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友明 张维峰 +2 位作者 赵秀芳 程云阁 王连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85例(4—58岁,体重15—82kg)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8月对85例(4—58岁,体重15—82kg)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的呼吸管理模式,观察气管插管后行常规IPPV后10min(T1)、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呼吸模式后10min(T2)、体外循环停机后行小潮气量较快频率IPPV模式后10min(T3)、胸腔镜操作结束后常规IPPV后10min(IT4)动脉血气和呼气来CO2分压(PETCO2)。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下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T1~T4时点PaCO2分别为(38.4±2.0),(39.0±2.2),(38.7±2.1),(38.6±2.0)mmHg;PaO2分别为(387.7±57.5),(137.5±35.0),(134.6±31.2),(284.2±45.2)mmHg,提示无缺氧和CO2蓄积。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野暴露良好。与T1比较,T2、T3、T4时点PaO2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动脉血氧正常范围内。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中使用单腔气管插管行小潮气量快频率IPPV通气模式,能提供良好的手术野和合适的通气,可作为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呼吸管理的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手术 快频率 间歇正压通气 小潮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手汗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炜烽 何荷番 +1 位作者 翁培清 谢文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93-2695,共3页
目的评估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手汗症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n=25):D组(双腔管组)行单肺通气;L组(喉罩组)行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 目的评估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在胸腔镜手汗症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拟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n=25):D组(双腔管组)行单肺通气;L组(喉罩组)行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术中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和双手温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喉罩/双腔管置入前(T2)、喉罩/双腔管置入后1 m in(T3)、右胸切皮即刻(T4)、切断右胸交感神经即刻(T5)、右侧入镜孔缝合完成(T6)、切断左胸交感神经即刻(T7)、左侧入镜孔缝合完成(T8)、苏醒后拨喉罩/双腔管即刻(T9)各时点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etCO2、SpO2、MAP、HR等指标。同时记录喉罩/双腔管置入时间、麻醉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麻醉药的用量。结果 L组置入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少于D组(P<0.05);L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D组(P<0.05),两组麻醉手术均顺利,未发生呕吐、反流、误吸,术后无声音嘶哑。拔喉罩/双腔管呛咳、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D组(P<0.05)。D组MAP、HR水平在T3和T9时明显高于T1和T2时(P<0.05),D组MAP、HR水平在T3和T9时亦明显高于L组(P<0.05)。胸腔镜操作期间两组T5和T7时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结论喉罩小潮气量较快频率间歇正压通气适用于胸腔镜手汗症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麻醉 喉罩 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范秋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C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加低水平PEEP(5 cm H_2O)。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5、30、60、120 min的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监测麻醉诱导前脱氧5 min和麻醉诱导后60、120 min动脉血气;记录血氧分压(PaO_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数值。结果·与A组相比,C组各时段Ppeak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Cdyn均显著增高(P<0.05)。与A和B组相比,C组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PaO_2也明显升高(P<0.01)而PaCO_2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而言,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模式可降低气道压力,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参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呼吸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间歇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