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induc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in SOBF-OMe
1
作者 Mu-Zhen Li Fei-Yan Li +5 位作者 Qun Zhang Kai Zhang Yu-Zhi Song Jian-Zhong Fan Chuan-Kui Wang Li-Li Li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8-384,共7页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molecule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s high efficient luminescent materials.Most of TADF molecules possess small energy gap between the first singlet excited state(S_...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molecule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as high efficient luminescent materials.Most of TADF molecules possess small energy gap between the first singlet excited state(S_(1))and the first triplet excited state(T_(1))to favor the up-conversion from T_(1)to S_(1).In this paper,a new TADF generation mechanism is revealed based on theoretical simulation.By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light-emitting properties of SOBF-OMe in both toluene and in aggregation state,we find that the single SOBF-OMe could not realize TADF emission due to large energy gap as well as small up-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S_(1)and T_(1).Through analysis of dimers,we find that dimers with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H-bond)are responsible for the generation of TADF,since smaller energy gap between S_(1)and T_(1)is found and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counterpart.The emission properties of SOBF-H are also studied for comparison,which reflect the important role of H-bond.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and confirm the mechanism of H-bond induced TA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decay r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in the binary mixture (acetone+water) by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Raman study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顺利 吴楠楠 +3 位作者 孙成林 刘靖尧 里佐威 高淑琴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313-318,共6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lexes with changing water concentrations. The optimised geometries and wavenumbers of the neat acetone molecule and its complex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ab initio method at the MP2 level with 6-311+G(d,p) basis set. Changes in wavenumber position and linewidth (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 have been explained for neat as well as binar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the reference system, acetone, in terms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Raman data with ab initio calculation leads to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spectral features in terms of hydrogen bo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 spectra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 ab initio calu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新的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7
3
作者 田颜清 林凤 +5 位作者 赵英英 罗旭阳 汤心颐 苏峰煜 赵晓光 周恩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67-970,共4页
通过4-丁氧基苯甲酸(4BA)与两个手性取代的苯乙烯基吡啶(VSZ及LSZ)间的氢键作用合成了2个新的液晶化合物,用DSC、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其液晶行为,并由红外光谱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形成的复合物4BA-VSZ具... 通过4-丁氧基苯甲酸(4BA)与两个手性取代的苯乙烯基吡啶(VSZ及LSZ)间的氢键作用合成了2个新的液晶化合物,用DSC、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其液晶行为,并由红外光谱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形成的复合物4BA-VSZ具有手性近晶C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氢键 手性液晶 合成 诱导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平 胡建华 +4 位作者 赵其中 周小平 童真 许运华 邓文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5,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N ,N’ 双烷烃基 5 ,5” 二溴基 2 ,2’ :5’ ,2” 三噻吩 4 ,4” 二酰胺 (DNCnDBr3T ,n=5 ,8,1 6 ,1 8) .