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外国记者的交往实践(1931-1945)
1
作者 王润泽 武家璇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外国记者的交往实践将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和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至国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文章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外国记者的交往实践与逻辑,以及建立组织化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外国记者的交往实践将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和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至国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文章系统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外国记者的交往实践与逻辑,以及建立组织化外宣体系的过程。研究发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外国记者在外宣活动中的重要性,1936年斯诺访问陕北后,中国共产党与外国记者的联系逐渐紧密。中国战场的变动与个人志趣吸引了一批外国记者报道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斯诺为中心的北平人际网和以周恩来为中心的重庆人际网,中国共产党协助外国记者以各种方式前往根据地,开展采访或调查。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与外国记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用事实说话,真诚相待;始终掌握外宣活动的主动权,适时调整与外国记者的交往方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维系了与外国记者交往的历史纵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外国记者之间的交往实践,不仅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也为当代中国国际传播提供了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外国记者 国际传播 交往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野下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治理效应与治理智慧
2
作者 李红权 杨东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9,共10页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腐败水火不容,将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斗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腐败治理模式。回顾全球反腐败实践,比较世界范围内腐败治理的主要趋...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治理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与腐败水火不容,将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斗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腐败治理模式。回顾全球反腐败实践,比较世界范围内腐败治理的主要趋势、基本模式,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模式,高度契合反腐败成功的基本要素。一体推进“三不腐”为中国国家治理打开了廉政突破口、创造了廉政转折点、创造了廉政机遇期,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并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一体推进“三不腐”释放了显著的治理效能,为世界范围内解决转型期腐败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充分体现了破解腐败治理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腐败治理模式 一体推进“三不腐”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机遇、成效及进路
3
作者 张古维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4,共8页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显著改善,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但中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而非“自塑”,中国的国... 对外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显著改善,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但中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塑”而非“自塑”,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仍然较弱。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和话语体系,持续扩大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二是彰显中国在国际上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感召力;三是推进精准传播,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宣传 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讲好自身故事的经验探索
4
作者 高晓林 熊雪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7,共14页
全面抗战时期,外国媒体的驻华记者是让世界得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核心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综合采取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媒介策略”,通过向这些记者以多种渠道主动提供“信息津贴”、以“广交朋友”的态度与其结成亲密关... 全面抗战时期,外国媒体的驻华记者是让世界得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核心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综合采取工具性和情感性的“媒介策略”,通过向这些记者以多种渠道主动提供“信息津贴”、以“广交朋友”的态度与其结成亲密关系、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其建立带有信任特征的强连接、以“沟通适应”的话语策略赢得其价值认同的方式,成功借助这一群体联通中外的“桥梁”功能,向世界传播了自己的声音、展示了自己的形象。不过,这一时期部分外国记者转译中国共产党故事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符号偏差和意义错位的情况,这突显出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时符号选用和意义传递的准确性问题。剖析这一历史经验对当下如何培育“新时代的斯诺”,以借“他者之力”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外国记者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共产党未能从百年老党成为百年大党的政治教训 被引量:1
5
作者 谭道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7,共8页
阿根廷共产党是百年老党却未能成为百年大党,有许多值得汲取的政治教训。最重要的政治教训是它长期以来缺乏创新勇气,党内教条主义盛行。阿根廷共产党曾经深受共产国际和苏共等外部力量影响,自主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始终未能探索出一条适... 阿根廷共产党是百年老党却未能成为百年大党,有许多值得汲取的政治教训。最重要的政治教训是它长期以来缺乏创新勇气,党内教条主义盛行。阿根廷共产党曾经深受共产国际和苏共等外部力量影响,自主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始终未能探索出一条适合阿根廷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个重要教训是长期缺乏团结精神,党内宗派主义猖獗,党组织几经分裂,严重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动员力。第三,始终缺乏进取精神,工人运动年代未能取得工人运动领导权,民族主义年代败于庇隆主义,革命年代放弃武装斗争,民主时期沦为边缘左翼,一再错失历史发展机遇。这些政治教训中,教条主义是根本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共产党 百年大党 国际共产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营商环境治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邦辉 李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成果和经验为基础,将营商环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营商环境治理的方向引领,以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新新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剖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即大国经济理论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出发,从人口规模多样性和市场多样性的现实角度,揭示了构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与新新贸易理论中基于企业异质性、挖掘企业潜力、关注企业参与度与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产业整体效益的逻辑相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的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目标,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诠释了“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其次,文章基于三大理论基础,解析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多维动态逻辑,即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逻辑、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逻辑与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逻辑。