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异构图表征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
1
作者 张学军 梁书滨 +4 位作者 白万荣 张奉鹤 黄海燕 郭梅凤 陈卓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4-1652,共9页
针对现有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模型对异构特征和底层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异构图表征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从中间代码表示(IR)中提取8种指令级特征作为程序依赖图的节点嵌入,解决底层信息提取不足的问题.在节... 针对现有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模型对异构特征和底层信息提取不足导致的检测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异构图表征的源代码漏洞检测方法.从中间代码表示(IR)中提取8种指令级特征作为程序依赖图的节点嵌入,解决底层信息提取不足的问题.在节点层和依赖层分别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聚合模块来提取图表征数据中的异构性特征,通过调整注意力系数捕获关键节点信息.对图数据的聚合结果进行分类,预测是否存在漏洞.在合成数据集和2个真实项目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强的异构特征提取能力和更高的漏洞检测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检测 图表征 注意力机制 异构特征 中间代码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中IR的面向对象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瑜 黄波 朱传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7,共3页
从构造一个高性能的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的需求出发,介绍了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AGASSIZ中IR(IntermediateRepresentation)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阐明了此种IR的设计给整个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的... 从构造一个高性能的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的需求出发,介绍了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AGASSIZ中IR(IntermediateRepresentation)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阐明了此种IR的设计给整个程序自动并行化系统的设计所带来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自动并行化 ir 面向对象 并行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幂阶矩阵的量子中间表示与翻译
3
作者 陶文萱 陈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41-3150,共10页
在两能级量子计算系统中,所有量子门、量子态和测量算子都可以表示为2的幂次方阶矩阵(简称二幂阶矩阵)的形式,而现有量子编程语言未考虑该特性。因此,提出一种二幂阶矩阵类型系统,并设计相应的量子中间表示。首先,在定理证明器Coq中利... 在两能级量子计算系统中,所有量子门、量子态和测量算子都可以表示为2的幂次方阶矩阵(简称二幂阶矩阵)的形式,而现有量子编程语言未考虑该特性。因此,提出一种二幂阶矩阵类型系统,并设计相应的量子中间表示。首先,在定理证明器Coq中利用递归对偶结构实现二幂阶矩阵系统,可以精确描述量子门、量子态和测量算子;其次,设计一套量子中间表示作为编程工具,可以自动将量子程序翻译为二幂阶矩阵表达式;最后,展示量子傅里叶变换的编写和翻译过程。二幂阶矩阵系统为基于定理证明器的量子编程语言提供了更精确、更简洁的类型系统,量子中间表示实现了从二幂阶矩阵到程序语言的过渡,提供了在二幂阶矩阵系统中编写量子程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类型系统 量子中间表示 定理证明器 CO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乙醇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崇政 丁延伟 +1 位作者 吴缨 陶汝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2-447,共6页
以纳米TiO2 为催化剂 ,主波长为 36 4nm的汞灯为光源 ,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分别研究了体积量浓度为 0 1mol·L- 1 的CH3CH2 OH、CH3CHO和CH3COOH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经Langmuir Hinshelwood... 以纳米TiO2 为催化剂 ,主波长为 36 4nm的汞灯为光源 ,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分别研究了体积量浓度为 0 1mol·L- 1 的CH3CH2 OH、CH3CHO和CH3COOH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速率。经Langmuir Hinshelwood方程进行核算 ,证明该组反应均为零级反应。TEM、XRD、SSA和FT IR PA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根据FT IR PAS的检测结果提出了CH3CH2 OH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CH3CH2 OH [O] CH3CHO[O] CH3COOH [O] 碳 碳键断开[O] … [O] CO2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氧化 乙醇 纳米二氧化钛 红外光声光谱 中间产物 反应机理 半导体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译基础设施中多目标编译技术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桂兰 张素琴 +1 位作者 田金兰 蒋维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2-317,共6页
从编译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出发 ,着重讨论了编译器后端构造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比较全面地总结并评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编译设施及其采用的中间表示技术、后端构造技术和相关工具 ;
关键词 编译基础设施 多目标编译 嵌入式系统 机器描述 代码生成 中间表示 编译器 编译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的反编译中间语言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海 蒋烈辉 +2 位作者 何红旗 尹青 方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734-4737,共4页
