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源 段丁允 +1 位作者 冯宗宪 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共13页
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市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以及地区差异,识别新质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通过障碍度计算主要发展... 基于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测度各省市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动态演进趋势以及地区差异,识别新质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及作用路径,并通过障碍度计算主要发展障碍因子,提出区域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结果显示:①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包括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以及山东,按区域划分,东部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②各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存在较大差异,高水平地区对低水平地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③技术合作流动、未来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影响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框架,为区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熵值法 动态演进 DEMATEL—ISM模型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V_DWA算法的农业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小旵 祁子涵 +3 位作者 杨震宇 王得志 黄慧星 卢美光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解决农业机器人在示范温室工作通道行驶中难以避让动态障碍物、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无法到达目标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障碍物评价函数、自适应权重和虚拟目标法的动态窗口法(Dual obstacle cost function,adaptive weights and virtua... 为解决农业机器人在示范温室工作通道行驶中难以避让动态障碍物、易陷入局部最小值、无法到达目标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障碍物评价函数、自适应权重和虚拟目标法的动态窗口法(Dual obstacle cost function,adaptive weights and virtual target_dynamic window approach,DAV_DWA)来实现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首先,采用动静双策略的避障方法,将动态和静态障碍物安全距离划分为2个评价函数,降低动态障碍物碰撞风险且防止对静态障碍物过度避障;其次,提出评价函数权重自适应策略,根据2种障碍物距离实现自适应调整各评价函数权重,以增强机器人在不同复杂环境中的路径寻优能力;最后,提出虚拟目标法,使其脱离局部最小值后继续导航,增强其对于局部最小值的路径规划能力。对比仿真试验和温室实地试验结果表明,在仿真环境中,相较于其他算法,DAV_DWA算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短的路径到达目标点;温室障碍物场景中,机器人可以完成自主导航任务,且定位误差不大于0.12 m,跟踪误差不大于0.10 m,符合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参数自适应 局部最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啮齿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正刚 庞晓攀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4-2151,共8页
草原啮齿动物学是草地保护学的重要分支,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价值观点,精神追求,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能实现立德树人和育才育人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基于草原啮齿动物学课... 草原啮齿动物学是草地保护学的重要分支,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价值观点,精神追求,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能实现立德树人和育才育人的有机统一。本研究基于草原啮齿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引领学生树立三观、厚植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和勇担历史责任4个方面分析了思政元素挖掘潜力,重构了哑铃型备课模式,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授方法,构建了思政元素融入草学啮齿动物学路径。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满意度达88%以上,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中国故事 历史责任 融入路径 备课模式 授课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矢量法的转角焊缝焊接轨迹规划
4
作者 陈琳 陈垚 +2 位作者 李松莛 付钰 潘海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解决带转角焊缝焊接中机器人示教步骤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点矢量法的转角焊缝焊接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示教起点、转角顶点、终点和用户输入的圆弧半径,利用空间矢量法将焊缝分为五段,并修正圆弧半径,进而规划各段焊缝焊接插... 为解决带转角焊缝焊接中机器人示教步骤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点矢量法的转角焊缝焊接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示教起点、转角顶点、终点和用户输入的圆弧半径,利用空间矢量法将焊缝分为五段,并修正圆弧半径,进而规划各段焊缝焊接插补路径;其次,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采用旋转矢量法规划焊枪姿态。在处理可能的内侧转角焊缝空间狭窄问题时,应用极限碰撞理论获取焊枪安全角度,以进一步调整焊枪姿态;最后,结合焊接路径规划和焊枪姿态规划,得到完整焊接轨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化了机器人示教操作,提高了焊接效率,实现了安全焊接。实践证明,该算法适用于实际焊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焊缝焊接 三点矢量法 旋转矢量法 焊接路径规划 焊枪姿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动态窗口法的避障方法
5