最后,文章将营商环境治理的多维动态逻辑融入中国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取向和战略选择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创新驱动路径和“放管服”改革路径,三条作用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以制度创新为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营商环境治理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 “放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共产主义政党百年历史演变、发展特点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旭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日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社会主义传统的国家,不仅长期活跃着日本共产党,还存在日本共产党(行动派)、日本共产党(日本之声)等多支共产主义力量。分析日本共产主义政党历史演变、发展特点与前景,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认识其呈现出的历史渊源... 日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社会主义传统的国家,不仅长期活跃着日本共产党,还存在日本共产党(行动派)、日本共产党(日本之声)等多支共产主义力量。分析日本共产主义政党历史演变、发展特点与前景,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认识其呈现出的历史渊源同根性、意识形态复杂性、组织发展多样化、政治地位边缘化等显著特点,进而挖掘“一个国家存在多个共产党”这一共产主义运动奇特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日本共产主义政党复兴之路尽管难免充满曲折,但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共产主义政党 社会主义运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对埃及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泽壮 郗慧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20世纪初,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埃及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埃及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埃及的有志之士以十月革命为榜样,积极宣传... 20世纪初,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埃及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埃及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埃及的有志之士以十月革命为榜样,积极宣传苏俄革命,在埃及开罗和亚历山大等大中城市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工人罢工运动。在此基础上,1922年建立了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埃及社会党,并按照共产国际指示于1923年改名为埃及共产党,加入了共产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 埃及社会党 埃及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六大党章的浓厚国际色彩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莫庆红 唐正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中共六大党章的浓厚国际色彩,在中共历次修改并通过的党章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并由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因而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最大;共产国际政策的全面"左"倾;共产国际对... 中共六大党章的浓厚国际色彩,在中共历次修改并通过的党章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并由共产国际直接指导,因而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最大;共产国际政策的全面"左"倾;共产国际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的错误分析;八七会议后,中共领导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认识的分歧。中共六大党章的浓厚国际色彩给中国革命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乃至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章程 共产国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克利 冯誉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和“匪化”宣传,中共在国际上的形象扑朔迷离、面貌模糊。西方世界关于中共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国民党的官方宣传,认为中共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土匪和流寇并无区别。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受...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的长期封锁和“匪化”宣传,中共在国际上的形象扑朔迷离、面貌模糊。西方世界关于中共的认识,几乎都是来自国民党的官方宣传,认为中共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土匪和流寇并无区别。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受到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启发,开始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宣传举措,积极突破国民党的消息封锁,撕掉污名化的“土匪”标签,向西方世界展示土地革命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政党形象,成功实现了形象修复和再造,并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对欧美此后的对华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党在这一时期国际形象建设,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同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8-94,共7页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的论断揭示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受到全党关...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当前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的论断揭示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受到全党关注。应把两者关系提高到协同的高度认识,在对两者协同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实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同的重要意义,分析制约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同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效协同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法规 国家法律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组织推动到亮相共产国际舞台——苏俄、共产国际远东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玉菡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5,共13页
近年披露的苏俄、共产国际档案显示,1920年初至1921年年中,从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外交科、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这一系列设在苏俄远东、从俄共(布)系统最终转到共产... 近年披露的苏俄、共产国际档案显示,1920年初至1921年年中,从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外交科、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这一系列设在苏俄远东、从俄共(布)系统最终转到共产国际系统的机构及其派遣人员,准确抓住了五四运动中兴起的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力量,给予有力的组织推动,从而加快了中国的建党工作,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初登共产国际舞台就奠定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共产国际 远东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主义剥削加剧、共产党人的作用与我们的共同行动——第十六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华平 吴国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2 014年11月13-15日,由厄瓜多尔共产党主办的第16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瓜亚基尔市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共产党与工人党在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斗争中的作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引起的危机和战争;保障工人和人民... 2 014年11月13-15日,由厄瓜多尔共产党主办的第16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瓜亚基尔市召开,与会代表围绕"共产党与工人党在反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斗争中的作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引起的危机和战争;保障工人和人民权利的斗争"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此次会议分别由厄瓜多尔共产党、希腊共产党、巴西共产党、巴勒斯坦共产党等党发布了多个《新闻公报》,与会代表们选择性地签署通过了《与坚持斗争的工人阶级和拉丁美洲人民团结一致》等4个决议,并一致通过了由厄瓜多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牵头制订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共同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国外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 国际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的历程与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松友 巩瑞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的历程开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三人团"和工人大会阶段、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阶段、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阶段、厂长负责制下的职工民主管理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市... 