基于IDA的反编译中,首先利用IDA作为反汇编的前端,通过以IDAplug-in编写的连接器来导出IDA的反汇编相关结果信息,然后以导出的信息为基础,进行汇编语言到中间语言的翻译、过程/函数的恢复及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等后续反编译过程。阐述了... 基于IDA的反编译中,首先利用IDA作为反汇编的前端,通过以IDAplug-in编写的连接器来导出IDA的反汇编相关结果信息,然后以导出的信息为基础,进行汇编语言到中间语言的翻译、过程/函数的恢复及数据流和控制流分析等后续反编译过程。阐述了利用IDA连接器,在导出反汇编相关结果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从汇编语言到中间语言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编译 中间语言 字典 中间语言转化 中间语言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漏洞静态检测模型及检测框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涛 韩兰胜 +2 位作者 付才 邹德清 刘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6,116,共8页
软件漏洞静态分析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描述漏洞及判别漏洞是漏洞静态分析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和判别漏洞的漏洞静态检测模型。首先对软件漏洞的属性特征进行形式化定义,并对多种软件漏洞和其判定规则进行形式... 软件漏洞静态分析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描述漏洞及判别漏洞是漏洞静态分析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和判别漏洞的漏洞静态检测模型。首先对软件漏洞的属性特征进行形式化定义,并对多种软件漏洞和其判定规则进行形式化描述;其次,针对传统的路径分析存在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程序中间表示——漏洞可执行路径集,以压缩程序状态空间。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漏洞可执行路径集的软件漏洞静态检测框架,利用定义的漏洞语法规则求解漏洞可执行路径集上的漏洞相关节点集,利用漏洞判定规则对漏洞相关节点集进行判别得出漏洞报告。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漏洞检测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分析 漏洞检测 形式化描述 状态空间爆炸 中间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执行代码中间表示的控制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窦增杰 王震宇 +2 位作者 陈楠 王瑞敏 田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1-33,36,共4页
为准确刻画程序的控制流和正确地提取程序控制结构,给出可执行代码控制流分析的整体架构和算法,阐述可执行代码反汇编结果的抽象表示、程序控制流构造等技术。反汇编结果抽象表示采用简化汇编语言中间表示(SAIR)以保证分析的简洁性和严... 为准确刻画程序的控制流和正确地提取程序控制结构,给出可执行代码控制流分析的整体架构和算法,阐述可执行代码反汇编结果的抽象表示、程序控制流构造等技术。反汇编结果抽象表示采用简化汇编语言中间表示(SAIR)以保证分析的简洁性和严密性。基于SAIR给出程序控制流构造函数,设计程序控制流构造算法并给出分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分析 中间表示 控制流 抽象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译系统中间代码的一种抽象表示 被引量:3
9
作者 戴桂兰 张素琴 +1 位作者 田金兰 蒋维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A期2134-2137,共4页
中间表示是提高编译器的可移植性和代码生成的有效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编译成份的可复用性,简化编译器的构造,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程序语言抽象语法及编译器内部数据结构的抽象中间表示AIR(Abstract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AIR... 中间表示是提高编译器的可移植性和代码生成的有效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编译成份的可复用性,简化编译器的构造,本文提出了一种描述程序语言抽象语法及编译器内部数据结构的抽象中间表示AIR(Abstract 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AIR以代数数据类型为主体,并用面向对象特征对其进行扩展,从而使之具有简洁的语法,较强的表达能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AIR将抽象描述与其具体实现相分离,可方便地用不同的高级程序语言实现,从而有助于提高编译成份间的互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表示 代数数据类型 面向对象 编译系统 编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G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西超 郭向英 赵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7,41,共5页
动态二进制翻译是一种即时编译技术,能在运行时将一种指令集体系结构的二进制代码实时翻译成可在另一种指令集体系结构下运行的代码。针对TCG(Tiny Code Generator)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首先对其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它的分层机制和翻... 动态二进制翻译是一种即时编译技术,能在运行时将一种指令集体系结构的二进制代码实时翻译成可在另一种指令集体系结构下运行的代码。针对TCG(Tiny Code Generator)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首先对其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它的分层机制和翻译过程;然后对翻译块查询与缓存策略、TCG上下文维护,以及中间表示的分类和属性特点进行研究,并给出目标代码的生成步骤和及其常用的两种优化方式。这两种优化方式均在翻译阶段进行,具有实际的优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代码生成 动态二进制翻译 翻译块 中间表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变焦双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吕吉 陈津津 李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6-41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变焦双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适用于制冷型320×256凝视焦平面探测器。