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及偏光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 ,DNC18DBr3T、DNC16 DBr3T、DNC8DB...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N ,N’ 双烷烃基 5 ,5” 二溴基 2 ,2’ :5’ ,2” 三噻吩 4 ,4” 二酰胺 (DNCnDBr3T ,n=5 ,8,1 6 ,1 8) .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及偏光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显示 ,DNC18DBr3T、DNC16 DBr3T、DNC8DBr3T具有近晶A相液晶性质 .研究结果表明 ,烷基链的长度以及分子间氢键对于液晶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 ,还考察了DNCnDBr3T(n =8,1 6 ,1 8)的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噻吩衍生物 液晶 分子间氨键 液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蠕虫状胶束形成和性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裴晓梅 赵剑曦 魏西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917,共5页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其性质的影响.在无盐状态下,50mmo·lL-1的12-3(OH)-12或12-3-12在水溶液中仅形成球状或棒状胶束.NaSal可促进上述两体系胶束的生长,生成蠕虫状胶束.比较而言,12-3(OH)-12对NaSal更敏感,可以在低盐浓度下生成蠕虫状胶束.而且与12-3-12体系相比,12-3(OH)-12生成了更长的蠕虫状胶束.这些差别在于12-3(OH)-12体系中存在羟基连接链之间的氢键作用,这增加了12-3(OH)-12头基的亲水性,促进了反离子的解离,增大的胶束表面电荷密度更强烈地结合水杨酸根反离子,减小了头基间的静电斥力,反过来又增强了分子间氢键,致使12-3(OH)-12胶束迅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NASAL 蠕虫状胶束 流变性质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酰化对丙氨酸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6
作者 方美娟 骆书娜 +2 位作者 王河清 刘万云 赵玉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图中发现丙氨酸不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而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进一步研究发现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磷酰化后, 自身形成二聚能力大大增强. 在SiliconGraplics 图形工作站上采用SYBYL6.8 软... 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图中发现丙氨酸不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而磷酰化丙氨酸(DIPP-Ala)能和溶菌酶形成二聚体. 进一步研究发现丙氨酸及其他氨基酸磷酰化后, 自身形成二聚能力大大增强. 在SiliconGraplics 图形工作站上采用SYBYL6.8 软件, 利用Tripos力场和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DIPP-Ala 最低能量构象, 并用分子对接(DOCK)研究了二聚体的形成. 结果说明磷氧双键的存在增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MS 分子间氢键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的分子间氢键结构动力学的飞秒非线性红外光谱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帆 于鹏云 +2 位作者 赵娟 赵岩 王建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5-1282,共8页
利用稳态线性红外光谱和飞秒泵浦-探测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腈(Me CN)、丙酮(AC)、四氢呋喃(THF)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乙二醇(EG)的结构和羟基(―OH)伸缩振动动力学.结果表明,乙二醇的―OH伸缩振动的频率位置、峰宽以及振动弛豫... 利用稳态线性红外光谱和飞秒泵浦-探测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在乙腈(Me CN)、丙酮(AC)、四氢呋喃(THF)和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乙二醇(EG)的结构和羟基(―OH)伸缩振动动力学.结果表明,乙二醇的―OH伸缩振动的频率位置、峰宽以及振动弛豫动力学都表现出强烈的溶剂依赖性.乙二醇溶液中至少存在两种形式的分子间氢键,一种是溶质-溶剂团簇的分子间氢键,另一种是溶质-溶质团簇的分子间氢键.量子化学计算预测的―OH伸缩振动频率的溶剂依赖性与我们的红外光谱实验观测结果一致.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乙腈中参与形成溶质-溶剂团簇氢键的乙二醇―OH伸缩振动具有最慢的弛豫动力学,丙酮和四氢呋喃次之,而最快的弛豫动力学过程发生在二甲基亚砜中.在每一溶剂条件下,乙二醇/乙二醇溶质团簇中―OH伸缩振动弛豫都更快一些.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在溶质-溶质、溶质-溶剂分子团簇共存的体系中不同分子间氢键的结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超快泵浦-探测红外光谱 溶质-溶剂团簇 分子间氢键 振动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子间氢键的刚性长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被引量:7
8
作者 解孝林 李伯耿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9-491,共3页
主链液晶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和发展[1].含马来酸酐共聚物(如与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苯乙烯和氯乙烯等交替、无规结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质量分数为5%~50%)是一种耐热性和加工... 主链液晶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和发展[1].含马来酸酐共聚物(如与乙烯、异丁烯、十八碳烯、苯乙烯和氯乙烯等交替、无规结构共聚物,其中马来酸酐质量分数为5%~50%)是一种耐热性和加工性优良的树脂,无规共聚物还具有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长侧链液晶 分子间氢键 向列型 液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CPE/AO2246阻尼性能与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姜生 张慧萍 +1 位作者 晏雄 蔡永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5,100,共5页