作者 刘春玲 刘佳昕 郭楷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06,共6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会面临躲避动态障碍物效率低、绕路及不能抵达目标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室内路径规划的通道动态窗口算法。该方法选用基于密度的应用噪声空间聚类算法(DBSCAN)先对障碍物分割,在相...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会面临躲避动态障碍物效率低、绕路及不能抵达目标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室内路径规划的通道动态窗口算法。该方法选用基于密度的应用噪声空间聚类算法(DBSCAN)先对障碍物分割,在相邻障碍物之间建立通道,并将生成的通道离散化生成一系列的通道点。通过设计的通道点评价函数,选择出最优通道点作为动态窗口法的临时通道点,为动态窗口法提供正确的方向。采用通道动态窗口法对真实环境中的ROS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结果表明,通道动态窗口法在路径长度、运行时间和采样次数的性能上均优于动态窗口法,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避免了移动机器人躲避障碍物不及时和陷入局部位置的问题。该算法既能独立执行局部路径规划任务,也能与A算法相结合进行全局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路径规划 动态窗口法 通道 局部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分析
6
作者 周一辰 徐宏伟 +3 位作者 李永刚 张艺菲 王子杰 李金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26-5240,I0025,共16页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 跟网型逆变电源控制系统内部回路间耦合复杂,参数影响导致系统失稳时,失稳参数影响的具体回路以及回路间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提出适用于分析跟网型逆变电源的嵌合转矩法,揭示参数影响下系统多回路耦合失稳机制。首先,建立跟网型逆变电源各控制环节代数微分方程模型,同时,提出锁相环状态空间模型变换方法,形成适用于转矩分析法的2阶微分方程结构;其次,建立保留回路结构的嵌合转矩拓扑图,推导跟网型逆变电源各回路所提供阻尼转矩的计算公式;然后,提出跟网型逆变电源回路间互激、竞争理论,设计参数影响回路溯源方法;最后,溯源关键参数影响下的回路间互激、竞争路径,揭示逆变电源多回路耦合的失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逆变电源 多回路耦合 嵌合转矩法 溯源路径 互激竞争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D融合算法的运输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7
作者 袁杰 张迎港 +3 位作者 加尔肯别克 张宁宁 刘超 谢霖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4-607,共14页
为提高运输机器人在导航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路径规划。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AFD(A*Fuzzy-DWA)融合算法,以解决经典A*算法在运输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如搜索时间长、路径冗余、拐点多且不平滑、动态避障能... 为提高运输机器人在导航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路径规划。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AFD(A*Fuzzy-DWA)融合算法,以解决经典A*算法在运输机器人路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如搜索时间长、路径冗余、拐点多且不平滑、动态避障能力不足等。该算法通过设计障碍率评价指标优化评价函数以减少搜索时间和遍历节点,进而设计Smooth Floyd方法简化全局路径,并采用圆内切平滑策略进一步优化路径,最后设计评价函数权重模糊推理方法提高局部路径规划效率,从而实现全面的路径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AFD算法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的全局及局部路径长度和运行时间均显著减小。实际场景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该算法在提升运输机器人自主导航能力和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机器人 路径规划 Smooth Floyd方法 圆内切策略 模糊推理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雷达的无人水面快艇导航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兰 朱政 骆骏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无人水面快艇(USV)需实时感知动态障碍物以适应多变海况。但依赖单帧激光雷达的导航方法未充分考虑USV速度和转向受限等动力学特性,易产生运动冲突。为此,研究融合激光雷达的无人水面快艇导航技术。采用激光雷达前后帧数据融合策略,构... 无人水面快艇(USV)需实时感知动态障碍物以适应多变海况。但依赖单帧激光雷达的导航方法未充分考虑USV速度和转向受限等动力学特性,易产生运动冲突。为此,研究融合激光雷达的无人水面快艇导航技术。采用激光雷达前后帧数据融合策略,构建消除探测盲区的环境模型。结合环境模型和USV的动力学特性,采用动态窗口法,实时评估USV的速度和转向组合,选择最优组合以实现自主避障和高效导航。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精准获取障碍物位置以及方向信息;在面对会遇、对遇、追越等多种动态障碍物时,能够迅速响应并规划出安全的避障路径,成功导航出最佳避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无人水面快艇 路径导航 动态窗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等效的海洋修复补偿核算方法与路径设计
9
作者 李京梅 刘娟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64-5074,共11页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 海洋生态修复通过实物修复项目实现公共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遵循生态等效原则,使修复产生的生态服务收益抵消损害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失,保持生态功能的基准水平和可持续的供给能力是生态损害修复补偿的核心与关键。论述了实现生态等效原则的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核算方法、实施路径与政策保障,结论如下:生态等效表征指标分为资源等效、生境等效和服务等效;HEA和REA是核算修复补偿规模的适用方法;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实施路径可分为以命令⁃控制型特征为主的行政手段和以市场化工具为主的经济激励手段;制定生态等效评估技术导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开展修复工程效果监测与评价等是实现海洋生态修复补偿的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损害 生态修复补偿 生态等效 核算方法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G-Motzkin路上的计数问题
10
作者 杨胜良 张愉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引入2-G-Motzkin路的概念,利用符号化方法,拉格朗日反演公式和Riordan矩阵研究了2-G-Motzkin路上的一些计数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发生函数和计算公式.