通过变倍组在一次像面前后移动实现变焦,同时实现近处景物调焦和温度补偿。该系统仅由5片透镜组成,可实现焦距为183 mm/61 mm两档变焦,... 介绍了一种新颖变焦双视场长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实例,适用于制冷型320×256凝视焦平面探测器。通过变倍组在一次像面前后移动实现变焦,同时实现近处景物调焦和温度补偿。该系统仅由5片透镜组成,可实现焦距为183 mm/61 mm两档变焦,工作波段为7.7~9.3μm,F/数为3,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具有变焦新颖、结构紧凑、像质高、透过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颖变焦 双视场光学系统 一次像面 红外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间表示规则替换的二进制翻译中间代码优化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男 庞建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动态二进制翻译在实现多源到多目标的程序翻译过程中,为屏蔽不同源平台间的硬件差异引入中间代码,采用内存虚拟策略进行实现,但同时带来中间代码膨胀问题。传统的中间代码优化方法主要采用对冗余指令进行匹配删除的方法。将优化重点聚... 动态二进制翻译在实现多源到多目标的程序翻译过程中,为屏蔽不同源平台间的硬件差异引入中间代码,采用内存虚拟策略进行实现,但同时带来中间代码膨胀问题。传统的中间代码优化方法主要采用对冗余指令进行匹配删除的方法。将优化重点聚焦在针对特殊指令匹配的中间表示规则替换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表示规则替换的二进制翻译中间代码优化方法。该方法针对中间代码膨胀所呈现的几种典型情景,描述了中间表示替换规则,并将以往应用在后端代码优化上的寄存器直接映射策略应用在此处。通过建立映射公式,实现了将原来的内存虚拟操作替换为本地寄存器操作,从而降低了中间代码膨胀率。使用SPEC CPU2006测试集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此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测试用例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执行结果一致,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优化后测试用例的中间代码平均缩减率达到32.59%,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二进制翻译 中间代码 内存虚拟策略 代码膨胀 中间表示规则 寄存器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的译文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金红 王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基于中间表示的机器翻译一般分为源语分析和译文生成两个阶段,其中译文生成就是根据中间表示中的源语信息,在目标语言模型指导和生成规则驱动下生成目标语句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中间表示的译文生成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XML转换技... 基于中间表示的机器翻译一般分为源语分析和译文生成两个阶段,其中译文生成就是根据中间表示中的源语信息,在目标语言模型指导和生成规则驱动下生成目标语句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中间表示的译文生成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XML转换技术设计并实现了ICENT汉英翻译系统中的英语生成器,重点介绍了规则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系统实现和结果分析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表示 机器翻译 译文生成 X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媒体处理器可重定目标编译器的代码生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琚小明 张召 史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5,19,共4页
在可重定目标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中,RTL中间表示具有内部的树结构表示形式和外部的正文表示形式的特性,使RTL适合作为可重定目标编译器中的中间表示。利用RTL的这种双重特性,提出适用于可重定目标编译器的代码生成技术,通过树模式匹配... 在可重定目标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中,RTL中间表示具有内部的树结构表示形式和外部的正文表示形式的特性,使RTL适合作为可重定目标编译器中的中间表示。利用RTL的这种双重特性,提出适用于可重定目标编译器的代码生成技术,通过树模式匹配的方法建立中间表示与机器描述中指令模板的映射关系,实现汇编代码的输出。通过MD32Builder集成环境的构建,证明该技术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生成 树模式匹配 可重定目标编译器 中间表示 媒体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1,4-萘醌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丹 金葆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9-1964,共6页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2-羟基-1,4-萘醌(2-HNQ)在乙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在扫描范围为0.2~-1.8 V时,2-HNQ的循环伏安(CV)图中有2对氧化还原峰.在扫描范围为1.0~-2.0 V...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2-羟基-1,4-萘醌(2-HNQ)在乙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在扫描范围为0.2~-1.8 V时,2-HNQ的循环伏安(CV)图中有2对氧化还原峰.在扫描范围为1.0~-2.0 V时,CV图在更正的电位下会出现1个氧化峰.通过分析循环伏安扫描过程中1656,1495,1549和1325 cm-1等峰的变化,观察到整个电化学过程中存在2种中间状态,去质子化醌(Q-O-)还原生成的自由基二价阴离子会继续发生电化学反应,即Q-O-的还原遵循电化学-电化学反应机理(EE机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2-HNQ的电化学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法 循环伏吸法 导数循环伏吸法 2-羟基-1 4-萘醌 中间体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时间关联的中介共同表征结构:来自反转STEARC效应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馨元 张志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7-438,共12页