利用氯化聚乙烯(CPE)与有机小分子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AO2246)采用不同工艺制备了有机杂化阻尼材料,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利用氯化聚乙烯(CPE)与有机小分子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AO2246)采用不同工艺制备了有机杂化阻尼材料,通过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AO2246在基体CPE中的分散状态对体系的阻尼性能影响较大。在未经热压的CPE/AO2246体系中,AO2246以三维谷粒结晶存在,造成体系的损耗因子(tanδ)比基体的还要低;而经过热压工艺的CPE/AO2246体系,AO2246与CPE产生了有机杂化,使体系的tanδ峰值获得较大的提高,同时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改善了体系的阻尼特性。红外光谱图表明,高温热压工艺的AO2246分子间产生了氢键作用的新的吸收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体系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性能 形态结构 杂化体系 分子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凝胶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平 童真 邓文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632-1637,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 N,N -双十八烷基 -5 ,5 " -(2 ,2 ∶ 5 ,2 " -三噻吩 )二酰胺 [N,N -distearyl-5 ,5 " -(2 ,2 ∶ 5 ,2 " -terthiophene) dicarboxamide(DNC1 83 T) ]、N,N -双烷烃基 -5 ,...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低聚噻吩衍生物 N,N -双十八烷基 -5 ,5 " -(2 ,2 ∶ 5 ,2 " -三噻吩 )二酰胺 [N,N -distearyl-5 ,5 " -(2 ,2 ∶ 5 ,2 " -terthiophene) dicarboxamide(DNC1 83 T) ]、N,N -双烷烃基 -5 ,5 " -(3 ,3 " -双辛烷基 -2 ,2 ∶ 5 ,2 " -三噻吩 )二酰胺 [N,N -dialkyl-5 ,5 " -(3 ,3 " -dioctyl-2 ,2 ∶ 5 ,2 " -terthiophene) dicarbox-amide(DNCn DOc3 T,n=5 ,8,1 6,1 8) ]及 N ,N -双十八烷基 -5 ,5 -(3 ,3 -双辛烷基 -2 ,2 ∶ 5 ,2 "∶ 5 " ,2 -四噻吩 )二酰胺 [N ,N -distearyl-5 ,5 -(3 ,3 -dioctyl-2 ,2 ∶ 5 ,2 "∶ 5 " ,2 -tetrathiophene) -dicarboxamide(DNC1 8DOc4T) ].研究结果表明 ,DNC1 83 T和 DNC5DOc3 T同有机溶剂不形成凝胶 .DNCn DOc3 T(n=8,1 6,1 8)和 DNC1 8DOc4T能同几种有机溶剂形成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凝胶 .通过测定凝胶随温度变化的红外光谱 (IR)、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紫外光谱 (UV) ,揭示出形成有机低分子凝胶的驱动力不仅有分子间氢键 ,而且 π-π相互作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偏光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显示出有机低分子凝胶呈三维网络结构 .另外 ,DNC1 8Doc3 T/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噻吩衍生物 合成 凝胶化性能 三噻吩 四噻吩 分子间氢键 三维网络 电致变色 高分子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聚集体的分子间作用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辉 邓文安 +2 位作者 李传 南国枝 李庶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87,共8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表征沥青质的结构参数与特征官能团的基础上建立沥青质模型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沥青质聚集体中分子间的π-π作用、氢键作用、酸碱作用等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表征沥青质的结构参数与特征官能团的基础上建立沥青质模型分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沥青质聚集体中分子间的π-π作用、氢键作用、酸碱作用等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分子的芳香片结构具有较狭长且弯曲的特性,导致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小到可以忽略,难以形成稳定的沥青质片层聚集结构;沥青质分子间的吡咯与亚砜基、羟基与吡啶、羟基与羰基的氢键键能为21~37 kJ/mol,是形成沥青质聚集体的主要推动力,且可形成多个分子间氢键而得到具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多分子聚集体;羧酸基与吡啶之间的酸碱作用能为62.86 kJ/mol,是促进形成聚集体的强作用力,但羧酸基的含量很低,形成酸碱作用的几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沥青质聚集体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提取对提取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海宁 李希 马永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0-195,共6页