关键词 2-G-Motzkin路 符号化方法 拉格朗日反演公式 Riordan矩阵 发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拆除构件法的砌体结构教学楼抗倒塌研究
11
作者 周强 唐吉坤 +1 位作者 郭倩勤 赵文洋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历史震害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连续倒塌会造成严重的师生伤亡,留下惨痛教训。文中基于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例和拆除构件法,研究了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倒塌性能。首先,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和倒塌模拟... 历史震害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连续倒塌会造成严重的师生伤亡,留下惨痛教训。文中基于汶川地震中的实际震例和拆除构件法,研究了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倒塌性能。首先,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砌体结构教学楼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和倒塌模拟,分析了结构震害机理;其次,研究了拆除不同位置横墙对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砌体结构教学楼底层震害较重,易成为结构的薄弱楼层;底层楼梯间墙体在地震中突然破坏失效,导致局部倒塌的发生;当结构底层不同横墙破坏时,结构的倒塌状态有较大差异;底层无构造柱约束的横墙对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该研究可为砌体结构教学楼的设计、改造及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教学楼 抗倒塌 拆除构件法 倒塌模拟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殊位形直线机构图解综合与性能评价
12
作者 张云文 纪奇研 +1 位作者 刘凯 杨朔飞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4-562,570,共10页
梯形四杆直线机构是一种具有特殊位形的近似直线机构,其过定点时连杆曲线为近似直线、且连杆平行于机架,在多足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完善和简化此类机构轨迹综合方法,在解析法基础上,研究其图解综合方法。基于无限接近运... 梯形四杆直线机构是一种具有特殊位形的近似直线机构,其过定点时连杆曲线为近似直线、且连杆平行于机架,在多足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完善和简化此类机构轨迹综合方法,在解析法基础上,研究其图解综合方法。基于无限接近运动几何学理论并结合公式与图解,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梯形四杆直线机构特殊位形和曲率驻点曲线蜕化之间互为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图解综合方法,在给定鲍尔点位置和直线运动方向前提下,各铰链位置和各连杆尺度可通过平面作图确定,并编写Matlab程序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构直线性能评价指标“直线段相位比”,列举了不同条件下机构直线性能,并结合遗传算法探索了该指标下的最优机构,优化得到一种直线段相位比为0.665的四杆直线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杆机构 近似直线机构 特殊位形 机构综合 轨迹综合 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
13
作者 唐李军 范云霞 +1 位作者 周星宇 孙骞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7,共13页
[目的]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规划效果不理想、路径搜索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方法]推导评价区间响应的矢量分析方法公式,引入分段学习和量子计算机制... [目的]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三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规划效果不理想、路径搜索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AUV路径规划方法。[方法]推导评价区间响应的矢量分析方法公式,引入分段学习和量子计算机制,改进经典麻雀搜索算法的更新公式。通过汤普森采样策略动态更新种群数量。在复杂洋流环境中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平均最长航行时间较改进前缩短49.88%,在极端突变的洋流环境下,路径规划失败率降低10.6%。[结论]研究成果揭示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寻优性能、算法收敛性能较好,具备高效的路径规划能力,对AUV以及其他领域的路径规划问题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三维路径规划 麻雀搜索算法 区间优化 矢量分析法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概率地图法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无人水面船路径规划
14
作者 白响恩 刘迪 徐笑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对传统ACO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无人水面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在复杂和真实海域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利用概率地图法(probab... 针对传统蚁群优化(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对传统ACO算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无人水面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在复杂和真实海域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利用概率地图法(probabilistic roadmap method,PRM)规划的路径作为ACO算法初始信息素分布的依据,提高算法收敛速度;设计同时考虑路径长度和方向性的启发函数,避免传统ACO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加入转角启发函数,减少传统ACO算法拐点数;引入障碍物密度启发函数,提高传统ACO算法规划路径时感知障碍物的能力;利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规划的路径进一步优化,提高路径的平滑性。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规模的栅格地图上和真实海域环境下,改进ACO算法在拐点数和迭代次数上具有明显优势,且稳定性较好。所提出的改进ACO算法在航海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面船(USV) 路径规划 蚁群优化(ACO)算法 概率地图法 真实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
15