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的历程开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三人团"和工人大会阶段、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阶段、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阶段、厂长负责制下的职工民主管理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之后,以职代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为主要特点的新型职工民主管理阶段等。中国共产党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经过近90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目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职工民主管理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职工民主管理 基层民主 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内在逻辑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建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始终顺应历史潮流,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于党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始终顺应历史潮流,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穿于党百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理论逻辑,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政治逻辑,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斗争逻辑,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党逻辑,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执政逻辑。其基本经验是:坚持历史自觉,坚持理想信念,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刀刃向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内在逻辑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俞秀松与上海工人运动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早年的工人运动生涯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最初结合的一个缩影。他投身工人运动是他自己追求真理的具体表现。俞秀松在上海领导党团工作时参加了一些工会组...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早年的工人运动生涯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最初结合的一个缩影。他投身工人运动是他自己追求真理的具体表现。俞秀松在上海领导党团工作时参加了一些工会组织,进行指导,又内部指挥了包括五卅运动在内的多次工人罢工斗争。他对帮会流氓应对有方;对帮会的见解一分为二,富有策略性。他提出的组建工人俱乐部的主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工运路径。在他的言行中体现了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宏伟抱负。这种精神与抱负在一定程度上又具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在上海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秀松 中国共产党 上海工人运动 俱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对当代帝国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维海 李从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普遍认为,近年来帝国主义正发动不断升级的全面侵略扩张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金融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与矛盾,是当前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争夺自然资源、巩固并扩大垄断资本的利益是当前帝国主义... 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普遍认为,近年来帝国主义正发动不断升级的全面侵略扩张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金融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竞争与矛盾,是当前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升级的直接原因;争夺自然资源、巩固并扩大垄断资本的利益是当前帝国主义发动侵略的根本原因;虽然当前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与早期相比,却呈现许多新特点,其侵略范围和层次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参与侵略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侵略的方式更加隐蔽。最后,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一致认为要戳穿帝国主义的伪善外衣,加强国际团结,推进反帝斗争,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侵略 新特征 国际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来龙去脉——早期中共党史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洪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40,281-282,共23页
马林主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播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种子,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陈独秀因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主持起草了中共二大决议,抵制了"二次革命论"。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服从共产国际纪律,接受、宣传了... 马林主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播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种子,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陈独秀因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主持起草了中共二大决议,抵制了"二次革命论"。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服从共产国际纪律,接受、宣传了"二次革命论",受其影响,中共三大留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痕迹。由于国民党反对被改造、部分党内同志以及一些国际代表对"二次革命论"的批评,加上陈独秀内心深处不接受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策略,1925年五卅运动后,陈独秀部分地抵制了"二次革命论"。共产国际导致"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受到共产国际代表、反对派以及陈独秀本人的批评;斯大林、布哈林以及部分中国同志为共产国际政策进行了辩护;在批判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时,回避了其错误来源于马林和共产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共产国际 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大局”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意识自觉到责任担当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赤字扩大;民粹主义兴起,单边主义加剧,主要西方国家政府以零和博弈为出发点,高度关注国家利益而非跨国和全球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命运...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赤字扩大;民粹主义兴起,单边主义加剧,主要西方国家政府以零和博弈为出发点,高度关注国家利益而非跨国和全球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和建构方案,针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极分化、全球矛盾、失灵的多边主义以及弱化的国际法治等问题,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秉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使命感,以及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责任感,为全球治理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 全球治理 国际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思想源流考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小燕 李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0,共11页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把地球管起来"—"内外有别"—"外外有别"—"融通中外"的演进路径,演进过程遵循相互渗透、补充完善而非前后替代的逻辑,体现出党的对外传播从思想的武器向文化自觉、自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形成及演进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国内国际局势变化,适时革新对外传播实践是对外传播思想演进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对外传播 思想源流 传播实践 “融通中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