘晓曦 雍艳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97-3306,共10页
海产品加工副产物壳寡糖(COS)具有抗菌、消炎和黏膜修复等重要生物活性。为了解COS作为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检测了COS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海产品加工副产物壳寡糖(COS)具有抗菌、消炎和黏膜修复等重要生物活性。为了解COS作为替抗天然产物的功能和作用,本研究检测了COS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观察了COS对4种致病菌在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黏附的抑制率,通过qPCR检测了细菌黏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OS对这4种肠道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抑杀效果最明显;COS可抑制4种致病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黏附抑制效果最好,黏附率能下降至50%以下;COS对致病菌侵染的IPEC-J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上调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黏蛋白(MUC)2、MUC4及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相对表达量有显著上调作用(P<0.05)。结果说明,COS有明显的抑菌、黏附抑制和黏膜保护作用,具有作为替抗减抗功能饲料添加剂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细菌黏附 肠上皮 肠道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沟采煤沉陷区水体中人体肠道病原菌致病基因丰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梦瑶 张明珠 +1 位作者 汪颖 孙庆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57-2764,共8页
【目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水质,且会对水体中人体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造成影响。【方法】以安徽阜阳迪沟采煤沉陷区为对象,以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水库为参照系。基于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 【目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水质,且会对水体中人体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造成影响。【方法】以安徽阜阳迪沟采煤沉陷区为对象,以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水库为参照系。基于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探究上覆水和沉积物中5种人体肠道病原菌致病基因(0157:H7型大肠杆菌的eae基因、肠炎沙门氏菌的ttr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粪肠球菌的divIVA基因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相对丰度的差异,探讨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作为饮用水源地的合适性。【结果】采煤沉陷区水体中5种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且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趋势不一致;上覆水中,3个研究区域受eae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养殖废水区,受ttr、ipaH、ail和divIVA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沉积物中,3个研究区域受eae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生活污水区>养殖废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受ipaH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受ttr、divIVA和ail基因污染程度最大的均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和煤矸石污染区受到的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沉积物中5种人体肠道病原菌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均比上覆水中高;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与5种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Cu和Zn的含量与divIVA和ail基因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董铺水库相比,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中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前者。【结论】基于研究区和对照区水体中致病基因相对丰度及理化性质的比较,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考虑,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地。研究结果可为皖北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人体肠道病原菌 污染水体 相对丰度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抑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胡爱心 刘金松 +1 位作者 许英蕾 吴艳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690-6698,共9页
乳酸菌作为重要的饲用益生菌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其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环境、增强免疫力和维持动物健康等作用。乳酸菌发挥益生功能的重要机理之一是抑制肠道病原菌。本文从抑菌物质、竞争黏附位点、调控肠道菌群平衡... 乳酸菌作为重要的饲用益生菌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其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环境、增强免疫力和维持动物健康等作用。乳酸菌发挥益生功能的重要机理之一是抑制肠道病原菌。本文从抑菌物质、竞争黏附位点、调控肠道菌群平衡及激活宿主免疫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乳酸菌抑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对畜禽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期为乳酸菌替代抗生素应用于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抑菌分子机制 肠道病原菌 畜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