作者 吕亚娜 袁慧玲 +1 位作者 于舒娟 刘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针对传统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佳点集初始化、改进的正弦算法、结合莱维飞行和布朗运动的变异策略、单纯形法和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 针对传统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佳点集初始化、改进的正弦算法、结合莱维飞行和布朗运动的变异策略、单纯形法和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以及增强算法的寻优能力。同时考虑了无人机的运行约束,进一步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算法测试和仿真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性能优于其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中改进算法规划出的飞行路径是可行且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路径规划 蜣螂优化算法 莱维飞行 布朗运动 单纯形法 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纪苏宁 曹景胜 +1 位作者 刘世江 李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传统的人工势场法(APF)在路径规划领域因其简单性和高效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遇到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并且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改进方法结... 传统的人工势场法(APF)在路径规划领域因其简单性和高效性而被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遇到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并且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SA)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该改进方法结合人工势场法的实时避障能力和模拟退火法的全局优化特性,在所提出的改进方法中,通过在局部极小值附近添加随机目标点,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跳出局部最小值,并逐渐逼近全局最优或近似最优解。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人工势场法相比,基于模拟退火法的改进方法能够显著减少陷入局部最小值的情况,并在多种动态场景中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和更优的路径规划效果。此外,该方法还展现了良好的实时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车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进行避障和路径规划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模拟退火算法 动态避障 局部极小值 随机目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和速度障碍法的无人机局部避障规划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祝平 李理 +2 位作者 唐荣 吴均 刘知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2,共6页
针对无人机在全局路径规划和飞行过程中对局部动态障碍物的规避问题,设计一种融合改进A*和速度障碍法的实时动态避障算法。在传统A^(*)算法中引入基于ESDF地图的自适应节点拓展步长策略,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冗余节点,并通过B-spline曲... 针对无人机在全局路径规划和飞行过程中对局部动态障碍物的规避问题,设计一种融合改进A*和速度障碍法的实时动态避障算法。在传统A^(*)算法中引入基于ESDF地图的自适应节点拓展步长策略,减少路径搜索过程中的冗余节点,并通过B-spline曲线平滑初始路径。结合无人机动力学模型,设计三维空间下的速度障碍法,实现局部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避障。在局部避障路径和全局航路点之间引入吸引力函数,使无人机在局部避障之后平滑回归到全局路径,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状态。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全局路径规划时搜索时间节省64.5%,节点探索数量减少62.2%,无人机在动态环境中能够有效避开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A^(*)算法 速度障碍法 动态避障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将 王小平 +2 位作者 臧铁钢 姜世阔 赵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0-958,共9页
针对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盲目搜索、搜索速度慢和路径平滑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以提高其搜索效果。基于A^(*)算法快速规划出初始路径,对蚁群初始信息素进行非均匀分配,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在蚁群算法的状态转移概率公式... 针对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盲目搜索、搜索速度慢和路径平滑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以提高其搜索效果。基于A^(*)算法快速规划出初始路径,对蚁群初始信息素进行非均匀分配,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在蚁群算法的状态转移概率公式中引入动态目标导向函数,同时在信息素更新策略中考虑路径转角数和路径匝数,通过优劣质蚂蚁的分层信息素更新来优化路径长度和平滑性。结合动态窗口法使机器人具备良好的局部动态避障功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蚁群算法在规划和避障方面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 信息素 栅格法 动态窗口法 局部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19
作者 李亚玲 饶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路径,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各显成效;产业基础、科技产出、科技投入、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三链”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6个关键核心条件,其中“三链”协同是唯一一个在5条高组态路径中均未缺失的条件,表现出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本文为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提供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动态QCA方法 多元组态路径 复杂生态系统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翠云 杜永峰 朱前坤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行人激励下人行桥和行人的运动视频,利用分段光流法和MMTracking算法获取二者的振动响应,通过提取和转换获取相应的行人加速度,进而以加速度均方根值对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估。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实验室人行桥模型上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行人和人行桥响应的非接触测量,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比常规只将结构振动响应作为或代替行人实时响应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舒适度评估 人行桥 计算机视觉 全路径 分段光流法 MM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