以超高压辅助提取蓝莓果渣花色苷为研究对象,从超高压处理对提取溶剂物理性质影响角度对超高压辅助提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辅助提取过程会影响提取溶剂的最大吸收波长、pH值、电导率等物理性质;通过氢谱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 以超高压辅助提取蓝莓果渣花色苷为研究对象,从超高压处理对提取溶剂物理性质影响角度对超高压辅助提取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辅助提取过程会影响提取溶剂的最大吸收波长、pH值、电导率等物理性质;通过氢谱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测定发现超高压处理会影响醇水之间氢键,随着提取压力增加,醇水之间氢键更加稳定,其中花色苷提取率和醇水氢键羟基红外吸收、醇水氢键化学位移具有显著相关性。从提取溶剂角度考虑,超高压处理能够增加花色苷提取率是由于压力引起提取溶剂分子间氢键的变化,进而导致提取溶剂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从而提高花色苷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辅助提取 蓝莓 花色苷 分子间氢键 醇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诱导聚马来酸单酯液晶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晓赫 田颜清 +5 位作者 陈昊 王妍妍 赵英英 汤心颐 李铁津 王威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940-1943,共4页
合成了聚马来酸6-(4-辛氧基偶氮苯氧基)-1-己酯(PMAN-OAB),并以其为质子给体,4-(4-庚氧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基吡啶(7SZ)为质子受体,研究了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PMAN-OAB在液... 合成了聚马来酸6-(4-辛氧基偶氮苯氧基)-1-己酯(PMAN-OAB),并以其为质子给体,4-(4-庚氧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基吡啶(7SZ)为质子受体,研究了两者复合前后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PMAN-OAB在液晶态时是以羧酸二聚体形式存在的,其倾角为39.3°,7SZ含量在40%~90%范围内的复合物液晶范围比7SZ和PMAN-OAB的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马来酸酯 复合物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三嗪荧光探针的多氢键作用识别胸腺嘧啶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丽华 马会民 +3 位作者 李晓花 孙铭 尤洪涛 金永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In this work, a novel long-wavelength fluorescence probe, 3-(4-chloro-6-methylamino-1,3,5-triazinylamino)-7-dimethylamino-2-methylphenaz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eutral red and methylamine subsequently ... In this work, a novel long-wavelength fluorescence probe, 3-(4-chloro-6-methylamino-1,3,5-triazinylamino)-7-dimethylamino-2-methylphenaz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eutral red and methylamine subsequently with cyanuric chloride, and its recognition behavior for thymine together with its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solvent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escence probe can be selectively quenched by thymine instead of guanine, suggesting that the fully complementary hydrogen bonding plays a key role in such a recogni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 分子间氢键 荧光探针 分子识别 胸腺嘧啶 核酸 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类杯[6]芳烃与HMX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艳 曹端林 +5 位作者 侯素青 王晶 史永文 李科三 刘美峰 谷永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四种氮杂杯[6]芳烃主体单体(Ma^Md)及其与HMX形成的四种复合体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本质。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C)校正...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四种氮杂杯[6]芳烃主体单体(Ma^Md)及其与HMX形成的四种复合体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本质。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C)校正,对四种复合体的相互作用能进行了计算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分子间相互作用能最大的复合物是六氮杂杯[3]-对-三芳烃[3]-2-氨基-1,3,5-三嗪与HMX所形成的复合物,最大相互作用能为-13.98 kJ.mol-1;而且带有取代基的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大于没有带取代基的复合物,带有氨基取代基的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大于带有硝基取代基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芳烃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相互作用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国强 董南 +1 位作者 俞庆森 宗汉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495-1498,共4页
用6-31G、全构型优化,研究了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超分子稳定构型都包含2个C—H—O氢键的平面环状结构。H—O距离为0.228~0.264 nm,作用能为—19~—24 kJ/mol,与二聚水的作用能接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用6-31G、全构型优化,研究了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超分子稳定构型都包含2个C—H—O氢键的平面环状结构。H—O距离为0.228~0.264 nm,作用能为—19~—24 kJ/mol,与二聚水的作用能接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甲基上取代基Y吸电子能力以及环状结构中氢键张力。STO-3G不很适用于研究这类分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乙醛 甲醚 硝基甲烷 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4-羟基苯乙烯基吡啶类氢键液晶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相恩 杨西 +1 位作者 吴玉彬 武晋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8,82,共3页