通过3个双任务实验(诱导任务和特征任务)探讨空间-时间联合编码(STEARC)效应的加工机制。实验1采用时间信息作为诱导任务材料,实验2采用空间信息作为诱导任务材料,在特征任务中都发现映射不一致组被试(看到过去/左侧刺激时按右键反应,... 通过3个双任务实验(诱导任务和特征任务)探讨空间-时间联合编码(STEARC)效应的加工机制。实验1采用时间信息作为诱导任务材料,实验2采用空间信息作为诱导任务材料,在特征任务中都发现映射不一致组被试(看到过去/左侧刺激时按右键反应,看到未来/右侧刺激时按左键反应)出现反转STEARC效应,映射一致组被试表现出常规的STEARC效应,表明从时间信息加工到空间反应过程符合中介共同表征结构。实验3分离两种任务的反应方式(手动和眼动),发现不一致映射规则下,被试仍然表现出常规的STEARC效应,表明这种中介共同表征结构存在特定联结效应,即在不同反应器中出现时间和空间相互独立的表征结构。总体而言,研究支持空间-时间关联符合中介共同表征结构,并且这种关联中存在反应器特定联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 中介共同表征 反转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 反应器特定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数类循环的C2VHDL编译方法
17
作者 杨杰 吴艳霞 +1 位作者 顾国昌 孙延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61-64,85,共5页
目前,大多数C2VHDL编译工具采用有穷状态机(FSM)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循环初值、终值以及步进值确定的计数类循环。由于非计数类循环每次执行循环时都要进行条件判断,程序执行前不能确定循环体执行次数,导致采用FSM方式对其进行C2V... 目前,大多数C2VHDL编译工具采用有穷状态机(FSM)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循环初值、终值以及步进值确定的计数类循环。由于非计数类循环每次执行循环时都要进行条件判断,程序执行前不能确定循环体执行次数,导致采用FSM方式对其进行C2VHDL编译很复杂,所以大多数C2VHDL编译工具不支持这类循环。以基于LLVM(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的ASCRA(Application-Specific Compiler for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编译架构为基础,采用一个周期高电平使能信号控制方式代替FSM,提出了一种支持嵌套格式的非计数类循环编译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生成的控制结构简单,能够灵活地实现各种非计数类循环的C2VHDL转换,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VHDL编译器 低级虚拟系统中间表示(LLVM ir) 非计数类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器无关的trace协处理器自动产生方法
18
作者 桑胜田 邱善勤 +1 位作者 李晓明 喻明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7,共6页
本文提出了体系结构无关的程序热trace提取方法,把基于trace的软硬件划分从机器代码层次提高到了中间代码表示的控制数据流图层次,从而实现了处理器体系结构无关的trace协处理器自动产生方法;提出了基于散列签名的trace预测方法,支持包... 本文提出了体系结构无关的程序热trace提取方法,把基于trace的软硬件划分从机器代码层次提高到了中间代码表示的控制数据流图层次,从而实现了处理器体系结构无关的trace协处理器自动产生方法;提出了基于散列签名的trace预测方法,支持包含环路结构的trace预测,提高了平均命中率.基于上述工作实现的协处理器自动产生方法,可以作为系统级设计优化工具应用于现有的SoC软硬件开发流程.实验表明,与基于机器指令trace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获得的系统平均性能提高了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处理器自动产生 中间表示 TRACE 推测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交叉编译技术——GCC与Zephyr编译器构造的分析与比较
19
作者 戴桂兰 张素琴 +2 位作者 田金兰 蒋维杜 戴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7-139,120,共4页
1引言 编译系统是任何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编译系统的研制因其技术复杂、难度较高而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花费较长的研制周期.过去编译器均是针对某一特定语言和目标机而编写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过去那种编写编... 1引言 编译系统是任何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编译系统的研制因其技术复杂、难度较高而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花费较长的研制周期.过去编译器均是针对某一特定语言和目标机而编写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过去那种编写编译器的方法已很难满足需要.在八十年代初,针对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后端具有较大共性的特点,国外相继开发了支持多种语言的编译系统,并很快成为各计算机公司编译系统采用的通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程序 计算机 多目标交叉编译技术 Zephyr编译器 GCC编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译基础设施研究进展初谈
20
作者 戴桂兰 田金兰 +1 位作者 张素琴 蒋维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11,28,共4页
Based on main components of the compiler infrastructure, the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compiler back ends, reviews the recent representative common compiler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used ind... Based on main components of the compiler infrastructure, the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compiler back ends, reviews the recent representative common compiler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used individual techniques ,and outlines some current issues of compiler back end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基础设施 编译器 代码生成器 编译程序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