以4-羟基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以对烷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制备了几种苯乙烯基吡啶类氢键型液晶。利用IR和1H-NMR检测了各中间体。POM和DSC的结果表明,两种该氢键复合物呈现明显的向列相液晶态,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 以4-羟基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以对烷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制备了几种苯乙烯基吡啶类氢键型液晶。利用IR和1H-NMR检测了各中间体。POM和DSC的结果表明,两种该氢键复合物呈现明显的向列相液晶态,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受体 质子供体 分子间氢键 液晶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自组装超分子液晶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晋雅 韩相恩 +2 位作者 吴玉彬 杨立华 燕莉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71-174,共4页
以4-羟基-4?-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以4-戊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了一种超分子液晶复合物——苯乙烯基吡啶氢键型液晶复合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DSC和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 以4-羟基-4?-苯乙烯基吡啶为质子受体,以4-戊氧基苯甲酸为质子供体,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了一种超分子液晶复合物——苯乙烯基吡啶氢键型液晶复合物.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DSC和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对所合成液晶化合物进行了相态及液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了目标化合物;IR结果证明了羧基和吡啶环间分子间氢键代替了羧基间的分子间氢键;相态及液晶行为研究证明了氢键复合物具有典型的热致液晶性能且呈现明显的向列型液晶态,超分子液晶复合物的相转变温度低于质子供体的相转变温度,且其液晶相范围宽于质子供体,说明分子间氢键起到了稳定液晶相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间氢键诱导型液晶 合成 向列型液晶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O与(HF)_(1≤n≤3)分子间的蓝移与红移氢键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杰 黎安勇 闫秀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0-2006,共7页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与分子簇(HF)1≤n≤3形成的蓝移与红移氢键.在这些体系中,F…H—N都是蓝移氢键,重极化与重杂化和分子内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蓝移;所有的X…H—F(X=O,N,F)氢键都是红移的,分子间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红移....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与分子簇(HF)1≤n≤3形成的蓝移与红移氢键.在这些体系中,F…H—N都是蓝移氢键,重极化与重杂化和分子内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蓝移;所有的X…H—F(X=O,N,F)氢键都是红移的,分子间超共轭导致了氢键的红移.在多分子体系形成的氢键链中,分子间超共轭作用呈现规律性递变,它导致了氢键强度与频率位移的规律性变化,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结果反映和支持了这种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移氢键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分子间和分子内超共轭 重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茂铁基-5-芳基-1-苯磺酰基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20
作者 李春艳 卓继斌 +3 位作者 谢莉莉 李恒东 王文峰 袁耀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5-1311,共7页
以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种二茂铁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3),采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了化合物3a和3b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3a(C25H22FeN2SO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 以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种二茂铁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3),采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了化合物3a和3b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3a(C25H22FeN2SO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59466(12)nm,b=1.1653(2)nm,c=3.1274(6)nm,α=β=γ=90.00°,Z=4,F(000)=1280,Dc=1.442 g/cm3,μ=0.817 nm-1.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沿a轴延伸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b(C25H21FeN2SO2Br)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87(3)nm,b=0.9844(2)nm,c=1.7752(4)nm,α=90.00°,β=99.42(3)°,γ=90.00°,Z=4,F(000)=1379,Dc=1.617 g/cm3,μ=2.558 nm-1.该化合物中每一个分子与其邻近的3个分子以氢键作用缔合在一起,延伸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基衍生物 二氢吡唑 分子间氢键 分子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